掉电静音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4320发布日期:2018-12-18 22:02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掉电静音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掉电静音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掉电静音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具有声音播放功能的电子产品(如电视机、机顶盒等)在关机时,电子产品的CPU会无法对电子产品的功放电路进行静音操作;并且在电子产品关机时,输入到功放电路的电压信号会产生突变(即电压迅速降低,例如电压由5V下降到0V),这样功放电路的输出信号产生突变,这种输出信号的突变将会让喇叭产生异常的声响,从而形成噪音。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现有的做法是通过在电子产品内设计一个掉电静音控制电路,用于在检测到电子产品关机而出现掉电时,控制功放电路立即停止工作。

目前,掉电静音控制电路一般只能监控一路电压,不能同时对多路电压进行掉电监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掉电静音控制电路,其能够同时对多路电压进行掉电监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掉电静音控制电路,其包括至少两个电压输出端口、与门电路、静音控制端口以及用于根据输入的高电平而输出高电平并根据输入的低电平而输出低电平的掉电检测电路;

所述至少两个电压输出端口与所述与门电路的至少两个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所述与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掉电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掉电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静音控制端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掉电静音控制电路,在未掉电时(即电子产品还在正常通电工作),所述至少两个电压输出端口(所述至少两个电压输出端口与电子产品内的至少两个工作电路一一对应连接)会均输出高电平电压,因此所述与门电路会输出高电平电压,这样所述掉电检测电路会输出高电平电压给所述静音控制端口,此时电子产品的与所述静音控制端口连接的功放模块正常工作;在掉电时(即电子产品断开电源),所述至少两个电压输出端口的输出电压,会由高电平电压下降到低电平电压直至为0,这样所述与门电路会输出低电平电压,而所述掉电检测电路会输出低电平电压给所述静音控制端口,这样就触发所述功放模块立即停止工作,从而避免噪音的产生。由上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同时对多路电压进行掉电监控。

较佳地,所述掉电检测电路包括PMOS管、N型三极管、第一电压输出端口、第二电压输出端口及第一电阻;

所述PMOS管的栅极与所述与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P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口连接,所述PMOS管的漏极与所述N型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端口连接;所述静音控制端口连接于所述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阻之间;

在未掉电时,所述与门电路的输出电压高于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口的电压。

较佳地,所述掉电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所述PMOS管的栅极通过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与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较佳地,所述掉电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PMOS管的栅极与源极之间并联有所述第一电容。

较佳地,所述掉电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于所述PMOS管的漏极与所述N型三极管的基极之间,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较佳地,所述掉电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于所述PMOS管的漏极与所述N型三极管的基极之间,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较佳地,所述掉电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于所述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阻之间,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较佳地,所述电压输出端口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为第三电压输出端口、第四电压输出端口、第五电压输出端口及第六电压输出端口。

较佳地,所述与门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及第七电压输出端口;

所述第三电压输出端口通过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之间,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四电压输出端口通过所述第六电阻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六电阻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之间,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五电压输出端口通过所述第八电阻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八电阻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之间,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六电压输出端口通过所述第十电阻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十电阻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之间,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七电压输出端口依次通过所述第十二电阻和所述第十三电阻接地;

所述四个二极管的正极及所述掉电检测电路的输入端均连接于所述第十二电阻与所述第十三电阻之间;

在未掉电时,所述四个二极管各自的导通电压与各自的负极的电压之和均大于各自的正极的电压。

较佳地,在未掉电时,所述四个二极管各自的负极的电压与各自的正极的电压的差值小于预设的阈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掉电静音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掉电静音控制电路,应用于具有声音播放功能的电子产品中,其包括至少两个电压输出端口Vn3、Vn4、Vn5、Vn6、与门电路1、掉电检测电路2及静音控制端口Vo;所述至少两个电压输出端口Vn3、Vn4、Vn5、Vn6与所述电子产品的至少两路工作电路对应连接(当所述电子产品断电时,所述至少两路工作电路输出到所述至少两个电压输出端口Vn3、Vn4、Vn5、Vn6的高电平电压会快速降低直至为0),且所述至少两个电压输出端口Vn3、Vn4、Vn5、Vn6还与所述与门电路1的至少两个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所述与门电路1的输出端与所述掉电检测电路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掉电检测电路2的输出端与所述静音控制端口Vo连接;所述掉电检测电路2,用于根据所述与门电路1输出的高电平而向所述静音控制端口Vo输出高电平,并用于根据所述与门电路1输出的低电平而向所述静音控制端口Vo输出低电平。

本实施例的所述掉电静音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为:在未掉电时(即电子产品还在正常通电工作),所述电子产品的所述至少两路工作电路会输出高电平电压,这样所述至少两个电压输出端口Vn3、Vn4、Vn5、Vn6会均输出高电平电压,因此所述与门电路1会输出高电平电压,而所述掉电检测电路2会输出高电平电压给所述静音控制端口Vo,此时电子产品的与所述静音控制端口Vo连接的功放模块正常工作;在掉电时(即电子产品断开电源),所述至少两路工作电路输出到所述至少两个电压输出端口Vn3、Vn4、Vn5、Vn6的高电平电压,会快速下降到低电平电压直至为0(所述至少两路工作电路的电压下降速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这样所述与门电路1会输出低电平电压,而所述掉电检测电路2会输出低电平电压给所述静音控制端口Vo,这样就触发所述功放模块立即停止工作,从而避免噪音的产生。

当所述至少两路工作电路的电压下降速度不同时(由于所述至少两路工作电路的电路结构及负载不同,因此所述至少两路工作电路的电压下降速度会不同),所述至少两个电压输出端口Vn3、Vn4、Vn5、Vn6的输出电压的电压下降速度也会不同;而电压最快下降到低电平电压的那一个电压输出端口,会在其他电压输出端口还没下降到低电平电压之前,就触发所述与门电路1输出低电平电压,从而最终使得所述静音控制端口Vo输出低电平电压而使得所述功放模块立即停止工作。因此,本实施例的所述掉电静音控制电路,可以自动选择电压下降最快的那一路工作电路来触发静音工作,从而可以提高电路的静音触发的响应速度。

为了便于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理解,在此提供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的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请参见图1,所述掉电检测电路2包

括PMOS管Q1、N型三极管Q2、第一电压输出端口Vn1、第二电压输出端口Vn2及第一电阻R1;所述PMOS管Q1的栅极与所述与门电路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PMOS管Q1的源极与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口Vn1连接,所述PMOS管Q1的漏极与所述N型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R1与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端口Vn2连接;所述静音控制端口Vo连接于所述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阻R1之间;在未掉电时,所述与门电路1的输出电压高于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口Vn1的电压。其中,所述掉电检测电路2的工作过程为:

在未掉电时,由于所述与门电路1输出高电平电压并高于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口Vn1的电压,这样PMOS管Q1的栅极的电压大于源极的电压,因此所述PMOS管Q1截止,这样所述N型三极管Q2的基极的电压很低,使得所述N型三极管Q2截止,因此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端口Vn2会向所述静音控制端口Vo输出高电平电压,此时所述电子产品的所述功放模块正常工作;当发生掉电时,由于所述与门电路1输出低电平电压,这样所述PMOS管Q1的源极的电压大于栅极的电压,因此所述PMOS管Q1导通,这样所述N型三极管Q2的基极的电压变高,使得所述N型三极管Q2导通,这样所述第二电压输出端口Vn2会向所述静音控制端口Vo输出低电平电压,从而触发所述所述功放模块立即停止工作而避免噪音的产生。

为了改善所述掉电检测电路2的电路性能,在此提供如下所示的改进措施:

请参见图1,所述掉电检测电路2还包括第二电阻R2;所述PMOS管Q1的栅极通过所述第二电阻R2与所述与门电路1的输出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电阻R2可以改变所述PMOS管Q1的输入的脉冲的前后沿陡度,从而减小电压尖峰,并可以避免因寄生电容和电感而形成的振荡,这样使得所述PMOS管Q1的工作更可靠。

请参见图1,所述掉电检测电路2还包括第一电容C1;所述PMOS管Q1的栅极与源极之间并联有所述第一电容C1,这样可以对所述PMOS管Q1出现的电压尖峰进行吸收,从而可以避免电压尖峰对所述PMOS管Q1的工作的影响。

请参见图1,所述掉电检测电路2还包括第二电容C2;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PMOS管Q1的漏极与所述N型三极管Q2的基极之间,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其中,所述第二电容C2的作用在于:吸收所述PMOS管Q1与所述N型三极管Q2之间出现的电压尖峰,避免不稳定的电压信号输入到所述N型三极管Q2的基极而使得所述N型三极管Q2的工作出现异常。

请参见图1,所述掉电检测电路2还包括第三电阻R3;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PMOS管Q1的漏极与所述N型三极管Q2的基极之间,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其中,所述第三电阻R3的作用在于:有效消除所述PMOS管Q1与所述N型三极管Q2之间出现的电压尖峰,避免不稳定的电压信号输入到所述N型三极管Q2的基极而使得所述N型三极管Q2的工作出现异常。

请参见图1,所述掉电检测电路2还包括第三电容C3;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阻R1之间,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容C3的作用在于:使得输出到所述静音控制端口Vo的电压信号更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掉电检测电路2还可以为由多个三极管或者是多个MOS管组成的电路,只要能够实现“根据输入的高电平而输出高电平并根据输入的低电平而输出低电平”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较佳地,请参见图1,所述电压输出端口Vn3、Vn4、Vn5、Vn6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为第三电压输出端口Vn3、第四电压输出端口Vn4、第五电压输出端口Vn5及第六电压输出端口Vn6,所述四个电压输出端口Vn3、Vn4、Vn5、Vn6分别与所述电子产品的四路工作电路连接,这样本实施例的所述掉电静音控制电路可以同时对四路工作电路的掉电进行监控。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1,所述与门电路1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及第七电压输出端口Vn7。其中,这些元器件以下面方式相互连接:

所述第三电压输出端口Vn3通过所述第四电阻R4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电阻R4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之间,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其中,所述第四电阻R4与所述第五电阻R5构成一个分压电路,使得所述第三电压输出端口Vn3输出到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的电压为第一电压。

所述第四电压输出端口Vn4通过所述第六电阻R6与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六电阻R6与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之间,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其中,所述第六电阻R6与所述第七电阻R7构成一个分压电路,使得所述第四电压输出端口Vn4输出到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的电压为第二电压。

所述第五电压输出端口Vn5通过所述第八电阻R8与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九电阻R9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八电阻R8与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之间,所述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其中,所述第八电阻R8与所述第九电阻R9构成一个分压电路,使得所述第五电压输出端口Vn5输出到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的电压为第三电压。

所述第六电压输出端口Vn6通过所述第十电阻R10与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十电阻R10与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之间,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接地。其中,所述第十电阻R10与所述第十一电阻R11构成一个分压电路,使得所述第六电压输出端口Vn6输出到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的电压为第四电压。

所述第七电压输出端口Vn7依次通过所述第十二电阻R12和所述第十三电阻R13接地,所述四个二极管D1、D2、D3、D4的正极及所述掉电检测电路2的输入端均连接于所述第十二电阻R12与所述第十三电阻R13之间。其中,所述第十二电阻R12和所述第十三电阻R13构成一个分压电路,使得所述第七电压输出端口Vn7输出到所述四个二极管D1、D2、D3、D4的正极的电压为第五电压(当然,还使得所述第七电压输出端口Vn7输出到所述掉电检测电路2的输入断的电压为所述第五电压)。当所述掉电检测电路2包括所述PMOS管Q1与所述N型三极管Q2时,若未掉电,所述第五电压会大于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口Vn1的输出电压。

在未掉电时,所述四个二极管D1、D2、D3、D4各自的导通电压与各自的负极的电压之和均大于各自的正极的电压,即:在未掉电时,第一电压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导通电压之和、第二电压与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导通电压之和、第三电压与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导通电压之和以及第四电压与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导通电压之和,均大于所述第五电压。

所述与门电路1的工作过程为:在未掉电时,所述四个二极管D1、D2、D3、D4不导通,所述第七电压输出端口Vn7输出的所述第五电压为高电平电压,因此所述掉电检测电路2会输出高电平电压给所述静音控制端口Vo,此时所述功放模块正常工作。当掉电时,所述四个电压输出端口Vn3、Vn4、Vn5、Vn6会由高电平电压降低为低电平电压,当其中一个电压输出端口的输出电压足够低时,与之对应的二极管导通,此时所述第七电压输出端口Vn7的电流会经由该二极管而输出到地,从而使得所述第五电压由高电平电压变为低电平电压,这样所述掉电检测电路2会输出低电平电压给所述静音控制端口Vo,从而触发静音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与门电路1还可以为其他电路结构,具体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较佳地,在未掉电时,所述四个二极管各自的负极的电压与各自的正极的电压的差值小于预设的阈值(即:第一电压、第二电压、第三电压及第四电压各自与第五电压的差值小于预设的阈值,例如小于0.5V或0.3V等),这样所述四个二极管各自的负极的电压与各自的正极的电压比较接近,从而在掉电时,二极管的负极的电压只需要下降较小幅度就可以触发该二极管的导通,从而能够更快地触发掉电静音工作而提高电路的静音触发的响应速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掉电静音控制电路,其在掉电时,能够根据多路工作电路的掉电来触发静音工作,从而能够同时对多路电压进行掉电监控。并且在多路工作电路的电压下降速度不同时,能够自动选择电压下降最快的那一路工作电路来触发静音工作,从而可以提高电路的静音触发的响应速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