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测温仪扩展无人远程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60144发布日期:2019-01-02 22:31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手持式测温仪扩展无人远程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系统,更具体地说是指手持式测温仪扩展无人远程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无人监控装置以其独特的性质受到市场的青睐,传统的无人监控装置受到当时的技术发展水平的局限,无人监控装置大多只能在现场进行监控,无人监控装置通常包括摄像机、服务器以及供电装置,无人监控装置每次获取到拍摄的数据后,只能直接传输至监控室,无法同时对数据进行保存,若装置出现故障时,未完成的数据会出现丢失的现象,如管理员不在监控室内则无法及时通知管理员,不管是携带还是在使用过程中均不便于使用者和管理者。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监控系统,实现便于携带,且监控过程中可随时进行数据保存,且可用于远程调取获取的数据进行查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手持式测温仪扩展无人远程监控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手持式测温仪扩展无人远程监控系统,包括移动终端、手持式测温监控装置以及电池箱,所述手持式测温监控装置包括定时器、护罩、热像仪、固态硬盘、电路板、无线路由器以及电源,其中,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主控芯片U1,所述热像仪、固态硬盘、无线路由器以及电源分别位于所述护罩内,且所述热像仪、固态硬盘、无线路由器分别与主控芯片U1连接,所述护罩包括护罩前盖板、护罩后盖板、护罩底板以及护罩主板,所述护罩主板的前端、后端以及下侧分别设有开口,所述护罩前盖板、护罩后盖板以及护罩底板分别对应封盖在所述护罩主板的前端开口处、后端开口处以及下侧开口处,所述热像仪的镜头穿过所述护罩前盖板,所述护罩呈长方形状布置;所述电池箱内设有电池供电单元;所述定时器,用于输入状态切换信号;所述主控芯片U1,用于接收所述状态切换信号,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热像仪;所述热像仪,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进行周围环境的拍摄,形成图像和视频;所述固态硬盘,用于在主控芯片U1的控制下,存储图像和视频;所述电源,用于对热像仪、主控单元U1、固态硬盘以及定时器提供电源;所述电池供电单元,用于对电源进行充电;所述移动终端,用于与所述主控芯片U1连接,输入查看信号后,由主控芯片U1调取固态硬盘内存储的图像和视频。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护罩后盖上连接有定时开关结构,所述定时开关结构包括所述定时器。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定时开关结构包括定时器防护罩以及天线,所述定时器防护罩内安装有天线安装座,所述天线插设在天线安装座内,且天线的上端朝外延伸至定时器防护罩外,且定时器上设有定时开关。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定时器防护罩包括定时器防护底板、定时器防护罩主体以及定时器防护罩盖板,所述定时器防护罩主体的下端以及前端分别设有开口,所述定时器防护底板封盖在所述定时器防护罩主体的下端,所述定时器防护罩主体的前端开口处连接有导轨块,所述定时器防护罩盖板上连接有导轨,所述导轨块与所述导轨连接,所述定时器防护罩盖板的下端连接有调节螺丝,所述定时防护罩盖板的前端设有门柄。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定时器包括定时控制芯片U5、时钟振荡器、开关元件以及继电器;所述时钟振荡器与所述定时控制芯片U5连接,所述定时控制芯片U5通过开关元件与继电器连接,所述继电器与所述热像仪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电池供电单元包括供电模块、电池组以及电源适配器,所述电源适配器与所述电池组连接,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电池组连接,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电源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电池箱包括可拆卸式箱体,所述可拆卸式箱体的外侧连接有把手;所述可拆卸式箱体内设有所述电池供电单元,且所述电池通过固定件与所述可拆卸式箱体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可拆卸式箱体包括上端设有开口的主箱体以及箱盖,所述箱盖通过可拆卸式结构连接在所述主箱体上,所述主箱体与所述箱盖围合形成供电池安装在内的容纳腔体,所述把手与所述主箱体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固定件包括两根连接板,两根连接板呈十字架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两端朝下延伸有竖直板,所述竖直板的下端朝外延伸有水平连接段,所述水平连接段与所述电池安装板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电池安装板上设有充电器,所述充电器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测温仪扩展无人远程监控系统,通过设置手持式测温监控装置,在手持式测温监控装置内设置定时器、护罩、热像仪、固态硬盘、电路板、无线路由器以及电源,可进行单独的监控,可手持直接进行监控,使用方便,当需要进行电源充电时,采用电池箱内的电池供电单元进行充电,使用方便,还设置移动终端进行调取数据查看,便于管理员和使用者回放数据,实现便于携带,且监控过程中可随时进行数据保存,且可用于远程调取获取的数据进行查看。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测温仪扩展无人远程监控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测温监控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式测温仪扩展无人远程监控装置的连接线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定时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管理芯片U6的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供电单元的连接线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电池箱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电池箱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电池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电池箱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 “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申请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申请。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 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图1~10所示的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测温仪扩展无人远程监控系统,可以运用在室内或者室外监控过程中,实现便于携带,且监控过程中可随时进行数据保存,且可用于远程调取获取的数据进行查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手持式测温仪扩展无人远程监控系统,包括移动终端211、手持式测温监控装置以及电池箱;手持式测温监控装置包括定时器8、护罩、热像仪23、固态硬盘18、电路板27、无线路由器216以及电源29,其中,电路板27上设有主控芯片U1,热像仪23、固态硬盘18、无线路由器216以及电源29模块分别位于护罩内,且热像仪23、固态硬盘18、无线路由器216分别与主控芯片连接,护罩包括护罩前盖板28、护罩后盖板2、护罩底板21以及护罩主板9,护罩主板9的前端、后端以及下侧分别设有开口,护罩前盖板28、护罩后盖板2以及护罩底板21分别对应封盖在护罩主板9的前端开口处、后端开口处以及下侧开口处,热像仪23的镜头穿过护罩前盖板28,护罩呈长方形状布置。所述电池箱内设有电池供电单元219;所述定时器8,用于输入状态切换信号;主控芯片U1,用于接收所述状态切换信号,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热像仪;热像仪23,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进行周围环境的拍摄,形成图像和视频;固态硬盘18,用于在主控芯片U1的控制下,存储图像和视频;电源,用于对热像仪23、主控单元U1、固态硬盘18以及定时器8提供电源;电池供电单元219,用于对电源进行充电;移动终端211,用于与所述主控芯片U1连接,输入查看信号后,由主控芯片U1调取固态硬盘18内存储的图像和视频。

将热像仪23、固态硬盘18、电路板、无线路由器216以及电源29集成在护罩内,且该护罩呈长方形状布置,可直接手持进行监控拍摄,体积较小,使用方便。利用热像仪23拍摄图像或视频等数据后,传输至主控芯片U1,由主控芯片U1存储于固态硬盘18内,便于管理者随时调用,另外,设置内置的电源29,为各个设备进行供电,形成可独立使用的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护罩前盖板28上设有通槽,热像仪23的镜筒穿过通槽。这样子才可以使得热像仪23获取到所需的图像和视频。

另外,上述的护罩底板21上安装有固定座22,热像仪23连接在固定座22上。该固定座22呈方形状,且固定座22上设有安装孔,通过螺钉连接方式,将固定座22于护罩底板21连接,既可以将热像仪23固定在护罩内,又可以使得热像仪23距离护罩底板21一定距离,拍摄的视野更加宽广。

为了实现独立供电的效果,在固定座22的一侧安装有电源安装板20,电源29连接在电源安装板20上,且电源安装板20上连接有散热器25,所述护罩底板21的下端连接有输出接头30,输出接头30与电源29连接。利用电源安装板20将电源29连接在固定座22的一侧,且距离热像仪23较近,避免较多电线的排布,另外,采用散热器25对电源29散热之余,还可以对工作中的热像仪23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当电源29电量不足时,可以采用数据线或者电源29线等连接输出接头30,与外部供电设备连接,对电源29进行充电,使用方便。

优选地,上述的护罩底板21上连接有竖直布置的路由器安装板15,所述路由器安装在所述路由器安装板15的侧面,且所述路由器上设有网络采集终端19。通过路由器产生4G网络,经过网络采集终端19与移动终端211连接的方式,实现将拍摄的图像和视频数据等从固态硬盘18搬移至云服务器或者其他数据库内,做进一步分析等。

具体地,上述的护罩底板21上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连接有电路板27,电路板27上封盖有电路板盖板24,将电路板27采用电路板盖板24封盖起来,可以减少尘埃以及水滴等物质接触到电路板27,而造成装置失灵的现象发生,以满足户外监控要求。

上述的电路板27侧边设有电路板侧盖16,以减少水滴与尘埃接触电路板27。

另外,上述的护罩后盖上连接有硬盘安装板14,固态硬盘18连接在硬盘安装板14上,该固态硬盘18用于存储拍摄获取的图像和视频数据,通过路由器及时传输至云服务器,供移动终端211远程调用查看。

更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定时录制的效果,上述的护罩后盖上连接有定时开关结构,定时开关结构包括定时器8,定时器8与主控芯片连接。

通过定时器8进行定时,按照定时设置对整个监控装置进行自动启停操作,完成无人的远程监控,实时获取红外视频,远程观测目标,获取当前的红外监控画面,便于在移动终端211远程回放历史的红外视频数据。

通过定时器8设定时间,定时启动获取数据,灵活度高,可预先设定一个循环周期,使装置自行获取数据,使用方便。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定时开关结构包括定时器防护罩以及天线1,所述定时器防护罩内安装有天线安装座7,天线1插设在天线安装座7内,且天线1的上端朝外延伸至定时器防护罩外,且定时器8上设有定时开关。

设置定时器防护罩是为了在户外使用过程中,满足其环境要求,避免尘埃和水滴等对定时器造成影响。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天线安装座7内设有插孔,所述天线安装座7的后端通过螺丝与定时器防护罩连接,天线安装座7上设有天线盖板6,该天线盖板6可以起到密封天线安装座7的作用,防止尘埃和水滴进去天线安装座7内。

上述的天线盖板6上设有天线座子5。

具体地,对于上述的定时器防护罩包括定时器防护底板13、定时器防护罩主体3以及定时器防护罩盖板17,定时器防护罩主体3的下端以及前端分别设有开口,定时器防护底板13封盖在所述定时器防护罩主体3的下端,所述定时器防护罩主体3的前端开口处连接有导轨块16,所述定时器防护罩盖板17上连接有导轨,所述导轨块16与所述导轨连接,定时器防护罩盖板17的下端连接有调节螺丝11,定时防护罩盖板的前端设有门柄10。

上述的定时器防护罩主体3的上端还设有上盖板4。

上述的定时器防护罩盖板17的下端朝内延伸有水平连接段12,用于定位定时器防护罩盖板17是否推到位。

当需要对定时器进行定时设定时,拧下调节螺丝11,向下推定时器防护罩盖板17,对定时器进行校准当前时间:按下时钟键的同时,按“校星期”,“校时”,“校分”键,调整当前时间,设置定时程序:按下“定时”按钮设置若干组定时开关8的时间模式,完成设置后,在向上推动定时器防护罩盖板17,利用导轨块16和导轨的配合,拧紧调节螺丝11即可,操作简单,另外,设置导轨块16和导轨配合的方式,既可以方便设定时间,又可以对定时器起到密封的作用。

于其他实施例,上述的电路板27上还设有蓝牙模块,所述蓝牙模块与所述主控芯片和移动终端211连接,通过蓝牙模块实现近距离的数据传输,使得装置既可以远距离传输数据,也可以近距离且低功耗传输数据,还可以存储数据。

于其他实施例,上述的手持式测温监控装置还包括三角支架,上述的三角支架包括支撑座以及位于支撑座下端的若干个支撑杆,若干个支撑杆围绕着支撑座布置,支撑座上包括上座体以及下座体,上座体与下座体之间通过转动轴连接,下座体上设有锁紧件,转动轴上设有制动件,锁紧件与制动件连接,通过锁紧件与制动件连接,调节锁紧件,锁紧制动件,从而将转动轴固定,另外,上座体上设有锁紧按钮,上述的上座体上设有夹紧结构,通过夹紧结构夹紧护罩,实现对护罩的固定。通过调节转动轴转动,实现360°的拍摄。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上座体上设有滑轨以及滑条,所述夹紧结构设置在滑条上,夹紧结构包括夹条以及弹簧,上述的滑块的两侧设有侧条,弹簧设置在夹条与滑块的侧条之间,通过滑块与滑轨之间的运动,便于运镜,在上座体上连接旋钮,通过旋动旋钮,调整运转距离,更加省力便捷。

拧下调节螺丝11,向下推定时器防护罩盖板17,对定时器8进行定时设定,设定完毕后,朝上推定时器防护罩盖板17,并拧紧调节螺丝11;

当到达设定时间,启动热像仪23获取图像和视频,将获取的图像和视频经过主控芯片处理后,传输至固态硬盘18存储;

通过无线路由器216将固态硬盘18存储的图像和视频实时传输至指定的移动终端211,进行分析和查看。

上述的手持式测温监控装置,通过设置护罩,在护罩内安装热像仪23、固态硬盘18、电路板27、无线路由器216以及电源29,且将护罩设置为长方形状,可直接手持进行监控拍摄,体积较小,使用方便,设置定时开关结构,利用定时器进行定时设置,实现远程定时启停监控装置,操作方便,且利用热像仪23拍摄图像或视频等数据后,传输至主控芯片U1,由主控芯片U1存储于固态硬盘18内,便于管理者随时调用,设置内置的电源29,为各个设备进行供电,形成可独立使用的装置。

通过定时器8设定时间,定时启动获取数据,灵活度高,可预先设定一个循环周期,使装置自行获取数据,使用方便。

通过热像仪23获取视频数据后,由主控芯片U1接收,并传输至固态硬盘18进行存储,也可直接传输至移动终端211,实现对拍摄的数据进行存储,便于管理员调用,且可随时将数据传输至管理员处,以达到随时通知管理员。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主控芯片U1的型号为STM32F101T4。

定时器8包括定时控制芯片U5、时钟振荡器、开关元件以及继电器;时钟振荡器与所述定时控制芯片U5连接,定时控制芯片U5通过开关元件与继电器连接,继电器与热像仪23连接。上述的开关元件可以为mos管等。

通过电容C2和泄放电阻R3降压后,经过桥堆IC2整流,VD2稳压后,得到12V左右的直流电压,为定时控制芯片U5及其它电路供电。定时控制芯片U5为14位二进制计数/分频器集成电路,通过由电阻R1、R2、电容C1和定时控制芯片U5的内部电路构成一定频率的时钟振荡器,为定时控制芯片U5的定时提供时钟脉冲。当电路通电后,首先进入设备的工作间隙等待时间,U5内部通过对时钟脉冲的计数和分频实现延时,当计时时间到时,定时控制芯片U5的Q14端输出高电平,使三极管V导通,继电器KA得点,驱动热像仪开始工作。此时,定时控制芯片U5又开始对设备工作时间进行计时,定时时间到时,定时控制芯片U5的Q14端重新变为低电平,使V截止,设备停止工作。此时,定时控制芯片U5自动复位,又开始下一次计时,从而可以使热像仪按照设定时间进行定时循环工作,其中,VL为工作指示灯。

具体地,上述的定时控制芯片U5选用14位二进制计数/分频器集成电路CD4066,也可使用CC4066或其它功能相同的数字电路集成块。IC2选用1A、50V的桥堆,也可用四只1N4007二极管接成,三极管V选用NPN型三极管8050,也可使用9013或3DG12等国产三极管,VD1选用整流二极管1N4007;VD1选用1W,12V的硅稳压管,如1N4742;VD3~VD5使用开关二极管1N4148;VL选用普通发光二极管。电阻R1、R2、R4、R6和R7选用1/4W的金属膜电阻器;R3和R5选用1/2W碳膜电阻器,C1选用涤纶或独石电容器;C2选用耐压为450V及以上的聚丙烯电容器;C3选用耐压为16V的铝电解电容器。KA选用线圈电压为12V的微型继电器,触点容量根据受控设备的功率来确定,当需要调节控制时间时,可调节R1、和C1的参数;也可改变IC1输出控制端(Q4~Q14)的位置来实现。

更进一步地,电池供电单元219包括供电模块、电池组以及电源适配器,电源适配器与所述电池组连接,供电模块与电池组连接,供电模块与电源9连接。

另外,上述的电源适配器以及电池组分别连接有3P接头218,通过电源适配器与外部电源连接,对电池组进行充电,再利用供电模块,实现电池对其他单元的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供电模块包括电源管理芯片U6、稳压电路和降压电路,所述电源管理芯片与所述稳压电路连接,所述稳压电路与所述降压电路连接,所述降压电路与热像仪23、主控单元U1、固态硬盘18以及定时器8连接。

稳压电路为整桥电路,所述降压电路为电阻和电阻并联的电路。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电源管理芯片U6的型号为ANSJ-HDW30_1。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固态硬盘18可以采用云服务器,将图像和视频等数据存储于云服务器内,可以供管理员随时随地调用,使用方便。

通过设置定时器8使得装置定时获取数据,无需手动操作,自动化程度高,设置固态硬盘18,将拍摄的图像和视频数据实时存储于固态硬盘18内,便于管理员调用,通过主控芯片U1与移动终端211的连接,可随时将数据传输至管理员处,以达到随时通知管理员。

电池箱包括可拆卸式箱体,可拆卸式箱体的外侧连接有把手118;可拆卸式箱体内设有电池供电单元219,且电池116通过固定件115与可拆卸式箱体连接。

若需要多个电池116,则只需要将所需的电池116通过固定件115与可拆卸式箱体连接即可,满足负载大容量供电的要求。

在搬运或者携带的过程中,只需要手提把手118即可,具备便携式。

可拆卸式箱体的长度为300mm,宽度为300mm,厚度为142.80mm,体积较小。

具体地,可拆卸式箱体包括上端设有开口的主箱体111以及箱盖117,箱盖117通过可拆卸式结构连接在主箱体111上,主箱体111与箱盖117围合形成供电池116安装在内的容纳腔体,把手118与主箱体11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可拆卸式结构包括螺丝,于其他实施例,也可以采用卡扣和卡槽配合的方式形成可拆式结构,具体地,在主箱体111上端开口处设置卡槽,在箱盖117的下端上设有卡扣。

当需要增设或者减少电池116数量,或者当内部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只需要拆下螺丝,即可打开箱体进行对应的操作,实用性强。

优选地,把手118的两端与主箱体111之间设有防水硅胶垫1117。且把手118上设有拉手套119,对搬运者和携带者的手部起到保护作用,防水硅胶垫1117可以密封把手118的两端与主箱体111的连接处,避免水滴或粉尘进入容纳腔体内,对电池116以及其他部件造成损坏且降低其寿命。

具体地,上述的容纳腔体内设有电池安装板112,电池安装板112与主箱体111连接,电池116与电池安装板11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安装板112通过螺丝等部件与主箱体111连接。

优选地,上述的固定件115包括两根连接板1151,两根连接板1151呈十字架连接,连接板1151的两端朝下延伸有竖直板1152,竖直板1152的下端朝外延伸有水平连接段1153,水平连接段1153与电池安装板112连接。

两个连接板1151的长度分别对应着电池116的长度和宽度,这样子,才能保持电池116固定在固定件115内,当然,优选地,是两个连接板1151的长度略大于对应的电池116的长度和宽度,便于安装和拆卸电池116。

采用十字架交叉布置的连接板1151以及竖直板1152,将电池116稳固固定在指定的位置,避免搬运或者携带过程中,电池116出现松动现象而造成连接松动无法使用。

另外,水平连接段1153与电池安装板112之间通过螺丝等部件连接,便于拆卸和安装。

电池安装板112上设有充电器114,充电器114与电池116电连接。通过充电器114对电池116进行充电,使用方便。

优选地,充电器114上连接有U型充电器压板113,所述U型充电器压板113与所述电池安装板112连接。该U型充电器压板113的两端朝外延伸有压板连接段1131,所述压板连接段1131与所述电池安装板112连接,且采用螺丝等部件连接,可便于安装和拆卸。

在本实施例中,U型充电器压板113的横板宽度略大于或者等于充电器114的宽度,以实现在保持固定充电器114的前提下,能便于安装和拆卸。

更进一步的,上述的主箱体111上设有指示灯1113,指示灯1113与所述电池116连接。指示灯1113用于指示电池116的工作状态。

另外,主箱体111上设有输出接口1111以及充电接口1112,所述充电接口1112与所述充电器114连接,所述输出接口1111与所述电池116连接。外部电源通过数据线与充电接口1112连接的方式,对充电器114充电,充电器114对电池116进行充电。

另外,主箱体111上还设有开关1114,该开关1114与电池116连接,以实现对电池116的开启和关闭控制。

上述的电池箱通过在可拆卸式箱体上设置把手118,利用把手118实现便于搬运和携带,采用固定件115将电池116固定在可拆卸式箱体内,可通过增加固定件115和电池116的方式,实现增大电池116容量,满足大容量供电要求,把手118与主箱体111连接之处设置防水硅胶垫1117,降低电池116的寿命损失。

上述的手持式测温仪扩展无人远程监控系统,通过设置手持式测温监控装置,在手持式测温监控装置内设置定时器8、护罩、热像仪23、固态硬盘18、电路板27、无线路由器216以及电源29,可进行单独的监控,可手持直接进行监控,使用方便,当需要进行电源29充电时,采用电池箱内的电池供电单元219进行充电,使用方便,还设置移动终端211进行调取数据查看,便于管理员和使用者回放数据,实现便于携带,且监控过程中可随时进行数据保存,且可用于远程调取获取的数据进行查看。

另外,本实施例提供了手持式测温仪扩展无人远程监控方法,该方法包括:

按照定时器8的定时设置对热像仪23进行自动汽艇操作;

热像仪23获取监测目标的图像或视频数据;

由主控芯片U1将数据传输至固态硬盘18进行存储;

获取移动终端211的操作信号,调取固态硬盘18至移动终端211进行分析或回放。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