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箱外壳收纳充电线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3096发布日期:2019-02-01 19:43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音箱外壳收纳充电线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箱外壳收纳充电线的结构。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音箱一般配置有充电线,通过充电线为音箱进行充电,以使音箱能正常、稳定工作。但是,充电后的充电线一般与音箱是分开放置,或者将充电线缠绕在音箱外壳上,这种充电线的收纳方式相对较为麻烦,且会影响音箱外壳的整体外观,更重要的是,容易造成充电线的丢失,这样就需要用户额外购置匹配的充电线,由此会增加用户的日常使用成本,这些均是用户不所期望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音箱外壳收纳充电线的结构,其便于充电线的收纳,提高用户的使用便利性。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音箱外壳收纳充电线的结构,包括音箱外壳和充电线,其中在音箱外壳上开设有绕线槽,在音箱外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绕线槽相连的容置槽,在绕线槽的侧壁设置有若干卡点,充电线绕设于绕线槽内,绕线槽侧壁的卡点与充电线过盈紧密配合以将充电线固定于绕线槽内,充电线两端的接头分别安装于音箱外壳两侧的容置槽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卡点包括多对,每对卡点分别对称设置于绕线槽的两侧壁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绕线槽包括至少两条直线槽和连接在两条直线槽端部之间的弧形槽,其中弧形槽的宽度大于充电线的线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弧形槽的宽度比充电线的线径大5mm至10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接头安装于音箱外壳的容置槽内后,接头的外表面与音箱外壳的外表面平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接头上设置有执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音箱外壳收纳充电线的结构,其设计合理、巧妙,通过在音箱外壳上开设有绕线槽,将充电线收纳于绕线槽内,可以便于充电线的收纳和固定,而且收纳放置方式简单且可靠,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便利性。

2、将音箱外壳与充电线二合一,相比于现有将充电线缠绕在音箱外壳上的方式,其外观更为整洁,符合现有整洁的设计趋向。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音箱外壳收纳充电线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音箱外壳收纳充电线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的,本实施例是一种音箱外壳收纳充电线的结构,包括音箱外壳1和充电线2,其中在音箱外壳1上开设有绕线槽100,在音箱外壳1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绕线槽100相连的容置槽101,在绕线槽100的侧壁设置有若干卡点102,充电线2绕设于绕线槽100内,绕线槽100侧壁的卡点102与充电线2过盈紧密配合以将充电线2固定于绕线槽100内,充电线2两端的接头20分别安装于音箱外壳1两侧的容置槽101内。

本实施例的一种音箱外壳收纳充电线的结构,其设计合理、巧妙,通过在音箱外壳1上开设有绕线槽100,将充电线2收纳于绕线槽100内,可以便于充电线2的收纳和固定,而且收纳放置方式简单且可靠,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便利性。

此外,将音箱外壳1与充电线2二合一,相比于现有将充电线2缠绕在音箱外壳1上的方式,其外观更为整洁,符合现有整洁的设计趋向。

进一步地,卡点102包括多对,每对卡点102分别对称设置于绕线槽100的两侧壁上,其设计简单、合理,通过多对卡点102能有效将充电线2固定于绕线槽100内,避免充电线2从绕线槽100内跌落。

进一步地,绕线槽100包括至少两条直线槽和连接在两条直线槽端部之间的弧形槽103,其中弧形槽103,的宽度大于充电线2的线径,具体地,弧形槽103的宽度比充电线2的线径大5mm至10mm,以此使得绕线槽100能收纳正公差和负公差不同长度的充电线2,正常在正负5mm左右,使得本实施例所设计的结构适用范围更广。

在本实施例中,接头20安装于音箱外壳1的容置槽101内后,接头20的外表面与音箱外壳1的外表面平齐,进而可确保充电线2与音箱外壳1装配完之后,音箱外壳1的外观确保平整而不会有突兀感。

进一步地,在接头20上设置有执手201,以此能方便接头20的插接,即通过执手201可方便地将接头20安装于该容置槽101内或者将接头20从该容置槽101拔出。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