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终端及支撑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0647发布日期:2018-12-25 20:45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可折叠终端及支撑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终端及支撑垫。



背景技术:

手机的不断发展,得益于屏幕技术的不断创新,而弯曲屏幕在最近一两年内已经日趋成熟,为此折叠屏手机将在不久的将来将会脱颖而出。然而,折叠屏手机对于结构、硬件却始终都存在着挑战,尤其结构方面,首当其冲的就是屏幕的固定和屏幕的折叠后的冗余部分处理。

现有的折叠屏手机,当手机上下盖在折叠的时候,由于屏幕自身的厚度因素,在屏幕中间位置(即上下盖连接的转轴位置区域)将会产生一部分冗余,这部分冗余将会需要上下盖之间让出一定的空间来给予容纳。而在上下盖之间设置空间来容纳屏幕产生的冗余时,当上下盖展开的时候,人在操作时尤其在操作到屏幕中间位置,在人手触摸的过程中会使屏幕出现下塌的现象,不仅使用效果差,还影响屏幕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可折叠终端及用于该终端的支撑垫。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折叠终端,包括可折叠的底壳、可折叠的显示模组、以及可折叠且在厚度方向上不可压缩的支撑垫;

所述显示模组设置在所述底壳上,所述支撑垫设置在所述底壳和所述显示模组之间。

所述支撑垫在水平方向上可压缩,所述支撑垫在其厚度方向上不可压缩。

优选地,所述支撑垫包括多个依次叠合连接的波浪形的叠层;多个所述叠层的波峰相叠加,形成不可压缩的厚度支撑;多个所述叠层的波谷相叠加,形成在波谷宽度方向上可压缩的可压缩结构。

优选地,所述支撑垫还包括粘合在所述叠层之间的粘结层;所述粘结层包括光学胶层。

优选地,所述支撑垫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叠层之间的基材。

优选地,所述支撑垫包括多个依次叠合连接的Z形的叠层;多个所述叠层的横向段紧密叠加,形成不可压缩的厚度支撑;多个所述叠层的竖向段相叠加且之间留有缝隙,形成水平上可压缩的可压缩结构。

优选地,所述支撑垫还包括粘合在所述叠层之间的粘结层;所述粘结层包括光学胶层。

优选地,所述支撑垫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叠层之间的基材。

优选地,所述底壳包括至少两个壳体、至少一组转轴模组;两个所述壳体之间通过所述转轴模组可转动连接,一所述壳体可转动折叠至另一所述壳体上;

所述显示模组设置在两个所述壳体可折叠相向或相背的表面上,所述支撑垫设置在所述转轴模组和所述显示模组之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支撑垫,用于可折叠终端,所述支撑垫为可折叠的支撑垫,且所述支撑垫在其厚度方向上不可压缩。

优选地,所述支撑垫包括多个依次叠合连接的波浪形的叠层;多个所述叠层的波峰相叠加,形成不可压缩的厚度支撑;多个所述叠层的波谷相叠加,形成在波谷宽度方向上可压缩的可压缩结构;或者,

所述支撑垫包括多个依次叠合连接的Z形的叠层;多个所述叠层的横向段紧密叠加,形成不可压缩的厚度支撑;多个所述叠层的竖向段相叠加且之间留有缝隙,形成水平上可压缩的可压缩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终端,在其底壳和显示模组之间设置了支撑垫。支撑垫在水平方向可压缩,方便显示模组折叠时的冗余容纳;支撑垫在厚度方向不可压缩,很好地解决触摸操作时显示屏出现下塌的问题,使操作按压自如。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可折叠终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支撑垫处于压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支撑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支撑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可折叠终端,包括可折叠的底壳10、设置在底壳10上的可折叠的显示模组20、以及设置在底壳10和显示模组20之间的支撑垫30。

其中,支撑垫30主要设置在底壳10的折叠线处。支撑垫30具有可折叠性。具体地,支撑垫30在水平方向上可压缩,支撑垫30在其厚度方向上不可压缩,使得支撑垫30在底壳10和显示模组20进行折叠时,可以随之折叠而压缩呈现弯曲状态,如图2所示,让出空间容纳显示模组20折叠时产生的冗余。支撑垫30的厚度方向上的不可压缩性,使得触摸操作显示模组20时,显示模组20不会出现下榻问题。

底壳10包括至少两个壳体11、至少一组转轴模组12。两个壳体11之间通过转轴模组12可转动连接,一壳体11可转动折叠至另一壳体12上。底壳10折叠时,两个壳体11可相向叠合在一起。转轴模组12形成两个壳体12折叠时的折叠线。

显示模组20设置在两个壳体11上,覆盖两个壳体11的同侧表面。当显示模组20设置在两个壳体11可折叠相向的表面上,形成内折叠式终端;当显示模组20设置在两个壳体11可折叠相背的表面上,形成外折叠式终端。

显示模组20包括柔性显示屏。

支撑垫30设置在转轴模组12和显示模组20之间。根据需要,支撑垫30也可以对应显示模组20的形状设置在显示模组20与底壳10和转轴模组12之间。

如图3、4所示,支撑垫30可包括依次叠合连接的多个叠层31,进一步还包括粘合在叠层31之间的粘结层32;叠层31通过该粘结层32进行层间连接。粘结层32可包括光学胶层或其他固化后保持柔性性能的胶。

叠层31可由PU或PE等发泡材料经发泡制成的薄层。叠层31的数量根据支撑垫30所需厚度进行增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叠层31为波浪形,每一个叠层31具有至少一个波峰311和至少一个波谷312。多个叠层31的波峰311相叠加,形成不可压缩的厚度支撑,即相叠加后位于最下方波峰311内侧未留有压缩空间或甚小的空间不足以压缩改变厚度。多个叠层31的波谷312相叠加,形成在波谷312宽度方向上可压缩的可压缩结构,即相叠加后位于最上方的波谷312内侧留有压缩空间,可压缩范围为波谷312的宽度范围。

当支撑垫30在水平方向上两侧受到外力压缩时,波谷312的宽度之间减小,而在厚度上不改变。外力撤销时支撑垫30即可回复至初始状态。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叠层31为Z形,每一个叠层31包括一个竖向段301和连接在竖向段301之间的两个横向段302。多个叠层31的横向段302紧密叠加,即相邻两个叠层31相叠加的横向段302之间不留意缝隙,形成不可压缩的厚度支撑。多个叠层31的竖向段301相叠加且之间留有缝隙303,形成水平上可压缩的可压缩结构,为支撑垫30的可压缩提供空间。

在叠加方式中,Z形的叠层31还可以采用首尾依次相叠加的方式叠合,即后一个叠层31的前端可叠合在前一个叠层31的后端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垫30还可采用PU或PE等发泡材料经过特定条件进行发泡形成的发泡棉,通过发泡条件的设置使其内部形成水平可压缩、厚度方向不可压缩的结构。

另外,上述的支撑垫30根据使用场合的需要,还可包括设置在叠层31之间的基材(未图示),提高支撑垫30的支撑强度。基材可为但不限于PET等。

本实用新型的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游戏机、PDA等可折叠电子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