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桌插系统及会议设备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1012发布日期:2018-12-25 20:47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智能桌插系统及会议设备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桌插系统及会议设备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装有多个多媒体桌插的多媒体会议室里,一般都是把所有多媒体桌插的信号集中接到一个矩阵切换器的输入上,矩阵切换器的输出再接给电视机或投影仪、触控屏等设备。当某个用户将信号接入多个桌插中的某一个时,会议管理人员必须手工切换下矩阵切换器的输入(对应桌插)和输出(对应投影机或电视机)后,信号才能显示出来,耗费较大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并且不方便操作,如果矩阵切换器的输入输出出现接插错误,容易导致矩阵设备的损坏。现有的通过中控系统的控制端无线远程操作控制信号的切换的技术,成本很高,且需要专业人员来操作。综上,目前针对矩阵切换器输入输出的信号切换不方便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桌插系统及会议设备管理系统,可以简单高效地控制矩阵切换器输入输出信号的切换。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会议设备管理装置,包括:矩阵切换器、至少一个桌插、触发切换装置和可受控设备;触发切换装置与桌插对应设置;矩阵切换器对应设置有矩阵处理芯片;矩阵处理芯片与触发切换装置、可受控设备分别通信连接;矩阵处理芯片,用于当接收到触发切换装置发送的切换信号时,接收触发切换装置对应的桌插发送的外接信号;矩阵处理芯片,还用于确定切换信号对应的输出端口,并通过输出端口将外接信号发送给可受控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桌插芯片;桌插芯片设置在桌插内,并和触发切换装置、矩阵处理芯片分别通信连接,用于将触发切换装置接收的信号和桌插的地址码发送给矩阵处理芯片。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桌插芯片包括集成线路板和输出接口;集成线路板接收触发切换装置的模拟电信号并转换为切换信号;输出接口接收集成线路板发送的切换信号,并传递给矩阵切换器。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集成线路板集成有数模转换单元、处理单元和单片机,单片机分别和数模转换单元、处理单元连接;数模转换单元接收触发切换装置的模拟电信号并转换为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将数字信号转化为切换信号发送给矩阵处理芯片。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触发切换装置包括按钮切换装置、触摸切换装置、电磁切换装置、遥控切换装置或传感器切换装置中至少一种,用于接收并发送切换指令。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触发切换装置设置位置包括桌插、桌台面、升降仪、脚踏板或门开关中至少一种。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触发切换装置设置设有无线接收模块,无线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遥控器的控制指令。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可受控设备包括矩阵切换器和/或会议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该系统还包括音频分离器,音频分离器和矩阵切换器连接,用于分离矩阵切换器输出的音频信号并输送给音控系统。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会议设备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智能桌插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桌插系统及会议设备管理系统,该装置设有和桌插对应的触发切换装置,通过触发切换装置来接收用户的指令,并把用户的指令发送给与矩阵切换器对应设置的矩阵处理芯片,矩阵处理芯片根据用户指令确定输出端口,从而控制可受控设备输出用户接入相应桌插的信息。用户仅需在桌插接入信息后,通过控制触发切换装置来控制矩阵切换器的输入输出信息的切换,操作简单且避免了矩阵切换器输入输出容易接错的问题,同时,节省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桌插系统结构连接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桌插系统结构连接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桌插系统的单片机系统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桌插系统的矩阵处理芯片的结构连接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桌插系统的信号处理流程图。

图标:

1-一号触发切换装置;2-二号触发切换装置;3-三号触发切换装置;4-一号桌插;5-二号桌插;6-三号桌插;7-矩阵处理芯片;8-矩阵切换器;9-一号可受控设备;10-二号可受控设备;11-三号可受控设备;12-一号桌插芯片;13-二号桌插芯片;14-三号桌插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会议进行的过程中,当某个用户将信号接入多个桌插中的某一个时,会议管理人员必须跑机柜(矩阵都是装在机柜里的多)那边去手工切换下矩阵的输入(对应桌插)和输出(对应投影机或电视机)后,信号才能显示出来,相当的费时费人和不方便,如果矩阵的输入输出没搞清楚的话,还容易搞错,甚至把矩阵弄坏了;当然现在也有通过中控系统的终端无线远程操作的,但这成本很高(约几万到十万元),且还要专业人员来操作。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设备管理装置及系统,可以简单高效地控制矩阵切换器输入输出信号的切换。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会议设备管理装置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会议设备管理装置,参见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会议设备管理装置结构连接框图,该装置包括:矩阵切换器8、至少一个桌插、触发切换装置和可受控设备。

触发切换装置与桌插对应设置。每个桌插都有对应设置的触发切换装置,触发切换装置可以设置在桌插上,也可以设置在便于用户操作的位置。除普通桌插所应有的电源接口、网络接口和VGA、音频等接口外,还设有按钮,按钮用于发送切换指令,按钮可不用另外供电,可与HDMI或VGA模块集成在一起。

触发切换装置可以与需要切换的HDMI、VGA接口等,合并一起做成一个桌插模块,方便于用户的识别和切换操作,可以加上无线接收模块,实现用户通过遥控器来操作此按钮,方便于用户的识别和切换操作,也可以通过有线、无线方式,引出到其它位置,或与其他机构进行互动,实现多种方式来切换信号。

矩阵切换器对应设置有矩阵处理芯片。每个矩阵切换器都有对应设置的矩阵处理芯片,矩阵处理芯片可以设置在矩阵切换器内,也可以单独安装。

参见图3所示的会议设备管理装置矩阵处理芯片的结构连接图,矩阵处理芯片与触发切换装置、可受控设备分别通信连接。触发切换装置可以设置为按钮或触发器等采取不同切换方式的装置。矩阵处理芯片通过多种方式与可受控设备通信连接,包括网络输入/出、红外输出或串口输入/出等。

矩阵处理芯片,用于当接收到触发切换装置发送的切换信号时,接收触发切换装置对应的桌插发送的外接信号。参见图1,矩阵处理芯片连接有一号桌插4、二号桌插5和三号桌插6,各桌插分别对应设置有一号触发切换装置1、二号触发切换装置2和三号触发切换装置3,外接信号连接到桌插上,当用户触发一号触发装置1时,矩阵处理芯片7接收到一号触发切换装置1的切换信号,继而接收一号桌插4对应的外接信号。外接信号是指用户使用U盘、电脑等外接设备接入桌插的要在会议中展示的内容。

矩阵处理芯片,还用于确定切换信号对应的输出端口,并通过输出端口将外接信号发送给可受控设备。参见图1,当矩阵处理芯片7接收到一号切换装置1的切换信号,根据切换信号对应的输出端口,并通过输出端口将一号桌插4的外接信号发送给一号可受控设备9、二号可受控设备10或三号可受控设备1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会议设备管理装置,该装置设有和桌插对应的触发切换装置,通过触发切换装置来接收用户的指令,并把用户的指令发送给与矩阵切换器对应设置的矩阵处理芯片,矩阵处理芯片根据用户指令确定输出端口,从而控制可受控设备输出用户接入相应桌插的信息。用户仅需在桌插接入信息后,通过控制触发切换装置来控制矩阵切换器的输入输出信息的切换,操作简单且避免了矩阵切换器输入输出容易接错的问题,同时,节省了成本。

为了减少接线,参见图2所示的会议设备管理装置矩阵处理芯片的结构连接图,该装置还包括桌插芯片。

桌插芯片设置在桌插内,并和触发切换装置、矩阵处理芯片分别通信连接,用于将触发切换装置接收的信号和桌插的地址码发送给矩阵处理芯片。

参见图2,一号桌插芯片12设置在一号桌插4内,二号桌插芯片13设置在二号桌插5内,三号桌插芯片14设置在三号桌插6内,桌插芯片与桌插、触发切换装置分别对应设置,可以根据需求确定设置的桌插及桌插芯片的数量。

参见图4所示的会议设备管理装置的信号处理流程图,信号是指模拟电信号。例如,当触发切换装置为非自锁型按钮时,按照需求设置点按或双按或长按此按钮对应不同的指令,存入指令库。用户点按按钮,预定义点按按钮对应的指令为使用一号可受控设备输出,桌插芯片将接收到的触发切换装置接收的点按按钮动作触发的模拟电信号和桌插的地址码打包发送给矩阵处理芯片,矩阵处理芯片按照预定义的指令控制信号经一号可受控设备输出。桌插芯片和矩阵处理芯片,还可以与中控系统或其它可受控设备管理互联互通。

用户通过桌插芯片对矩阵切换器的输入输出进行控制,桌插芯片对用户的控制信号进行处理,可以减少矩阵处理芯片的工作负担,桌插芯片为一个小型数模转换小系统,具体地:

桌插芯片包括集成线路板和输出接口;集成线路板接收触发切换装置的模拟电信号并转换为切换信号;输出接口接收集成线路板发送的切换信号,并传递给矩阵切换器。

用户通过触发切换装置输入控制信号,集成线路板将控制信号转变成模拟电信号,再转换成数字信号,并根据预存的规则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切换信号,切换信号通过输出接口传递给矩阵切换器,输出接口与矩阵切换器的矩阵处理芯片通信连接。

为了实现对各种信号的处理,在桌插芯片的集成线路板设置有多个功能单元:

集成线路板集成有数模转换单元、处理单元和单片机,单片机分别和数模转换单元、处理单元连接;数模转换单元接收触发切换装置的模拟电信号并转换为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将数字信号转化为切换信号发送给矩阵处理芯片。

数模转换单元可以是ADI的数模转换芯片,用于将模拟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可以是STM32处理芯片,用于根据预存规则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切换信号。单片机可以是由STM系列或51单片机系列芯片、AD芯片和RS232等芯片组成的单片机系统。

例如,在触发切换装置为非自锁型按钮的情况下,点按/双按/长按此按钮作为控制信号,预存规则为:(1)点按:控制切换矩阵切换器将输入N切换到输出1;(2)双按:控制矩阵切换器将输入N同时切换到输出1和2;(3)长按:控制矩阵切换器的开启或关闭等;以上预存的规则可以由用户进行选择或自定义。用户对触发切换装置进行点按,触发切换装置接收控制信号点按的动作,数模转换单元将控制信号点按的动作转化为数字信号,处理单元根据预存规则,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控制矩阵切换器的输入输出的信号发送给矩阵处理芯片。其中,单片机用于存储预存规则,并控制数模转换单元和处理单元的工作。参见图3所示的单片机系统连接示意图,通过按钮或者其他触发中断或者开关等将模拟电信号传递给单片机系统,单片机系统控制信号的转换,从而将控制信号发送给矩阵切换器、中控系统、音响系统或者矩阵系统。

为了方便制造和多种环境条件下的使用,触发切换装置包括按钮切换装置、触摸切换装置、电磁切换装置、遥控切换装置或传感器切换装置中至少一种,用于接收并发送切换指令。

触发切换装置,并非局限于常见的按压式按键,只要能实现电信号的接通或切断就可以。例如,触发切换装置可以为非自锁型按钮,用于让用户在需要切换信号时,点按/双按/长按此按钮,通过按钮与桌插芯片的导线,将用户的动作信息即上述的控制信号,发送给桌插信息,再由桌插信息做相应的处理后,向矩阵切换器或中控传递信号。触发切换装置还可以设置为触摸式按键、触摸屏、电源开关、触发式传感器等。

由于会议并非都以围坐在桌插附近的形式进行,若仅将触发切换装置设置在桌插上,可能导致用户使用上的不方便,故将触发切换装置设置在会议室其他方便用户操作的地方,例如:

触发切换装置的设置位置可根据需求选择,触发切换装置设置位置包括桌插、桌台面、升降仪、脚踏板或门开关中至少一种。

触发切换装置可以设置在用户经常使用的场所附近。触发切换装置可以设置在一个或者多个不同的位置,共同对矩阵切换器的输入输出进行控制,便于用户的使用。

在一些场合,需求使用无线的形式通过触发切换装置进行控制,因此:

触发切换装置设置设有无线接收模块,无线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遥控器的控制指令。

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等设备对触发切换装置进行无线的控制,使本智能桌插系统的适用范围大大增加。

用户通过触发切换装置发出控制信号,不仅可以控制矩阵切换器的输入,也可以控制矩阵切换器的信号输出,可受控设备包括矩阵切换器和/或会议设备。

可受控设备用于输出用户想要在会议中呈现的信息,即用于输出外接信号。会议设备可以是投影仪、显示屏等,用于显示用户想要表达的文字、图片或视频等信息。矩阵切换器也可以用于控制其他矩阵切换器。可受控设备也可以中控系统等。

该装置还包括音频分离器,音频分离器和矩阵切换器连接,用于分离矩阵切换器输出的音频信号并输送给音控系统。

音频分离器可将矩阵切换器输出的HDMI、SDI等内嵌的音频信号分离出来、另外输出给音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简化了用户切换音视频源的操作,同时又丰富了系统的功能,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智能桌插系统,参见图4所示矩阵处理芯片的结构连接图,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使用按钮和触发器作为触发切换装置,触发切换装置通过比较器和D/A数转模与STM32或51XP单片机相连接,信号经STM32或51XP单片机处理后发送给矩阵处理芯片,经矩阵切换器通过多种方式输出,包括:dante信号输入输出、网络输入/出、红外输出或串出口输入/出等。其中,信号的流通参见图5所示的信号处理流程图,触发信号经过系统处理按照预定的流程输出。在系统处理对信号进行处理时,可以自定义指令库。

当用户通过按钮发出控制输入的信号时,智能桌插系统将按钮所对应桌插上的用户文件发送到指定输出口进行播放;当另一用户使用触发器发出控制输入的信号时,智能桌插系统将触发器所对应桌插上的用户文件发送到指定输出口进行播放。在播放用户文件时,相应用户可以使用按钮或触发器分别控制想要使用的外接设备。

本实用新型在多媒体桌插上增加触发切换装置,触发切换装置也可以安装在其他方便用户操作的位置,当用户把HDMI、VGA等电脑信号插到桌插时,接收触发切换装置的动作信号,单片机系统就向矩阵转换器或电视机等可控设备发送信号,然后矩阵转换器就会自动切换对应的输入输出口上,用户桌插上的信号就可以显示在电视机或投影仪上了;任何一个用户按任何一个桌插上的按键,矩阵切换器都会自动切换,可以设置按键单击按一次是只切换输入,按键双击按两次是即切换输入又切换输出,按键长按几秒又是其他的控制信号。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以前都要有人去手工切换矩阵切换器,麻烦且容易出问题、或花大价钱去弄中控系统的问题;优势就是:用户不用管会议室设备现在的状态、也不用知道矩阵是怎么接的,只需要在自己接好的桌插上按一下对应的按键,即可将自己的信号投出去;谁想投、谁就按一下铵键即可,完全不用跑去切矩阵等。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会议设备管理系统,包括实施例一的任一种智能桌插系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