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搭载北斗、AIS的无人机搜救转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2363发布日期:2019-04-29 12:26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搭载北斗、AIS的无人机搜救转发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与属于救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搭载北斗、AIS的无人机搜救转发系统。



背景技术:

沿海地区,海岸线山地景区较多,每年旅游旺季是安全事故多发的地区,由于山地地区地形崎岖、人口稀少、交通不便、天气多变等复杂特性,游客容易发生跌落、迷路、落水、失联等安全事故。近年来,因为游客逃票或驴友探险未开发的线路等,全国各地游客失踪或伤亡事件也屡见不见。沿海、山地等复杂景区往往幅员辽阔,手机网络信号、安全监控和应急措施无法做到全面覆盖和实时救助,遇水、失踪游客的搜救难度巨大,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遇险游客往往无法准确判断自己所处的位置,而延误了最佳救助时机。现有的AIS个人海上示位标,发射距离在4海里左右,信号传输距离有限,遇险后如果没有被及时发现,很难实现有效救助,AIS中继转发浮标系统往往又布设在十几海里的海域,对沿海山地地区无法有效覆盖。

目前从我国沿海景区应急救援成效来看,一旦发生事故,搜救手段还是比较传统,搜救能力和效率都比较低,缺乏一套适合复杂山地环境,能够整合AIS、北斗导航定位和通信等技术的无人机海上搜救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专利正是基于现有技术的上述需求而提出的,本专利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搭载北斗、AIS的无人机搜救转发系统,大大提高信号的覆盖范围,提高搜救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搭载北斗、AIS的无人机搜救转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无人机平台,所述无人机平台采用正六边形板状结构,平台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形状为圆形;所述无人机平台的每个角上延伸出一个伸出臂,六个伸出臂的长度相同均匀分布在所述无人机平台的周围,在伸出臂的外部末端固定有桨叶;

电池框架,固定设置于所述无人机平台的下表面,从所述无人机平台的下表面向下延伸预定的距离,所述框架的下部位置包括平板,所述平板的上方设置电池,所述平板的下方设置摄像头;

转发模块主机,用于搜救信号的转发,所述转发模块主机还与所述AIS模块外置天线、北斗模块外置天线、电池以及摄像头相连,控制各个外接装置的工作;所述转发模块主机的外部设置有开设有通孔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与无人机平台上的通孔相对,通过螺钉和螺栓将所述转发模块主机固定在无人机平台上;

所述IS模块外置天线以及所述北斗模块外置天线设置在所述转发模块主机的外部,通过金属丝捆绑在所述无人机平台上;所述金属丝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所述无人机平台上的通孔后系在一起,所述金属丝的中间部分由此将所述天线按压在所述无人机平台上。

优选地,所述平板的下方还设置有红外探测模块,探测到的生命体征信息,经过转发模块主机,再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地面搜救指挥系统通信。

本专利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无人机系统能够扩大搜救信号传输的范围,以及增强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从而提高落水人员和物品的获救机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无人机搜救转发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本专利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无人机搜救转发系统的俯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指出的是,该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专利优选技术方案的举例,并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专利具体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搭载北斗、AIS的无人机搜救转发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无人机平台1、所述无人机平台1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无人机平台1采用正六边形板状结构,所述无人机平台1用金属制成,例如铝合金,或者也可以采用碳纤维制成;这样具有足够的强度同时保持较轻的重量。所述平台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贯穿的通孔10,所述通孔的形状为圆形,可以是平滑的内壁孔也可以是内壁具有螺纹的螺纹孔。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无人机平台的每个角上延伸出一个伸出臂2,所述伸出臂为杆状,六个伸出臂的长度相同,均匀分布在所述无人机平台的周围,在伸出臂的外部末端固定有桨叶3,所述桨叶能够在电力的驱使下旋转,以产生不同的飞行效果,所述桨叶的转速和方向能够被控制。

所述无人机平台的下部设置有支架4,所述支架4用于实现无人机的着陆,也可以称之为着陆架,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分为左右两个,左右两个支架分别设置在所述无人家平台下表面的左右两侧,这样就能够在所述着陆架的中间预留出足够的空间来安装电池、摄像头等其他构件。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的那样,所述电池8设置在电池框架11底部的平板12上方,所述电池框架固定设置于所述无人机平台的下表面,从所述无人机平台的下表面向下延伸一定的距离,所述平板位于所述框架的下部位置,所述平板的上方设置电池,所述平板的下方设置摄像头9。这样一方面能够稳定固定所述摄像头和电池,另一方面使得所述摄像头的拍摄视场不被阻挡。

除了摄像头外,在所述平板12的下方还设置有红外探测模块13等数据采集模块,探测到生命体征信息,以及抓拍到有效的图片信息后,经过主控制器处理,再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地面搜救指挥系统通信。所述数据搜集模块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但是在无人机上设置所述数据搜集模块能够在接收到救生信号后探测相关的信息,从而给搜救提供更全面的数据支持,提高搜救机率。

转发模块主机5,设置在所述无人机平台的上方,所述转发模块主机整体呈现金属的盒子形状,其侧边伸出有开设有通孔的固定片,所述转发模块主机5上的所述固定片与无人机平台上的通孔相对,通过螺钉和螺栓完成固定,这样既能够稳固地固定转发模块主机,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来设置不同的主机类型并方便拆卸和检修。

所述转发模块主机5与所述AIS模块外置天线6、北斗模块外置天线7、电池8和摄像头9相连,控制各个外接装置的工作。如图2所示,所述AIS模块外置天线6、北斗模块外置天线7采用外置设置,直接固定在所述无人机平台上,如图2所示,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金属丝将所述AIS模块外置天线6、北斗模块外置天线7捆绑在所述无人机平台上,所述金属丝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所述无人机平台上的通孔后捆绑在一起,所述金属丝的中间部分由此将所述天线按压在所述无人机平台上。这样既能方便地固定所述天线,同时又可以机动灵活地布置所述天线的位置,同时这样设置了多个外置天线增强了信号收发灵敏度。

为了防止外界环境对系统的损坏,各个部件的外部走线,沿着飞行器支架走线并通过固定期间进行固定。

为了保证飞行姿态的稳定性,主控制模块实时采集无人机自身的加速度和角速度信息,且接收来自于GPS的实时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实时解算自身姿态和位置信息。根据遥控系统设定的飞行信息自动进行姿态调整和轨迹飞行,当无人机搜救系统某一侧受到外力干扰出现侧倾的情况时,主控制器会根据偏离预定姿态的偏离量,来进行对出现侧倾一侧的电机动力补偿或者动力削减,保证飞行姿态平稳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