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0015发布日期:2019-03-22 19:34阅读:1164来源:国知局
音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膜,尤其涉及一种发声器件上的音膜。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发声器件被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上,尤其是广为人们应用的移动通讯设备,人们不但关心其微型化、多功能,更要求其语音效果高质量、无失真。而音膜作为发声器件的核心部件,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发声器件的性能。

如图1所示为相关技术的音膜10,其包括位于中央位置的球顶2,围绕球顶2并与球顶2连接的折环3,其中,所述折环3包括与所述球顶2连接的中间部31以及围绕中间部31并向远离中间部31延伸的边缘部32,所述中间部31包括与球顶2贴合的贴合部33以及围绕贴合部33并向边缘部32延伸的连接部34。这种音膜结构当中,连接部平滑过渡,球顶与折环通过胶水正常贴合,由于空间限制,球顶和折环的贴合面积比较小,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会导致球顶和折环分离,以致音膜的可靠性下降。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顶和折环粘接面积大,粘接更牢固,折环强度更高,可靠性好的音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音膜,其包括位于中央位置的球顶,围绕球顶并与球顶连接的折环,位于球顶和折环之间用于连接球顶和折环的粘接剂。其中,所述折环包括与所述球顶连接的中间部以及围绕中间部并向远离中间部延伸的边缘部,所述中间部包括与球顶贴合的贴合部以及围绕贴合部并向边缘部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褶皱群,所述粘接剂位于褶皱群上,并将连接部同球顶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与球顶粘接的粘接部以及与粘接部连接的加强部,所述褶皱群位于粘接部上。

优选的,所述褶皱群还位于加强部上。

优选的,所述粘接部和加强部分别包括若干圆弧部和与相邻圆弧部连接的边部,所述褶皱群包括位于圆弧部的第一褶皱群和位于边部的第二褶皱群。

优选的,所述第一褶皱群包括若干个间隔分布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二褶皱群包括若干个间隔分布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的间隔小于所述第二凸起的间隔。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向球顶方向凸伸。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为圆形凸点。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为梭形凸棱。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为多层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在连接部上设置了褶皱群,褶皱群通过粘接剂和球顶相连使得球顶和折环之间的粘接面积增大,粘接更牢固,并且褶皱群的设置也使得折环的整体强度得以提升。如此设计,保证了音膜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音膜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音膜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A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音膜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图5所示C部分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音膜对应实施例1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音膜的折环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D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2-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音膜1,其包括位于中央位置的球顶2,围绕球顶2并与球顶2连接的折环3,位于球顶2和折环3之间用于连接球顶2和折环3的粘接剂4。其中,优选的粘接剂4为胶水。折环3 包括与球顶2连接的中间部31以及围绕中间部31并向远离中间部31延伸的边缘部32。中间部31包括与球顶2贴合的贴合部33以及围绕贴合部33 并向边缘部32延伸的连接部34。连接部34上设有褶皱群39。连接部34 包括与球顶2粘接的粘接部35以及一端与粘接部35相连,另一端向边缘部延伸的加强部36,粘接部35和加强部36分别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圆弧部37和与相邻圆弧部37连接的边部38。褶皱群39包括位于圆弧部37的第一褶皱群40和位于边部的第二褶皱群41。

第一褶皱群40包括若干个间隔分布的第一凸起42,第二褶皱群41包括若干个间隔分布的第二凸起43。第一凸起42的间隔小于第二凸起43的间隔。并且,第一凸起42和第二凸起43均为向球顶2方向凸伸的结构。优选的,第一凸起42和第二凸起43的表面均为弧面,从表面最高点向四周方向延伸的圆形凸点。

如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音膜对应实施例1的A部分的放大图 A’。本实施例2的音膜和实施例1的音膜1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第一凸起42’和第二凸起43’均为梭形凸棱。优选的,该梭形凸棱顶部为弧面。

如图8-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音膜。本实施例3的音膜和音膜1 基本相同,与音膜1不同的是:第一褶皱群40”包括多层结构的第一凸起 42”,第二褶皱群41”包括多层结构的第二凸起43”。优选的,第一凸起42”和第二凸起43”分别包括两层表面为弧面,从表面最高点向四周方向延伸的圆形凸点。此外,第一凸起43”分别沿其所在边部的中垂线E-E或F-F 为对称轴对称分布。

综上,由于在折环的连接部上设置了褶皱群,粘接部上的褶皱群通过粘接剂和球顶连接,使得球顶和折环之间的粘接面积增大,粘接更牢固,并且加强部上设置的褶皱群也使得折环的整体强度得以提升。如此设计,保证了音膜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