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坠地保护功能的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4918发布日期:2019-08-07 02:01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具有坠地保护功能的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坠地保护功能的手机。



背景技术:

随着全面屏手机在市场上的全面普及,全面屏手机的覆盖率已经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由于全面屏手机屏幕更大,引发的手机碎屏问题越发突出,相应的碎屏后高额的更换成本也使得消费者越发关注手机碎屏的问题。同时,现阶段的智能手机在结构和设计上都十分精巧,手机坠地的冲击力将会给手机硬件结构带来一定程度上的破坏。

因此,设计一种能有效减少手机坠地的所受冲力,将会对包括手机屏幕在内手机各个硬件部件带来良好的保护,将切实解决消费者当前的一定程度上的痛点,也将在全面屏手机的竞争中为手机增加相当的竞争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坠地保护功能的手机,以实现手机在掉落过程中的坠地判定并起到手机坠地后的防摔保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坠地保护功能的手机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坠地保护功能的手机,其中,包括手机本体,手机本体的边角处形成有容置孔洞,容置孔洞中设置有保护支撑架,保护支撑架与手机本体中的控制模块相连,手机本体处于坠地状态时,控制模块可使保护支撑架从容置孔洞中弹出,以隔离手机本体与地面的撞击。

进一步,保护支撑架包括弹出单元,弹出单元的一端连接接收单元,另一端连接缓冲单元,接收单元与控制模块相连。

进一步,弹出单元包括外部壳体和内部杆体,外部壳体固定设置在手机本体上的容置孔洞中,内部杆体活动设置在外部壳体的内部,内部杆体的端部设置有缓冲单元,内部杆体在外部壳体中移动,可使缓冲单元从手机本体上的容置孔洞中弹出。

进一步,外部壳体上设置有锁紧组件,外部壳体和内部杆体可通过锁紧组件相互锁紧,锁紧组件的启闭由控制模块发送至接收单元的指令来控制。

进一步,缓冲单元为软质胶垫。

进一步,控制模块为独立设置在手机本体内部的控制芯片。

进一步,手机本体内部设置有坠地状态传感器,坠地状态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相连,坠地状态传感器可检测手机本体的运动状态并传递给控制模块。

进一步,坠地状态传感器为手机本体内部设置的重力传感器和/或加速度传感器。

进一步,手机本体为立方体结构,容置孔洞设置在手机本体的边角的侧壁上,保护支撑架的弹出方向与手机本体的边角的延伸方向相同。

进一步,手机本体的四个边角处分别设置有容置孔洞,手机本体处于坠地状态时,保护支撑架可从手机本体的四个边角处同时弹出。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坠地保护功能的手机的优点在于:由于在手机坠地判定成功时会在手机四周弹出带有软质胶垫的保护支撑架,由手机主体触地变为支撑架触地,减少了手机坠地所受到的冲击力,对手机屏幕和内在硬件起到了相应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坠地保护功能的手机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坠地保护功能的手机处于坠地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保护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坠地保护功能的手机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坠地保护功能的手机包括手机本体100,其中,手机本体100的边角处形成有容置孔洞,容置孔洞中设置有保护支撑架200,手机本体100处于坠地状态时,保护支撑架200可从容置孔洞中弹出,以隔离手机本体100与地面的撞击。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手机本体100为立方体结构,具体为圆角矩形结构,容置孔洞设置在手机本体100的边角的侧壁上,开口方向与手机本体100的边角的延伸方向相同,由此,当手机本体100处于坠地状态时,保护支撑架200的弹出方向与手机本体100的边角的延伸方向相同,这样设置的原因在于立方体结构的手机本体在坠地时通常会是边角处先行触地。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手机本体也可以设置成其他结构形式,并不局限于图中所示,而且根据手机本体不同的结构形式,容置孔洞的位置及开口方向也可以灵活调整,以能够保护手机本体坠地时最先触地的部位为原则。

进一步,优选的是,手机本体100的四个边角处分别设置有容置孔洞,由此,当手机本体100处于坠地状态时,保护支撑架200可从手机本体100的四个边角处同时弹出,以最大程度地对手机本体100提供防护,如图2中所示。当然,也可以通过程序设定,仅由最先触地的边角处的保护支撑架弹出,但这样会增加程序判断的时间,同时也会对硬件要求更高,而且有时候手机坠地后还会发生二次弹起坠地的现象,故而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四个边角处的保护支撑架同时弹出。

进一步,保护支撑架200包括弹出单元210、接收单元220和缓冲单元230,其中,弹出单元210的一端连接接收单元220,另一端连接缓冲单元230,接收单元220用于接收控制指令,弹出单元210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控制指令来实现缓冲单元230从容置孔洞中的伸出。应注意的是,缓冲单元可以选用软质胶垫或类似弹性结构,只要是能够实现隔离手机坠地时手机本体与地面的撞击即可。

具体来说,弹出单元210包括外部壳体和内部杆体,其中,外部壳体固定设置在手机本体100上的容置孔洞中,内部杆体活动设置在外部壳体的内部,内部杆体的端部设置有缓冲单元230,由此,根据接收单元220接收到的控制指令,内部杆体可从外部壳体中伸出,进而使缓冲单元230从手机本体100上的容置孔洞中弹出。

进一步,外部壳体上还设置有锁紧组件,其中,外部壳体和内部杆体可通过锁紧组件相互锁紧,而锁紧组件的启闭则通过接收单元220收到的控制指令来控制。例如,当控制指令为手机处于坠地状态,则锁紧组件打开,内部杆体从外部壳体中伸出,且在伸出后锁紧组件重新关闭,以使内部杆体保持伸出状态;当控制指令为手机重新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则锁紧组件打开,内部杆体可以被推回到外部壳体中,且在推回后锁紧组件重新关闭。应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弹出单元可以采用现有常用的触发弹出结构,例如螺纹旋转弹出结构等,只要是能够方便地实现弹出和推回即可。

进一步,为了方便地对手机的坠地状态进行判定,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本体100内部还设置有控制模块和坠地状态传感器,其中,控制模块优选为独立设置在手机本体内部的控制芯片,以提高反应的效率,控制模块与保护支撑架200中的接收单元220通信连接,以向接收单元220发送控制指令;坠地状态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相连,用于检测手机本体100的运动状态并传递给控制模块,优选的是,坠地状态传感器为手机本体100内部设置的重力传感器和/或加速度传感器,当然,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增加握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摄像组件等,只要是能够用于检测手机本体的运动状态皆可。

由此,如图1和图2所示,正常模式下,保护支撑架200收缩在手机本体100上的容置孔洞内部,保护支撑架200中的缓冲单元230(如软质胶垫)与手机外壳形成手机本体100的整体外表,该形态下的手机外形与正常手机并无出入。

当手机异常坠地时,手机本体100处于失重状态,控制模块通过读取坠地状态传感器(重力感应系统和/或加速度传感器)的参数做出手机本体100运动状态判断,如判定为坠地状态,则向保护支撑架200中的接收单元220发出坠地保护的控制指令,弹出单元210会根据指令将缓冲单元230从手机本体100上的容置孔洞中弹出;同时,弹出单元210还会使缓冲单元230一直处于伸出状态,以免手机弹起导致的二次撞击。

在成功为手机本体100抵挡坠地过程中的冲击之后,控制模块会再次读取坠地状态传感器(重力感应系统和/或加速度传感器)的参数,如判定为手机已处于静止状态,则向保护支撑架200中的接收单元220发出撤销保护的控制指令,此时轻按手机四周伸出的支撑保护架,可以使支撑保护架收回至手机本体100上的容置孔洞内部,恢复手机原本的正常外观。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坠地保护功能的手机在坠地判定成功时会在手机四周弹出带有软质胶垫的保护支撑架,由手机主体触地变为支撑架触地,减少了手机坠地所受到的冲击力,对手机屏幕和内在硬件起到了相应保护作用。在手机模拟坠地实验测试中,未采用保护措施的手机所受的冲击力峰值为300N,而采用该坠地保护设计的同款手机所受的冲击力峰值为仅仅67N,能够有效降低80%的冲击力度,使得手机屏幕和硬件损坏的可能性减小。

以上借助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进一步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里具体的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的限定,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后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的各种修改,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