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轴全频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2196发布日期:2019-06-11 22:56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同轴全频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同轴全频扬声器。



背景技术:

扬声器作为将电能转变为声能的常用电声换能器件,其在声放系统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扬声器在声放系统中是一个最薄弱的器件,而对于声放效果而言,它又是一个最重要的部件。扬声器的种类繁多,音频电能通过电磁,压电或静电效应,使其纸盆或振膜振动并与周围的空气产生共振而发出声音。因此,正是有了扬声器的出现,人们才得以听到美妙声音。现在的Hi-Fi音箱,它是全频音箱,声音包含低音、中音和高音,因此得在Hi-Fi音箱装配有低音扬声器、中音扬声器和高音扬声器,但是这样装配繁琐且耗费人力物力,同时对Hi-Fi音箱的尺寸也有较大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同轴全频扬声器。

本实用新型一种同轴全频扬声器包括第一磁路系统、低音振动系统、第二磁路系统、中音振动系统、高音振动系统、支撑座和支撑杆;所述低音振动系统设置在所述第一磁路系统的上面;所述第二磁路系统、所述中音振动系统、所述高音振动系统、所述支撑座和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所述低音振动系统中;所述第二磁路系统、所述高音振动系统和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所述中音振动系统中;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第一磁路系统和所述中音振动系统之间;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所述第二磁路系统和所述中音振动系统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磁路系统包括T铁、第一磁钢和第一华司;所述第一华司设置在所述第一磁钢上;所述T铁贯穿所述第一磁钢和所述第一华司;所述T铁分别与所述第一磁钢和所述第一华司之间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低音振动系统包括低音音圈、低音弹波、低音盆架和低音纸盆;所述第一音圈悬挂在所述低音纸盆的下方且其下端设置在所述T铁与所述第一磁钢、所述第一华司之间有间隙里;所述低音弹波的外边缘与所述低音盆架连接,其内孔与所述低音音圈连接;所述低音盆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华司上;所述低音纸盆的外边缘与所述低音盆架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磁路系统包括U铁、第二磁钢、第二华司和第三华司;所述第三华司、所述第二磁钢和所述第二华司从下到上依次排布且设置在所述U铁内;所述U铁分别与所述第二磁钢、所述第二华司、所述第三华司之间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中音振动系统包括中音音圈、中音弹波、中音盆架、中音纸盆、中音铝环和中音防尘帽;中音音圈的下端与所述中音纸盆连接,其上端设置在所述U铁和所述第三华司的间隙里;所述中音弹波的外边缘与所述中音盆架连接,其内孔与所述中音音圈连接;所述中音盆架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中音纸盆的外边缘与所述中音盆架连接;所述中音铝环设置在所述U铁1上;所述中音防尘帽连接所述中音纸盆和所述中音铝环,使得所述中音盆架为一封闭空间。

优选地,所述高音振动系统包括高音音圈、高音振膜和高音垫圈;所述高音音圈的上端悬挂在所述高音振膜的下表面且其下端设置在所述U铁和所述第二华司的间隙里;所述高音振膜与所述高音垫圈连接;所述高音垫圈设置咋所述U铁上且位于所述中音铝环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T铁和所述U铁采用的材质是TQ235。

优选地,所述第一磁钢和所述第二磁钢的材质采用铁氧体磁钢或者是铝镍钴磁钢。

优选地,所述第一华司、所述第二华司和所述第三华司采用的材质是TQ235。

优选地,所述低音盆架和所述中音盆架的材质为铸铝。

实施本实用新型一种同轴全频扬声器,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同轴全频扬声器采用低音、中音和高音三种扬声器系统相结合形成全频扬声器,而且是同轴一体式扬声器,使得其占有音箱空间位置较小;一个磁路系统倒装一个中音振动系统正装一个高音振动系统,另一个磁力系统正装一个低音振动系统,然后用支撑座把这三个振动系统连接起来,同时倒装的中音振动系统使用密闭式盆架,减少了其他振动系统声波干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同轴全频扬声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其包括第二磁路系统、中音振动系统和高音振动系统;

图2是图1所示的一种同轴全频扬声器的第二磁路系统、中音振动系统和高音振动系统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1,第一磁路系统;111,T铁;112,第一磁钢;113,第一华司;12,低音振动系统;121,低音音圈;122,低音弹波;123,低音盆架;124,低音纸盆;13,第二磁路系统;131,U铁;132,第二磁钢;133,第二华司;134,第三华司;14,中音振动系统;141,中音音圈;142,中音弹波;143,中音盆架;144,中音纸盆;145,中音铝环;146,中音防尘帽;15,高音振动系统;151,高音音圈;152,高音振膜;153,高音垫圈;16,支撑座;17,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一种同轴全频扬声器包括第一磁路系统11、低音振动系统12、第二磁路系统13、中音振动系统14、高音振动系统15、支撑座16和支撑杆17;所述低音振动系统12设置在所述第一磁路系统11的上面(此处及后述的“上”、“下”、“前”、“后”为相对位置,并非绝对定义,同时理解为上面颠倒时也即成为下面);所述第二磁路系统13、所述中音振动系统14、所述高音振动系统15、所述支撑座16和所述支撑杆17设置在所述低音振动系统12中;所述第二磁路系统13、所述高音振动系统15和所述支撑杆17设置在所述中音振动系统14中;所述支撑座16设置在所述第一磁路系统11和所述中音振动系统14之间;所述支撑杆17设置在所述第二磁路系统13和所述中音振动系统14之间。

所述第一磁路系统11包括T铁111、第一磁钢112和第一华司113;所述第一华司113设置在所述第一磁钢112上;所述T铁111贯穿所述第一磁钢112和所述第一华司113;所述T铁111分别与所述第一磁钢112和所述第一华司113之间有间隙。

所述低音振动系统12包括低音音圈121、低音弹波122、低音盆架123和低音纸盆124;所述第一音圈121悬挂在所述低音纸盆124的下方且其下端设置在所述T铁111与所述第一磁钢112、所述第一华司113之间有间隙里;所述低音弹波122的外边缘与所述低音盆架123连接,其内孔与所述低音音圈121连接;所述低音盆架123设置在所述第一华司113上;所述低音纸盆124的外边缘与所述低音盆架123连接。

所述第二磁路系统13包括U铁131、第二磁钢132、第二华司133和第三华司134;所述第三华司134、所述第二磁钢132和所述第二华司133从下到上依次排布且设置在所述U铁131内;所述U铁131分别与所述第二磁钢132、所述第二华司133、所述第三华司134之间有间隙。

所述中音振动系统14包括中音音圈141、中音弹波142、中音盆架143、中音纸盆144、中音铝环145和中音防尘帽146;中音音圈141的下端与所述中音纸盆144连接,其上端设置在所述U铁131和所述第三华司134的间隙里;所述中音弹波142的外边缘与所述中音盆架143连接,其内孔与所述中音音圈141连接;所述中音盆架143设置在所述支撑座16上;所述中音纸盆144的外边缘与所述中音盆架143连接;所述中音铝环145设置在所述U铁131上;所述中音防尘帽146连接所述中音纸盆144和所述中音铝环145,使得所述中音盆架143为一封闭空间。

所述高音振动系统15包括高音音圈151、高音振膜152和高音垫圈153;所述高音音圈151的上端悬挂在所述高音振膜152的下表面且其下端设置在所述U铁131和所述第二华司133的间隙里;所述高音振膜152与所述高音垫圈153连接;所述高音垫圈153设置咋所述U铁131上且位于所述中音铝环145的内侧。

所述T铁111和所述U铁131主要作用就是在通电的情况下导磁,断电后磁场消失,它的磁性也立即消失;其采用的材质是TQ235。

所述第一磁钢112和所述第二磁钢132的材质采用铁氧体磁钢或者是铝镍钴磁钢,优选的材质为铁氧体Y35。

所述第一华司113、所述第二华司133和所述第三华司134采用的材质是TQ235。

所述低音盆架123和所述中音盆架143的材质为铸铝。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轴全频扬声器,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同轴全频扬声器采用低音、中音和高音三种扬声器系统相结合形成全频扬声器,而且是同轴一体式扬声器,使得其占有音箱空间位置较小;一个磁路系统倒装一个中音振动系统正装一个高音振动系统,另一个磁力系统正装一个低音振动系统,然后用支撑座把这三个振动系统连接起来,同时倒装的中音振动系统使用密闭式盆架,减少了其他振动系统声波干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