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尾灯二次光折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6247发布日期:2019-06-21 23:48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机尾灯二次光折射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领域,特指一种耳机尾灯二次光折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现有的耳机一般设置有发光装置,通常在发光装置外面设置一透光外罩,这种外罩与发光装置的组装搭配,能够起到一定导光作用,但是这种设计不利于产生光的二次折射,会出现漏光的现象。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耳机尾灯二次光折射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耳机尾灯二次光折射结构,包括:耳挂、设置于耳挂一端的发光装置及设置于发光装置外部的外壳,还包括套设于发光装置上的导光柱,所述的外壳套设于导光柱外部,所述的导光柱呈套筒状。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导光柱与外壳之间设置有间隙。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导光柱与外壳之间的间隙为0.2mm。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耳挂末端设置有基座,所述的发光装置安装于基座上。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导光柱厚度从0.25mm-0.5mm渐变。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导光柱由压克力板材制成。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基座设置有第二内孔,所述的发光装置安装于第二内孔中。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外壳包括有壳体及成型于壳体开口处的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所述的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之间设置有用于弹性形变的空隙,所述的第一卡扣上设置有第一卡环,所述的第二卡扣上设置有第二卡环,所述的基座中第二内孔上部设置有第一内孔,所述的第一内孔成型有与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相匹配的卡环槽。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外壳由半透明聚碳酸酯制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发光装置与外壳之间设置一导光柱,由于光在不同介质的不同传播速率,因此光在外壳端产生二次折射,使透出的光更加均匀,让光散发在视网膜上处于偏低的视觉效应及错位的接收效果,这种效果可以使发光装置发出的光的色温经二次折射后达到4000-4600K,在这个范围的色温适中,光线柔和,适合人眼接收。

2、本实用新型中将导光柱设置成套筒状,并将其厚度设置为0.25MM到 0.5MM渐变变化,由于套筒状的导光柱与耳挂外形结构能够完美紧密衔接,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光学级的压克力板材,使光线的反射度更高,能够更好的聚光,减少漏光,增加光的强度,从而增强光在外壳端二次折射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将外壳采用半透明聚碳酸酯,利用聚碳酸酯几乎无色的透明态的良好光学性能,使光线更好的透过外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导光柱立体图;

图5是光线产生错位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耳挂 11腔体 2基座

21第二内孔 22第一内孔 222卡环槽

3导光柱 4发光装置 5外壳

51壳体 52第一卡扣 53第二卡扣

54第一卡环 55第二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至4所示,为一种耳机尾灯二次光折射结构,包括:耳挂1、设置于耳挂1一端的发光装置4及设置于发光装置4外部的外壳5,还包括套设于发光装置4上的导光柱3,所述的外壳5套设于导光柱3外部,所述的导光柱3呈套筒状。通过在发光装置4与外壳5之间增设一导光柱3,当光经过导光柱3时使光能够更好的聚集,从而减少漏光,增加光的强度,由于光在不同介质的不同传播速率,因此当光经过外壳5时产生更加明显的二次折射,从而使透出的光更加均匀,让光散发在视网膜上处于偏低的视觉效应及错位的接收效果,这种效果可以使发光装置4发出的光的色温经二次折射后达到4000-4600K,在这个范围的色温适中,光线柔和,适合人眼接收。

见图5所示,物体B为实物存在的实际位置,物体A为我们肉眼看到的存在位置,由于光的折射因此产生偏低的视觉效应及错位的接收效果。

所述的导光柱3与外壳5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的导光柱3与外壳5之间的间隙为有0.2mm。由于导光柱3在长期聚光的过程中同时会聚合大量的热量,因此在导光柱3与外壳5之间设置些许间隙,避免导光柱3与外壳5直接接触,从而提高外套的使用寿命,此外如果外壳5受热,其组成成分容易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黑色的物质,阻碍光的折射。

所述的导光柱3厚度设置从0.25mm-0.5mm逐渐变化。所述的导光柱3由压克力板材制成,使光线的反射度更高。将导光柱3设置为套筒状,使其与耳挂外形结构能够完美紧密衔接,可以充分利用光学级的压克力板材,使光线的反射度更高,能更好的聚光,从而减少漏光,增加光的强度。

所述的耳挂1末端设置有基座2,所述的发光装置4安装于基座2上。

所述的基座2设置有第二内孔21,所述的发光装置4安装于第二内孔21中。

所述的外壳5包括有壳体51及成型于壳体51开口处的第一卡扣52和第二卡扣53,所述的第一卡扣52与第二卡扣53之间设置有用于弹性形变的空隙,所述的第一卡扣52上设置有第一卡环54,所述的第二卡扣53上设置有第二卡环55,所述的基座2中第二内孔21上部设置有第一内孔22,所述的第一内孔 22成型有与第一卡环54和第二卡环55相匹配的卡环槽222。

所述的外壳5由半透明聚碳酸酯制成,利用聚碳酸酯几乎无色的透明态的良好光学性能,使光线更好的透过外壳5。

综上所述,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作进一步说明:在蓝牙耳机的耳挂1末端设置有基座2,将发光装置4安装于该基座2内,并在发光装置4外部套设一导光柱3,再在导光柱3外部设置一外壳5,当发光装置4亮光后,光经过导光柱3时光线产生聚光,从而减少漏光,增加光的强度,由于光在不同介质的不同传播速率,因此当光线经过外壳5时产生更加明显的二次折射,使透出的光更加均匀,让光散发在视网膜上处于偏低的视觉效应及错位的接收效果,这种效果可以使发光装置4发出的光的色温经二次折射后达到4000-4600K,在这个范围的色温适中,光线柔和,适合人眼接收。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