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手机用便于双面使用的手机防护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3303发布日期:2019-07-10 10:25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手机用便于双面使用的手机防护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手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移动手机用便于双面使用的手机防护壳。



背景技术:

手机防护壳是一种具有保护手机外壳的外套,按质地多分为皮革、硅胶、布料、硬塑等等,手机防护壳不仅能提高手机的美观,还能够保护手机,起到一定的实用性,但是目前的手机防护壳在使用时,仍有些许不足之处。

目前的手机防护壳在长期使用后,表面上会比较粗糙、甚至还会有划痕和印记,不仅影响美观还降低了防护的效果,而一般消费者会选择重新购买,大大增加了保护手机的成本;一般的手机外壳不慎摔落时,由于振动会导致手机内部的精密元件发生晃动,严重损伤的内部电器元件,而一般的手机防护壳多采用整体软胶材质进行保护,通过紧贴在手机外壳上和自身的弹性缓冲振动力,但是当手机摔落在比较尖锐的物体上效果较差,等等问题还有待我们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手机用便于双面使用的手机防护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目前的手机防护壳在长期使用后,表面上会比较粗糙、甚至还会有划痕和印记,不仅影响美观还降低了防护的效果,而一般消费者会选择重新购买,大大增加了保护手机的成本,一般的手机防护壳多采用整体软胶材质进行保护,通过紧贴在手机外壳上和自身的弹性缓冲振动力,但是当手机摔落在比较尖锐的物体上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手机用便于双面使用的手机防护壳,包括防护壳套,所述防护壳套的中心位置处安设有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的上端面安设有第二防护板,所述第二防护板的表面上开设有摄像孔,所述防护壳套靠近第一防护板的两侧拐角处均开设有套装卡孔,所述防护壳套靠近摄像孔的侧边上开设有操作按键孔,所述操作按键孔的一侧开设有开关按键孔,其中,

所述防护壳套内壁的两侧上关于第一防护板相对应位置处均粘贴有玻璃棉层,所述防护壳套的外壁的两侧上关于第一防护板相对应位置处开设有防滑槽;

所述防护壳套外壁上四个拐角处均镶嵌有金属弧形片,所述防护壳套内壁上四个拐角处均粘贴有橡胶垫片;

所述第一防护板靠近防护壳套的两侧上均固定有撑块,所述第二防护板靠近防护壳套的两侧上也均固定有撑块,所述撑块的两侧面上与第一防护板相平行位置处安设有软胶块,所述防护壳套的内壁上与撑块相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嵌槽,所述撑块与嵌槽嵌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板侧边上的撑块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撑块分别两两对应的固定在第一防护板的两侧上,所述第二防护板侧壁上的撑块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撑块分别固定在第二防护板的两侧上,所述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均为轴对称结构。

优选的,所述撑块分别位于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侧边的中心位置处,且撑块的厚度数值分别大于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的厚度数值。

优选的,所述金属弧形片与橡胶垫片相互对称,且金属弧形片的表面与橡胶垫片的表面相互平行。

优选的,所述防滑槽为条形结构,且防滑槽密集分布在防护壳套外壁的两侧上,所述防护槽与防护壳套光滑面的夹角为45°。

优选的,所述玻璃棉层为一种无机纤维材质,且玻璃棉层的厚度数值大于橡胶垫片的厚度数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移动手机用便于双面使用的手机防护壳:

1.该手机防护壳上分为两个板,一个是占大面积的第一防护板,另一个是开设有摄像孔的第二防护板,这两个板正两面上均可以起到防护作用,在单面使用时间较长,表面受到磨损时,可以扣下防护壳套,并将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翻面后,再次通过防护板上的撑块嵌入到对应位置处的嵌槽中,在把防护壳套套在手机背面,使得撑块在手机的抵压下确保防护板的牢牢固定,相较于一般的防护壳,具有两倍的使用寿命,且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维护手机的成本,同时撑块比防护板较厚,可以避免防护板磨损面与手机的表面接触,保护了手机表面美观性,提高了手机二手的价值。

2.该手机防护壳的拐角外侧镶嵌有金属弧形片,该金属弧形片时在防护壳注塑成型时,与之在模腔内一体成型的复合结构,无需担心脱落,且拐角内侧对应位置处固定有橡胶垫片,由于手机的四角易先着落,当手机摔落在一些比较尖锐的物体上时,金属弧形片具有一定的刚度,并与尖锐物体产生错开滑动,同时内部的橡胶垫片提供缓冲力,减轻手机受到的振动,通过二者的共同作用,适应不同的摔落面,大大提高了防摔的效果。

3.该手机防护壳在内侧上固定有玻璃棉,由于一般消费者在玩一些占cpu较大的游戏时,会将手机横屏,双手会托在手机防护壳的两侧,而玻璃棉由于其多孔的结构,起到隔热的作用,提高了消费者使用手机的舒适度,且玻璃棉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使得防护壳套套设在手机表面上比较的紧密,牢固性较好,且当雨天拿出手机不慎沾上雨水时,玻璃棉也能吸收一些水分,避免手机受潮,内部的电器元件受到影响而出现故障。

4.该手机防护壳在外侧上靠近下部分开设有密集的防滑槽,防护槽通过凹凸不平的结构增大摩擦,提高手指的抓牢力,且条形的防护槽倾斜朝上,并与防护壳套的光滑面的夹角为45°,当消费者单手握住手机时,大拇指和其余根四根手指会捏住防护壳套的两侧,并也处于倾斜朝上的状态,与防滑槽走向一致,当手指捏住防护槽时,可以提高一定的舒适度,避免防护槽为异形槽或圆槽,导致按压时手指在槽内的按压深度不同,出现按压力集中,导致手指疼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体效果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防护板实体效果图。

图中:1、防护壳套,2、第一防护板,3、第二防护板,4、金属弧形片,5、橡胶垫片,6、玻璃棉层,7、嵌槽,8、软胶块,9、防滑槽,10、开关按键孔,11、撑块,12、套装卡孔,13、摄像孔,14、操作按键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移动手机用便于双面使用的手机防护壳,包括防护壳套1、第一防护板2、第二防护板3、金属弧形片4、橡胶垫片5、玻璃棉层6、嵌槽7、软胶块8、防滑槽9、开关按键孔10、撑块11、套装卡孔12、摄像孔13和操作按键孔14,所述防护壳套1的中心位置处安设有第一防护板2,所述第一防护板2侧边上的撑块11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撑块11分别两两对应的固定在第一防护板2的两侧上,所述第二防护板3侧壁上的撑块1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撑块分别固定在第二防护板3的两侧上,所述第一防护板2和第二防护板3均为轴对称结构,撑块11可以确保第一防护板2和第二防护板3均嵌合固定在防护壳套1上,并在安装上手机后,通过手机对撑块11的挤压死的使得第一防护板2和第二防护板3固定的更加牢固;第一防护板2在换面时,左右翻转即可,第二防护板3上由于开设有摄像孔13,为了确保翻转后摄像孔13与手机上的摄像头相对应,上下翻转即可,操作简单、快捷,相较于一般的防护壳,具有两倍的使用寿命,且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维护手机的成本,所述第一防护板2的上端面安设有第二防护板3,所述第二防护板3的表面上开设有摄像孔13,所述防护壳套1靠近第一防护板2的两侧拐角处均开设有套装卡孔12,所述防护壳套1靠近摄像孔13的侧边上开设有操作按键孔14,所述操作按键孔14的一侧开设有开关按键孔10其中,

所述防护壳套1内壁的两侧上关于第一防护板2相对应位置处均粘贴有玻璃棉层6,所述玻璃棉层6为一种无机纤维材质,且玻璃棉层6的厚度数值大于橡胶垫片5的厚度数值,玻璃棉层6为一种人造无机纤维,具有成型好、隔热效果好等优点,当消费者横起屏幕,双手托在手机防护壳套1的两侧使用手机时,由于玻璃棉层6其多孔的结构,起到隔热的作用,提高了消费者使用手机的舒适度,且玻璃棉层6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且比橡胶垫片5较厚,使得防护壳套1套设在手机表面上比较的紧密,牢固性较好,且当雨天拿出手机不慎沾上雨水时,玻璃棉层6也能吸收一些水分,避免手机受潮,内部的电器元件受到影响而出现故障,所述防护壳套1的外壁的两侧上关于第一防护板2相对应位置处开设有防滑槽9,所述防滑槽9为条形结构,且防滑槽9密集分布在防护壳套1外壁的两侧上,所述防护槽9与防护壳套1光滑面的夹角为45°防护槽9通过凹凸不平的结构增大摩擦,提高手指的抓牢力,且条形的防护槽9倾斜朝上,并与防护壳套1的光滑面的夹角为45°,当消费者单手握住手机时,大拇指和其余根四根手指会捏住防护壳套1的两侧,并也处于倾斜朝上的状态,与防滑槽9走向一致,当手指捏住防护槽9时,可以提高一定的舒适度,避免防护槽9为异形槽或圆槽,导致按压时手指在槽内的按压深度不同,出现按压力集中,导致手指疼痛;

所述防护壳套1外壁上四个拐角处均镶嵌有金属弧形片4,所述金属弧形片4与橡胶垫片5相互对称,且金属弧形片4的表面与橡胶垫片5的表面相互平行,由于手机的四角易先着落,当手机摔落在一些比较尖锐的物体上时,金属弧形片4具有一定的刚度,并与尖锐物体产生错开滑动,同时内部的橡胶垫片5提供缓冲力,减轻手机受到的振动,通过二者的共同作用,适应不同的摔落面,大大提高了防摔的效果,所述防护壳套1内壁上四个拐角处均粘贴有橡胶垫片5;

所述第一防护板2靠近防护壳套1的两侧上均固定有撑块11,所述第二防护板3靠近防护壳套1的两侧上也均固定有撑块11,所述撑块11分别位于第一防护板2和第二防护板3侧边的中心位置处,且撑块11的厚度数值分别大于第一防护板2和第二防护板3的厚度数值,撑块11比第一防护板2和第二防护板3较厚,可以避免防护板的磨损面与手机的表面接触,保护了手机表面美观性,大大提高了手机二手的价值,所述撑块11的两侧面上与第一防护板2相平行位置处安设有软胶块8,所述防护壳套1的内壁上与撑块11相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嵌槽7,所述撑块11与嵌槽7嵌合连接。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防护壳时,首先将手机放置在防护壳套1上,并朝内部按压,使得手机的边缘从套装卡孔12一端滑入防护壳套1内部,完成安装,当消费者横起屏幕,双手托在手机防护壳套1的两侧使用手机时,由于内侧的玻璃棉层6其多孔的结构,起到隔热的作用,提高了消费者使用手机的舒适度,且玻璃棉层6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且比橡胶垫片5较厚,使得防护壳套1套设在手机表面上比较的紧密,牢固性较好,且当雨天拿出手机不慎沾上雨水时,玻璃棉层6也能吸收一些水分,避免手机受潮,内部的电器元件受到影响而出现故障,当消费者单手握住手机时,大拇指和其余根四根手指会捏住防护壳套1的两侧,并也处于倾斜朝上的状态,与防滑槽9走向一致,当手指捏住防护槽9时,由于防护槽9通过凹凸不平的结构增大摩擦,提高手指的抓牢力,且条形的防护槽9倾斜朝上,并与防护壳套1的光滑面的夹角为45°,可以提高一定的舒适度,避免防护槽9为异形槽或圆槽,导致按压时手指在槽内的按压深度不同,出现按压力集中,导致手指疼痛,由于手机的四角易先着落,当手机摔落在一些比较尖锐的物体上时,金属弧形片4具有一定的刚度,并与尖锐物体产生错开滑动,同时内部的橡胶垫片5提供缓冲力,减轻手机受到的振动,通过二者的共同作用,适应不同的摔落面,大大提高了防摔的效果,在更换防护板时,在将第一防护板2换面时,左右翻转即可,第二防护板3上由于开设有摄像孔13,为了确保翻转后摄像孔13与手机上的摄像头相对应,上下翻转即可,操作简单、快捷,相较于一般的防护壳,具有两倍的使用寿命,且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维护手机的成本,接着通过第一防护板2和第二防护板3上的撑块11嵌入到嵌槽7内,再安装上手机便可,由于撑块11比第一防护板2和第二防护板3较厚,可以避免防护板的磨损面与手机的表面接触,保护了手机表面美观性,大大提高了手机二手的价值,整个工作流程结束,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