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讲机的音频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7064发布日期:2019-06-21 23:51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讲机的音频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讲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讲机的音频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无线对讲机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成为多人实时沟通的通讯技术,且具有经济实用、无通话费用及使用方便等优点,尤其在发生需要紧急联络的状况时,其作用是其他通讯工具难以取代的。目前,随着通信网络的发展,公网对讲机利用通信网络(如4G网络)进行通信,公网对讲机相比传统的对讲机,具有网络速度快、通信距离远的特点,从而使得公网对讲机在餐饮娱乐领域,安保,运输等领域被广泛应用。而对公网对讲机进行音频测试是十分非必要的,例如,公网对讲机应用于安保领域时,若公网对讲机的音频质量差,将导致各个安保人员之间无法获知有效的语音信息,影响安保工作。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目前对公网对讲机进行的音频测试,通常采用主观评定的方式,即由人根据从对讲机中接听到的声音来评判当前通信的对讲机之间的音频质量,但是,由于每个人对声音质量的评判存在差异,导致对公网对讲机的音频质量评判不准确;同时,由于人工参与,导致测试速度慢,降低了对公网对讲机的音频测试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讲机的音频测试系统,使得可以准确地确定公网对讲机的音频质量,提高对公网对讲机的音频测试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对讲机的音频测试系统,包括:音频信号产生模块、发声模块、拾音器、音频信号接收模块以及主控模块;音频信号产生模块与发声模块通信连接,拾音器与音频信号接收模块通信连接,音频信号产生模块和音频信号接收模块分别与主控模块通信连接;音频信号产生模块在主控模块控制下产生预设音频信号,并将预设音频信号传输至发声模块;发声模块向第一对讲机播放预设音频信号,其中,第一对讲机将预设音频信号发送至第二对讲机;拾音器采集第二对讲机输出的实际音频信号,并传输至音频信号接收模块;主控模块接收预设音频信号以及实际音频信号,并根据预设音频信号和实际音频信号,确定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之间的音频质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预设音频信号由音频信号产生模块产生,而不是人工发出的声音,可以避免出现因人口音的、或者人发声习惯的不同导致发出的声音不清晰,影响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之间的音频质量测试准确的问题;主控模块根据预设音频信号和实际音频信号,确定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之间的音频质量,由于实际音频信号的获取无需人工参与,避免了因人体对音频信号的接收的敏感度的不同导致对实际音频信号的判断出现不准确的情况;且由主控模块对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之间的音频质量进行判定,无需人工参与,使得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之间的音频质量的确定更为客观,进一步提高了对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之间的音频质量测试的准确性,另外,无需人工参与,也提高了对讲机之间音频质量测试的速度。

另外,对讲机的音频测试系统还包括:第一消音箱和第二消音箱;第一消音箱内设置发声模块和第一对讲机,第二消音箱内设置拾音器和第二对讲机。通过设置第一消音箱,可以确保第一对讲机准确获取到预设音频信号,避免第一对讲机采集到其他不相关的干扰音频信号;同理,通过设置的第二消音箱,也确保了拾音器准确地获取到第二对讲机输出的实际音频信号,从而保证了对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之间音频质量测试的准确性。

另外,音频信号产生模块通过第一通用串行总线电连接主控模块,音频信号接收模块通过第二通用串行总线电连接主控模块。由于第一通用串行总线支持的设备众多,音频信号产生模块通过第一通用串行总线电连接主控模块,以及音频信号接收模块通过第二通用串行总线电连接主控模块的实现简单,成本低。

另外,音频信号产生模块和音频信号接收模块均包括音频端口。音频信号产生模块和音频信号接收模块自带音频端口,无需通过转接装置转接即可实现音频信号产生模块与发声模块之间的通信连接,以及实现音频信号接收模块与拾音器之间的通信连接,降低了成本。

另外,发声模块为仿真人头。由于仿真人头发出的音频信号更加特贴近真实的人发出的音频信号,提高了对对讲机的音频测试的准确性。

另外,主控模块为计算机。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对讲机的音频测试系统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对讲机的音频测试系统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对讲机的音频测试系统。该对讲机的音频测试系统用于测试对讲机之间的音频质量,对讲机可以公网对讲机、也可以楼宇对讲机等。本实施方式中以公网对讲机为例。该对讲机的音频测试系统包括:音频信号产生模块101、发声模块102、拾音器103、音频信号接收模块104以及主控模块105,该对讲机的音频测试系统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音频信号产生模块101与发声模块102通信连接,拾音器103与音频信号接收模块104通信连接,音频信号产生模块101和音频信号接收模块104分别与主控模块105通信连接。

具体的说,将第一对讲机10设置在发声模块102的周围,以便于第一对讲机10采集该发声模块102发出的预设音频信号;同理,将第二对讲机20设置在靠近拾音器103的位置,以便于拾音器103可以准确采集该第二对讲机20输出的实际音频信号。其中,第一对讲机10和第二对讲机20通过公网系统进行通信。

音频信号产生模块101和发声模块102之间采用有线连接的方式,同理,拾音器103与音频信号接收模块104也采用有线连接的方式。

可以理解的是,音频信号产生模块101和音频信号接收模块104可以均包括音频端口。音频信号产生模块101的音频端口连接音频线,通过音频线实现音频信号产生模块101与发声模块102之间的通信连接。音频接收模块104的音频端口同样连接音频线,通过音频线实现音频接收模块104与拾音器103之间的通信连接。音频信号产生模块101和音频信号接收模块104自带音频端口,无需通过转接装置转接即可实现音频信号产生模块101与发声模块102之间的通信连接,以及实现音频信号接收模块104与拾音器103之间的通信连接,降低了成本。

一个具体的实现中,音频信号产生模块101通过第一通用串行总线电连接主控模块105,音频信号接收模块104通过第二通用串行总线电连接主控模块105。

具体的说,音频信号产生模块101中包含有与第一通用串行总线配合使用的第一通用串行接口,主控模块105同样也有与第一通用串行总线对应的第一通用串行接口,从而通过第一通用串行总线连接该音频信号产生模块101和主控模块105。同理,音频信号接收模块104包含有与第二通用串行总线配合使用的第二通用串行接口,主控模块105同样也有与第二通用串行总线对应的第二通用串行接口,从而通过第二通用串行总线连接该音频信号接收模块104和主控模块105。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音频信号产生模块101和音频信号接收模块104可以为同一个设备,该设备兼备有音频产生模块101和音频信号接收模块104(如,数字音频仪),发生模块102可以采用仿真人头,拾音器103可以是麦克风,如图1所示。

音频信号产生模块101在主控模块105控制下产生预设音频信号,并将预设音频信号传输至发声模块102;发声模块102向第一对讲机10播放预设音频信号(如图1中锯齿线表示发出的音频信号),其中,第一对讲机10将预设音频信号发送至第二对讲机20;拾音器103采集第二对讲机20输出的实际音频信号,并传输至音频信号接收模块104;主控模块105接收预设音频信号以及实际音频信号,并根据预设音频信号和实际音频信号,确定第一对讲机10和第二对讲机20之间的音频质量。

具体的说,在该对讲机的音频测试系统各部分完成连接后,主控模块105通过第一通用串行总线控制音频信号产生模块101产生预设音频信号,该预设音频信号被传输至发声模块102,发声模块102向第一对讲机10播放预设音频信号,第一对讲机10获取该预设音频信号,将该预设音频信号经过模数转换,以及脉冲编码调制,通过公网系统将信号传输至第二对讲机20,第二对讲机对接收的音频信号进行解调,数模转换,由第二对讲机20输出实际音频信号。第一对讲机10和第二对讲机20之间的具体的通信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拾音器103采集输出的实际音频信号,通过与音频信号接收模块104的电连接,传输至该音信信号接收模块104。主控模块105接收音频信号产生模块101通过第一通用串行总线传输的预设音频信号,接收音频信号接收模块104通过第二通用串行总线传输的实际音频信号,该主控模块105对预设音频信号和实际音频信号进行比对,对两个音频信号的响度、频响等进行分析,从而可以确定出实际音频信号的频响曲线、是否失真等问题,主控模块可以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得该到第一对讲机10和第二对讲机20之间的音频质量,其中,主控模块105可以为计算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预设音频信号由音频信号产生模块产生,而不是人工发出的声音,可以避免出现因人口音的、或者人发声习惯的不同导致发出的声音不清晰,影响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之间的音频质量测试准确的问题;主控模块根据预设音频信号和实际音频信号,确定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之间的音频质量,由于实际音频信号的获取无需人工参与,避免了因人体对音频信号的接收的敏感度的不同导致对实际音频信号的判断出现不准确的情况;且由主控模块对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之间的音频质量进行判定,无需人工参与,使得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之间的音频质量的确定更为客观,进一步提高了对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之间的音频质量测试的准确性,另外,无需人工参与,也提高了对讲机之间音频质量测试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对讲机的音频测试系统。第二实施方式是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该对讲机的音频测试系统还包括:第一消音箱106和第二消音箱107。该对讲机的音频测试系统的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

第一消音箱106内设置发声模块102和第一对讲机10,第二消音箱107内设置拾音器103和第二对讲机20。

具体的说,第一消音箱106的体积应当大于发声模块102的体积与第一对讲机10的体积之和,同理,第二消音箱107的体积应当大于拾音器103的体积与第二对讲机20的体积之和。将发声模块102和第一对讲机10设置在第一消音箱106内,发声模块102朝向第一对讲机10放置。将拾音器103和第二对讲机20放置在第二消音箱107内,拾音器103朝向第二对讲机20的播放音频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消音箱106和第二消音箱107的形状、材质等,本实施方式均不做限制。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对讲机的音频测试系统,通过设置第一消音箱,可以确保第一对讲机准确获取到预设音频信号,避免第一对讲机采集到其他不相关的干扰信号;同理,通过设置的第二消音箱,也确保了拾音器准确地获取到第二对讲机输出的实际音频信号,从而保证了对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之间音频质量测试的准确性。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