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膜及散热手机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01199发布日期:2019-08-23 22:45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散热膜及散热手机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膜及散热手机壳。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技术的革新逐渐带动了手游业务的飞速发展,一般地,在手游运行过程中手机内部程序运行飞快,且随着手游运行时间的延长随着产生的手机的热量也越多。还例如,越多越多的汽车在驾驶的过程中,使用手机来运行导航程序,一方面由于导航程序本身的内存的大小,另一方面由于导航程序加载时间的长短,加上手机一般架设在汽车的中控台上,中控台上本身收到太阳辐射的面积较大,本身的温度较高,手机在此环境下使用也会存在手机温度不断升高的问题,如此情况下,对于手机的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影响。

由于手游操作过程中,都是通过人体的手部握持手机进行操作的,因此,当手机产生的热量越高时,手机本身的温度也越高,此时,在手部握持手机的部分即有可能因为手机温度的升高而产生握持部的汗液,汗液不仅会降低手部的舒适感,而且会造成手部握持部的握持效果。特别是针对气温较高的夏季,由于室外温度较高,手机在长时间加载手游程序后造成的手机升温较高的问题更加明显,手机长时间处于高温加载游戏的情况也会缩短手机的使用寿命。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需要设计可以加快手机散发的热量散失的结构来改善手游程序加载过程中的热量散失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膜,以解决提高手机或其它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热量散失效率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手机壳,以解决提高手机使用过程中热量散失效率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膜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散热膜,包括:适于粘接相连的散热层和导热石墨层。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层近手机背面设置;以及

所述导热石墨层近手机壳体朝向手机背面的端面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膜还包括与所述散热层相连的导热表面复合保护层。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石墨层近手机背面设置;以及

所述散热层近手机壳体朝向手机背面的端面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膜还包括通过第二粘胶层与所述导热石墨层相连的导热表面复合保护层。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石墨层上开设有一开孔。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开孔适于对应手机无线充电接收模块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开孔为圆形结构;以及

所述开孔的直径大小为3~6cm。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导热石墨层的外周边沿适于形成封闭包边结构以封合所述导热石墨层的外周边沿。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手机壳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散热手机壳,包括:适于套装在手机背面的手机壳本体和适于通过第三粘粘层与手机壳体本体粘连的散热膜。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膜及散热手机壳,通过结合使用的散热层和导热石墨层,其中的导热石墨层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可以对手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有效的传导,加快手机热量的散热速度。而散热层则是具有储热效能,对于手机热量可以进行储存,从而对手机热量的散失起到热量的蓄热功能,结合导热石墨层,实现对手机热量的散热过程的缓冲作用,提高手部握持手机部分的舒适感。

进一步的,通过在导热石墨层上开设有的开孔,该开孔适于对应手机无线充电接收模块设置,这样的开孔结构可以避免导热石墨层影响手机的无线充电过程,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膜支持需要无线充电的手机使用。

又进一步的,再通过在导热石墨层的外周边沿适于形成封闭包边结构以封合所述导热石墨层的外周边沿,这样的封闭包边结构可以避免导热石墨层的碳粉外泄,由于导热石墨层具备导电性能,如果出现导热石墨层的碳粉外泄的情况,可能出现在导热石墨层导电过程中接触水或人体汗液时可能出现漏电现象,故此,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封闭包边结构可以有效将导热石墨层进行封合,从而避免上述碳粉外泄存在的漏电现象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散热膜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散热膜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膜的导热表面复合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散热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散热手机壳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散热手机壳在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散热手机壳在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散热层1、导热石墨层2、导热表面复合保护层4、开孔5、手机壳体6、散热膜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膜,可以适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在散热膜9具体与手机的背面套装的手机壳体6或者平板电脑背面套装的平板电脑壳体粘连形成对于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在使用过程中的热量的散热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本实施例的散热膜可以粘贴在手机壳体6朝向手机背面的端面,还可以粘贴在手机壳体6背离手机背面的端面(也即在人体的手部握持手机进行操作手机时的手机壳体6接触人体手指的端面),考虑到手机壳体6外观的美观性,本实施例仅仅以散热膜粘接在手机壳体6朝向手机背面的端面为例,即在人体的手部握持手机进行操作手机时手指不会直接接触到散热膜。

具体的,本实施例仅以散热膜与手机壳体6配合情况为例。本实施例的散热膜包括适于粘接相连的散热层1和导热石墨层2。

在本实施例中的散热层1采用的是纤维布的涂布结构,当然,本实施例中的散热层1还可采用凝胶材质制成,在凝胶材质制成散热层1的过程中,使得此处的散热层2双面带胶体特性。本实施例仅以纤维布的涂布结构为例。本实施例中的纤维布的涂布结构为双面带胶体,具体的在纤维布的纤维与纤维之间形成的孔隙中容纳有导热双面胶体,从而使得整体的散热层1的双面带胶体,具备可与其它结构相粘接的特性,此处则是通过散热层1的一侧面具有的导热双面胶的胶体特性与导热石墨层2相粘接相连。而纤维布本身沿着纤维分布的形状具有储能效果,使得整体的散热层1可以对手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储蓄。

可选的,本实施例的导热石墨层2采用导热系数为800~3000W/mK的石墨材料制成。

其中,导热石墨层2则是对手机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高效的导热,导热石墨层2的导热性能具有双面效果,一方面,当手机处于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已经产生了较多的热量影响手机本身的温度时,导热石墨层2可以使得手机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膜进行有效的传导以降低手机产生的热量对于手机本身的影响,降低手机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的手机过热问题的可能性,而且在导热石墨层2在进行热能传导的过程中,沿着导热石墨层2的结构分布可以实现对于热量传导过程中的导热的均匀性,实现热量由点向面的辐射,这样的散热过程可以提高手握握持状态下的手部的舒适感,不会感觉个别手指区域温度特别高。另一方面,对于温度极低的寒冷环境突然使用手机时,在温度极低的情况下手机电池存在的虚电现象较为严重,如此情况下,贸然使用手机启动内部程序,特别是游戏程序或者占用内存较大的程序可能出现手机电池亏损的问题,从而影响手机电池的使用寿命。而导热石墨层2具有双层导热性能,人体温度常温可以保持在37度左右,因此通过手部握持手机,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膜还可以形成将人体温度一定程度传导至导热石墨层2的作用,使得导热石墨层2将人体温度一部分传导至手机本身,以一定程度低提高手机运行过程中的启动温度,对手机电池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而散热层1具有储能效果,可以对手机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和储存。此时的散热层1同样具有双重效果,一方面,当手机处于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已经产生了较多的热量影响手机本身的温度时,散热层1可以吸收手机热量,沿着散热层1的结构进行热量的均匀分布,而且储热效能,还能起到对手机热量散失过程中的缓冲作用,使得散热过程可以均匀散热,提高手部握持状态下的手部的舒适感。另一方面,对于温度极低的寒冷环境突然使用手机时,在温度极低的情况下手机电池存在的虚电现象较为严重,此时,结合导热石墨层2可以起到对于人体热量在导热石墨层2的传导下实现对于导热石墨层2传导的热量的蓄热作用,更好地实现对于人体热量向手机进行传导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的散热膜的散热层1近手机背面设置;以及导热石墨层2近手机壳体6朝向手机背面的端面设置,此时的导热石墨层2朝向背离手机背面的端面通过导热双面胶8与手机壳体6相粘接。即这样情况下,手机在使用中已经产生较多热量的时候,热量首先会储蓄在散热层1的纤维布中,再有散热层1向导热石墨层2进行传导,这样的话对于手机热量的传导即起到了缓冲作用,特别是当手机产热较多的情况下,如果不经散热层1的储热,直接由导热石墨层2将热量传导到人体手部,导热石墨层的热传递效率极高,在导热石墨层将热量快速地由手机向手机壳体传导过程中,手部直接接触在手机壳体的外侧壁上,手部可能感觉温度升高速度相对较快,整体手指部分的手感就会降低,例如操作手游的时候降低手指部分的舒适感。

可选的,散热膜还包括与散热层1相连的导热表面复合保护层3。这样的设计,使得导热表面保护复合层接触手机的背面,因为散热层1的双面都具有的热熔胶体特性,如果散热层1直接接触手机背面,会出现散热层1直接与手机背面粘接的现象,不利于重复拆卸手机壳体6。本实施例采用的导热表面复合保护层3具体为层叠结构,包括适于直接用于接触手机背面的PE膜片301、通过透明胶体302与PE膜片301相连的基布层303,以及通过热熔胶体304与基布层303相连的原纸305,此处的原纸305的作用在于保持整体的散热膜的表面形状的平整定形度,因为除却原纸外的其它结构整体都是软性材料,缺少定形效果,不利于保持散热膜的整体定形效果。此处的原纸305与散热层1表面的热熔胶体粘接相连。

可选的,为了适用于一部分需要无线充电的手机壳体6使用,本实施例的散热膜还可在导热石墨层2上开设有一开孔5。此处的开孔5适于对应手机无线充电接收模块设置,以确保无线充电过程中的信号传导的畅通性。此处的开孔5采用例如但不限于圆形、方形或者其它形状。本实施例以圆形结构为例,开孔5的直径大小为3~6cm,该开孔5的尺寸是经过反复实验获得,以保障无线充电的效果又不会造成对于散热膜的散热性能的较大的影响。此处需要说明的是,针对此处的散热膜设置有开孔5的情况下,可选将散热膜包括的散热层1和导热表面复合保护层3上开设同样大小的开孔5,即在整体的散热膜9结构上形成有一开孔5,例如图5所示,以简化加工工艺。

在导热石墨层2的外周边沿适于形成封闭包边结构R以封合导热石墨层2的外周边沿。这样的封闭包边结构R可以避免导热石墨层2的碳粉外泄,由于导热石墨层2具备导电性能,如果出现导热石墨层2的碳粉外泄的情况,可能出现在导热石墨层2导电过程中接触水或人体汗液时可能出现漏电现象,故此,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封闭包边结构可以有效将导热石墨层2进行封合,从而避免上述碳粉外泄存在的漏电现象的产生。此处需要详细说明的是,此处的对于导热石墨层2的外周边封闭包边是这样实现的,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导热石墨层2的一个侧面与散热层1相粘接,而导热石墨层2的另一个侧面则通过导热双面胶与手机壳体6相粘接,通过设置导热石墨层2的整体尺寸略小于导热双面胶层和散热层1,使得导热石墨层2的外周边沿都形成相对于导热双面胶层和散热层1外周边沿的一定尺寸差距,在对整体的散热膜进行热熔和滚压的加工过程中,由导热双面胶层和散热层1的外周边沿形成相接结构,把导热石墨层2包覆在导热双面胶层和散热层1形成的内部空间中,即可实现对于导热石墨层2的外周边沿的缝合包边效果。

可选的,为了增强本实施例的散热膜的抗菌或者抗震特性或者抗辐射特性,还可在本实施例将本实施例的导热石墨层2背离散热层1的端面与具有抗菌效果的抗菌层或者具有抗震效果的抗菌层或具有抗辐射效果的抗辐射涂层粘接来丰富本实施例的散热膜的功能特性,满足不同手机壳体6的使用需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膜与实施例1的散热膜的大致结构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散热膜的导热石墨层2近手机背面设置;而散热层1近手机壳体6朝向手机背面的端面设置。

由于散热层1的双面带胶体的特性,使得本实施例中的散热层1直接具备与手机壳体6朝向手机背面的端面粘接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的散热膜还包括通过第二粘胶层与导热石墨层2相连的导热表面复合保护层3。本实施例采用的导热表面复合保护层3具体为层叠结构,包括适于直接用于接触手机背面的PE膜片301、通过透明胶体302与PE膜片301相连的基布层303,以及通过热熔胶体304与基布层303相连的原纸305,此处的原纸305的作用在于保持整体的散热膜的表面形状的平整定形度,因为除却原纸305外的其它结构整体都是软性材料,缺少定形效果,不利于保持散热膜的整体定形效果。此处的原纸305采用原纸中背离基布层一侧端自带压敏胶的结构的原纸与导热石墨层2粘接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这样的设计,使得整体的手机热量在向手机壳进行传导的过程中的热量朝着手机壳本体外部散失的速度较快,但是相比实施例1的散热膜来说,热量散失速度较快就存在手机壳本体外侧壁握持的手指感知处的舒适感降低的问题,但是整体的热量朝着手机壳本体外部散失的速度是快于实施1的散热膜的。因此相较于实施例1的散热膜来说,本实施例的散热膜与实施例1的散热膜具有不同的优异性。

可选的,为了增强本实施例的散热膜的抗菌或者抗震特性或者抗辐射特性,还可在本实施例将本实施例的散热层1背离导热石墨层2的端面与具有抗菌效果的抗菌层或者具有抗震效果的抗菌层或具有抗辐射效果的抗辐射涂层粘接来丰富本实施例的散热膜的功能特性,满足不同手机壳体6的使用需求。

实施例3:

请参阅图5和图6所示,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散热膜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手机壳,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散热手机壳包括:适于套装在手机背面的手机壳本体和适于通过第三粘粘层与手机壳体6本体粘连的散热膜9。

具体的,针对此处的第三粘粘层针对散热膜的结构的不同也不尽相同,例如采用实施例1的散热膜9时,第三粘粘层直接为散热层1表面的热熔胶体,而采用实施例2的散热膜9时,第三粘粘层则为在导热石墨层2与手机壳体6之间使用的热熔胶体层,针对不同的散热膜的情况,此处的第三粘粘层也不尽相同。又如针对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的散热膜,当增加抗菌或者抗震或者抗辐射特性时,还可能存在其它功能特性层,对应采用相应的具有粘粘效果的胶体来实现便于与手机壳体6粘接,对此,本实施例不做绝对的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针对本实施例中的散热膜9与手机壳体6粘接时,可以是将散热膜9制作成适于整体贴覆在手机壳体6朝向手机背面的端面的结构,只空出手机壳体6上对应手机摄像头的通孔结构,还可以是将散热膜制作成只贴覆手机壳体6中正对手机集中产热区域,对此,本实施例也不做绝对的限定,以能够提高对于手机热能快速传导散热为佳。

以上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