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降温手机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3347发布日期:2019-07-10 10:25阅读:5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可降温手机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机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可降温手机壳。



背景技术:

现在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手机里面的各种APP,尤其是游戏类的,安装量也较大,虽然手机厂商一直在致力于解决手机发热、散热的问题,但是对于消费者而言,在长时间玩游戏或者观看影视时,依然会感觉到手机发热、发烫,从而影响其流畅度,给消费者的体感大打折扣。

现有专利文献CN201820471590.X,提供了一种相变降温手机壳,通过在手机壳的外底壳的内部设置凹槽,凹槽中设有降温袋,降温袋里面放置变相降温材料的方式解决手机由于发热导致的爆裂、死机、减短寿命等等使用问题,但其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散热、降温效果明显的手机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可降温手机壳,包括壳体,还包括外壳层、吸水材料;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有带有开孔的外壳层,所述外壳层与壳体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吸水材料置于空腔内。

所述壳体为导热性材料。

所述导热性材料为PA6或PPS塑料。

所述吸水材料为海绵。

所述吸水材料为高吸水性树脂或吸水纸。

所述壳体与外壳层一体成型。

所述外壳层的孔均匀排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采用导热性强的材料,如:PA6或PPS塑料,能快速的传导手机后背散发的热。

2、本实用新型在空腔内设置吸水材料,能利用水分的蒸发带走导热材料上吸收的热量。

3、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与外壳层一体成型,结构和生产工艺简单,吸水材料为常用的普通材质,制造成本低廉。

4、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体积较小,重量轻,方便使用,不影响消费者的舒适度,在后面加的一层海绵,还可以用来减小手机不小心落地产生的冲击,更好的保护手机。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示意图

其中,1—壳体,2—外壳层,3—孔,4—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还包括外壳层2、吸水材料;壳体1的外表面设有带有开孔3的外壳层2,外壳层2与壳体1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空腔4;吸水材料置于空腔4内;壳体1为导热性材料;导热性材料为PA6或PPS塑料。吸水材料为海绵;吸水材料为高吸水性树脂或吸水纸。壳体1与外壳层2一体成型。外壳层2的孔3均匀排布。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还包括外壳层2、吸水材料;壳体1的外表面设有带有开孔3的外壳层2,外壳层2与壳体1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空腔4;吸水材料置于空腔4内;壳体1为导热性材料,壳体1与外壳层2一体成型;外壳层2的孔3均匀排布。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还包括外壳层2、吸水材料;壳体1的外表面设有带有开孔3的外壳层2,外壳层2与壳体1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空腔4;海绵置于空腔4内;壳体1为PA6或PPS塑料材料制成,壳体1与外壳层2一体成型;外壳层2的孔3均匀排布。

手机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发热,通过外壳层2上的孔3,给空腔4内的海绵滴水,使其吸收充足的水分,由于壳体1为PA6或PPS塑料的导热材料,壳体1将吸收手机背面散发的热量,空腔4的吸水的海绵的温度低于壳体1的温度,在壳体1热传递和空气流动的作用下,海绵里面的水分将通过外壳层2的孔3逐渐蒸发,带走手机散发的热量,从而降低了手机的温度,达到了降温的效果。

实施例4:

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还包括外壳层2、吸水材料;壳体1的外表面设有带有开孔3的外壳层2,外壳层2与壳体1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空腔4;高吸水性树脂置于空腔4内;壳体1为PA6或PPS塑料材料制成,壳体1与外壳层2一体成型;外壳层2的孔3均匀排布。

实施例5:

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还包括外壳层2、吸水材料;壳体1的外表面设有带有开孔3的外壳层2,外壳层2与壳体1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空腔4;吸水纸置于空腔4内;壳体1为PA6或PPS塑料材料制成,壳体1与外壳层2一体成型;外壳层2的孔3均匀排布。

海绵、高吸水性树脂、吸水纸等吸水性好的材料,也可以将其水分替换为酒精等挥发快且无毒的液体,用来更快的吸收热量、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则本实用新型的意图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