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式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67862发布日期:2020-01-10 21:57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头戴式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头戴式显示器。



背景技术:

要安装到用户头部的头戴式显示器正在被使用。在wo2015/137165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头戴式显示器包括:主体,在主体中并入有要刚好布置在用户的眼睛之前的显示器;以及安装带,其从主体向后侧延伸。当使用头戴式显示器时,安装带安装到用户的头部。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用户可以在通过耳机收听声音或语音的同时使用头戴式显示器。在根据现有技术的头戴式显示器的情况下,用户可能对耳机感到不便。例如,当用户将头戴式显示器安装在用户的头部上时,用户的视线被显示器封闭,因此,用户必须感觉耳机。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能无法立即找到耳机并且会感到不便。

本说明书的目的之一是提出一种能够提高相对于耳机的便利性的头戴式显示器。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头戴式显示器包括:主体,其中结合有显示装置;安装带,从主体向后侧延伸,并用于安装到用户的头部;右耳机保持部,其设置在安装带的右侧部分,并且右耳机能够附接到右耳机保持部和从右耳机保持部拆卸;左耳机保持部,其设置在安装带的左侧部分,并且左耳机能够附接到左耳机保持部和从左耳机保持部拆卸。根据该头戴式显示器,用户无需视觉确认就可以识别耳机的位置,因此,可以提高相对于耳机的便利性。注意,右耳机和左耳机不是本发明的组成元件。换句话说,具有耳机保持部但是不具有任何耳机的头戴式显示器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头戴式显示器的示例的侧视图。

[图2]是头戴式显示器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了头戴式显示器所具有的后支撑部的下表面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了后支撑部的外周表面的透视图。

[图5a]是示出了后支撑部的下表面的仰视图。在该图中,耳机装置附接到后支撑部。

[图5b]是示出了后支撑部的下表面的仰视图。在该图中,耳机装置从后支撑部拆卸。

[图6]是示出了后支撑部的透视图,耳机保持部已经从后支撑部拆卸。

[图7]是耳机保持部的透视图。

[图8]是示出了保持听筒的耳机保持部的前视图。在该图中,耳机所具有的听筒被装配到耳机保持部中,并且随着耳机保持部中的开口的形状而变形。

[图9]是沿着图8的线ix-ix截取的横截面图。在该图中,耳机的主体以长短交替的点划线表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图1中由y1和y2表示的方向将分别称为向前和向后方向,并且图1中由z1和z2表示的方向将分别称为向上和向下方向。此外,图2中由y1和y2表示的方向将分别称为向右和向左方向。此外,在下面的描述中,头戴式显示器将被称为hmd。

如图1所示,hmd1具有其中结合有显示装置11的装置主体10。显示装置11可以是例如液晶显示器或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但是其种类不受特别限制。当使用hmd1时,装置主体10覆盖用户眼睛的前侧。装置主体10具有壳体12,显示装置11容纳在壳体12中。如图2所示,hmd1可以具有从壳体12的后边缘向后延伸的遮光构件13。遮光构件13封闭壳体12的后边缘与用户的脸之间的间隙。

如图1所示,hmd1具有从装置主体10向后侧延伸的安装带20。当使用hmd1时,安装带20安装到用户的头部m。即,安装带20在平面图中是环形的,并且头部m设置在其内部。在hmd1的示例中,安装带20倾斜地向后和向下延伸。与此不同,安装带20可以水平延伸。此外,除了安装带20之外,还可以设置用于安装到用户的头部m的另一带。

如图2所示,在hmd1的示例中,安装带20在其最前部具有连接至装置主体10的上部的前支撑部21。当使用hmd1时,前支撑部21与用户的头部的前表面接触。前支撑部21可以在其内表面(后表面)处设置有垫子21a。此外,前支撑部21的内表面(后表面)可以弯曲成符合头部m的前表面。安装带20具有从前支撑部21的右侧部分向后延伸的右延伸部22r和从前支撑部21的左侧部分向后延伸的左延伸部22l。

另外,安装带20在其后部具有连接至延伸部22r和22l的后部的后支撑部23。当使用hmd1时,后支撑部23与头部m的后侧接触(参见图1)。后支撑部23可在其内表面(前表面)处设置有垫子23k(见图2)。后支撑部23构造成相对于延伸部22r和22l可在前后方向上移动。这允许安装带20的尺寸符合头部m。在hmd1的示例中,后支撑部23弯曲成弓形。左延伸部22l的后部经由形成在后支撑部23的左侧上的前端处的开口23i插入到后支撑部23的内部(参照图1),并且右延伸部22r的后部经由形成在后支撑部23的右侧上的前端处的开口插入到后支撑部23的内部。后支撑部23具有壳体23h。在壳体23h的内部配置有使后支撑部23相对于延伸部22r,22l前后移动的机构。在hmd1的示例中,后支撑部23具有在壳体23h的表面暴露的操作构件23g。操作构件23g是可旋转的,并且例如当操作构件23g沿一个方向旋转时,后支撑部23向前移动。结合在后支撑部23中的机构可以根据需要改变。

注意,安装带20的结构不限于其在hmd1中的示例。例如,安装带20可以不具有前支撑部21。在这种情况下,延伸部22r和22l的前端可以直接连接到装置主体10。具体地,右延伸部22r可以连接至装置主体10的右侧部分,并且延伸部22l可以连接至装置主体10的左侧部分。在又一示例中,用于调节安装带20的尺寸的机构可以不设置在后支撑部23中,而是设置在延伸部22r和22l处。

如图1和图2所示,hmd1在其外表面具有多个发光部5。当使用hmd1时,外部相机检测从hmd1的发光部分5发射的光。相机连接到诸如游戏装置和个人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基于由相机获取的信息来计算hmd1的位置和姿势,或者用户的位置和姿势。在hmd1的示例中,多个发光部5沿着装置主体10的壳体12的外周边缘布置。另外,多个发光部5也设置在后支撑部23的外周表面(背表面)上。发光部5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改变。

如图1和2所示,hmd1具有耳机装置30。耳机装置30包括:左耳机31l,其将被安装到用户的左耳;以及右耳机31r,其将被安装到用户的右耳。在hmd1的示例中,耳机31r和31l是所谓的耳道型的。具体地,耳机31r和31l中的每一个包括结合有输出声音的驱动器单元的主体31a和附接到主体31a的耳塞32。耳塞32包括作为从驱动器单元输出的声音通过的孔的声音通道h1(参见图9)以及形成为具有声音通道h1的中心线c9为中心的伞形的外周部分32a(参见图9)。当使用耳机31r和31l时,将耳塞32插入用户的外耳道中。耳塞32使用诸如弹性体的可弹性变形的材料形成。

注意,耳机31r和31l的结构和类型不限于其在hmd1中的示例。例如,耳机31r和31l可以是内耳型的。在这种情况下,耳机31r和31l可以不具有耳塞32。

如图2所示,hmd1具有左耳机保持部24l,该左耳机保持部24l设置在安装带20的左侧部分(安装带20的“左侧部分”是在hmd1的左右方向上相对于中心c1位于左侧的部分)。hmd1具有设置在安装带20的右侧部分的右耳机保持部24r(参见图5b)(安装带20的“右侧部分”是相对于hmd1的中心c1位于右侧的部分)。耳机31l和31r可以被附接到耳机保持部24l和24r(参见图4),并且可以从耳机保持部24l和24r拆卸(参见图2)。根据hmd1,当用户不将耳机31r和31l安装到用户的耳朵时,耳机31r和31l的位置被固定,从而可以提高便利性。另外,由于耳机保持部24r和24l位于用户的耳朵附近,因此用户可以容易地将耳机31r和31l从耳机保持部24r和24l重新放置到用户自己的耳朵上。

如图5b所示,在hmd1的示例中,左耳机保持部24l设置在安装带20的最左侧上的部分处,并且右耳机保持部24r设置在安装带20的最右侧上的部分处。此外,在hmd1的示例中,耳机保持部24r和24l在安装带20的前后方向上位于相对于中心c2的后侧(见图2)。与hmd1的示例不同,耳机保持部24r和24l可以位于中心c2,或者可以相对于中心c2位于前侧。

耳机保持部24r和24l被构造成使得耳机31l和31r的端部可以插入其中。如上所述,在hmd1的示例中,耳机31r和31l在其端部具有耳塞32。耳机保持部24r和24l被构造成使得耳塞32可以插入其中。耳机保持部24r和24l形成有开口24m(见图7)。耳塞32可以插入开口24m中。这确保了用户可以容易地将耳塞32与耳机保持部24r和24l连接和拆卸。

耳机31r和31l可以是内耳型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耳机保持部24r和24l构造成使得可以将耳机31r和31l的壳体(容纳驱动器单元的壳体)插入其中。另外,耳机保持部24r和24l可以被构造为使得耳道型耳机和内耳型耳机都可以插入其中。

如上所述,安装带20具有后支撑部23。后支撑部23位于安装带20的后部,并且能够相对于安装带20的另一部分(具体地,延伸部22r和22l)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后支撑部23弯曲成弓形,并且后支撑部23的右端和左端相对于中心部分位于前侧。后支撑部23相对于hmd1的中心c1左右对称地布置。后支撑部23包括下表面23b(参见图5a),上表面23c(参见图2),以及外周表面为23a(参见图2)。

在hmd1的示例中,耳机保持部24r和24l设置在后支撑部23处。具体地,耳机保持部24r和24l设置在后支撑部23的外周表面23a处。另外,耳机保持部24r和24l位于后支撑部23的最前部分。耳机保持部24r和24l的布局不限于hmd1的示例中的布局。例如,耳机保持部24r和24l可以分别设置在安装带20的延伸部22r和22l处。

右耳机保持部24r被设置成使得其开口24m指向右侧。左耳机保持部24l被设置为使得其开口24m指向左侧。耳机保持部24r和24l的这种布局允许耳机31r和31l在左右方向上附接到耳机保持部24r和24l和从耳机保持部24r和24l拆卸。因此,用户可以顺利地执行附接和拆卸操作。在hmd1的示例中,开口24m的开口方向(图5b中所示的箭头d1的方向)稍微向后侧倾斜。与hmd1的示例不同,开口24m的开口方向可以平行于左右方向,或者可以稍微向前侧倾斜。

如图5b所示,耳机保持部24r和24l相对于安装带20的表面鼓出。更具体地,耳机保持部24r和24l相对于后支撑部23的外周表面23a鼓出。换句话说,右耳机保持部24r从外周表面23a向右稍微突出,而左耳机保持部24l从外周表面23a向左稍微突出。该结构允许用户通过用一个或多个手指触摸外周表面23a来找到耳机保持部24r和24l的位置。

与hmd1的示例不同,耳机保持部24r和24l可以相对于后支撑部23的外周表面23a凹进。该结构也允许用户通过用一个或多个手指触摸外周表面23a来找到耳机保持部24r和24l的位置。

可以将耳塞32沿它们的声音通道h1的方向插入耳机保持部24r和24l中的开口24m中(参见图7和9)。耳机保持部24r和24l中的开口24m的内边缘形成为夹持耳塞32。具体地,开口24m的内边缘构造成例如夹持耳塞32的外周部分32a(参见图8)。换句话说,开口24m的内边缘形成为使得耳塞32弹性变形。这确保了耳机保持部24r和24l可以利用耳塞32的弹力来保持耳机31r和31l。

从耳塞32的声音通道h1的方向观察时,耳塞32是圆形的。另一方面,开口24m的内边缘是多边形的。如图8所示,在hmd1的示例中,开口24m的内边缘是大致三角形的,并且具有三个边缘部分24k。耳塞32的外周表面23a插置于三个边缘部分24k之间,并且使耳机32保持弹性变形。开口24m的形状不限于hmd1的示例中的形状。开口24m的内边缘可以是具有大量顶点的四边形或其他多边形。另外,开口24m可以是椭圆形的。

如图7所示,耳机保持部24r和24l在开口24m的内边缘处具有在耳塞32的插入方向上延伸的部分24n(该部分24n在下文中称为“内部凸缘”)。内部凸缘24防止耳塞32的外周部分32a的后边缘32c(见图9)卡在开口24m的内边缘上,并且允许耳塞32从耳机保持部24r和24l顺畅地拆卸。在hmd1的示例中,开口24m的三个边缘部分24k分别形成有内部凸缘24n。注意,用于防止耳塞32的后边缘32c卡在开口24m的内边缘上的结构不限于内部凸缘24n。

如前所述,后支撑部23具有构成其外表面的壳体23h。如图6所示,在hmd1的示例中,耳机保持部24r和24l是与壳体23h分开形成的构件,并且被附接到壳体23h。壳体23h形成有作为凹部或孔的安装部23d。耳机保持部24r和24l装配到安装部23d中。

在hmd1的示例中,耳机保持部24r和24l是圆形的,并且安装部23d也是圆形的。耳机保持部24r和24l在其外周具有接合部24p,该接合部24p卡在安装部23d的内表面上。耳机保持部24r和24l以及安装部23d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另外,还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用于将耳机保持部24r和24l安装至安装部23d的结构。

壳体23h使用塑料(例如,聚乙烯,聚苯乙烯,abs)形成。耳机保持部24r和24l使用比壳体23h更柔软的材料形成。换句话说,耳机保持部24r和24l使用可弹性变形的材料(例如,弹性体(包括橡胶))形成。这确保了耳机保持部24r和24l能够利用其弹力来保持耳机31r和31l的端部(更具体地,耳塞32)。在hmd1的示例中,当将耳塞32插入耳机保持部24r和24l中的开口24m中时,开口24m的边缘部分24k略微弹性变形,并且耳机保持部24r和24l通过其弹力保持耳塞32。如上所述,耳塞32使用可弹性变形的材料形成。因此,在hmd1的示例中,耳塞32通过耳塞32的弹力以及耳机保持部24r和24l的弹力被耳机保持部24r和24l保持。

与hmd1的示例不同,耳机保持部24r和24l的材料可以不是可弹性变形的材料。另外,耳机保持部24r和24l可以使用与壳体23h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形成。在这种情况下,耳机保持部24r和24l可以与壳体23h一体地形成。

耳机装置30包括从耳机31r和31l延伸的缆线33和设置在缆线33的端部处的插头34(参见图1)。缆线33包括从插头34向右耳机31r延伸的右缆线33r(参见图2),和从插头34向左耳机31l延伸的左缆线33l(参见图3)。

如图5b所示,安装带20具有用于连接插头34的耳机插孔25。耳机插孔25相对于耳机保持部24r和24l位于后侧。耳机插孔25的这种布局可以防止缆线33成为用户的障碍。

在hmd1的示例中,耳机插孔25设置在后支撑部23处。如上所述,耳机保持部24r和24l也设置在后支撑部23处。由于耳机保持部24r和24l以及耳机插孔25二者都设置在后支撑部23处,所以当后支撑部23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以调整安装带20的尺寸时,不会产生缆线33的延伸或收缩(变形)。

在hmd1的示例中,耳机插孔25设置在后支撑部23的下表面23b处。因此,如图1所示,当使用耳机装置30时,使插头34与左耳机31l互连的左缆线33l弯曲成围绕用户的耳朵的下侧。结果,可以抑制左缆线33l成为对用户的障碍。耳机插孔25的位置不限于hmd1的示例中的位置。例如,耳机插孔25可以设置在后支撑部23的上表面23c处。

耳机插孔25在安装带20的左右方向上从中心c1向右或向左间隔。如图5b所示,在hmd1的示例中,耳机插孔25与中心c1向左间隔开。因此,可以缩短将左耳机31l和插头34互连的左缆线33l,结果可以抑制左缆线33l弯曲较大。

在耳机装置30的示例中,右缆线33r比左缆线33l长。如图5b所示,安装带20(更具体地,后支撑部23)具有附接部26,右缆线33r的中间部分将附接至附接部26。附接部26在安装带20的左右方向上与中心c1向右间隔开。换句话说,附接部26在与耳机插孔25相反的方向上与中心c1间隔开。该结构可以抑制右缆线33r的弯曲较大。

类似于耳机插孔25,附接部26设置在后支撑部23的下表面23b处。因此,当使用耳机装置30时,使插头34与右耳机31r相连的右缆线33r弯曲成围绕用户的耳朵的下侧,从而可以抑制右缆线33r变成用户的障碍。

在hmd1的示例中,附接部26相对于安装带20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心c1位于与耳机插孔25对称的位置。换句话说,从中心c1到耳机插孔25的距离和从中心c1到附接部26的距离基本相同。这确保了当将耳机装置30安装到安装带20时,可以增强hmd1的美观性。

如图3所示,在hmd1的示例中,引导部36附接到右缆线33r的中间部分。引导部36使用刚性比右缆线33r高的树脂形成。引导部36附接到右缆线33r。设置在后支撑部23中的附接部26例如是孔。在这种情况下,右缆线33r的引导部36具有附着部(突出部)36c。通过将附着部36c插入附接部26中,引导部36附接至附接部26。与hmd1的示例不同,附接部26可以不是孔。例如,附接部26可以形成为可以保持右缆线33r的钩形。

注意,耳机插孔25和附接部26之间的位置关系不限于在hmd1的示例中。在hmd1的示例中,耳机插孔25用作位于中心c1的与附接部26相反的一侧上的附接部。换句话说,耳机装置30具有两个附接部。与hmd1的示例不同,附接部可以在附接部26的相反侧上,并且耳机插孔25可以设置在除了两个附接部之外的其他位置。例如,耳机插孔25可以在左右方向上设置在中心c1处。在又一示例中,缆线33的中间部分附接至的附接部可以设置在中心c1的与附接部26相反的一侧上。在hmd的又一示例中,与hmd1的示例相反,耳机插孔25可以位于与中心c1向右间隔开的位置,并且附接部26可以位于与中心c1向左间隔开的位置。

当使用hmd1时,由外部信息处理装置(例如,游戏装置或个人计算机)产生的运动图像被显示在显示装置11上。如图5b所示,hmd1设置有连接器27,用于将运动图像信息输入到hmd1的缆线41可以连接至该连接器27。作为连接器27,可以使用例如根据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标准的连接器。如图5b所示,在hmd1的示例中,与耳机插孔25类似,连接器27设置在后支撑部23处。更具体地,类似于耳机插孔25,连接器27设置在后支撑部23的下表面23b处。

如图5b所示,连接器27在与耳机插孔25相同的方向上在左右方向上与中心c1间隔开。与例如其中连接器27和耳机插孔25位于相反侧的结构相比,这确保了当有效地使用hmd1时,可以抑制缆线成为对用户的障碍。在hmd1的示例中,连接器27与中心c1向左间隔开。与hmd1的示例相反,连接器27和耳机插孔25可以从中心c1向右间隔开。

如前所述,安装带20设置有发光部5(参见图5b)。在hmd1的示例中,发光部5设置在后支撑部23的外周表面23a处,而不设置在后支撑部23的下表面23b处。换句话说,在设置有耳机插孔25和连接器27的表面上不设置发光部5。这种结构确保了可以限制连接到耳机插孔25和连接器27的缆线成为外部相机检测光的障碍。

如图1所示,在hmd1的示例中,在侧视图中,安装带20从位于其最前部的前支撑部21向后倾斜地延伸。耳机插孔25相对于安装带20的下端(后端)位于前侧。具体地,耳机插孔25位于安装带20的下端(后支撑部23的下端23e)上方的位置。可以将具有沿插头的基部的延伸方向延伸的衬套(用于加强插头和缆线之间的连接部分的树脂)的插头连接到插头的基部。耳机插孔25的上述布局确保例如当hmd1放置在水平表面(例如桌子)上时,可以抑制由于衬套与水平表面接触而在衬套上施加高负载。

在hmd1的示例中,连接器27相对于安装带20的下端(后端)位于前侧。换句话说,连接器27也位于安装带20的下端(后支撑部23的下端23e)上方的位置。耳机插孔25和连接器27的位置不限于hmd1的示例中的位置。

如图1和图3所示,耳机装置30具有位于插头34的基部的引导部35。引导部35刚性比缆线33高。换句话说,引导部35比缆线33不易弯曲。引导部35包括限定右缆线33r的延伸方向的右引导件35a和限定左缆线33l的延伸方向的左引导件35b。引导部35确保当使用hmd1时,可以抑制缆线33成为对用户的障碍。

在hmd1的示例中,如图5a所示,在hmd1的仰视图中,右引导件35a和左引导件35b被形成为沿着后支撑部23的外表面。更具体地,右引导件35a沿着后支撑部23的下表面延伸(参见图1和图3)。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左引导件35b倾斜地向前和向下延伸。这允许左缆线33l弯曲成围绕用户左耳的下侧。

如前所述,在右缆线33r的中间部分设置有待附接到后支撑部23的附接部26的引导部36。如图3所示,右缆线33r具有在引导部36与上述引导部35之间的部分33d(该部分33d以下称为“第一部分”)。第一部分33d沿着安装带20的下表面,更具体地,沿着后支撑部分23的下表面23b设置。如上所述,在hmd1的示例中,后支撑部23是弯曲的,并且第一部分33d也像后支撑部23一样是弯曲的。右缆线33r的这种布局可以有效地抑制右缆线33r成为用户的障碍。

第一部分33d的刚性高于缆线33的另一部分,具体而言,左缆线33l,和右耳机31r与引导部36之间的部分33e的刚度(以下将部分33e称为“第二部分”)。换句话说,第一部分33d具有刚性比缆线33的另一部分高的外皮。这确保了第一部分33d的弯曲形状得以维持。与hmd1的示例不同,第一部分33d的材料可以不一定是具有如此高的刚性的材料。在另一示例中,引导部和引导部35可以彼此连接。在这种情况下,缆线33可以不具有高刚性的第一部分33d。

在hdm1的示例中,引导部36刚性比缆线33高。换句话说,引导部36比缆线33不易弯曲。另外,在hmd1的示例中,相对于安装带20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心c1,设置在右缆线33r的中间部分处的引导部36的形状和位置与引导部35的形状和位置基本对称(见图5a)。具体地,引导部36包括从附着部(突出部)36c的基部延伸并限定第一部分33d的延伸方向的左引导件36a,以及从附着部36c的基部延伸并限定第二部分33e的延伸方向的右引导件36b。根据引导部36,可以限定右缆线33r的延伸方向,其确保当使用hmd1时,可以抑制缆线33成为对用户的障碍。

在hmd1的示例中,在hmd1的仰视图中,左引导件36a和右引导件35b被形成为沿着后支撑部23的外表面。更具体地,左引导件36a沿着后支撑部23的下表面23b延伸(参见图3)。另一方面,右引导件36b从附着部36c倾斜地向前和向下延伸。这允许第二部分33e弯曲成围绕用户右耳的下侧。

如上所述,hmd1包括其中结合有显示装置11的装置主体10,从装置主体10向后侧延伸并用于安装到用户头部的安装带20,右耳机保持部24r和左耳机保持部24l,右耳机保持部24r设置在安装带20的右侧部分,并且右耳机31r可以附接到右耳机保持部24r和从右耳机保持部24r装卸,左耳机保持部24l设置在安装带20的左侧部分,并且左耳机31l可以附接到左耳机保持部24l和从左耳机保持部24l拆卸。根据hmd1,用户无需视觉确认就可以识别耳机31r和31l的位置,因此,可以增强相对于耳机31r和31l的便利性。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hmd1,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

例如,不同于上述耳机装置30的耳机装置(例如,不具有引导部35和36的耳机装置)可以安装到hmd1。

另外,hmd1可以不必使耳机插孔25暴露于其外表面。换句话说,缆线33的一部分可以容纳在后支撑部23的壳体23h中。此外,缆线33的其他部分(靠近耳机31r和31l的部分)可以仅暴露于壳体23h的外部。

在另一示例中,缆线33和缆线41可以被结合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缆线41可以在其中间部分分支为两个缆线,两个缆线中的一个可以连接至连接器27,并且两个缆线中的另一个可以设置有耳机31r和31l。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