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的音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25183发布日期:2019-04-05 21:45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的音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音箱,具体是一种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的音箱。



背景技术:

音箱指可将音频信号变换为声音的一种设备。通俗的讲就是指音箱主机箱体或低音炮箱体内自带功率放大器,对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后由音箱本身回放出声音,使其声音变大。

音箱是整个音响系统的终端,其作用是把音频电能转换成相应的声能,并把它辐射到空间去。它是音响系统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把电信号转变成声信号供人的耳朵直接聆听的任务。

现有的音箱在使用过程中,喇叭发出的向后传输的音波损失,且喇叭发射的音波被音箱阻挡形成驻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的音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的音箱,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前端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用于不同喇叭放入的高音筒、中音筒、上低音筒和下低音筒,喇叭通过导线与设置在外壳体底部的pcb电连接,所述高音筒、中音筒、上低音筒和下低音筒的前端均安装有横膈膜,所述外壳体呈弧形状设置,且其后端设置有用于实现反向声波快速扩散与喇叭发声正向的音波叠加的导流槽,所述外壳体的内侧通过内板分成四个腔体。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三个所述腔体的内侧壁上均安装有用于腔体内侧的反射声波吸收的o型吸音棉。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体(1)采用多段玻璃纤维/树脂基体/pu芯系统制造而成。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体(1)采用整体成型的10mm厚的柔性pu芯和两个4mm厚的复合环氧树脂外壳制成。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喇叭后端的t铁上套设有一个以上的铜环。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铜环设置有三个。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卷筒式吸音棉,卷筒式吸音棉设置有多个且分别安放在外壳体的底部及内板的上端。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及后端分别设置有导音管,导音管内插放有用于杂音吸收的导音管吸音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新颖,将外壳体设置成弧形状且于外壳体的后端设置导流槽,实现在音浪通过时产生负压,加速声音的传播,将喇叭发声向后传输本来会损失的信号,利用抛物线的方式扩散出去和喇叭发声正向的音波叠加,复原声音,完美的高保真,其有效解决了现有的音箱在喇叭发声后,向后传输的声波被损失,导致发出的声音存在失真现象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的音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的音箱的正视图。

图3为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的音箱的后视图。

图4为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的音箱的剖面图。

图中:1-外壳体、2-高音筒、3-中音筒、4-上低音筒、5-下低音筒、6-导流槽、7-内板、8-o型吸音棉、9-卷筒式吸音棉、10-导音管、11-pcb、12-喇叭、13-导音管吸音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的音箱,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的前端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用于不同喇叭12放入的高音筒2、中音筒3、上低音筒4和下低音筒5,喇叭12通过导线与设置在外壳体1底部的pcb电连接,用于音频输出,所述外壳体1的内侧通过内板7分成四个腔体,以确保唯一产生的声能来自驱动单元而不是外壳。阻止外壳弯曲和再辐射能量减少失真和着色,且四个腔体的内侧壁上均安装有用于腔体内侧的反射声波吸收的o型吸音棉8,确保声音的清晰。

所述外壳体1呈弧形状设置,且其后端设置有用于实现反向声波快速扩散与喇叭发声正向的音波叠加的导流槽6,后背设计导流槽6,在音浪通过时产生负压,加速声音的传播,将喇叭12发声向后传输本来会损失的信号,利用抛物线的方式扩散出去和喇叭发声正向的音波叠加,复原声音,完美的高保真。

所述外壳体1采用多段玻璃纤维/树脂基体/pu芯系统制造而成,具体来说,外壳体1采用整体成型的10mm厚的柔性pu芯和两个4mm厚的复合环氧树脂外壳制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树脂中加入粉状板岩矿物,重量为25%,仅适用于左右柜,底座不需要板岩材料,聚氨酯泡沫芯在外壳壁段的指定区域由铅代替,以提供平衡力。

优选的,所述高音筒2、中音筒3、上低音筒4和下低音筒5的前端均安装有横膈膜,上低音筒4和下低音筒5前端横隔膜采用碳纤维负载的纸浆锥制造而成,中音筒3前端横隔膜为粘弹性界面隔膜,在发声时,有效的消除了虚假振动,抑制了不必要的能量反射。

在喇叭12通电发声过程中,由于电流通过接近强磁场的音圈容易引起涡流畸变,因此本发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于所述喇叭12后端的t铁上套设有一个以上的铜环,从而在磁气隙中产生一系列短路,进而有效的消除了电流通过接近强磁场的音圈所引起的涡流畸变。

为了更好的实现外壳体1的内壁吸音效果,本发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包括卷筒式吸音棉9,卷筒式吸音棉9设置有多个且分别安放在外壳体1的底部及内板7的上端。

实施例二

具体的,为了提升音箱低频下限,使音箱的谐振频率可以做到较低,声效率较高,本发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提出了另一种实施例来完善本申请,具体的,所述外壳体1的底部及后端分别设置有导音管10,导音管10内插放有用于杂音吸收的导音管吸音棉13。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申请中o型吸音棉和卷筒式吸音棉为现有技术的应用,将外壳体设置成弧形状且于外壳体的后端设置导流槽,实现在音浪通过时产生负压,加速声音的传播,将喇叭发声向后传输本来会损失的信号,利用抛物线的方式扩散出去和喇叭发声正向的音波叠加,复原声音,完美的高保真为本申请的创新点,其有效解决了现有的音箱在喇叭发声后,向后传输的声波被损失,导致发出的声音存在失真现象的问题。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