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立跨域转发路径的方法、装置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1719544发布日期:2020-08-05 01:0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立跨域转发路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归属于第一区域;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第二节点扩散的第一路由信息,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包括第一标签序列;其中,所述第一标签序列包括所述第二节点的段标识sid;所述第一标签序列与目的节点关联;

若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边界节点,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标签序列得到第二标签序列,所述第二标签序列包括所述第一节点的sid以及所述第一节点到所述第二节点的入标签;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到所述第二节点的入标签为所述第一节点的段路由全局块srgb起始值加所述第二节点的sid;

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二区域发布所述第二标签序列,以使得入节点生成到所述目的节点的转发路径,所述入节点为所述第二区域中的节点或为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外区域的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由信息还包括所述目的节点的地址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第一区域与第三区域的边界节点,所述第一标签序列还包括:

边界节点到所述目的节点的逐跳入标签,所述边界节点到所述目的节点的逐跳入标签为包括所述第二节点在内,从所述第二节点到所述目的节点间最短路径跨越的每个边界节点到其在所述最短路径的下一跳节点的入标签;或者,根据所述边界节点到所述目的节点的逐跳入标签获得的第一绑定段标识bsid;

所述第二标签序列还包括:所述边界节点到所述目的节点的逐跳入标签或者所述第一bsid。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基于所述边界节点到所述目的节点的逐跳入标签和所述第一节点到所述第二节点的入标签,生成第二bsid,将所述第二bsid替换所述第二标签序列中所有的入标签;或者,

所述第一节点基于所述第一bsid和所述第一节点到所述第二节点的入标签生成第二bsid,将所述第二bsid替换所述第二标签序列中的第一bsid和所述第一节点到所述第二节点的入标签。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第一区域与第三区域的边界节点;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第三节点扩散的第二路由信息,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包括第三标签序列;其中,所述第三标签序列包括所述第三节点的sid;所述第三标签序列与所述目的节点关联;所述第三节点为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三区域的边界节点;

所述第一节点从所述第一标签序列与所述第三标签序列中,确定所述第一标签序列是到所述第三区域的最短路径。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节点为入节点,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标签序列生成到所述目的节点的标签栈,作为到所述目的节点的转发路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标签序列生成到所述目的节点的标签栈,作为到所述目的节点的转发路径,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第一标签序列中所述第二节点的sid,替换为所述第一节点到所述第二节点的入标签,得到所述标签栈;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到所述第二节点的入标签为所述第一节点的srgb起始值加所述第二节点的sid;

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标签栈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地址信息关联,作为到所述目的节点的转发路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节点为入节点,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三标签序列生成到所述目的节点的标签栈,作为到所述目的节点的备用转发路径;

所述第一节点将根据所述第一标签序列生成的到所述目的节点的标签栈作为到所述目的节点的主转发路径。

9.一种建立跨域转发路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作为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归属于第一区域;所述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处理单元以及发布单元;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第二节点扩散的第一路由信息,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包括第一标签序列;其中,所述第一标签序列包括所述第二节点的段标识sid;所述第一标签序列与目的节点关联;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边界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标签序列得到第二标签序列,所述第二标签序列包括所述第一节点的sid以及所述第一节点到所述第二节点的入标签;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到所述第二节点的入标签为所述第一节点的段路由全局块srgb起始值加所述第二节点的sid;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发布单元,向所述第二区域发布所述第二标签序列,以使得入节点生成到所述目的节点的转发路径,所述入节点为所述第二区域中的节点或为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外区域的节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由信息还包括所述目的节点的地址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第一区域与第三区域的边界节点,所述第一标签序列还包括:

边界节点到所述目的节点的逐跳入标签,所述边界节点到所述目的节点的逐跳入标签为包括所述第二节点在内,从所述第二节点到所述目的节点间最短路径跨越的每个边界节点到其在所述最短路径的下一跳节点的入标签,或者,根据所述边界节点到所述目的节点的逐跳入标签获得的第一绑定段标识bsid;

所述第二标签序列还包括:所述边界节点到所述目的节点的逐跳入标签或者所述第一bsid。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基于所述边界节点到所述目的节点的逐跳入标签和所述第一节点到所述第二节点的入标签,生成第二bsid,将所述第二bsid替换所述第二标签序列中所有入标签;或者,

基于所述第一bsid和所述第一节点到所述第二节点的入标签生成第二bsid,将所述第二bsid替换所述第二标签序列中的第一bsid和所述第一节点到所述第二节点的入标签。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第一区域与第三区域的边界节点;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第三节点扩散的第二路由信息,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包括第三标签序列;其中,所述第三标签序列包括所述第三节点的sid;所述第三标签序列与所述目的节点关联;所述第三节点为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三区域的边界节点;

所处处理单元还用于,从所述第一标签序列与所述第三标签序列中,确定所述第一标签序列是到所述第三区域的最短路径。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节点为入节点,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标签序列生成到所述目的节点的标签栈,作为到所述目的节点的转发路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将所述第一标签序列中所述第二节点的sid,替换为所述第一节点到所述第二节点的入标签,得到所述标签栈;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到所述第二节点的入标签为所述第一节点的srgb起始值加所述第二节点的sid;

将所述标签栈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地址信息关联,作为到所述目的节点的转发路径。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节点为入节点,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三标签序列生成到所述目的节点的标签栈,作为到所述目的节点的备用转发路径;

将根据所述第一标签序列生成的到所述目的节点的标签栈,作为到所述目的节点的主转发路径。

17.一种建立跨域转发路径的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立跨域转发路径的方法。

18.一种转发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17任一项所述的建立跨域转发路径的装置。

19.一种建立跨域转发路径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节点及第二节点;所述第一节点及所述第二节点归属于第一区域;其中,

所述第二节点用于,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扩散第一路由信息,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包括第一标签序列;其中,所述第一标签序列包括所述第二节点的段标识sid;所述第一标签序列与目的节点关联;

所述第一节点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节点扩散的第一路由信息;

若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边界节点,所述第一节点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签序列得到第二标签序列,所述第二标签序列包括所述第一节点的sid以及所述第一节点到所述第二节点的入标签;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到所述第二节点的入标签为所述第一节点的段路由全局块srgb起始值加所述第二节点的sid;

所述第一节点还用于,向所述第二区域发布所述第二标签序列,以使得入节点生成到所述目的节点的转发路径,所述入节点为所述第二区域中的节点或为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外区域的节点。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节点为入节点,所述第一节点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标签序列生成到所述目的节点的标签栈,作为到所述目的节点的转发路径。

2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立跨域转发路径的方法。

2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立跨域转发路径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建立跨域转发路径的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能够在大量跨区域互访场景中,降低节点计算压力。该方法具体包括:第一节点接收第一区域中的第二节点扩散的路由信息,该路由信息包括第一标签序列;若第一节点为第一区域与第三区域的边界节点,第一节点根据第一标签序列得到第二标签序列,第二标签序列包括第一节点的SID以及第一节点到第二节点的入标签,第一节点到第二节点的入标签为第一节点的SRGB起始值加第二节点的SID;第一节点向第二区域发布第二标签序列,以使得入节点生成到目的节点的转发路径。

技术研发人员:姚俊达;胡志波;闫朝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1.28
技术公布日:2020.08.0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