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组管理方法、后台服务器及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25533发布日期:2019-05-22 02:29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群组管理方法、后台服务器及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群组管理方法、后台服务器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即时通信聊天工具(例如,微信、qq、rtx)中的群聊已成为广泛使用的通信方式,经常应用于同事、客户、家人之间的通信交流。当群组中的某一成员在群组中发送了一条消息后,群组中的所有成员都能接收到消息。

目前,群组的建立方式通常为:群组创建人通过勾选通讯录中的好友来建群。在实际应用中发现用户有时会有以下需求:群组中的成员a只想将消息发给群组中的某一部分成员,而不希望群组中的其它成员看到该消息,尤其是在群组队伍较庞大时。该成员a通常会进行以下操作:针对所有需要接收消息的用户,在通讯录中选择好友并组建一新的群组,然后在新群组里发消息。但这种方式具有以下缺陷:该成员a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来选择组成员,而且很容易漏选或选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操作繁琐且易发生错误的缺陷,提供一种群组管理方法、后台服务器及终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群组管理方法,应用在后台服务器,包括:

接收子群创建用户的终端发送的子群建立请求,所述子群建立请求包括父群的标识;

根据所述子群建立请求获取子群成员,其中,所述子群成员是父群成员的子集;

生成子群的标识并建立子群,而且,将所述父群与所述子群进行父子关联。

优选地,还包括:

判断所述子群的当前状态是否满足预设的子群终止条件;

若满足子群终止条件,则自动解散所述子群。

优选地,判断所述子群的当前状态是否满足预设的子群终止条件,包括:

根据当前时间及所述子群的建立时间确定所述子群的寿命,并判断所述寿命是否达到预设寿命值;或,

根据当前时间及所述子群的最近一次的活跃时间确定所述子群的闲置时间,并判断所述闲置时间是否达到预设时间值。

优选地,所述子群建立请求包括子群创建用户在父群成员中所选择的子群成员。

优选地,所述子群建立请求包括子群创建用户设置的第一选项信息;

而且,根据所述子群建立请求获取子群成员,包括:

根据所述子群建立请求中的父群的标识获取父群成员,并获取每个父群成员的标签信息;

分别判断每个父群成员的标签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一选项信息相匹配;

将标签信息与所述第一选项信息相匹配的父群成员确定为子群成员。

优选地,所述子群建立请求包括子群创建用户设置的第二选项信息;

而且,根据所述子群建立请求获取子群成员,包括:

根据所述子群建立请求中的父群的标识获取父群成员,并获取每个父群成员的属性信息;

分别判断每个父群成员的属性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二选项信息相匹配;

将属性信息与所述第二选项信息相匹配的父群成员确定为子群成员。

优选地,所述子群建立请求包括子群创建用户设置的第三选项信息;

而且,根据所述子群建立请求获取子群成员,包括:

根据所述子群建立请求中的父群的标识获取父群成员,并获取每个父群成员在预设时段内的兴趣信息,其中,所述兴趣信息根据相应父群成员的查询词条和/或发送消息的关键词和/或浏览文章的关键词获取;

分别判断每个父群成员的兴趣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三选项信息相匹配;

将属性信息与所述第三选项信息相匹配的父群成员确定为子群成员。

优选地,还包括:

接收父群中的第一成员的退群请求;

判断所述第一成员是否属于所述子群成员;

若属于所述子群成员,则将所述第一成员从所述子群成员中删除。

本发明还构造一种群组管理方法,应用在子群创建用户的终端中,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父群的标识及请求信息,并生成子群建立请求,所述子群建立请求包括父群的标识;

将所述子群建立请求发送至后台服务器,以使后台服务器根据所述子群建立请求获取子群成员,并生成子群的标识且建立子群,而且,将所述父群与所述子群进行父子关联,其中,所述子群成员是父群成员的子集。

本发明还构造一种后台服务器,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第一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存储器中存储有第一计算机程序,而且,所述第一处理器在运行所述第一计算机程序时以上所述的群组管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构造一种终端,包括第二处理器和第二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存储器中存储有第二计算机程序,而且,所述第二处理器在运行所述第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以上所述的群组管理方法的步骤。

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当需要创建一群组(子群)时,可直接从一已有的群组(父群)中确定子群成员,从而形成“群中群”,而不需要从通讯录里逐一添加群组成员,因此可节省群组的创建时间,而且降低了漏选、错选的几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群组管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群组管理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后台服务器实施例一的逻辑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终端实施例一的逻辑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发明群组管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该实施例的群组管理方法应用在后台服务器,且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接收子群创建用户的终端发送的子群建立请求,所述子群建立请求包括父群的标识;

s12.根据所述子群建立请求获取子群成员,其中,所述子群成员是父群成员的子集;

s13.生成子群的标识并建立子群,而且,将所述父群与所述子群进行父子关联。

在该实施例中,当需要创建一群组(子群)时,可直接从一已有的群组(父群)中确定子群成员,从而形成“群中群”,而不需要从通讯录里逐一添加群组成员,因此可节省群组的创建时间,而且降低了漏选、错选的几率。

所创建的子群可具有以下特征:1.子群隶属于父群,在群列表中处于父群的下级节点;2.一个父群可有多个子群;3.子群成员是父群成员的子集,子群不得拥有父群成员之外的成员;4.子群随着父群的解散而解散。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子群创建用户在其终端上发起请求前可在父群成员中手动勾选子群成员,然后,该终端根据父群的标识及子群成员生成子群建立请求,并发送至后台服务器,这样,步骤s11中,后台服务器接收到的子群建立请求中除了包括父群的标识,还包括子群创建用户在父群成员中所选择的子群成员。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首先说明的是,以微信为例,用户可对其好友用户进行标签(或备注),以对好友用户进行分类,标签(或备注)信息例如为研发部同事、事业部同事、高中同学、大学同学、家人、x公司客户、y公司客户等。因此,在建立子群时,可基于标签信息确定子群成员,具体地:子群创建用户在其终端上发起请求前,还设置第一选项信息,该第一选项信息可由用户自行输入,也可由用户在几个已知的选项里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然后,子群创建用户的终端根据父群的标识及第一选项信息生成子群建立请求,并发送至后台服务器,这样,步骤s11中,后台服务器接收到的子群建立请求中除了包括父群的标识,还包括子群创建用户设置的第一选项信息。而且,步骤s12包括:

根据所述子群建立请求中的父群的标识获取父群成员,并获取每个父群成员的标签信息;

分别判断每个父群成员的标签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一选项信息相匹配;

将标签信息与所述第一选项信息相匹配的父群成员确定为子群成员。

在一个具体应用中,假设某一个公司有一公司群,公司群(可作为父群)里有各个部门的用户成员。现研发部门的用户a仅想将一个通知消息发给所有的研发部门的同事,其可创建一子群,而且,在创建子群时,第一选项信息可设置为“研发部门同事”,这样,后台服务器便可自动从父群(公司群)成员中确定子群(研发部门)成员,不再需要创建人手动勾选,减少了遗漏或选错的几率。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首先说明的是,以微信为例,每个用户都可添加其属性信息,例如,年龄、学历、爱好、工作单位等。因此,在建立子群时,可基于属性信息确定子群成员,具体地:子群创建用户在其终端上发起请求前,还设置第二选项信息,该第二选项信息可由用户自行输入,也可由用户在几个已知的选项里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然后,子群创建用户的终端根据父群的标识及第二选项信息生成子群建立请求,并发送至后台服务器,这样,步骤s11中,后台服务器接收到的子群建立请求中除了包括父群的标识,还包括子群创建用户设置的第二选项信息。而且,步骤s12包括:

根据所述子群建立请求中的父群的标识获取父群成员,并获取每个父群成员的属性信息;

分别判断每个父群成员的属性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二选项信息相匹配;

将属性信息与所述第二选项信息相匹配的父群成员确定为子群成员。

在一个具体应用中,假设某居民小区有一小区群,小区群(可作为父群)里有各个楼栋的居民用户,现用户b仅想要在小区附近组织一场足球比赛,其可创建一子群,而且,在创建子群时,第二选项信息可设置为“足球”,这样,后台服务器便可自动从父群(小区群)成员中确定子群(足球爱好者)成员,不再需要创建人手动勾选,减少了遗漏或选错的几率。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首先说明的是,以微信为例,每个用户每天都会浏览很多文章、搜索很多词条、发送很多条消息,而用户的这些操作正可反映用户的兴趣,例如,某一家有小升初学生的家长用户c每天会浏览、搜索、咨询很多与“小升初”相关的信息,后台服务器基于大数据分析可确定该用户对“小升初”感兴趣。因此,在建立子群时,可基于兴趣信息确定子群成员,具体地:子群创建用户在其终端上发起请求前,还设置第三选项信息,该第三选项信息可由用户自行输入,也可由用户在几个已知的选项里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然后,子群创建用户的终端根据父群的标识及第二选项信息生成子群建立请求,并发送至后台服务器,这样,步骤s11中,后台服务器接收到的子群建立请求中除了包括父群的标识,还包括子群创建用户设置的第三选项信息。而且,步骤s12包括:

根据所述子群建立请求中的父群的标识获取父群成员,并获取每个父群成员在预设时段内的兴趣信息,其中,所述兴趣信息根据相应父群成员的查询词条和/或发送消息的关键词和/或浏览文章的关键词获取;

分别判断每个父群成员的兴趣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三选项信息相匹配;

将属性信息与所述第三选项信息相匹配的父群成员确定为子群成员。

在一个具体应用中,假设某社区有一社区群,社区群(可作为父群)里有很多社区成员用户,现用户d仅想要将社区群中有“小升初”需求的成员创建一新群,而且,在创建子群时,第三选项信息可设置为“小升初”,这样,后台服务器便可自动从父群(社区群)成员中确定子群(有小升初需求)成员,不再需要创建人手动勾选,减少了遗漏或选错的几率。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群组管理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子群的当前状态是否满足预设的子群终止条件;

若满足子群终止条件,则自动解散所述子群。

在该实施例中,首先说明的是,子群终止条件可在子群创建时设置,也可在子群建立好后,由子群创建用户或其它有权限的用户来设置子群终止条件。当子群的当前状态满足子群终止条件时,便自动解散,即,该子群属于临时群,这样可避免群组成员退出群组时的尴尬。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不设置子群终止条件,即,该子群属于永久群。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判断所述子群的当前状态是否满足预设的子群终止条件,包括:根据当前时间及所述子群的建立时间确定所述子群的寿命,并判断所述寿命是否达到预设寿命值。在该实施例中,子群为具有固定寿命的群,当子群建立后开始计算寿命,寿命到时自动解散群。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判断所述子群的当前状态是否满足预设的子群终止条件,包括:根据当前时间及所述子群的最近一次的活跃时间确定所述子群的闲置时间,并判断所述闲置时间是否达到预设时间值。在该实施例中,该子群在指定时间内没有消息时就自动解散,这样可减少客户学习成本和减少用户使用复杂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群组管理方法还包括:

接收父群中的第一成员的退群请求;

判断所述第一成员是否属于所述子群成员;

若属于所述子群成员,则将所述第一成员从所述子群成员中删除。

在该实施例中,某父群成员如果退出父群,则自动退出此父群下所有子群。

图2是本发明群组管理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该实施例的群组管理方法应用在子群创建用户的终端中,且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接收用户输入的父群的标识及请求信息,并生成子群建立请求,所述子群建立请求包括父群的标识;

在该步骤中,需说明的是,子群请求的触发入口可在首页,也可在群组界面,如果在首页,可由用户指定一父群;如果在群组界面,则将当前群组确定为父群。

s22.将所述子群建立请求发送至后台服务器,以使后台服务器根据所述子群建立请求获取子群成员,并生成子群的标识且建立子群,而且,将所述父群与所述子群进行父子关联,其中,所述子群成员是父群成员的子集。

最后需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示出了基于一个父群建立一个子群的步骤,应理解,在实际应用中,可基于一个父群建立多个子群,而且,可基于子群成员,再建立其下一级的子群,群组的层级数量本发明并不做具体限定。

图3是本发明后台服务器实施例一的逻辑结构图,该实施例的后台服务器包括第一处理器11和第一存储器12,第一存储器12中存储有第一计算机程序,而且,第一处理器11在运行第一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以下群组管理方法的步骤,结合图1,该群组管理方法包括:

s11.接收子群创建用户的终端发送的子群建立请求,所述子群建立请求包括父群的标识;

s12.根据所述子群建立请求获取子群成员,其中,所述子群成员是父群成员的子集;

s13.生成子群的标识并建立子群,而且,将所述父群与所述子群进行父子关联。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子群创建用户在其终端上发起请求前便在父群成员中手动勾选子群成员,然后,该终端根据父群的标识及子群成员生成子群建立请求,并发送至后台服务器,这样,步骤s11中,后台服务器接收到的子群建立请求中除了包括父群的标识,还包括子群创建用户在父群成员中所选择的子群成员。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首先说明的是,以微信为例,用户可对其好友用户进行标签或备注,以对好友用户进行分类,标签或备注信息例如为研发部同事、事业部同事、高中同学、大学同学、家人、x公司客户、y公司客户等。因此,在建立子群时,可基于标签信息确定子群成员,具体地:子群创建用户在其终端上发起请求前,还设置第一选项信息,该第一选项信息可由用户自行输入,也可由用户在几个已知的选项里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然后,子群创建用户的终端根据父群的标识及第一选项信息生成子群建立请求,并发送至后台服务器,这样,步骤s11中,后台服务器接收到的子群建立请求中除了包括父群的标识,还包括子群创建用户设置的第一选项信息。而且,步骤s12包括:

根据所述子群建立请求中的父群的标识获取父群成员,并获取每个父群成员的标签信息;

分别判断每个父群成员的标签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一选项信息相匹配;

将标签信息与所述第一选项信息相匹配的父群成员确定为子群成员。

在一个具体应用中,假设某一个公司有一公司群,公司群(可作为父群)里有各个部门的用户成员,现研发部门的用户a仅想将一个通知消息发给所有的研发部门的同事,其可创建一子群,而且,在创建子群时,第一选项信息可设置为“研发部门同事”,这样,后台服务器便可自动从父群(公司群)成员中确定子群(研发部门)成员,不再需要创建人手动勾选,减少了遗漏或选错的几率。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首先说明的是,以微信为例,每个用户都可添加其属性信息,例如,年龄、学历、爱好、工作单位等。因此,在建立子群时,可基于属性信息确定子群成员,具体地:子群创建用户在其终端上发起请求前,还设置第二选项信息,该第二选项信息可由用户自行输入,也可由用户在几个已知的选项里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然后,子群创建用户的终端根据父群的标识及第二选项信息生成子群建立请求,并发送至后台服务器,这样,步骤s11中,后台服务器接收到的子群建立请求中除了包括父群的标识,还包括子群创建用户设置的第二选项信息。而且,步骤s12包括:

根据所述子群建立请求中的父群的标识获取父群成员,并获取每个父群成员的属性信息;

分别判断每个父群成员的属性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二选项信息相匹配;

将属性信息与所述第二选项信息相匹配的父群成员确定为子群成员。

在一个具体应用中,假设某居民小区有一小区群,小区群(可作为父群)里有各个楼栋的居民用户,现用户b仅想要在小区附近组织一场足球比赛,其可创建一子群,而且,在创建子群时,第二选项信息可设置为“足球”,这样,后台服务器便可自动从父群(小区群)成员中确定子群(足球爱好者)成员,不再需要创建人手动勾选,减少了遗漏或选错的几率。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首先说明的是,以微信为例,每个用户每天都会浏览很多文章、搜索很多词条、发送很多消息,而用户的这些操作正可反映用户的兴趣,例如,某一家有小升初学生的家长用户c每天会浏览、搜索、咨询很多与小升初相关的信息,后台服务器基于大数据分析可确定该用户对“小升初”感兴趣。因此,在建立子群时,可基于兴趣信息确定子群成员,具体地:子群创建用户在其终端上发起请求前,还设置第三选项信息,该第三选项信息可由用户自行输入,也可由用户在几个已知的选项里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然后,子群创建用户的终端根据父群的标识及第二选项信息生成子群建立请求,并发送至后台服务器,这样,步骤s11中,后台服务器接收到的子群建立请求中除了包括父群的标识,还包括子群创建用户设置的第三选项信息。而且,步骤s12包括:

根据所述子群建立请求中的父群的标识获取父群成员,并获取每个父群成员在预设时段内的兴趣信息,其中,所述兴趣信息根据相应父群成员的查询词条和/或发送消息的关键词和/或浏览文章的关键词获取;

分别判断每个父群成员的兴趣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三选项信息相匹配;

将属性信息与所述第三选项信息相匹配的父群成员确定为子群成员。

在一个具体应用中,假设某社区有一社区群,社区群(可作为父群)里有很多社区成员用户,现用户d仅想要将社区群中有“小升初”需求的成员创建一新群,而且,在创建子群时,第三选项信息可设置为“小升初”,这样,后台服务器便可自动从父群(社区群)成员中确定子群(有小升初需求)成员,不再需要创建人手动勾选,减少了遗漏或选错的几率。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群组管理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子群的当前状态是否满足预设的子群终止条件;

若满足子群终止条件,则自动解散所述子群。

在该实施例中,首先说明的是,子群终止条件可在子群创建时设置,也可在子群建立好后,由子群创建用户或其它有权限的用户来设置子群终止条件。当子群的当前状态满足子群终止条件时,便自动解散,即,该子群属于临时群,这样可避免群组成员退出群组时的尴尬。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不设置子群终止条件,即,该子群属于永久群。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判断所述子群的当前状态是否满足预设的子群终止条件,包括:根据当前时间及所述子群的建立时间确定所述子群的寿命,并判断所述寿命是否达到预设寿命值。在该实施例中,子群为具有固定寿命的群,当子群建立后开始计算寿命,寿命到时自动解散群。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判断所述子群的当前状态是否满足预设的子群终止条件,包括:根据当前时间及所述子群的最近一次的活跃时间确定所述子群的闲置时间,并判断所述闲置时间是否达到预设时间值。在该实施例中,该子群在指定时间内没有消息时就自动解散,这样可减少客户学习成本和减少用户使用复杂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群组管理方法还包括:

接收父群中的第一成员的退群请求;

判断所述第一成员是否属于所述子群成员;

若属于所述子群成员,则将所述第一成员从所述子群成员中删除。

在该实施例中,某父群成员如果退出父群,则自动退出此父群下所有子群。

图4是本发明终端实施例一的逻辑结构图,该实施例的终端包括第二处理器21和第二存储器22,第二存储器22中存储有第二计算机程序,而且,第二处理器21在运行第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以下群组管理方法的步骤,结合图2,该群组管理方法包括:

s21.接收用户输入的父群的标识及请求信息,并生成子群建立请求,所述子群建立请求包括父群的标识;

在该步骤中,需说明的是,子群请求的触发入口可在首页,也可在群组界面,如果在首页,可由用户指定一父群;如果在群组界面,则将当前群组确定为父群。

s22.将所述子群建立请求发送至后台服务器,以使后台服务器根据所述子群建立请求获取子群成员,并生成子群的标识且建立子群,而且,将所述父群与所述子群进行父子关联,其中,所述子群成员是父群成员的子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纂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