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新建变电站远动信息调试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12898发布日期:2019-07-19 22:26阅读:6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新建变电站远动信息调试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力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新建变电站远动信息调试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调度数据网远动通道构成:调度主站-交换机-纵向加密-路由器-2m数字接口-调度端sdh-通过配置光缆路由(含中转变电站)-变电站端sdh-2m数字接口-路由器-纵向加密-交换机-子站。其中光缆路由是通过沿架空线路同步架设opgw光缆从送电端至新建变电站,从而使新建变电站信息传输通过配置通道,实现从送电变电站到达调度主站。

opgw光缆简介:

opgw光缆,opticalfibercompositeoverheadgroundwire,也称光纤复合架空地线。把光纤放置在架空高压输电线的地线中,用以构成输电线路上的光纤通信网,这种结构形式兼具地线与通信双重功能,一般称作opgw光缆。

光纤是利用纤芯和包层两种材料的折射率大小差异,使光能在光导纤维中传输,这在通信史上成为一次重大革命。光纤光缆质量轻、体积小,已被电力系统采用,在变电站与中心调度所之间传送调度电话、远动信号、继电保护、电视图像等信息。为了提高光纤光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国外开发了光缆与送电线的相导线、架空地线以及电力电缆复合为一体的结构。opgw光缆由于有金属导线包裹,使光缆更为可靠、稳定、牢固,由于架空地线和光缆复合为一体,与使用其他方式的光缆相比,既缩短施工工期又节省施工费用。另外,如果采用铝包钢线或铝合金线绞制的opgw,相当于架设了一根良导体架空地线,可以收到减少输电线潜供电流、降低工频过电压、改善电力线对通信线的干扰及危险影响等多方面的效益。由于光纤具有抗电磁干扰、自重轻等特点,它可以安装在输电线路杆塔顶部而不必考虑最佳架挂位置和电磁腐蚀等问题。因而,opgw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优越的机械性能、成本也较低等显著特点。这种技术在新敷设或更换现有地线时尤其合适和经济。

类型

主要有三大类:分别是铝管型、铝骨架型和不锈钢管型。

安装设计

opgw的安装设计,要考虑与导线应力,弧垂及绝缘间隙的配合,以及其荷重不应超过现用杆塔及基础所允许的使用范围。因此应根据所选用的opgw主要技术参数计算出其特性曲线,并结合工程实际设计接线盒,各类金具,附件的布置图,外形图及安装图。

1.初伸长的处理

对opgw初伸长的处理,可采用降温法,即复核opgw的铝钢比,参照相近导线或地线的降温数值处理其初伸长。

2.防振措施设计

opgw配套使用的金具中,耐张线夹为预绞丝式,悬垂线夹配有预绞丝,橡胶衬垫,这两种金具已具有一定的防振能力。为了进一步加强防振能力,可考虑安装防振锤,一般按档距计算:

档距≤300m时,安装一个防振锤;

档距>300m时,安装两个防振锤。

3.opgw施工架设应注意的问题

opgw的施工架设不同于普通钢绞线,要注意防止永久的损伤以避免将来影响光纤的性能,并应着重考虑:opgw的扭转、微弯、线夹外的局部径向压力和对光纤的污染。因此,在施工阶段要采取如下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1)防止opgw扭转

在走板和紧线夹加装平衡锤,防扭器;

采用特殊的双槽滑轮;

采用双绞盘的张力防线机;

(2)防止和减少opgw的微弯与应力

不允许有锐角出现(控制最小弯曲半径500mm);

opgw缆盘直径应不小于1500mm;

滑轮直径应为opgw直径的25倍以上,一般不得小于500mm;滑轮的内侧要有尼龙或橡胶衬垫,防止擦伤opgw的表面;

合适的牵引线和放线金具;

指定opgw的最大盘长为6000m,以防止过滑轮的次数;

限制连续放线的线路转角≤30°,在一个放线的耐张段内,转角后的opgw走向应呈"c"字形;

(3)放线张力的控制:

采用带张力释放装置的液压张力放线机和牵引机;

限制放线速度≤0.5米/秒;

(4)防止光纤污染

在opgw的施工架设中应注意对端头加以封装;

另外,在opgw运抵现场,架设前,架设完毕进行光纤接续及全线施工结束后,都应在现场及时进行opgw的光纤衰耗验收测试。

应用

opgw光缆主要在500kv、220kv、110kv电压等级线路上使用,受线路停电、安全等因素影响,多在新建线路上应用。

opgw的适用特点是:

(1)高压超过110kv的线路,档距较大(一般都在250m以上);

(2)易于维护,对于线路跨越问题易解决,其机械特性可满足线路大跨越;

(3)opgw外层为金属铠装,对高压电蚀及降解无影响;

(4)opgw在施工时必须停电,停电损失较大,所以在新建110kv以上高压线路中应该使用opgw;

(5)opgw的性能指标中,短路电流越大,越需要用良导体做铠装,则相应降低了抗拉强度,而在抗拉强度一定的情况下,要提高短路电流容量,只有增大金属截面积,从而导致缆径和缆重增加,这样就对线路杆塔强度提出了安全问题。

sdh简介:

sdh(synchronousdigital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根据itu-t的建议定义,是不同速率的数字信号的传输提供相应等级的信息结构,包括复用方法和映射方法,以及相关的同步方法组成的一个技术体制。

光端机容量较大,一般是16e1到4032e1。sdh是一种将复接、线路传输及交换功能融为一体、并由统一网管系统操作的综合信息传送网络,是美国贝尔通信技术研究所提出来的同步光网络(sone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现itu-t)于1988年接受了sonet概念并重新命名为sdh,使其成为不仅适用于光纤也适用于微波和卫星传输的通用技术体制。它可实现网络有效管理、实时业务监控、动态网络维护、不同厂商设备间的互通等多项功能,能大大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降低管理及维护费用、实现灵活可靠和高效的网络运行与维护,因此是当今世界信息领域在传输技术方面的发展和应用的热点。

产生背景

sdh技术的诞生有其必然性,随着通信的发展,要求传送的信息不仅是话音,还有文字、数据、图像和视频等。加之数字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70至80年代,陆续出现了t1(ds1)/e1载波系统(1.544/2.048mbps)、x.25帧中继、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和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等多种网络技术。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希望现代信息传输网络能快速、经济、有效地提供各种电路和业务,而上述网络技术由于其业务的单调性,扩展的复杂性,带宽的局限性,仅在原有框架内修改或完善已无济于事。sdh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在各种宽带光纤接入网技术中,采用了sdh技术的接入网系统是应用最普遍的。sdh的诞生解决了由于入户媒质的带宽限制而跟不上骨干网和用户业务需求的发展,而产生了用户与核心网之间的接入"瓶颈"的问题,同时提高了传输网上大量带宽的利用率。sdh技术自从90年代引入以来,至今已经是一种成熟、标准的技术,在骨干网中被广泛采用,且价格越来越低,在接入网中应用sdh技术可以将核心网中的巨大带宽优势和技术优势带入接入网领域,充分利用sdh同步复用、标准化的光接口、强大的网管能力、灵活网络拓扑能力和高可靠性带来好处,在接入网的建设发展中长期受益。

基本原理

sdh采用的信息结构等级称为同步传送模块stm-n(synchronoustransportmode,n=1,4,16,64),最基本的模块为stm-1,四个stm-1同步复用构成stm-4,16个stm-1或四个stm-4同步复用构成stm-16,四个stm-16同步复用构成stm-64,甚至四个stm-64同步复用构成stm-256;sdh采用块状的帧结构来承载信息,每帧由纵向9行和横向270×n列字节组成,每个字节含8bit,整个帧结构分成段开销(sectionoverhead,soh)区、stm-n净负荷区和管理单元指针(auptr)区三个区域,其中段开销区主要用于网络的运行、管理、维护及指配以保证信息能够正常灵活地传送,它又分为再生段开销(regeneratorsectionoverhead,rsoh)和复用段开销(multiplexsectionoverhead,msoh);净负荷区用于存放真正用于信息业务的比特和少量的用于通道维护管理的通道开销字节;管理单元指针用来指示净负荷区内的信息首字节在stm-n帧内的准确位置以便接收时能正确分离净负荷。sdh的帧传输时按由左到右、由上到下的顺序排成串型码流依次传输,每帧传输时间为125μs,每秒传输1/125×1000000帧,对stm-1而言每帧比特数为8bit×(9×270×1)=19440bit,则stm-1的传输速率为19440×8000=155.520mbit/s;而stm-4的传输速率为4×155.520mbit/s=622.080mbit/s;stm-16的传输速率为16×155.520(或4×622.080)=2488.320mbit/s。

sdh传输业务信号时各种业务信号要进入sdh的帧都要经过映射、定位和复用三个步骤。

映射是将各种速率的信号先经过码速调整装入相应的标准容器(c),再加入通道开销(poh)形成虚容器(vc)的过程,帧相位发生偏差称为帧偏移。

定位即是将帧偏移信息收进支路单元(tu)或管理单元(au)的过程,它通过支路单元指针(tuptr)或管理单元指针(auptr)的功能来实现。

复用的概念比较简单,复用是一种使多个低阶通道层的信号适配进高阶通道层,或把多个高阶通道层信号适配进复用层的过程。复用也就是通过字节交错间插方式把tu组织进高阶vc或把au组织进stm-n的过程,由于经过tu和au指针处理后的各vc支路信号已相位同步,因此该复用过程是同步复用原理与数据的串并变换相类似。

拓扑结构

sdh网络具有链型、星型、环型、树型和网孔型等结构形式,其中双环结构是一种常用的形式,因为其具有自愈功能,能提供较高的可靠性。较常用的有双纤单向通道保护环和双纤双向复用段保护环。

维护测试

当前的sdh网络在开通业务之前,要进行各种各样的传输性能测试和特性验证,主要进行以下几点的测试验证。

业务功能性

包括开销字节的发送及解码。

传输性能

bert误码测试,就是在各种速率下,传输误码性能的测试。

抖动漂移

对设备及网络进行抖动性能分析(包括:固有抖动、抖动转移特性、抖动传函等)和漂移测试。

特点

sdh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这是与它自身的特点是分不开的,其具体特点如下:

优点

(1)sdh传输系统在国际上有统一的帧结构数字传输标准速率和标准的光路接口,使网管系统互通,因此有很好的横向兼容性,它能与现有的pdh完全兼容,并容纳各种新的业务信号,形成了全球统一的数字传输体制标准,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

(2)sdh接入系统的不同等级的码流在帧结构净负荷区内的排列非常有规律,而净负荷与网络是同步的,它利用软件能将高速信号一次直接分插出低速支路信号,实现了一次复用的特性,克服了pdh准同步复用方式对全部高速信号进行逐级分解然后再生复用的过程,由于大大简化了dxc,减少了背靠背的接口复用设备,改善了网络的业务传送透明性。

(3)由于采用了较先进的分插复用器(adm)、数字交叉连接(dxc)、网络的自愈功能和重组功能就显得非常强大,具有较强的生存率。因sdh帧结构中安排了信号的5%开销比特,它的网管功能显得特别强大,并能统一形成网络管理系统,为网络的自动化、智能化、信道的利用率以及降低网络的维管费和生存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4)由于sdh多种网络拓扑结构,它所组成的网络非常灵活,它能增强网监,运行管理和自动配置功能,优化了网络性能,同时也使网络运行灵活、安全、可靠,使网络的功能非常齐全和多样化。

(5)sdh有传输和交换的性能它的系列设备的构成能通过功能块的自由组合,实现了不同层次和各种拓扑结构的网络,十分灵活。

(6)sdh并不专属于某种传输介质,它可用于双绞线、同轴电缆,但sdh用于传输高数据率则需用光纤。这一特点表明,sdh既适合用作干线通道,也可作支线通道。例如,我国的国家与省级有线电视干线网就是采用sdh,而且它也便于与光纤电缆混合网(hfc)相兼容。

(7)从osi模型的观点来看,sdh属于其最底层的物理层,并未对其高层有严格的限制,便于在sdh上采用各种网络技术,支持atm或ip传输。

(8)sdh是严格同步的,从而保证了整个网络稳定可靠,误码少,且便于复用和调整。

(9)标准的开放型光接口可以在基本光缆段上实现横向兼容,降低了联网成本。

缺点

有效性和可靠性是一对矛盾,增加了有效性必将降低可靠性,增加可靠性也会相应的使有效性降低。sdh的一个很大的优势是系统的可靠性大大的增强了(运行维护的自动化程度高),这是由于在sdh的信号--stm-n帧中加入了大量的用于oam功能的开销字节,这样必然会使在传输同样多有效信息的情况下,只有当pdh信号是以140mbit/s的信号复用进stm-1信号的帧时,stm-1信号才能容纳64×2mbit/s的信息量,但此时它的信号速率是155mbit/s,速率要高于pdh同样信息容量的e4信号(140mbit/s),也就是说stm-1所占用的传输频带要大于pdhe4信号的传输频带。

2.指针调整机理复杂

sdh体制可从高速信号中直接下低速信号,省去了多级复用/解复用过程。而这种功能的实现是通过指针机理来完成的,指针的作用就是时刻指示低速信号的位置,以便在“拆包”时能正确地拆分出所需的低速信号,保证了sdh从高速信号中直接下低速信号的功能的实现。可以说指针是sdh的一大特色。但是指针功能的实现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最重要的是使系统产生sdh的一种特有抖动--由指针调整引起的结合抖动。这种抖动多发于网络边界处,其频率低,幅度大,会导致低速信号在拆出后性能劣化,这种抖动的滤除会相当困难。

3.软件的大量使用对系统安全性的影响

sdh的一大特点是oam的自动化程度高,这也意味软件在系统中占用相当大的比重,这就使系统很容易受到计算机病毒的侵害,特别是在计算机病毒无处不在的今天。另外,在网络层上人为的错误操作、软件故障,对系统的影响也是致命的。这样系统的安全性就成了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以设备的维护人员必须熟悉软件,选用可靠性较高的网络拓扑。

应用

由于以上所述的sdh的众多特性,使其在广域网领域和专用网领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中国移动、电信、联通、广电等电信运营商都已经大规模建设了基于sdh的骨干光传输网络。利用大容量的sdh环路承载ip业务、atm业务或直接以租用电路的方式出租给企、事业单位。而一些大型的专用网络也采用了sdh技术,架设系统内部的sdh光环路,以承载各种业务。比如电力系统,就利用sdh环路承载内部的数据、远控、视频、语音等业务。

而对于组网更加迫切、而又没有可能架设专用sdh环路的单位,很多都采用了租用电信运营商电路的方式。由于sdh基于物理层的特点,单位可在租用电路上承载各种业务而不受传输的限制。承载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是利用基于tdm技术的综合复用设备实现多业务的复用,也可以利用基于ip的设备实现多业务的分组交换。sdh技术可真正实现租用电路的带宽保证,安全性方面也优于vpn等方式。在政府机关和对安全性非常注重的企业,sdh租用线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般来说,sdh可提供e1、e3、stm-1或stm-5等接口,完全可以满足各种带宽要求。同时在价格方面,也已经为大部分单位所接受。

现有技术问题及思考:

新建变电站投运前需要把opgw光缆架通,通过配置路由方式开通调度数据网远动通道,但往往因为架空线路路径长,受外界影响因素较大,无法与变电站建设保持同步,工程进度受阻导致无法按时架通opgw光缆。

新建变电站站址问题解决后,受外界社会影响小,能够按预定计划完成土建、电气、站内调试工作,站内远动信息与调度主站信息的核对是全站调试的最后一道工序。变电站设备多,导致远动信息数据量大,与调度主站核对信息工作量繁重,如果在光缆架通后开通调度数据网,调试时间紧张、调试质量下降,导致连续加班工作,投运时间滞后等不良影响。变电站远动调试受线路工程的制约因素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新建变电站远动信息调试的方法,其通过将新建变电站与运行变电站接通等技术,实现了提前完成新建变电站的调试,使得工作重心前移,整体工期缩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离新建变电站最近的运行变电站,运行变电站端的sdh光端机的数字配线架的2m接口通过同轴电缆经过运行变电站端的数据转换装置连接至室外天线;

s2新建变电站端的路由器通过同轴电缆依次经过新建变电站端的数字配线架的2m接口和数据转换装置连接至室外天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s3测试新建变电站与运行变电站两端数据转换装置的无线信号强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s4配置新建变电站与运行变电站两端数据转换装置,进行安全加密。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s5配置调度端sdh到运行变电站sdh的路由方式。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s6按照调度自动化下发的远动地址方式配置新建变电站端的路由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s7测试新建变电站端的路由器与调度端的路由器的物理链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s8进行远动调试,变电站工作全部结束。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s9正式光缆架通后,重新配置调度端的sdh到供电变电站端的sdh再到新建变电站端的sdh和路由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s10通过数字配线架连通sdh和路由器,正式远动通道运行。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正式光缆为opgw光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实现了提前完成新建变电站的调试,使得工作重心前移,整体工期缩短。

详见具体实施方式部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调试系统的拓扑图;

图2是本发明中正常系统的拓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做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新建变电站远动信息调试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离新建变电站最近的运行变电站,运行变电站端的sdh光端机的数字配线架的2m接口通过同轴电缆经过运行变电站端的数据转换装置连接至室外天线。

s2新建变电站端的路由器通过同轴电缆依次经过新建变电站端的数字配线架的2m接口和数据转换装置连接至室外天线。

s3测试新建变电站与运行变电站两端数据转换装置的无线信号强度。

s4配置新建变电站与运行变电站两端数据转换装置,进行安全加密。

s5配置调度端sdh到运行变电站sdh的路由方式。

s6按照调度自动化下发的远动地址方式配置新建变电站端的路由器。

s7测试新建变电站端的路由器与调度端的路由器的物理链路。

s8进行远动调试,变电站工作全部结束。

s9正式光缆架通后,重新配置调度端的sdh到供电变电站端的sdh再到新建变电站端的sdh和路由器。

s10通过数字配线架连通sdh和路由器,正式远动通道运行。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似,不同之处在于,

选取离新建变电站最近的运行变电站,在该站内数字配线架选择一对2m接口。

用同轴电缆连接与sdh连接的2m端口,同轴电缆另一端连接数据转换装置。

用同轴电缆连接数据转换装置与室外天线。

在新建变电站数字配线架,通过同轴电缆连接2m口的至路由器的端口。

用同轴电缆连接数据转换装置与室外天线。

测试两端数据转换装置的无线信号强度。

配置两端数据转换装置,进行安全加密。

配置调度端sdh到运行变电站sdh的路由方式。

按照调度自动化下发的远动地址方式配置站端路由器。

测试站端路由器与调度端路由器的物理链路。

进行工作量大的远动调试。变电站工作全部结束。

正式光缆架通后,重新配置调度sdh到供电站sdh再到新建站sdh光缆路由。

通过数字配线架连通sdh和路由器,正式远动通道运行。

说明:

1、运行变电站为离新建变电站最近的站,通过此站接入远动通道,以减少无线通道传输距离。该站与新建变电站无直接的电气联系,但该站能通过sdh与调度主站通讯。

2、供电变电站是通过架空线路为新建变电站提供电源的站,同时随线路架设opgw通讯光缆,此opgw即为正常的通讯通道。

3、sdh通常提供若干2m数字通道,通过数字配线架与设备连接。运行变电站通常会留有备用的2m数字通道,临时远动通道就是接入该备用的通道,用选择或指定均可。

4、待调试的新建变电站为远动通道的站端,调度端为主站,站端的各种设备信息,即遥信、遥控、遥测、遥调,要通过远动通道传到调度主站,以实现远方监测,实现变电站的无人值班。通常一个智能变电站的信号有5000个以上。

5、数字配线架就是一个同轴电缆的转接线,一端连sdh,一端连接设备,中间通过短接片连接,方便断开与接通回路。

6、该方法提供了一种在架空opgw在没有架通的情况下,能够提前开展远动调试,简单易行。

发明构思:采用在新建变电站附近运行变电站设置无线收发装置,最大限度使用已有设备,解决光缆架通后才能开通远动通道,核对远动信息的弊端,提前完成变电站的调试,使得工作重心前移。待正式光缆架通后,就能立刻投运新建变电站。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在与新建变电站选取运行的变电站作为远动通道接入点,从该站的数字配线架的备用2m数字接口,通过同轴电缆提供给数据转换装置,数据转换装置把2m数字接口传递过来的数据通过安全加密,转换成安全传输的具有方向性的无线信号,无线信号被新建变电站内的数据转换装置接收,转变成数字信号,通过接到数字配线架的路由器接收,再经过纵向加密,交换机与站内二次设备通讯。

该方案选取最近变电站作为通道接入点,缩短了无线传输的距离,降低了无线干扰的概率,传输功率也随之下降,安全可靠。

数据转换装置直采数字信号,通过加密算法转换成无线信号进行传输。

新建变电站数据转换装置临时代替sdh,路由器通过2m数字接口接入转换装置,运行变电站通过2m接口接入sdh,接口及协议标准,通用性强。相比从sdh配置光口板来说,简单易行。对运行变电站已有设备的安全运行没有影响。使用完毕后拆除方便。

新建变电站数字配线架2m数字接口上口至调度数据网路由器,下口至sdh,上下口为二次调试与通讯专业的分界口,避免了通讯专业人员二次进场。

新建变电站从数字配线架接入数据转换装置,能够最大限度对二次回路进行调试。待正式通道调通后,只需把数字配线架2m口短接连片接通即可。

新建变电站端路由器的配置,即至调度端的路由配置,可以按最终方式配置,无需关注通道的实现方式。

如图2所示,正式opgw光缆架通后,只需网管把调度sdh到运行变电站sdh链路配置调整,变为调度sdh先到与新建变电站供电的对端变电站sdh,然后经过新建opgw到新建变电站sdh,把数字配线架2m口短接连片切换到sdh即可,省去了路由器重复调试的弊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