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5G板载双2×2MIMO无线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66833发布日期:2019-07-27 09:14阅读:580来源:国知局
一种5G板载双2×2 MIMO无线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通讯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5g通讯的无线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5g网络是第五代也是最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其峰值传输速度理论上可达几十个g(单位:bps,即每秒比特数),比目前正在使用的4g网络快了数百倍之多。

由于信号在超高频波段上的传输具有损耗大、传输距离短的缺点,此前这一技术难题一直成为制约业界网络发展的瓶颈,直到2014年韩国的三星电子利用64个天线单元的自适应阵列传输技术攻克了这一难题,才使得信号在超高频波段上的高速远距离传输成为可能。2016年,诺基亚与贝尔公司合作在加拿大完成了5g信号的测试工作。2017年底,在国际电信标准组织3gppran第78次全体会议上,5gnr版本正式发布,这是全球第一个可商用部署的5g标准。到了2018年底,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分别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划分了5g试验频率资源,标志着5g网络在国内正式进入部署和商用阶段。

在此大背景下,作为5g网络的基石,具有mimo的天线阵列产品及其控制系统就成为构建5g网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mimo的天线阵列基本是采用2×2mimo天线阵(2×2,即2收+2发,1收1发为一个天线对,它是一个射频系统可以正常工作的最小单元),其无线控制系统软件也是基于这一天线阵列开发。比如hjx-ad9371-sdr软件无线电平台。

目前类似hjx-ad9371-sdr软件无线电平台基本都存在如下的缺陷和不足:

(1)目前的平台大多仅是个评估版本(ad9371evaluationboards),是提供给客户进行测试和二次开发的,离真正商用还有一定距离;

(2)该平台只支持2×2mimo(采用一片ad9371芯片,具有一个2收和2发的rf收发器),如果要组成64个天线阵列(即64×64mimo),则需要32个板载平台,不仅造价高昂,而且占据较大的安装空间,使得布局较为困难;

(3)该平台的控制软件基于atmelarm9嵌入式平台开发,设计中其底层驱动与上层应用之间的耦合度较高,并不完全遵循嵌入式开发的理念,上层应用开发者需要密切关注底层硬件的结构设计,因此可移植性比较差;

(4)出于安全的考虑,该平台应用了硬件看门狗设备,这导致平台不宜维护和操作,虽然平台软件为使用者提供了控制台交互的功能,但操作性差,可靠性不高,操作中稍有不慎,或者上层应用因某种原因挂起而不能及时进行喂狗操作,看门狗就会导致系统重启。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5g板载双2×2mimo无线控制系统,支持4×4mimo天线阵,满足既定安装空间的布局需要,降低成本,实现商业化。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5g板载双2×2mimo无线控制系统,包括硬件平台、底层驱动模组和上层应用模组;

所述硬件平台至少具有两条空闲spi总线和若干gpio端口,供电设备与gpio端口连接,为硬件平台供电;硬件平台上搭载两片ad9371芯片、一ad9528芯片和一fpga芯片,其中两片ad9371芯片和一ad9528芯片共用第一spi总线,并通过不同的cs片选信号分别进行控制,ad9528芯片用于为ad9371芯片提供工作时钟信号,fpga芯片与第二spi总线进行交互,提供与配置ad9371及前端信道参数相关的功能;

所述底层驱动模组包括第一spi总线设备管理模块、第二spi总线设备管理模块和gpio控制模块,所述第一spi总线设备管理模块与第一spi总线通讯,由上层应用模组控制对两片ad9371芯片进行配置,两片ad9371芯片采用不同的副本、相同的配置参数的形式进行配置;所述第二spi总线设备管理模块与第二spi总线通讯,驱动板载系统提供的资源实现spi总线各芯片设备的读写、gpio端口的控制,以及为上层应用提供ioctl接口;

上层应用模组通过底层驱动模组提供的ioctl接口,与第一spi总线设备管理模块通讯,控制第一spi总线对ad9371芯片进行读写操作。

本发明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为,所述硬件平台为arm9嵌入式平台或armcortex-a8嵌入式平台。

作为优选地,所述硬件平台还具有至少一个ethernet网口资源和一个串口或usb口资源;所述硬件平台通过ethernet网口资源连接到交换机或局域网中。

优选地,所述底层驱动模组对gpio端脚控制,并予以抽象化,使其对上层应用模组不可见。

优选地,所述上层应用模组包括本地运维模块、配置管理模块和远程监控模块。

优选地,所述上层应用模组遵循adi标准配置流程及其提供的通用api接口对ad9371芯片进行逐条配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5g天线阵列,包括16个上述的无线控制系统,各无线控制系统采用相同的软硬件环境,统一供电,统一配置。

有益效果:(1)本发明直接针对商业用途和需求而设计,目的性更强;本发明中的板载平台集成2片ad9371芯片,从而支持双2×2(也就是4×4)的mimo,只需要16个板载平台就可组成64个天线阵列,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安装空间大大减少,布局也更为紧凑、合理;

(2)本发明的控制软件遵循嵌入式系统的设计理念,设计中将底层驱动与上层应用的功能相分离,上层应用无需关注下层的驱动是如何与硬件交互的,从而大大降低了两者之间的耦合度,使得软件可以方便地移植到新的嵌入式平台中;

(3)本发明中的板载平台无需看门狗设备,而是由软件系统自身来提供安全性的支持,因此更利于维护;

(4)本发明的控制系统软件对外提供统一的socket接口,依据相应的接口协议,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无线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上层应用功能模块中的本地运维模块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上层应用功能模块中的配置管理模块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上层应用功能模块中的远程监控模块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一种5g板载双2×2mimo无线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硬件平台、底层驱动模组和上层应用模组。

所述硬件平台为arm9嵌入式平台、armcortex-a8嵌入式平台或其它平台,但所选择的平台至少可提供2条空闲的板载自带的spi总线、一个ethernet网口资源、一个串口或usb口资源及若干gpio端口资源。供电设备与gpio端口连接,为硬件平台供电;硬件平台上搭载两片ad9371芯片、一ad9528芯片和一fpga芯片。单个板载系统采用双2×2mimo结构,即采用2片ad9371芯片,通过arm系统软件(包括底层驱动和上层应用),分别配置这2片ad9371的rf收发器到正常工作状态,从而实现4×4mimo功能。两片ad9371芯片和一ad9528芯片共用第一spi总线,并通过不同的cs片选信号分别进行控制,ad9528芯片用于为ad9371芯片提供工作时钟信号,因此可以事先配置死,从而不占用spi总线资源;fpga芯片参照现有的无线电平台,与第二spi总线进行交互,提供与配置ad9371及前端信道参数相关的功能。

所述底层驱动模组包括第一spi总线设备管理模块、第二spi总线设备管理模块和gpio控制模块,所述第一spi总线设备管理模块与第一spi总线通讯,由上层应用模组控制对两片ad9371芯片进行配置,两片ad9371芯片采用不同的副本、相同的配置参数的形式进行配置;所述第二spi总线设备管理模块与第二spi总线通讯,驱动板载系统提供的资源实现spi总线各芯片设备的读写、gpio端口的控制,以及为上层应用提供ioctl接口;底层驱动模组对gpio端脚控制,并予以抽象化,使其对上层应用模组不可见。本无线控制系统遵循嵌入式系统的开发理念,划清底层驱动与上层应用的功能界限,使底层驱动着眼于具体硬件平台,实现对硬件设备的直接控制,而上层应用则着眼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将相关功能转化为与硬件无关的操作,并为这些操作确定所需的ioctl。

上层应用模组通过底层驱动模组提供的ioctl接口,与第一spi总线设备管理模块通讯,控制第一spi总线对ad9371芯片进行读写操作。所述上层应用模组包括本地运维模块、配置管理模块和远程监控模块。所述上层应用模组遵循adi标准配置流程及其提供的通用api接口对ad9371芯片进行逐条配置。

在操作性方面,本实施例中无线控制系统的除了提供本地的控制台交互界面外,还为用户提供pc机上的图形应用交互界面,使得使用者可以将板载系统通过ethernet连接到交换机或局域网中,从而实现对板载系统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为确保系统安全,除了开放必要的端口外,关闭不必要的端口及相关服务,并增加系统登录口令验证功能。

应用16个本实施例的无线控制系统,组成64个天线阵列,提供给5g基站使用,各无线控制系统采用相同的软硬件环境,统一供电,统一配置。

如图2,上层应用功能模块中的本地运维模块流程为:

①运维人员开始接入本地板卡系统;

②运维人员检查log信息,分析板卡系统当前运行状况;

③如果存在故障:

是设备故障,则分析故障原因并排除;

是软件故障或需要软件功能升级,则更新新的软件;

④若故障排除或更新软件后,运维人员给板载系统重新上电,检查配置管理模块运行是否正常,确认无误,则结束本地运维工作;

⑤如果存在系统安全隐患,则运维人员可以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及相应端口,并加强登录口令管理。

如图3,上层应用功能模块中的配置管理模块流程为:

①配置系统首先加载默认配置信息;

②继续加载驱动模块,并打开对应设备文件;

③加载成功,则检查fpga状态;

④若fpga状态就绪,则开始配置ad9371的外部时钟(可通过配置ad9528实现);

⑤成功,则遵循adi流程,依据配置副本1对第一片ad9371进行配置(图3中用9371_0标识);

⑥成功,则依据配置副本2对第二片ad9371进行配置(图3中用9371_1标识);

⑦成功,则配置前置rf信道参数;

⑧成功,则配置工作成功完成;

否则,若前面操作中任一步骤失败,则配置工作均告失败,配置系统将把错误信息计入系统log,可通过控制led灯予以警示,供运维人员后期检查使用。

如图4,上层应用功能模块中的远程监控模块流程为:

①pc机端工作人员开始检查板载系统运行状况;

②pc机端应用通过局域网向板卡发出连接请求;

③若板卡系统运行正常,则会接受连接请求,与pc机端应用建立连接;

④pc机端应用向板卡系统发出状态查询请求;

⑤板卡系统将当前状态反馈给pc机端应用;

⑥pc机端应用根据反馈的状态信息判断板卡系统是否存在故障;

⑦如板卡系统运行正常,则pc机端应用向板卡系统发出断开连接请求,板卡系统将断开与pc机端应用的连接;否则,若板卡系统无响应,或反馈存在故障,pc机端监控人员将通知运维人员介入。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发明,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发明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