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关系的识别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13314发布日期:2019-07-19 22:28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关系的识别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属性识别,尤其涉及移动终端之间关联关系的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习惯于通过使用移动终端中的app来满足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需求,一个用户甚至同时携带并使用多个移动终端。许多app和服务提供商需要收集移动终端的属性信息,以提供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服务。其中,移动终端之间关联关系,作为终端属性、以及用户画像的一个维度,能向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例如向彼此关联的多个移动终端推送相同的消息或提供相同的应用和服务,在二者之间传送消息,根据所关联移动终端的属性来确定一个移动终端的属性等。但本领域还没有提供一种无需用户参与的、能自动且准确的识别移动终端之间关系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关系的识别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服务器能够获取m个移动终端的信息{i1,i2,…,im},其中ii是第i个移动终端的信息,至少包括(gii,nii),gii是第i个移动终端在n个预设时间段的地理位置信息,gii={gii,1,gii,2,…,gii,n},其中gii,j是第i个移动终端在第j个预设时间段的地理位置信息,nii是第i个移动终端在n个预设时间段的网络连接信息,nii={nii,1,nii,2,…,nii,n},其中nii,j包括第i个移动终端在第j个预设时间段的网络连接信息,i=1…m,j=1…n;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比较任意两个移动终端的信息im和in,对于第k个预设时间段,如果gim,k与gin,k匹配,和/或,nim,k与nin,k匹配,那么统计为一次成功匹配,最终统计得到成功匹配总次数cm,n,其中,m=1…m,n=1…m,m≠n,k=1…n;

s200、如果cm,n≥d1,那么确定第m个移动终端和第n个移动终端具有第一关系,其中,d1为第一阈值。

通过本发明,服务器通过收集的多个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和网络连接信息,自动识别出具有关联关系的移动终端,并且这两类信息相互结合参照,在一个较大的时间窗口内进行统计分析,使得最后判断得到的移动终端的关联关系结果更为准确和稳定。服务器保存得到的移动终端的关联关系信息,应用于各类应用,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关系的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移动终端预设时间段的地理位置信息匹配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这种描述是通过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介绍了与本发明的原理相一致的具体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的描述是足够详细的,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践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其他实施方式并且可以改变和/或替换各要素的结构。因此,不应当从限制性意义上来理解以下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关系的识别方法。根据本发明,服务器可以物理实现为一个服务器,也可以实现为包括多个服务器的服务器群组;移动终端可以物理实现为智能手机、pad、笔记本电脑等能够安装应用程序(例如app)的任意移动终端。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服务器和移动终端的型号、规格等参数并不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移动终端中集成的sdk定时或受事件驱动来收集移动终端地理位置信息和网络连接信息,然后和当前时间一起生成数据包并发送给服务器;其中,地理位置信息,例如gps数据(例如经纬度坐标数据)、蓝牙、wifi定位信息等;网络连接信息包括终端当时连接的和/或扫描到的wifi接入点的信息,每个wifi接入点的信息至少包括wifi接入点的mac地址,还可以包括wifi信号强度、网络名称等。

服务器接收一个移动终端上报的信息,并进行处理,包括:根据终端上报的gps数据、wifi网络信息等进行定位并确定终端地理位置数据,位置数据可以是经纬度坐标数据,优选的是根据经纬度坐标数据生成的哈希值(例如geohash值);对位置数据进行合并和填充,当连续两次上报的终端的地理位置数据指示同一位置时,认为终端在这两次采样时间之间的时间段内也处于该位置,因而对该时间段的位置数据进行填充、合并,将这个时间段关联到该位置,最终不断合并处理后,服务器获得并存储该移动终端的先后多个时间段与终端位置数据的关联关系,例如,某天时间段1:9:00am~11:00am,对应位置a,时间段2:11:10am~13:00pm,对应位置b,时间段3:13:30pm~17:00pm,对应位置a等,此外,有的时刻的位置数据不与相邻位置数据指向同一位置,那么就仍然与时刻关联后存储即可;同样的,服务器对于连续多次上报的指示连接同一网络的网络连接信息进行填充与合并,以将时间段关联该网络,对于连续多次上报指示扫描到相同网络信息的情况,也可以进行时间段的信息填充与合并,将时间段与扫描网络信息进行对应。服务器逐渐收集并存储了大量移动终端的信息,可以应用本发明的方法识别大量移动终端之间的关系。这些数据处理使用现有技术实现即可,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

根据本发明,根据两个移动终端在n个预设时间段内的地理位置和网络连接信息来确定移动终端的关系。所述预设时间段可以是晚上时段,例如,晚上9点到第二天早上6点,可以是工作日白天时段,例如,上午9点-12点,下午1点-5点,还可以是其他时间段。一个实施例中,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所述预设时间段,例如,当需要识别两个终端是否为同一用户的终端、或属于家人的终端,那么预设时间段选择晚上在家休息时间,如果需要识别两个终端是否属于同事的终端,那么预设时间段选择工作日白天上班时间。此外,为了获取准确的识别结果,需要统计分析连续一段时间的数据,例如,连续n天的晚上时段,或连续n个工作日的白天时段等,n的数量由用户指定,优选实施例中,n为28,90,180(天)。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根据两个移动终端连续n天的地理位置和网络连接信息来设置所述预设时间段,例如,当服务器判断两个移动终端曾在一个或多个晚上时段某个时刻处于同一地理位置或连接同一个wifi后,可以设置预设时间段为晚上时段,目的是识别两个终端是否为同一用户的终端、或属于家人的终端;如果判断两个移动终端曾在一个或多个白天时段某个时刻处于同一地理位置或连接同一个wifi后,可以设置预设时间段为白天时段,目的是识别两个终端是否属于同事的终端。

根据本发明,服务器能够获取m个移动终端的信息{i1,i2,…,im},其中ii是第i个移动终端的信息,至少包括(gii,nii),gii是第i个移动终端在n个预设时间段的地理位置信息,gii={gii,1,gii,2,…,gii,n},其中gii,j是第i个移动终端在第j个预设时间段的地理位置信息,nii是第i个移动终端在n个预设时间段的网络连接信息,nii={nii,1,nii,2,…,nii,n},其中nii,j包括第i个移动终端在第j个预设时间段的网络连接信息,i=1…m,j=1…n。具体地,gii,j包括第j个时间段中一个或多个时刻/时间段与对应的第i个移动终端的位置数据,nii,j包括第j个时间段中一个或多个时刻/时间段与对应的连接/扫描wifi网络的信息。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服务器获取m个移动终端的信息{i1,i2,…,im}之后,进行移动终端关系的识别,包括以下步骤:

s100、比较任意两个移动终端的信息im和in,对于第k个预设时间段,如果gim,k与gin,k匹配,和/或,nim,k与nin,k匹配,那么统计为一次成功匹配,最终统计得到成功匹配总次数cm,n,其中,m=1…m,n=1…m,m≠n,k=1…n;

s200、如果cm,n≥d1,那么确定第m个移动终端和第n个移动终端具有第一关系,其中,d1为第一阈值。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预设时间段被划分为k个子时间段,每个子时间段对应一个分数,k≥2。如图2所示,s100中gim,k与gin,k匹配的判断过程,具体实现为以下步骤:

步骤a、对于第p个子时间段,如果gim,k,p与gin,k,p匹配,那么ap=1,否则ap=0;其中,p=1…k,gim,k,p是第m个移动终端在第k个预设时间段的第p个子时间段的地理位置信息,gin,k,p中是第n个移动终端在第k个预设时间段的第p个子时间段的地理位置信息;

步骤b、计算分数其中,gp是第p个子时间段的分数;

步骤c、如果分数g≥d2,那么确定gim,k与gin,k匹配,其中,d2为第二阈值。

经过步骤a~步骤c,服务器能够准确判断两个移动终端在一个预设时间段内位置是否匹配,有利于准确判断两个移动终端之间的关系。

其中,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来划分预设时间段,例如,划分为3段或4段。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k=4,预设时间段为晚上时段,被划分为4个子时间段,即,21:00pm~22:59pm,23:00pm~第二日2:59am,3:00am~4:59am,5:00am~6:59am。每个时间段具有预设分数,分数越高表示该时间段对于终端之间关系的判断越重要,例如上述23:00pm~第二日2:59am的分数6,其他三个时间段分数为2,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分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术语“分数”可以被理解为或者等同于术语“权重”的含义)。

进一步的,μ2是第二预设比例因子(例如60%,70%),d2还可以为对取整后的值,或由用户根据经验来设置。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a中gim,k,p与gin,k,p匹配的判断条件是:如果根据gim,k,p与gin,k,p确定两个移动终端在第p个子时间段内某个时刻处于同一个位置,那么确定gim,k,p与gin,k,p匹配。具体地,服务器可以按照时间从前到后逐渐的比较gim,k,p与gin,k,p,当某个时刻,两个移动终端都有位置数据时,就比较两个位置数据是否指向同一个位置,即两个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同一个位置。如果两个位置数据相同,或者两个位置十分接近,那么一般认为两个位置数据指向同一个位置,服务器可以根据两个位置数据(例如经纬度坐标数据)计算二者之间的距离,如果距离小于第三阈值d3(例如d3为10米,20米,50米),那么两个位置数据指向同一个位置。另一种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位置数据是服务器根据经纬度数据计算的哈希值,例如,利用geohash算法将经纬度信息编码成字符串格式的geohash值,因此判断两个位置数据是否指向同一个位置时,结合系统设置的范围精度(例如,范围精度为20米、50米等),把两个位置数据的geohash值的字符串前缀进行匹配(字符串前缀匹配的位数越多,匹配到的范围越近),如果二者匹配,那么两个位置数据指向同一个位置。用户根据经验设置范围精度、阈值d3等。

当然,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预设时间段可以不划分子时间段,不分段计分,s100中gim,k与gin,k匹配的判断过程,具体实现为以下步骤:如果根据gim,k与gin,k确定两个移动终端在第k个预设时间段内某个时刻处于同一个位置,那么确定gim,k与gin,k匹配。其中,服务器可以采用上文所述方式来判断某时刻的两个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同一个位置。这个实施例简单易行,有利于提高海量数据分析的处理效率。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nii是第i个移动终端连接wifi网络的信息,也就是说,移动终端关系判断过程中,仅使用移动终端连接wifi的信息作为网络连接信息。进一步的,步骤s100中,nim,k与nin,k匹配的判断条件是:如果nim,k≠null,nin,k≠null,且根据nim,k与nin,k确定两个移动终端在第k个预设时间段内某个时刻连接同一个wifi网络。具体地,服务器可以按照时间从前到后逐渐的比较nim,k与nin,k,当某个时刻,两个移动终端都连接了wifi网络时,就比较两个移动终端所连接的wifi网络是否相同,例如比较两个移动终端所连接wifi网络的mac地址是否相同,如果所连接wifi网络的mac地址相同,那么两个移动终端连接同一个wifi网络。

另一个实施例中,nii是第i个移动终端在n个预设时间段的连接过的和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信息,也就是说,移动终端关系判断中,可以使用终端连接过的wifi网络信息,也可以使用终端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信息来作为网络连接信息,优选的,优先使用终端连接过的wifi网络信息,在没有连接过的wifi网络信息,但有扫描到的wifi网络信息时,才使用扫描到的wifi网络信息来判断。进一步的,步骤s100中,nim,k与nin,k匹配的判断条件是:如果nim,k≠null,nin,k≠null,且根据nim,k与nin,k确定两个移动终端在第k个预设时间段内某个时刻连接同一个wifi网络,或者nim,k≠null,nin,k≠null,且根据nim,k与nin,k确定两个移动终端在第k个预设时间段内某个时刻扫描到的wifi网络相同。具体地,服务器可以按照时间从前到后逐渐的比较nim,k与nin,k,当某个时刻,两个移动终端都连接了wifi网络时,就比较两个移动终端所连接的wifi网络是否相同,例如比较两个移动终端所连接wifi网络的mac地址;如果某个时刻,两个移动终端没有都连接wifi网络,但都有扫描到的wifi网络信息时,就比较两个移动终端所扫描的wifi网络是否相同,其中所扫描的wifi网络包括一个或多个wifi网络,服务器可以选择终端上报的扫描到的wifi中信号最强的一个wifi的信息,或者选择其中预设数量的wifi网络的信息集作为终端网络连接信息。服务器比较两个移动终端所扫描的wifi网络是否相同时,逐个比较网络的mac地址,如果两个终端所扫描的wifi网络中有相同的wifi,或者两个终端的两组所扫描wifi网络完全相同,那么认为两个终端扫描到的wifi网络相同。用户可以根据需求来选择比较方式,利用现有技术实现即可,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d1=μ1×n,μ1是第一预设比例因子(例如70%,80%)。进一步的,d1可以是对μ1×n取整后的值。用户可以根据需要直接设置d1,或者利用上述公式,选择μ1以得到合适的d1。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在获得第m个移动终端和第n个移动终端的预设关系后,保存该关系数据,并根据该关系数据来提供服务,例如,向第m个移动终端和第n个移动终端推送相同的消息、提供相同的应用和服务,根据所关联移动终端的属性来确定一个移动终端的属性等。因为两个终端的用户在生活中或工作中存在密切关系,可能对所推送的信息具有相同相近的兴趣,因而上述推送具有很好的效果,也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此外,根据公开的本发明的说明书,本发明的其他实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明显的。实施方式和/或实施方式的各个方面可以单独或者以任何组合用于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中。说明书和其中的示例应该是仅仅看作示例性,本发明的实际范围和精神由所附权利要求书表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