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自组网络构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561891发布日期:2019-08-30 23:24阅读:1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线自组网络构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自组织网络应用技术,尤其涉及灾害监控领域使用的自组织网络的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自组织网络即manet(mobileadhocnetwork),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无线通信网络的技术。是一个由几十到上百个节点组成的、采用无线通信方式的、动态组网的多跳的移动性对等网络。其目的是通过动态路由和移动管理技术传输具有服务质量要求的多媒体信息流。通常节点具有持续的能量供给。

与蜂窝网络相比,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节点间通信不依赖于任何通信基础设施,整个网络分布式运行。一个无线自组织网络依靠节点之间的相互协作来完成网络的建立和维护,且随时可能有节点接入或离开网络。一个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所有节点和节点间的无线信道构成了该网络的拓扑结构。设计适用的网络拓扑及其组网方法是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关键技术点。网络拓扑及其组网方法的设计直接影响到无线自组织网络的节点容量、可扩展性、覆盖范围、网络带宽、数据传输时延、路由协议性能等关键网络性能指标的优劣。一个设计良好的无线自组织网络拓扑及其组网方法应能在适应网络拓扑动态变化的同时提供较好的上述网络性能指标。

在地震、泥石流、火灾等自然灾害救灾现场,由于没有基站、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可以利用,所以更适合无线自组网形式进行通信、灾害监控预警等;需要通信的救援小组和设备之间也可以通过移动自组织网络建立通信,而不必依赖陆地或者卫星通信系统。因此无线自组网络在抗震救灾场合具有独特优势和适用性。但现在并没有特别针对性地适合灾害现场的自组网络构建方法和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自组网络构建方法,适用于构建灾害现场监控预警系统。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线自组网络构建方法,用于构建灾害现场监控预警系统,步骤包括:

用摄像装置监控灾害重点部位,

用报警装置提示现场提示人员撤离,

用承台承载和安装所述摄像装置和报警装置;

所述摄像装置通过无线收发终端发送数据给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通过无线收发终端发送指令给所述摄像装置和报警装置。

优选的,所述无线收发终端采用802.11b/g通信协议进行数据收发;并利用服务器与参与救灾人员的移动终端进行通信。

优选的,所述摄像装置为双ccd红外可变焦数字高清摄像机,所述摄像装置内置图像采集卡,所述图像采集卡采用mpeg4标准对采集到的视频数据进行压缩。

优选的,所述服务器的输出端连接显示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服务器发送数据给所述显示模块。

优选的,所述承台包括全向数字高精度云台;所述的报警装置包括报警灯和喇叭,报警灯和喇叭与摄像装置的摄像头朝向一致并且在必要时随云台转动而始终显露在易观察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承台上设置有在杆件或者墙面上快速安装的快装装置,快装装置包括所述承台底部固定连接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固定孔和第一连接孔,所述安装板一侧通过活页连接有活页板,所述活页板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活页板向安装板背面转动后,第二连接孔与第一连接孔位置相对固定孔在活页板转动方向的两侧对称布置;所述活页板上设有u型切口,u型切口内的u型弹片向活页板背面略伸出,所述u型弹片与活页板背面之间插接有用于在杆件上安转的杆件固定夹。

优选的,所述杆件固定夹顶部为弓形固定弹片,所述固定弹片背面设有供所述u型弹片插入的插入槽,所述固定弹片下端固定连接竖向弹片,竖向弹片下端弹性地抵靠杆件的杆身,也就是杆件固定夹主体由固定弹片和竖向弹片呈t形连接构成。

优选的,所述固定弹片表面与所述竖向弹片下端固定有摩擦片。

优选的,所述的活页板在靠近活页的位置具有向板面突出、贯通整个活页板上下的弯折部。

优选的,所述的报警装置包括报警灯与喇叭,固定连接在承台上,且分布于摄像装置左右两侧。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相对于普通无线网络来说,不需要增添任何网络基础设施,无线收发模块间无需布线,安装、迁移更加方便,系统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并且适合在灾害现场快速构建和实施,开展迅速辅助和协助抗震救灾等工作。本发明起到视频监控,二次灾害预警,为救灾决策指挥提供依据等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承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承台连接杆件后的局部右剖图。

图中:1-摄像装置、2-报警装置、3-承台、4-无线收发终端、5-服务器、6-移动通信端、7-显示模块、8-安装板、9-固定孔、10-第一连接孔、11-活页板、12-u型弹片、13-第二连接孔、14-杆件固定夹、15-报警灯、16-喇叭、17-固定弹片、18-插入槽、19-竖向弹片、20-摩擦片、21-弯折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的一种无线自组网络的构建方法,用于构建灾害现场监控预警系统,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用摄像装置1监控灾害重点部位,所述摄像装置1为双ccd红外可变焦数字高清摄像机,所述摄像装置1内置图像采集卡,所述图像采集卡采用mpeg4标准对采集到的视频数据进行压缩,所述摄像装置1通过无线收发终端4发送数据给服务器5。工作时,多个摄像装置1实时监控重点区域,最终将交互并压缩的图片数据发送给无线收发终端4,再从无线收发终端接收指令,进行监控角度调整、发送频率调整,实现更好地实时监控相关区域的效果。

所述服务器5通过无线收发终端4发送指令给摄像装置1和报警装置2,无线收发终端4采用802.11b/g通信协议进行数据收发,并利用服务器5与参与救灾人员的移动终端6进行通信,服务器5的输出端连接显示模块7的输入端,发送数据给显示模块7。指挥人员从显示模块7查看收到的数据,经过决策发布指令,指令通过服务器5和无线收发终端传递给参与救灾人员的移动终端6、摄像装置1与报警装置2,从而达到指挥即时精准、信息快速流通、救援高效准确的效果,另外无线收发模块间无需布线,安装、迁移更加方便,系统具有更好的鲁棒性,起到更好的抗震救灾效果。

所述承台3承载和安装摄像装置1和报警装置2,用报警装置2提示现场提示人员撤离,报警装置2包括报警灯15与喇叭16,固定连接在承台3上,分布于摄像装置1左右两侧。承台3包括全向数字高精度云台,云台可随监控角度调整需要而转动,配合报警装置2与摄像装置1能大范围监控和警示,起到更好的迅速辅助工作的作用。报警装置2接到指令后,可以开启或关闭报警灯15与喇叭16,需要警戒时,报警灯15闪烁发出醒目红光,喇叭播放警笛声,从而实现必要时相关区域警戒提示的效果,提高救灾效率效果。

所述承台3上设置有在杆件或者墙面上快速安装的快装装置,快装装置包括所述承台3底部固定连接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上设有固定孔9和第一连接孔10,所述安装板8一侧通过活页连接有活页板11,所述的活页板11在靠近活页的位置具有向板面突出、贯通整个活页板11上下的弯折部,从而方便连接更大尺寸的杆件。所述活页板上设有第二连接孔13,活页板11向安装板8背面转动后,第二连接孔13与第一连接孔10位置相对固定孔9在活页板11转动方向的两侧对称布置;所述活页板11上设有u型切口,u型切口内的u型弹片12向活页板11背面略伸出,所述u型弹片12与活页板11背面之间插接有用于在杆件上安转的杆件固定夹14。若需将承台3安装在墙面时,相关人员通过安装板8上的固定孔9和第二连接孔13安装螺丝将安装板8初步固定在墙面上,三个位置螺栓固定足够保证固定牢固。使整个承台3稳定固定在灾害区域的墙面上。此时无需使用杆件固定夹14。而u型弹片12因为向活页板11背面略伸出,且具有弹性可以起到弥补墙面不平整的作用。

所述杆件固定夹14顶部为弓形固定弹片17,所述固定弹片17背面设有供所述u型弹片12插入的插入槽18,所述固定弹片17下端固定连接竖向弹片19,竖向弹片19下端弹性地抵靠杆件的杆身。所述固定弹片17表面与所述竖向弹片19下端固定有摩擦片20。也就是杆件固定夹14主体由固定弹片17和竖向弹片19呈t形连接构成。需要将承台安装到杆件上时,先将u型弹片12插进插入槽18,向安装板9方向转动活页板11,将固定弹片17的弓形朝向杆件抵靠到杆件的杆身上,竖向弹片下端弹性地抵靠杆件的杆身,固定弹片17表面与竖向弹片19下端所设摩擦片20会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将整个装置固定在杆件上,增大摩擦力。然后用一个螺栓通过第一连接孔10和第二连接孔13即可固定。这样方便在墙面、石壁、电杆、木杆等部位固定设备,适合救灾等安装不方便的地方快速安装定位。在墙面或者石壁上固定的时候也可以用杆件固定夹14,利用固定弹片17和竖向弹片19都可以被弹性下压的作用,以更大范围地弥补墙面或者石壁表面的不平整。

工作时,布控在灾害重点区域的多个摄像装置1实时监控相关区域,然后将数据压缩并交互后通过无线信道发送至无线收发终端4,无线收发终端4将数据通过无线信道传输给服务器5,服务器5将数据传输给显示模块7和救灾人员移动终端6,指挥人员通过显示模块7下达指令,显示模块7将指令相关数据发送给服务器5,服务器5把指令相关数据发送给救灾人员的移动终端6和无线收发终端4,无线收发终端4将指令发给摄像装置1和报警装置2,摄像装置1收到指令可以调整监控角度或改变发送监控图像的频率即时将需求的图像数据交互给指令人员和救灾人员,报警装置2收到指令后,可以开启或关闭报警灯15和喇叭16,需要警戒时,报警灯15闪烁发出醒目红光,喇叭播放警笛声,从而实现必要时相关区域警戒提示的效果,提高救灾效率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上流程从而起到辅助救灾,视频监控,二次灾害预警和为救灾决策指挥提供依据的作用。

本发明相对于普通无线网络来说,不需要增添任何网络基础设施,无线收发模块间无需布线,安装、迁移更加方便,系统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并且适合在灾害现场快速构建和实施,从而开展迅速辅助和协助抗震救灾等工作。本发明起到视频监控,二次灾害预警,为救灾决策指挥提供依据、指挥救灾信息一体化等作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