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使用时长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11353发布日期:2019-08-13 18:18阅读:10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机使用时长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手机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机使用时长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丰富,订餐、打车、网购、理财、交友等都能轻松完成,但随之而来的是手机成瘾问题越来越严重,据2012年德国调查发现,中国人平均每天每人玩手机达3小时,特别是青少年远远超过这个平均数,给身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鉴于此,对于长时间使用手机的人群,尤其是青少年而言,控制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使用手机的技术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手机使用时长的控制方法,避免用户尤其是青少年使用手机时间过长。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手机使用时长的控制方法,其步骤包括:

步骤1:预设手机使用时长阈值t、眼部像素值的均方误差阈值δ和连续闭眼或揉眼的时长阈值ε;预设控制模式;

步骤2:建立图像模板,具体为:

步骤2.1:手机开启后,摄像头采用等时间间隔n进行拍照捕捉图像;

步骤2.2:判断步骤2.1中捕捉到的图像是否是人脸图像,若是,将人脸图像作为该用户的图像模板存入存储器中,用户的图像模板存入存储器后停止捕捉图像并开始计时;

步骤3:基于预设的控制模式,根据计时时长,切换手机至受限模式;所述控制模式包括:控制模式一,在计时时长到达预设的手机使用时长阈值t时,手机自动切换到受限模式;控制模式二,在计时时长到达预设的手机使用时长阈值t时,不立即切换手机至受限模式,而是根据预设的手机使用时长阈值t、眼部像素值的均方误差阈值δ、连续闭眼或揉眼的时长阈值ε和图像模板,判断用户是否眼部疲劳,在用户眼部疲劳时,将手机切换到受限模式,具体步骤为:计时时长达到预设的手机使用时长阈值t时,摄像头采用等时间间隔k进行拍照捕捉图像,k≤100ms;将此次捕捉的图像与图像模板进行比对,判断是否是同一用户,若不是同一个用户,则返回步骤2,若是同一个用户,则检测眼部像素值的均方误差mse,

mn为图像大小,m为图像的长,n为图像的宽;(i,j)为图像中的像素点,其中,1≤i≤m,1≤j≤n;s(i,j)为图像模板眼部区域的像素值,s'(i,j)为待比对图像的眼部区域像素值;

若mse大于预设均方误差阈值δ,则认为该图像为用户在闭眼或揉眼的图像;统计连续闭眼或揉眼的图像个数p,若连续闭眼或揉眼的总时长即p×k的值大于预设连续闭眼或揉眼的时长阈值ε,则确认该用户人眼疲劳,手机切换到受限模式;

其中,正常模式下,手机软件处于正常显示状态,且可进行输入操作;在受限模式下,手机软件进入锁定状态。

按以上方案,所述步骤1还包括:预设手机受限时长阈值q。

按以上方案,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4:手机受限时间达到预设的手机受限时长阈值q时,手机自动恢复至正常模式。

按以上方案,所述步骤1中,还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密码验证的方式设置操作权限。

按以上方案,所述步骤3中,受限模式下被锁定的手机软件不包括电话软件,便于接打应急电话。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以判断手机使用的计时时长预设的手机使用时长阈值t和以判断用户在使用手机时是否眼部疲劳两方面来限制手机时长,避免用户尤其是青少年使用手机时间过长;本发明具有两种控制模式,控制模式一为在计时时长到达预设的手机使用时长阈值t时,手机自动切换到受限模式,关闭屏幕;控制模式二在计时时长到达预设的手机使用时长阈值t时,不立即切换手机至受限模式,而是根据预设的手机使用时长阈值t、眼部像素值的均方误差阈值δ、连续闭眼或揉眼的时长阈值ε和图像模板,判断用户是否眼部疲劳,在用户眼部疲劳时,将手机切换到受限模式;两种控制模式可由用户灵活选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3中控制模式二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发明为一种手机使用时长的控制方法,其步骤包括:

步骤1:预设手机使用时长阈值t、眼部像素值的均方误差阈值δ、连续闭眼或揉眼的时长阈值ε和手机受限时长阈值q;预设控制模式;此步骤中,采用密码验证的方式设置操作权限;若没有操作权限,则无法对手机进行预设或对已预设的信息进行更改,步骤1设置预设值的用户可以为家长,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控制青少年使用手机时间的效果明显,确保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步骤2:建立图像模板,具体为:

步骤2.1:手机开启后,摄像头采用等时间间隔n进行拍照捕捉图像;

步骤2.2:判断步骤2.1中捕捉到的图像是否是人脸图像,若是,将人脸图像作为该用户的图像模板存入存储器中,用户的图像模板存入存储器后停止捕捉图像并开始计时;

步骤3:基于预设的控制模式,根据计时时长,切换手机至受限模式;控制模式包括控制模式一和控制模式二,在步骤1中预设;

控制模式一,在计时时长到达预设的手机使用时长阈值t时,生成切换至受限模式指令,手机自动切换到受限模式;

控制模式二,在计时时长到达预设的手机使用时长阈值t时,不立即切换手机至受限模式,而是根据预设的手机使用时长阈值t、眼部像素值的均方误差阈值δ、连续闭眼或揉眼的时长阈值ε和图像模板,判断用户是否眼部疲劳,在用户眼部疲劳时,将手机切换到受限模式,具体步骤为:计时时长达到预设的手机使用时长阈值t时,摄像头采用等时间间隔k进行拍照捕捉图像,k≤100ms;将此次捕捉的图像与图像模板进行比对,判断是否是同一用户,若不是同一个用户,则返回步骤2,若是同一个用户,则检测眼部像素值的均方误差mse,

mn为图像大小,m为图像的长,n为图像的宽;(i,j)为图像中的像素点,其中,1≤i≤m,1≤j≤n;s(i,j)为图像模板眼部区域的像素值,s'(i,j)为待比对图像的眼部区域像素值;

若mse大于预设均方误差阈值δ,则认为该图像为用户在闭眼或揉眼的图像;连续统计闭眼或揉眼的图像个数p,若连续闭眼或揉眼的总时长即p×k的值大于预设连续闭眼或揉眼的时长阈值ε,则确认该用户人眼疲劳,生成切换至受限模式指令,手机切换到受限模式;

其中,正常模式下,手机软件处于正常显示状态,且可进行输入操作;在受限模式下,手机软件进入锁定状态。

步骤4:手机关闭屏幕时间达到预设的手机屏幕关闭时长阈值q时,手机自动恢复工作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两种控制模式,可根据控制手机使用时长的需求对控制模式进行预设,若需要严格控制使用手机的时间,则将控制模式预设为控制模式一,不考虑使用手机的用户是否眼部疲劳;若需根据使用手机的眼疲劳程度来控制使用手机的时间,则将控制模式预设为控制模式二,在手机使用时长到达预设手机使用时长阈值t时,进一步捕捉图像来确认用户是否眼疲劳,在判定用户眼疲劳后才将手机切换至受限模式,控制方式更加灵活。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