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设备节约网络流量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8510190发布日期:2019-08-24 09:02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流量的控制方法和系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节约网络流量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gps(全球定位系统)手表记录当前gps坐标位置,然后通过通信运营商网络上传至服务器进行记录,轨迹描绘。但手表佩戴者通常在同一个地点逗留很久,上传相同地点的gps不但耗费流量,还给网络服务器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目前普遍采用的手段是,gps手表通过时间间隔和手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监听手表动态变化,然后再将位置数据上传至服务器,手表是否位移误差大,浪费很多不必要的流量以及数据存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节约网络流量的方法及系统,通过有wifi和无wifi的情况下的判断来确定用户位置的变换,大大减少了网络请求的次数,一是减少的流量和网络通信的功耗,二是减少的网络流量。

本发明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穿戴设备节约网络流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反映所述可穿戴设备位置的第一因素,若所述第一因素不改变,则不启动所述gps单元;

若所述第一因素改变,则检测反映所述可穿戴设备位置的第二因素,若所述第二因素改变,则启动所述gps单元,获取当前gps位置信息,上传至服务器存储;

若检测不到所述第二因素,则至少检测一个反映所述可穿戴设备所处环境的第三因素,若第三因素的变化反应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位置变化,则获取当前gps位置信息,上传至服务器存储。

具体的可以是:

一种可穿戴设备节约网络流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运动状态;若所述可穿戴设备处于运动状态,则转入s2,若所述可穿戴设备为静止状态,则不启动gps单元,且在第一时间阈值内重复s1;

s2,获取当前环境wifi信号强度靠前的若干个wifi信号;

s3,若所述若干个wifi信号都消失,则转入s6;若当前环境检测不到wifi信号,则转入s4;

s4,获取当前位置户外温度t1、以及户外光照度h1,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当前环境温度t2和当前环境光照度h2;当所述户外温度t1与所述当前环境温度t2的偏差小于温度阈值且所述户外光照度h1与所述当前环境光照度h2的偏差小于光照阈值时,则转入s5;若否,则在第二时间阈值内重复s1;

s5,所述可穿戴设备启动所述gps单元,获取当前位置第一点a的经纬度lata) (lona,,并且在第三时间阈值内至少再次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所在位置第二点b的经纬度latb) (lonb,;计算两个位置之间的距离s,若s低于距离阈值,则认为位置过近,不会记录位置的移动,在第四时间阈值内重复所述s5,否则转入s6;

s6,获取当前gps位置信息,上传至服务器存储。

进一步地,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运动状态由所述加速度传感器获取。

进一步地,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wifi单元,所述wifi信号由所述wifi单元获取。

进一步地,在所述s2中优选获取当前环境wifi信号强度靠前的两个wifi信号。

进一步地,在所述s4中,当前位置户外温度t1、以及户外光照度h1由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无线网络单元(非wifi单元,可以是蓝牙连接手机获取,也可以是通过连接通讯基站获取)连接因特网获取。

进一步地,所述当前环境温度t2由设置在所述可穿戴设备中的温度传感器获取,所述当前环境光照度h2由设置在所述可穿戴设备中的光感传感器获取。

进一步地,在所述s5中:

地球是一个近乎标准的椭球体,它的赤道半径为6378.140千米,极半径为6356.755千米,平均半径6371.004千米。如果我们假设地球是一个完美的球体,那么它的半径就是地球的平均半径,记为r。如果以0度经线为基准,那么根据地球表面任意两点的经纬度就可以计算出这两点间的地表距离(这里忽略地球表面地形对计算带来的误差,仅仅是理论上的估算值);

设第一点a的经纬度为lata) (lona,,第二点b的经纬度为latb) (lonb,,按照0度经线的基准,东经取经度的正值(longitude),西经取经度负值(-longitude),北纬取90-纬度值latitude) (90-,南纬取90+纬度值(90+latitude),则经过上述处理过后的两点被计为mlata) (mlona,和mlatb) (mlonb,;

那么根据三角推导,可以得到计算两点距离的如下公式:

 cos(mlata)*cos(mlatb) + sin(mlata)*sin(mlatb)*cos(mlona-mlonb) = c,其中c为所述第一点a和所述第二点b与地心o之间aob的角度值;

r*arccos(c)*pi/180 = s=distance;其中,pi为π;

当s低于某个设定值,则认为a、b两点的位置过近,不会记录位置的移动,则隔一段时间重复执行步骤(1),否则执行步骤(5);

s6,获取当前gps位置信息,上传至服务器存储。

实现上述方法的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gps单元、温度传感器、光感传感器、wifi单元、加速度传感器、无线网络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为三轴加速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但是不排除包含至少一种的情况。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但这些……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也可以被称为第二……,类似地,第二……也可以被称为第一……。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另外,下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时序仅为一种举例,而非严格限定。

实施例一

一种可穿戴设备节约网络流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反映所述可穿戴设备位置的第一因素,若所述第一因素不改变,代表位置没有改变,则不启动所述gps单元。

若所述第一因素改变,则检测反映所述可穿戴设备位置的第二因素,若所述第二因素改变,则反映了位置的改变,则启动所述gps单元,获取当前gps位置信息,上传至服务器存储;

若检测不到所述第二因素,则至少检测一个反映所述可穿戴设备所处环境的第三因素,若第三因素的变化反应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位置变化,则获取当前gps位置信息,上传至服务器存储。

当然,也可以检测反映所述可穿戴设备所处环境的多个因素,通过多个因素综合判断,从而决定是否启动gps并上传位置信息至服务器。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为非常优选的一种方式

s1,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运动状态;若所述可穿戴设备处于运动状态,则转入s2,若所述可穿戴设备为静止状态,表示设备没有动作,此时,没有必要启动gps并且上传位置信息,通过该常用的步骤,则可以节省用户在非运动状态的很多位置信息上传带来的网络流量浪费和服务器负载的加深。每隔一段时间,重复一次s1,重新判断手环或者手表的运动状态。

s2,获取当前环境wifi信号强度靠前的若干个wifi信号。如同手机获取的wifi按照信号强弱进行排序。事实上,wifi信号的变化可以表示用户距离wifi发射器的位置的远近,当wifi信号强弱变化时,间接反应出用户位置的变化。这是本发明的创新点之一,通过当前位置的wifi信号来判断手表或者手环的位置变化。若只有一个wifi信号,获取一个即可;若有多个wifi信号,可以优选地选择两个或者三个信号最强的wifi信号。当然,也有可能当前位置根本没有wifi信号,那么进行重新规划,采用第三因素,即:

s3,若所述若干个wifi信号都消失,则转入s6;若当前环境检测不到wifi信号,则转入s4;

s4,过可穿戴设备的无线网络(非wifi单元,可以是蓝牙连接手机获取,也可以是通过连接通讯基站获取)连接因特网天气服务器,获取当前位置户外温度t1、以及户外光照度h1,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当前环境温度t2和当前环境光照度h2;当所述户外温度t1与所述当前环境温度t2的偏差小于温度阈值且所述户外光照度h1与所述当前环境光照度h2的偏差小于光照阈值时,偏差太小,说明用户一直处于某一室外位置或跟室外相似环境的地方;则转入s5;若否,隔一段时间重复s1;

s5,可穿戴设备启动gps,获取当前位置,通过不同的时间间隔在gps手表获取位置经纬度后,通过芯片内部运算结果,得到两个位置之间的距离s。计算如下:

地球是一个近乎标准的椭球体,它的赤道半径为6378.140千米,极半径为6356.755千米,平均半径6371.004千米。如果我们假设地球是一个完美的球体,那么它的半径就是地球的平均半径,记为r。如果以0度经线为基准,那么根据地球表面任意两点的经纬度就可以计算出这两点间的地表距离(这里忽略地球表面地形对计算带来的误差,仅仅是理论上的估算值)。

设第一点a的经纬度为lata) (lona,,第二点b的经纬度为latb) (lonb,,按照0度经线的基准,东经取经度的正值(longitude),西经取经度负值(-longitude),北纬取90-纬度值latitude) (90-,南纬取90+纬度值(90+latitude),则经过上述处理过后的两点被计为mlata) (mlona,和mlatb) (mlonb,。

那么根据三角推导,可以得到计算两点距离的如下公式:

 cos(mlata)*cos(mlatb) + sin(mlata)*sin(mlatb)*cos(mlona-mlonb) = c,其中c为所述第一点a和所述第二点b与地心o之间aob的角度值;

r*arccos(c)*pi/180 = s=distance;其中,pi为π;

当s低于某个设定值,则认为a、b两点的位置过近,不会记录位置的移动,则隔一段时间重复执行步骤(1),否则执行步骤(5);

s6,获取当前gps位置信息,上传至服务器存储。

实施例三

实现上述方法的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gps单元、温度传感器、光感传感器、wifi单元、加速度传感器、无线网络单元。优选地,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为三轴加速度传感器。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用户可以根据可穿戴设备所处的运动状态、所述环境的状态;通过运动状态的变化、环境的变化的监测,不必在固定的时间间隔上传gps位置信息到服务器,而是根据用户是否发生位置变化来进行上传,不仅能够节省大量的网络流量,还能减轻服务器无效数据过多的负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