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响音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62085发布日期:2019-08-30 23:26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混响音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音频播放设备,特别地,涉及一种音箱。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会使用音箱来聆听音乐,出于各人的喜好与品位,大家对不同音乐的要求也不一样,有时需要播放的音乐连绵浑厚一些,有时则需要音色清亮明晰。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目前通常使用用于音色修饰的软件对音乐进行后期处理;然而由于这种方式仅仅从软件层面处理音乐,故常会造成音质的下降和音色的失真,修饰的效果有限;并且需要打开操作界面进行鼠标拖放操作,操作过程较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响音箱,该混响音箱可以从硬件的层面对音乐的混响效果进行调整,避免了音质下降和音色失真,并且操作简单方便。

本发明实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混响音箱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面嵌有向上发声的扬声器;所述基座上方固定有发声腔,所述发声腔呈没有底面的中空柱状,其侧面开有传声孔,顶面形成向下凹陷且开设有发声腔音孔的光滑锥面;所述发声腔上方设有中空的混响柱,所述混响柱的底面为向下凸出的,与所述发声腔顶面相互贴合的光滑锥面,并开设有与所述发声腔音孔相对应的混响柱音孔;所述混响柱可在外力作用下绕中轴线自由转动,当转动至第一角度时,所述发声腔音孔与所述混响柱音孔完全贯通,此时由所述扬声器产生的声波能够传入所述混响柱内;而转动至第二角度时,所述发声腔音孔与混响柱音孔完全错开,使声波不能传入混响柱内。

作为优选,所述混响柱的高度为15cm至30cm,以获取较大的混响空间,进而获得较好的混响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发声腔顶面的发声腔音孔总面积占整个发声腔顶面积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以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使声波能够通过尽可能大的孔隙,更多地传播至所述混响柱内,进而获得更好的混响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混响音箱在使用时,若所述混响柱处于发声腔音孔与混响柱音孔完全错开的状态,即第二角度状态时,所述发声腔的顶面完全封闭,则扬声器发出的声波被阻隔不能进入混响柱内,而经锥面反射后由传声孔传出,此时该音箱发出的音色没有经过混响处理,较为清亮;若转动所述混响柱,使发声腔音孔与混响柱音孔开始相通,进而使声波传入混响柱内被进行混响处理;由于声波在混响柱内不停反射、干涉,最后从发声腔传出的音色具有连绵浑厚的混响效果;随着转动使音孔的相通程度增大,声波能够更多地传入混响柱内,混响效果便随之而增强;当所述混响柱被转动至第一角度状态时,音孔完全相通,音乐表现出的的混响效果最强;即通过手动旋转混响柱,可以在硬件层面上对音乐混响效果的大小进行调整,同时避免音质的损失和音色的失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混响音箱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实施例中发声腔顶面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该混响音箱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的顶面嵌有向上发声的扬声器10;所述基座1上方固定有发声腔2,所述发声腔2呈没有底面的中空柱状,其侧面开有传声孔,顶面形成向下凹陷且开设有发声腔音孔20的光滑锥面;所述发声腔2上方设有中空的混响柱3,所述混响柱3的底面为向下凸出的,与所述发声腔2顶面相互贴合的光滑锥面,并开设有与所述发声腔音孔20相对应的混响柱音孔;所述混响柱3可在外力作用下绕中轴线自由转动,当转动至第一角度时,所述发声腔音孔20与所述混响柱音孔完全贯通,此时由所述扬声器10产生的声波能够传入所述混响柱3内;而转动至第二角度时,所述发声腔音孔20与混响柱音孔完全错开,使声波不能传入混响柱3内。

另外,所述混响柱3的高度为15cm至30cm,以获取较大的混响空间,进而获得较好的混响效果。

另外,所述发声腔2顶面的发声腔音孔20总面积占整个发声腔2顶面积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以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使声波能够通过尽可能大的孔隙,更多地传播至所述混响柱3内,进而获得更好的混响效果。

上述混响音箱在使用时,若所述混响柱3处于发声腔音孔20与混响柱音孔完全错开的状态,即第二角度状态时,所述发声腔2的顶面完全封闭,则扬声器10发出的声波被阻隔不能进入混响柱3内,而经锥面反射后由传声孔传出,此时该音箱发出的音色没有经过混响处理,较为清亮;若转动所述混响柱3,使发声腔音孔20与混响柱音孔开始相通,进而使声波传入混响柱3内被进行混响处理;由于声波在混响柱3内不停反射、干涉,最后从发声腔2传出的音色具有连绵浑厚的混响效果;随着转动使音孔的相通程度增大,声波能够更多地传入混响柱3内,混响效果便随之而增强;当所述混响柱3被转动至第一角度状态时,音孔完全相通,音乐表现出的的混响效果最强;即通过手动旋转混响柱3,可以在硬件层面上对音乐混响效果的大小进行调整,同时避免音质的损失和音色的失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该混响音箱,其基座顶面嵌有向上发声的扬声器,上方固定有发声腔,发声腔呈没有底面的中空柱状,其侧面开有传声孔,顶面形成向下凹陷且开设有发声腔音孔的光滑锥面;发声腔上方设有中空的混响柱,混响柱的底面为向下凸出的,与发声腔顶面相互贴合的光滑锥面,并开设有与发声腔音孔相对应的混响柱音孔;混响柱可在外力作用下绕中轴线自由转动,当转动至第一角度时,发声腔音孔与混响柱音孔完全贯通,此时由扬声器产生的声波能够传入混响柱内;而转动至第二角度时,发声腔音孔与混响柱音孔完全错开,使声波不能传入混响柱内。该混响音箱可以从硬件的层面对音乐的混响效果进行调整,避免了音质下降和音色失真,并且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朱虹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朱虹斐
技术研发日:2019.06.04
技术公布日:2019.08.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