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0126发布日期:2020-01-21 19:17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相机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相机模块。



背景技术:

常规地,已经提出了安装在车辆的挡风玻璃的内侧并且构造成捕获车辆的外部环境的图像的相机模块。这种相机模块已经在jp-a-2017-158098中公开。

根据上述jp-a-2017-158098中公开的一种相机模块,光学组件通过将透镜和成像器组合而形成,光学组件通过形成从外部环境沿光轴入射的光学图像来捕获外部环境的图像。光学组件与相机壳体进行表面接触并被旋拧至相机壳体,以便确定位置。相机壳体容纳光学组件并安装在挡风玻璃上。

然而,在jp-a-2017-158098中公开的相机模块中,为了提高光学图像的图像形成精度并且因此提高外部环境的成像精度,光学组件和相机壳体的接触表面作为确定光轴位置的部段,需要具有高表面精度。换句话说,如果光学组件和相机壳体的接触表面的表面精度不高,则外部环境的成像精度会不期望地降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新结构的相机模块,该相机模块用于以高精度拍摄外部环境的图像。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该相机模块能够安装至车辆的挡风玻璃的内侧并且构造成捕获车辆的外部环境的图像,该相机模块包括光学组件、相机壳体和粘合剂。光学组件包括用于确定光轴位置的组件基准表面,并且光学组件通过形成从外部环境沿光轴入射的光学图像来捕获外部环境的图像。相机壳体包括壳体基准表面,该壳体基准表面在相机壳体的外部相对于挡风玻璃定位,并且该相机壳体容纳处于与内壁表面分开的状态的光学组件。粘合剂在组件基准表面与沿着壳体基准表面延伸的假想平面对准的状态下将光学组件接合至相机壳体。

在第一方面的光学组件中,确定光轴位置的组件基准表面与沿着壳体基准表面延伸的假想平面对准,壳体基准表面位于相机壳体的外部,该相机壳体相对于挡风玻璃定位。特别地,根据第一方面,由于光学组件和相机壳体通过粘合剂接合,因而作为光学组件的一部分的组件基准表面与假想平面对准,同时与相机壳体的内壁表面分开。因此,在降低对相机壳体的内壁表面的表面精度的要求的同时,组件基准表面相对于壳体基准表面的位置被精确地调节至假想平面上的适当位置。这提高了光学组件中的光学图像的图像形成精度,并且因此提高了外部环境的成像精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相机壳体包括曝光窗口。光学组件和相机壳体经由包括紫外线固化特性的粘合剂接合之处的部段通过曝光窗口暴露于相机壳体的外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光学组件包括镜筒以及接合突出部,该镜筒容纳形成光学图像的成像透镜,该接合突出部在该镜筒附近突出,在镜筒与接合突出部之间设置有空间。接合突出部和相机壳体经由粘合剂接合之处的部段位于接合突出部的与所述空间相反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相机壳体包括曝光窗口。光学组件包括镜筒以及接合突出部,该镜筒容纳形成光学图像的成像透镜,该接合突出部在该镜筒附近突出,在该镜筒与接合突出部之间设置有空间。接合突出部和相机壳体经由包括紫外线固化特性的粘合剂接合之处的部段位于接合突出部的与所述空间相反的一侧,并且该部段通过曝光窗口暴露于相机壳体的外部。

第二方面和第四方面的光学组件通过紫外线固化粘合剂接合至相机壳体以形成接合部段。接合部段被穿过曝光窗口的紫外线光照射,甚至在接合之前,曝光窗口使部段暴露于相机壳体的外部。通过这种构型,使用紫外线照射来固化的粘合剂不会对光学组件造成损坏或修改。因此,由于光学组件的损坏或修改而导致的图像形成精度的降低得以抑制,并且因此抑制了成像精度的降低。

在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的光学组件中,接合突出部通过粘合剂与相机壳体接合以形成接合部段,该接合突出部在镜筒附近突出并且在接合突出部与镜筒之间设置有空间。由于接合部段定位在接合突出部的与所述空间相反的一侧,即使粘合剂在接合部段处热膨胀,接合突出部3也可以朝向所述空间退出,并且不会按压镜筒。因此,对于容纳在镜筒中并形成光学图像的成像透镜而言,原本由于接合突出部的凹陷而导致的变形得以抑制。因此,原本由于变形而导致的图像形成精度的降低得以抑制,并且因此抑制了成像精度的降低。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用于制造第二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相机模块的方法包括在将组件基准表面对准在假想平面上的同时将粘合剂放置在光学组件与相机壳体之间。粘合剂的固化通过利用穿过曝光窗口的紫外线光对已经放置的粘合剂进行照射来完成。

类似于第五方面,由于组件基准表面对准在假想平面上,因此光学组件与相机壳体之间的粘合剂的固化完成过程通过穿过曝光窗口的紫外线照射来实施。因此,光学组件的损坏或修改不会发生。这抑制了原本由于光学组件的损坏或修改而导致的图像形成精度的降低,并且因此抑制了成像精度的降低。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用于制造根据第二或第四方面的相机模块的方法包括在将组件基准表面对准在假想平面上的同时将粘合剂放置在光学组件与相机壳体之间。通过利用穿过曝光窗口的紫外线光对已经放置的粘合剂进行照射来使粘合剂的一部分暂时固化。通过对已经暂时固化的粘合剂进行加热来使粘合剂的其余部分热固化。

类似于第六方面,由于组件基准表面对准在假想平面上,因此位于光学组件与相机壳体之间的粘合剂的暂时固化过程通过使用穿过曝光窗口的紫外线光对粘合剂的一部分进行照射来实施。因此,光学组件的损坏或修改不会发生。此外,由于在暂时固化过程之后通过加热实施的热固化过程局限于粘合剂的在暂时固化过程中未固化的其余部分,因此热固化过程在短时间内完成,因此光学组件的损坏或修改不会发生。这些构型抑制了原本由于光学组件的损坏或修改而导致的图像形成精度的降低,并且因此抑制了成像精度的降低。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应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的车辆的正视图;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的纵向截面图;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的俯视立体图;

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的平面图;

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相机壳体和光学组件的俯视立体图;

图6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组件和电路单元的侧视立体图;

图7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组件和电路单元的俯视立体图;

图8是示出了由第一实施方式生成的外部环境图像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相机壳体和光学组件的示意性局部截面图;

图10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相机壳体和光学组件的放大的示意性局部截面图;

图11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相机壳体和光学组件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12是示出了用于制造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的方法的示意性局部截面图;

图13是示出了用于制造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的方法的示意性局部截面图;

图14是示出了用于制造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的方法的示意性局部截面图;

图15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相机壳体和光学组件的放大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16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相机壳体和光学组件的示意性局部截面图;

图17是示出了用于制造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的方法的示意性局部截面图;

图18是示出了用于制造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的方法的示意性局部截面图;

图19是示出了用于制造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的方法的示意性局部截面图;

图20是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的纵向截面图;

图21是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的纵向截面图;

图22是示出了图9的修改的示意性局部截面图;

图23是示出了图10的修改的示意性局部截面图;

图24是示出了图10的修改的示意性局部截面图;

图25是示出了图11的修改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26是示出了图10的修改的示意性局部截面图;以及

图27是示出了图11的修改的示意性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在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被赋予对应的部件,并且可以省略冗余的描述。在各实施方式中的每个实施方式中,当仅描述结构件的一部分时,在先前已描述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结构件应用于上述结构件的其他部分。此外,除了在各实施方式中的每个实施方式中明确描述的结构件的组合之外,特别地,即使没有具体提及,不同实施方式的结构件也可以部分地彼此组合,只要这种组合不会引起任何问题即可。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被赋予对应的部件,并且可以省略冗余的描述。在各实施方式中的每个实施方式中,当仅描述结构件的一部分时,在先前已描述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结构件应用于上述结构件的其他部分。此外,除了在各实施方式中的每个实施方式中明确描述的结构件的组合之外,特别地,即使没有具体提及,不同实施方式的结构件也可以部分地彼此组合,只要这种组合不会引起任何问题即可。

第一实施方式

如在图1和图2中示出的,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1安装在车辆2上,并且相机模块1构造成拍摄外部环境5的图像。在以下描述中,将水平面上的车辆2的竖向方向设定为上下方向,并且将水平面上的车辆2的水平方向中的纵向方向和宽度方向分别设置为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

相机模块1安装在车辆2的前挡风玻璃3的内侧。前挡风玻璃3位于车辆2中的驾驶员座椅的前方。前挡风玻璃3将挡风玻璃3的内侧的车辆车厢4的内部与外部环境5隔开。前挡风玻璃3由例如比如说玻璃的透明材料形成,以便从外部环境5的场景入射的光学图像穿过前挡风玻璃3进入车辆车厢4。

相机模块1在前挡风玻璃3上的安装位置被设定至乘坐在车辆车厢4中的驾驶员座椅中的乘员的视野大致不受阻碍的位置。更具体地,如在图1中示出的,在上下方向上的安装位置设定在例如距离车辆2的立柱6的开口6a的上边缘大约20%的范围xv内。立柱6以框架状的方式保持前挡风玻璃3的周缘。在左右方向上的安装位置设定在例如从开口6a的中间朝向两侧大约15cm的范围xh内。通过这些设置,安装位置位于擦拭前挡风玻璃3的擦拭器的擦拭范围xr内,并且安装位置位于前挡风玻璃3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例如大约22°至90°的部段上。

如在图2至图4中示出的,相机模块1包括支架组件10、相机壳体20、光学组件30、罩40、和电路单元50。

支架组件10主要包括支架主体11。支架主体11由例如比如说塑料的相对容易模制的硬质材料形成并且大体上成形为板状。支架主体11沿着前挡风玻璃3的内表面3a定位。支架主体11的平坦上表面11a牢固地粘合至前挡风玻璃3的内表面3a。因此,支架组件10以不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车辆2的前挡风玻璃3上。

如在图2至图5中示出的,相机壳体20通过将一对壳体构件21和22组合来形成。壳体构件21和22由例如比如说铝的具有相对高的散热效率的硬质材料形成,并且大体上为中空形状。

倒置杯形的上壳体构件21位于支架组件10下方,使得上壳体构件21的开口面朝下背离组件10。如在图3、图5和图9中示出的,上壳体构件21包括侧向向外突出的配装突出部213。在上壳体构件21的每个侧边缘上均定位有两个配装突出部213,其中一个配装突出部位于另一个配装突出部的前方。特别地,配装突出部213中的位于后方的两个配装突出部213各自均包括在左右方向上笔直延伸的圆柱形外周表面。圆柱形外周表面形成壳体基准表面213a。

如在图3中示出的,支架主体11包括与配装突出部213——配装突出部213为位于前方的两个配装突出部和位于后方的两个配装突出部——分别对应的配装凹槽112。每个配装凹槽112大致为l形,并且包括敞开的凹槽前端112a和封闭的凹槽尾端112b。每个配装凹槽112的凹槽尾端112b通过滑动装配与对应的配装突出部213接合。因此,在车辆2中,相机壳体20的位置是在相机壳体20相对于支架组件10可拆卸地悬挂的状态下确定的,并且相机壳体20的位置是在凹槽尾端112b与后方处的两个壳体基准表面213a之间的接触部段处相对于前挡风玻璃3确定的。每个壳体基准表面213a与相关联的凹槽尾端112b之间的接触部段沿着图9所示的共同的假想平面p、并且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假想的直线l上笔直地形成,该假想的直线l平行于共同的假想平面p并且笔直地向左和向右延伸。

如在图2至图5中示出的,上壳体构件21的上壁包括对置壁部分210、弯曲壁部分211和凹壁部分212。对置壁部分210位于面向前挡风玻璃3的内表面3a的位置,支架组件10位于对置壁部分210与前挡风玻璃3之间。对置壁部分210在该位置被保持成尽可能靠近前挡风玻璃3。

如在图2和图5中示出的,弯曲壁部分211相对于对置壁部分210向下弯曲。在弯曲壁部分211与对置壁部分210之间形成的大致为山形的脊部段214沿着上壳体构件21的大致整个宽度延伸,并且定位成尽可能靠近前挡风玻璃3。

凹壁部分212相对于弯曲壁部分211弯曲。凹壁部分212位于下述位置中:该位置使得凹壁部分212朝向前侧越远离弯曲壁部分211、则凹壁部分212越靠近位于上方的前挡风玻璃3。凹壁部分212在该位置中限定了容纳凹部215,该容纳凹部215在凹壁部分212与前挡风玻璃3之间容纳罩40。

碟形的下壳体构件22位于上壳体构件21下方,使得下壳体构件22的开口向上朝向上壳体构件21。下壳体构件22通过螺钉紧固至上壳体构件21。因此,壳体构件21和22配合以限定容纳空间25,容纳空间25容纳光学组件30和电路单元50。

如在图2至图7中示出的,光学组件30通过将透镜单元33和成像器34组合来形成。透镜单元33包括透镜保持器35和成像透镜36。

透镜保持器35由例如比如说塑料的相对容易模制的硬质材料形成为中空形状。如在图2、图5和图9中示出的,透镜保持器35通过粘合剂39接合至相机壳体20的上壳体构件21。因此,包括透镜保持器35的光学组件30以与壳体构件21和22的内壁表面21a和22a分开的状态容纳在相机壳体20中。

如在图2中示出的,透镜保持器35限定了将光学图像引入穿过所容纳的成像透镜36的光路空间37。透镜保持器35的前端部分穿过弯曲壁部分211暴露于相机壳体20的外部。对于曝光,弯曲壁部分211包括如图2和图5所示的透镜窗口216。透镜窗口216是延伸穿过横向中间部分处的壁表面的供透镜保持器35插入的通孔。凹壁部分212包括在上壁表面的横向中间部分处敞开的退出孔(escapehole)217。

在图2至图7中示出的成像透镜36由例如比如说玻璃的透明材料形成。成像透镜36形成为与预期的透镜视角对应的透镜形状、比如说例如透镜广角视角大约为75°至150°的凹月形透镜。成像透镜36与用于校正光学像差比如色差的后透镜组(未示出)一起容纳在透镜保持器35中。成像透镜36牢固地装配至透镜保持器35的前端部分,使得光路空间37从前侧封闭。穿过透镜单元33中的成像透镜36的主点(principalpoint)的光轴al设定为相对于前后方向朝向前方向下或向上倾斜,或设定为沿着前后方向。图9中的假想平面p呈现为沿着壳体基准表面213a与凹槽尾端112b之间的接触部段延伸、并且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大致平行于该接触部段延伸,以便大致正交于光轴al。

图2所示的成像器34主要包括例如比如说ccd或cmos的彩色或单色图像传感器。成像器34可以是与例如红外线截止滤光器(未示出)、或与位于图像传感器前方的那些装置组合的图像传感器。成像器34大体上成形为类似于矩形的板。当成像器34容纳在透镜保持器35中时,成像器34位于光路空间37中。

通过上述光学组件30的构型,从外部环境5穿过前挡风玻璃3的光学图像穿过包括成像透镜36的透镜单元33形成在成像器34上。此时,来自外部环境5的成像范围的光学图像在成像器34上形成为倒立图像。成像器34配置成能够通过捕捉形成在成像器34上的倒立图像来输出由拍摄外部环境5的图像而产生的信号或数据。

如在图2至图4中示出的,罩40通过例如塑料模制与支架主体11一体形成,以便构成支架组件10的一部分。罩40的总体形状在从顶部观察时类似于相对于包括成像透镜36的光学组件30的光轴al对称的盘状。罩40包括底部壁部分41、后端壁部分42和侧部壁部分43。

如在图2中示出的,底部壁部分41位于凹壁部分212的上方、光轴al的下方、弯曲壁部分211的前方。底部壁部分41容纳在凹壁部分212与前挡风玻璃3之间的容纳凹部215中。底部壁部分41位于下述位置中:该位置使得底部壁部分41朝向前方越远离弯曲壁部分211、则底部壁部分212越靠近位于上方的前挡风玻璃3。因此,底部壁部分41的面朝上的底部壁表面41a面向前挡风玻璃3的内表面3a,其中,成像空间410在底部壁表面41a变宽为大致梯形平面的状态下形成在底部壁表面41a与前挡风玻璃3的内表面3a之间。处于成像器34的成像范围内的外部环境5的光学图像穿过前挡风玻璃3而被引导至成像空间410。

如在图2至图4中示出的,底部壁部分41包括限制肋411。限制肋411从底部壁部分41的底部壁表面41a朝向位于上方的成像空间410的内部、即朝向前挡风玻璃3突出。限制肋411是笔直延伸的突出部,并且大致布置在左右方向上。限制肋411彼此之间以预定间隔布置,使得一个限制肋位于另一个限制肋之前。限制肋411通过将入射到底部壁部分41的光在限制肋411的对置的壁表面上多次反射来捕获彼此之间的入射光。限制肋411的突出高度设定为预定值,以便实现捕获功能。在图3和图4中,省略了限制肋411的图示。

后端壁部分42的横向中间部分大致与光轴al对准。后端壁部分42从底部壁部分41的后边缘直立。后端壁部分42大致平行于弯曲壁部分211延伸,弯曲壁部分211大致垂直于光轴al。后端壁部分42包括透镜窗口420,透镜窗口420是在后端壁部分42的横向中间部分处的壁表面之间延伸的供透镜保持器35插入的通孔。在其中定位有成像透镜36的透镜保持器35的前端部分穿过上述透镜窗口216和透镜窗口420暴露于底部壁部分41上方的成像空间410的内部。光轴al瞄准成像空间410,成像空间410是待成像的预定区域。因此,从外部环境5的成像范围内引导至成像空间410的光学图像被允许进入光轴al上的包括成像透镜36的透镜单元33。

底部壁部分41包括入射孔421,该入射孔421在暴露的透镜保持器35附近的横向中间部分处的底部壁表面41a上敞开。入射孔421与退出孔217连通,退出孔217形成在位于下方的凹壁部分212中。因此,入射孔421具有允许来自外部环境5的整个成像范围的光学图像进入透镜单元33的深度。

侧部壁部分43位于光轴al的左右两侧的对称位置处,使得侧部壁部分43定位成隔着成像空间410彼此相对。侧部壁部分43从底部壁部分41的左右侧边缘直立。侧部壁部分43形成为大致垂直于底部壁部分41的底部壁表面41a并且大致沿着上下方向定位。每个侧部壁部分43包括内壁表面43a,内壁表面43a成形为类似于梯形平面。左侧和右侧的内壁表面43a之间的距离朝向前方逐渐增大。每个侧部壁部分43的距底部壁部分41的高度朝向前方逐渐减小。因此,侧部壁部分43定位在沿着前后方向上的整个长度相对于前挡风玻璃3的内表面3a形成如图2所示的间隙430的位置中。

上述构造的罩40能够限制多余的光从外部环境5的成像范围进入透镜单元33,例如,限制来自前挡风玻璃3的内表面3a的反射光的进入。另外,罩40能够通过限制肋411的光捕获功能来限制从底部壁部分41反射至透镜单元33的光。

如在图2、图6和图7中示出的,电路单元50在容纳空间25中的容纳位置是与光学组件30的透镜单元33和成像器34一起确定的。电路单元50通过将基板51、53和54与电路52和55组合来形成。

如在图2和图6中示出的,成像基板51是例如比如说玻璃环氧树脂基板的刚性基板,并且成像基板51成形为类似于大致矩形的板。成像基板51通过粘合剂512接合至光学组件30中的透镜保持器35的后端部分。因此,成像基板51从后侧封闭光路空间37。成像基板51包括暴露于光路空间37中的前安装表面510和暴露于前安装表面510的相反侧的容纳空间25中的后安装表面511。成像器34安装在前安装表面510上。构成成像电路52的电路元件安装在安装表面510和511上。因此,成像电路52能够向成像器34传递信号或数据以及从成像器34接收信号或数据。

如在图2、图6和图7中示出的,挠性基板(fpc)53包括例如由例如挠性塑料制成的基膜,其中在基膜上保持有导电线。挠性基板53大体上成形为类似于大致矩形的带。fpc53的一端连接至成像基板51的下端。

如在图2和图7中示出的,控制基板54是例如比如说玻璃环氧树脂基板的刚性基板,并且控制基板54成形为类似于大致矩形的板。控制基板54的表面在容纳空间25中面朝上以及面朝下。因此,控制基板54包括面朝上的上安装表面540和面朝下的下安装表面541。控制基板54的周缘和上安装表面540上的部分抵靠上壳体构件21,并且下安装表面541上的部分抵靠下壳体构件22。这确定了控制基板54在壳体构件21与22之间的位置。控制基板54包括连接孔542,连接孔542是在控制基板54的横向中间部分处延伸穿过安装表面540和541的供成像基板51和透镜保持器35插入的大致矩形的孔。因此,成像基板51和透镜保持器35定位成穿过控制基板54的上侧和下侧。

构成控制电路55的电路元件安装在安装表面540和541上。暴露于相机壳体20外部的外部连接器544安装在上安装表面540上。外部连接器544连接至例如相机壳体20外部的外部电路、比如ecu。如在图2中示出的,暴露于容纳空间25内部的内部连接器543安装在下安装表面541上。内部连接器543连接至位于控制基板54下方的fpc53的另一端。因此,控制基板54通过fpc53连接至成像基板51,并且可以在控制电路55与成像电路52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或数据。

控制电路55包括微型计算机550,微型计算机550主要包括作为安装在下安装表面541上的电路元件的处理器。控制电路55与成像电路52配合以实施对来自成像器34的输出进行的图像处理,并产生如图8所示的外部环境图像551。此时,产生外部环境图像551以使得在图像551上显示的外部环境5的成像范围中的结构和障碍物是可识别的。如图8所示,如果车辆2接近可以是位于顶部面板上方的结构的交通信号灯5a,则成像范围设置成使得交通信号灯5a可识别地显示在外部环境图像551上。此外,如图8所示,如果车辆2的前保险杠接近十字路口5b,则成像范围设定成使得从左侧或右侧进入十字路口5b的障碍物5c(比如行人、自行车、和其他车辆)可识别地显示在外部环境图像551上。

此外,控制电路55与成像电路52在由成像器34实施的成像期间进行配合以控制成像器34的包括曝光状态的成像操作。此时,如图8所示,在由上述图像处理功能产生的外部环境图像551的下部段处,有效像素551b的范围设置成避开显示车辆2的一部分(例如,发动机罩)的车辆捕获像素551a的范围。因此,下一次捕获期间的曝光状态能够基于设置范围中的有效像素551b的像素值来进行控制。

除了上述图像处理功能和成像控制功能之外,例如,控制电路55可以但不一定必须包括识别外部环境图像551上显示的成像范围中的结构和障碍物的图像识别功能。此外,图像处理功能和成像控制功能中的至少一者可以仅包括在控制电路55中或仅包括在成像电路52中。

详细结构

接下来,将对相机模块1的详细结构进行描述。

在图2、图4至图7、和图9至图11中示出的光学组件30中,透镜单元33的透镜保持器35整体上包括镜筒350、定位部段351、和接合突出部352。也就是说,镜筒350、定位部段351、和接合突出部352由与构成透镜保持器35的构件相同的构件形成。

镜筒350是围绕光路空间37的阶梯式圆筒。镜筒350同轴地保持光路空间37中的前侧的成像透镜36和后侧的后透镜组,使得镜筒350大致与光学组件30的光轴al对准。镜筒350包括如图2、图6、图7、和图9至图11所示的环形平坦表面350a,环形平坦表面350a在光学路径空间37外部的位置处朝前面向。环形平坦表面350a大致平行于沿壳体基准表面213a延伸的假想平面p。

如在图2、图6、图7和图9中示出的,定位部段351以在光轴al的左右两侧中的每侧设置一个定位部段的方式位于光轴al的左右两侧的对称位置。定位部段351是从镜筒350的位于平坦表面350a后方的侧表面350b侧向突出的板,并且定位部段351大致垂直于光轴al。定位部段351的与假想平面p对准的后表面各自形成组件基准表面351a。组件基准表面351a由与作为透镜保持器35的部件的接合突出部352的构件相同的构件形成。因此,在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组件30的透镜单元33中,组件基准表面351a配合成用来确定光轴al在大致正交于图9的假想平面p的位置中的位置。

如在图2、图4至图7、和图9至图11中示出的,接合突出部352以在光轴al的左右两侧中的每侧设置一个接合突出部的方式位于光轴al的左右两侧的对称位置。接合突出部352是从镜筒350的位于定位部段351后方的平坦表面350a向前突出的板,并且接合突出部352大致平行于光轴al。接合突出部352在镜筒350附近形成空间352a。

如在图2、图4、图5、和图9至图11中示出的,相机壳体20的上壳体构件21的弯曲壁部分211包括上述的透镜窗口216以及连通窗口218和曝光窗口219。进入透镜窗口216并且在其间形成间隙的透镜镜筒350突出到窗口216外部。因此,镜筒350穿过透镜窗口216暴露于相机壳体20的外部。

如在图4、图5、和图9至图11中示出的,连通窗口218以在光轴al的左右两侧中的每侧设置一个连通窗口的方式位于光轴al的左右两侧的对称位置。连通窗口218延伸穿过上壳体构件21的弯曲壁部分211的壁表面以与透镜窗口216连通。连通窗口218在竖向方向上比透镜窗口216窄,并且向相机壳体20的内部和外部敞开。相机壳体20中的连通窗口218的开口在前后方向上面向左侧和右侧的空间352a中的相应的一者。因此,空间352a通过连通窗口218暴露于相机壳体20的外部。然而,本实施方式的空间352a和连通窗口218被罩40的后端壁部分42从前面覆盖。

曝光窗口219以在光轴al的左右两侧中的每侧设置一个曝光窗口的方式位于光轴al的左右两侧的对称位置。曝光窗口219延伸穿过上壳体构件21的弯曲壁部分211的壁表面,以通过左侧和右侧的连通窗口218中的相应一者与透镜窗口216连通。曝光窗口219在竖向方向上比位于透镜窗口216与曝光窗口219之间的连通窗口218宽,并且向相机壳体20的内部和外部敞开。换句话说,连通窗口218在竖向方向上敞开得比位于与透镜窗口216相反的方向上的曝光窗口219窄。

每个曝光窗口219容纳左侧和右侧的接合突出部352中的相应的一个接合突出部。因此,尽管接合突出部352不突出到曝光窗口219中的相应的一者外部,但是接合突出部352通过相应的曝光窗口219暴露于相机壳体20的外部。然而,本实施方式的接合突出部352和曝光窗口219被罩40的后端壁部分42从前面覆盖。

如在图10和图11中示出的,曝光窗口219各自均被曝光表面219a围绕,曝光表面219a在弯曲壁部分211上形成为类似于倒角。曝光窗口219的曝光表面219a倾斜成朝向前方、即朝向相机壳体20的外部与接合突出部352进一步分开。类似地,透镜窗口216被倾斜表面216a围绕,倾斜表面216a在弯曲壁部分211上形成为类似于倒角。透镜窗口216的倾斜表面216a倾斜成朝向前方、即朝向相机壳体20的外部与镜筒350进一步分开。弯曲壁部分211的围绕连通窗口218的部段在本实施方式中未被倒角并且大致平行于光轴al。

由于曝光窗口219的曝光表面219a不需要另外抛光,因此曝光表面219a具有比需要另外抛光的壳体基准表面213a和组件基准表面351a的表面精度低的表面精度。类似地,由于在镜筒350的相反侧上的每个接合突出部352的组件粘合表面352b不需要另外抛光,因此组件粘合表面352b具有比需要另外抛光的壳体基准表面213a和组件基准表面351a的表面精度低的表面精度。

在每个接合突出部352的组件粘合表面352b与左侧和右侧的曝光表面219a中的相应的一个曝光表面之间形成接合间隙352c。每个接合间隙352c填充有在图9至图11中示出的粘合剂39。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1的粘合剂39是能够通过暴露于紫外线光而固化的紫外线固化粘合剂。每个组件粘合表面352b通过如上所述的粘合剂39接合至与曝光表面219a相关联的壳体粘合表面的位置处的部段形成接合部段s。每个接合部段s在左右正交方向dd上定位在相关联的接合突出部352的与空间352a相反的一侧。如在图10和图11中示出的,正交方向dd是与光轴al在其上延伸的光轴方向dl相交的相交方向之一。因此,接合部段s位于光轴al的左侧和右侧上的对称位置,并且通过由曝光表面219a围绕的曝光窗口219暴露于相机壳体20的外部。此外,接合部段s沿着如图10所示的光轴方向dl定位。通过上述构型,在接触部段s处,接合间隙352c的尺寸取决于固化的粘合剂39的厚度。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采用上述详细结构的相机模块1的制造的执行如图12至图14所示。

首先,在图12和图13中示出的放置过程中,将光学组件30的定位部段351的组件基准表面351a与沿着相机壳体20的配装突出部213的壳体基准表面213a延伸的假想平面p对准,以实现对准状态。此时,将组件基准表面351a和壳体基准表面213a固定至如图12所示的夹具60上,使得组件基准表面351a和壳体基准表面213a通过夹具60相对于彼此定位。因此,组件基准表面351a相对于假想线l上的壳体基准表面213a的位置通过6轴调节来调节,使得包括成像透镜36的光学组件30的光轴al定向成朝向成像空间410。因此,如在图12和图13中示出的,当基准表面213a和351a的相对位置在假想平面p上调整至适当位置时,接合间隙352c形成在光学组件30的接合突出部352的组件粘合表面352b与相机壳体20的曝光窗口219的曝光表面219a之间。

上述的放置过程进一步地将在固化之前呈胶体或液体形式的粘合剂39施加到组件粘合表面352b或曝光表面219a中的至少一者上,同时按顺序执行将组件基准表面351a固定至夹具60并将壳体基准表面213a固定至夹具60。因此,在完成组件基准表面351a和壳体基准表面213a的固定之后,粘合剂39沿着光轴方向dl放置在组件粘合表面352b与曝光表面219a之间的接合间隙352c中,从而形成接合部段s。关于固定组件基准表面351a和壳体基准表面213a的顺序,可以将组件基准表面351a首先固定至夹具60,或者可以将壳体基准表面213a首先固定至夹具60。

随后,在图14所示的固定过程中,当组件基准表面351a在假想平面p上的位置由夹具60(未示出)维持时,通过穿过相机壳体20的曝光窗口219的紫外线光来照射已经放置好的粘合剂39,从而使粘合剂39固化。此时,从紫外线发射器62发射波长为例如300nm至450nm的紫外线光。紫外线发射器62设置在与接合部段s对应的位置处,接合部段s位于光学组件30的光轴al的左侧和右侧上的对称位置处。因此,紫外线光从紫外线发射器62沿光轴方向dl发射。

在如上所述的固化过程中,在沿光轴方向dl的接合部段s处,使用来自紫外线发射器62的紫外线光分别照射通过曝光窗口219暴露于相机壳体20外部的粘合剂39。因此,在接合突出部352与曝光表面219a之间的接合部段s处,粘合剂39随光聚合反应的进行而固化。接合部段s上的紫外线照射过程持续一段时间,大致整个粘合剂39的固化在此期间呈现为完成的,从而确定光学组件30相对于相机壳体20的位置以及接合间隙352c的尺寸。紫外线固化粘合剂39为例如环氧树脂。

在上述过程之后的紧固过程中,通过螺钉将壳体构件21和22彼此紧固,使得相机壳体20如图2所示地容纳光学组件30和电路单元50。如上述构造的相机壳体20通过与罩40成一体的支架组件10安装在前挡风玻璃3上。相机模块1以这种状态用于车辆2中。

操作优点

在下文中,将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优点进行描述。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组件30中,确定光轴al的位置的组件基准表面351a对准在假想平面p上。假想平面p沿着位于相机壳体20的外部的壳体基准表面213a延伸。相机壳体20的位置相对于前挡风玻璃3确定。特别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由于光学组件30和相机壳体20通过粘合剂39接合,作为光学组件30的一部分的组件基准表面351a对准在假想平面p上的同时保持远离相机壳体20的内壁表面21a和22a。因此,在降低对相机壳体20的内壁表面21a和22a的表面精度的要求的同时,组件基准表面351a相对于壳体基准表面213a的位置被精确地调节至假想平面p上的适当位置。这提高了光学组件30中的光学图像的图像形成精度,并且因此提高了外部环境5的成像精度。

根据其中光学组件30与相机壳体20之间的接合部段s通过粘合剂39定位在相对于光轴al对称的位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组件基准表面351a相对于壳体基准表面213a的位置被调节成使得防止光轴al移位。因此,原本由于光轴al的移位而导致的图像形成精度的降低得以抑制,并且因此抑制了成像精度的降低。

根据其中组件基准表面351a对准在正交于光轴al并沿着壳体基准表面213a延伸的假想平面p上的第一实施方式,组件基准表面351a相对于壳体基准表面213a的位置被调节。因此,光轴al的理想位置是容易实现的。因此,图像形成精度和成像精度得以增加。

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组件30通过经由紫外线固化的粘合剂3接合至相机壳体20而形成接合部段s。接合部段s被穿过曝光窗口219的紫外线光照射,甚至在接合之前,曝光窗口219使接合部段s暴露于相机壳体20的外部。因此,粘合剂39使用紫外线照射来固化,这不会对光学组件30造成损坏或修改。因此,原本由于对光学组件30的损坏或修改而导致的图像形成精度的降低得以抑制,并且因此抑制了成像精度的降低。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组件30中,与位于镜筒350周围的空间352a一起突出的接合突出部352通过粘合剂39接合至相机壳体20,从而形成接合部段s。由于接合部段s定位在接合突出部352的与空间352a相反的一侧,即使粘合剂39在接合部段s处热膨胀,接合突出部352也可以朝向空间352a退出,并且不会按压镜筒350。因此,关于容纳在镜筒350中以形成光学图像的成像透镜36,因为镜筒350的原本由于接合突出部352的凹陷而导致的变形得以抑制,所以抑制了图像形成精度由于变形而降低,并且因此抑制了成像精度的降低。

进入曝光窗口219内部的接合突出部352与例如第一实施方式的相机壳体20之间的接合部段s在接合之前是容易被穿过曝光窗口219的紫外线光照射的。这减少了粘合剂39的固化时间,从而抑制组件基准表面351a相对于壳体基准表面213a的位置在接合之前移位。此外,在粘合剂39固化之后,由于接合突出部352进入曝光窗口219的内部,因此窗口219的开口量减小。这抑制了异物从外部进入相机壳体20的内部。通过这些构型,结合上述的降低粘合剂39固化时间和抑制镜头筒350变形,避免了相机模块1的原本由于异物进入而导致的故障,同时提高了图像形成精度并且因此提高了成像精度。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相机壳体20中,曝光窗口219被曝光表面219a围绕,曝光表面219a倾斜成朝向壳体20的外部与接合突出部352进一步分开,并且曝光表面219a通过粘合剂39接合至接合突出部352。通过这种构型,尽管没有严格控制曝光窗口219的制造公差,但是组件基准表面351a相对于壳体基准表面213a的位置被调节,同时制造公差被进入窗口219的接合突出部352与曝光表面219a之间的接合间隙352c吸收。因此,由于曝光窗口219的制造公差而导致的图像形成精度的降低得以抑制,并且因此抑制了成像精度的降低。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相机壳体20中,透镜窗口216被倾斜表面216a围绕,倾斜表面216a倾斜成朝向壳体20的外部与镜筒350进一步分开。通过这种构型,尽管没有严格控制透镜窗口216的制造公差,但是组件基准表面351a相对于壳体基准表面213a的位置被调节,同时制造公差被窗口216与进入透镜窗口216的镜筒350之间的间隙吸收。因此,由于曝光窗口219的制造公差而导致的图像形成精度的降低得以抑制,并且因此抑制了成像精度的降低。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相机壳体20中,将曝光窗口219连接至透镜窗口216的连通窗口218将镜筒350与接合突出部352之间的空间352a暴露于壳体20的外部。连通窗口218具有比透镜窗口216的开口窄的开口,并且连通窗口218尽可能地减小开口量以防止异物从外部进入相机壳体20的内部。因此,除了上述的通过抑制镜筒350发生变形来提高图像形成精度和成像精度之外,这种构型还避免了相机模块1的原本由于异物的进入而导致的故障。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接合突出部352和组件基准表面351a形成在光学组件30的相同构件上。通过这种构型,尽管没有严格控制相机壳体20与接合突出部352之间的接合部段s处的制造公差,但是组件基准表面351a相对于壳体基准表面213a的位置被调节,其中,通过在接合部段s处增加和减少粘合剂39来吸收制造公差。因此,由于相机壳体20的制造公差而导致的图像形成精度的降低得以抑制,并且因此抑制了成像精度的降低。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组件基准表面351a对准在假想平面p上,因此光学组件30与相机壳体20之间的粘合剂39的固化完成过程通过穿过曝光窗口219的紫外线照射来实施。因此,光学组件30的损坏或修改不会发生。这抑制了由于光学组件30的损坏或修改而导致的图像形成精度的降低,并且因此抑制了成像精度的降低。

第二实施方式

如在图15中示出的,第二实施方式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修改。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相机壳体2020的上壳体构件2021不包括连通窗口218。因此,曝光窗口21从透镜窗口216分为左右两部分并且不与窗口216连通。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相机壳体2020中,与透镜窗口216分开的曝光窗口219的开口区域设置成独立于透镜窗口216的开口区域,镜筒350穿过该透镜窗口216而暴露。通过这种构型,曝光窗口219的开口区域尽可能地减小,从而抑制异物从外部进入相机壳体2020的内部。因此,除了如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的通过抑制镜筒350发生变形来提高图像形成精度和成像精度之外,还避免了相机模块1的原本由于异物的进入而导致的故障。

第三实施方式

如在图16中示出的,第三实施方式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修改。

第三实施方式的粘合剂3039是能够通过暴露于紫外线光而固化的紫外线固化粘合剂,并且还是能够通过加热而固化的热固性粘合剂。接合部段s各自包括第一部段s1和第二部段s2,光学组件30的透镜单元33的透镜保持器35在该接合部段s处通过粘合剂3039接合至相机壳体20的上壳体构件21。

第一部段s1位于光学组件30的光轴al的左侧和右侧的对称位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接合部段s类似,在每个第一部段s1处,光学组件30的每个接合突出部352的组件粘合表面352b与相机壳体20的对应的曝光表面219a之间的接合间隙352c填充有粘合剂3039。因此,第一部段s1在如图16所示的与光轴方向dl相交的方向之中的左右正交方向dd上定位在接合突出部352的与空间352a相反的一侧,每个组件粘合表面352b在该第一部段s1处接合至壳体粘合表面,该壳体粘合表面是相关联的曝光表面219a。此外,第一部段s1沿着如图16所示的光轴方向dl定位。通过上述构型,在第一部段s1处,接合间隙352c的尺寸由固化的粘合剂3039的厚度确定。

第二部段s2位于光轴al的左侧和右侧的对称位置以从第一部段s1向镜筒350外侧横向延伸。在第二部段s2处,光学组件30的镜筒350的平坦表面350a与相机壳体20的弯曲壁部分211内部的壁表面21a之间的接合间隙3350c填充有粘合剂3039。因此,每个第二部段s2从对应的位于横向内侧的第一部段s1凸出,使得第二部段s2在如图16所示的正交方向dd上定位在接合突出部352的与空间352a相反的一侧,作为平坦表面350a的组件粘合表面在该第二部段s2处接合至作为壁表面21a的壳体粘合表面。此外,第二部段s2沿着如图16所示的正交方向dd定位。通过上述构型,在第二部段s2处,接合间隙3350c的尺寸由固化的粘合剂3039的厚度确定。

由于镜筒350的平坦表面350a不需要另外抛光,因此平坦表面350a具有比需要另外抛光的壳体基准表面213a和组件基准表面351a的表面精度低的表面精度。类似地,由于相机壳体20的壁表面21a和22a不需要另外抛光,因此相机壳体20的壁表面21a和22a具有比需要另外抛光的壳体基准表面213a和组件基准表面351a的表面精度低的表面精度。

在采用上述详细结构的情况下,第一部段s1中的粘合剂3039和第二部段s2中的粘合剂3039像锚固件一样在光轴al的两侧上连续地安装在光学组件30与相机壳体20之间。

采用这种详细结构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制造包括图17所示的放置过程。更具体地,在对准放置过程中,接合间隙352c和3350c根据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相对位置的6轴调节来形成。上述的放置过程进一步地将在固化之前呈胶体或液体形式的粘合剂3039施加到组件粘合表面352b或曝光表面219a中的至少一者以及平坦表面350a或壁表面21a中的至少一者上,同时按顺序执行将组件基准表面351a固定至夹具60并将壳体基准表面213a固定至夹具60。因此,在完成组件基准表面351a和壳体基准表面213a的固定之后,将粘合剂3039沿着光轴方向dl放置在组件粘合表面352b与曝光表面219a之间的接合间隙352c中,从而形成第一部段s1。另外,在完成组件基准表面351a和壳体基准表面213a的固定之后,将粘合剂3039沿着正交方向dd放置在平坦表面350a与壁表面21a之间的接合间隙3350c中,从而形成第二部段s2。这同样适用于如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组件基准表面351a和壳体基准表面213a的固定顺序。

随后,在根据图18所示的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暂时固化过程中,当组件基准表面351a在假想平面p上的对准由夹具60(未示出)维持时,通过穿过相机壳体20的曝光窗口219的紫外线光来照射已经放置好的粘合剂3039,从而使粘合剂3039暂时固化。此时,紫外线光从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那些紫外线发射器的紫外线发射器62发射。因此,紫外线光从紫外线发射器62沿光轴方向dl发射。

在如上所述的暂时固化过程中,在沿光轴方向dl的第一部段s1处,使用来自紫外线发射器62的紫外线光分别照射粘合剂3039的通过曝光窗口219暴露于相机壳体20外部的部分3039a。因此,在接合突出部352与曝光表面219a之间的第一部段s1处,粘合剂3039的由紫外线光沿光轴方向dl到达的部分3039a随光聚合反应的进行而固化。此时,在沿着正交方向dd的第二部段s2处,粘合剂3039的在曝光窗口219之外并隐藏在相机壳体20中的部分是未固化的并且被定义为其余部分3039b。

随后,在图19所示的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热固化过程中,在通过夹具60(未示出)将组件基准表面351a保持对准在假想平面p上或者通过暂时固化的粘合剂3039来保持该对准的同时,对放置并暂时固化之后的粘合剂3039进行加热,从而将粘合剂3039热固化。通过将上壳体构件21、光学组件30和粘合剂3039的整体对象放置在例如比如说温度大约在80℃至120℃的火炉或加热罐的加热装置64中来实施加热。

如上所述的热固化过程将位于曝光窗口219外并且隐藏在相机壳体20内的其余部分3039b作为沿着正交方向dd的第二部段s2处的粘合剂3039来进行加热。因此,在平坦表面350a与壁表面21a之间的第二部段s2处,沿着正交方向dd的其余部分3039b随热聚合反应的进行而固化。第二部段s2上的加热过程持续一段时间,大致整个粘合剂3039的固化在此期间呈现为完成的,从而确定光学组件30相对于相机壳体20的位置以及接合间隙352c和3350c的尺寸。热固性和紫外线固化粘合剂39例如是环氧树脂。

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由于组件基准表面351a对准在假想平面p上,因此位于光学组件30与相机壳体20之间的粘合剂3039的暂时固化过程通过将粘合剂3039的部分3039a暴露于穿过曝光窗口219的紫外线光来实施。因此,光学组件30的损坏或修改不会发生。此外,由于在暂时固化过程之后通过加热实施的热固化过程局限于粘合剂3039的在暂时固化过程中未固化的其余部分3039b,因此热固化过程在短时间内完成,因此光学组件30的损坏或修改不会发生。这些构型抑制了原本由于光学组件30的损坏或修改而导致的图像形成精度的降低,并且因此抑制了成像精度的降低。

第四实施方式

如在图20中示出的,第四实施方式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修改。

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电路单元4050的控制基板4054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基板54大致相同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没有形成连接孔542,并且内部连接器543安装在上安装表面540上。因此,成像基板51通过fpc53连接至内部连接器543,fpc53在控制基板4054的外周侧周围蜿蜒行进(snakes)。成像基板51可以在不需要fpc53的情况下连接至安装在控制基板4054的上安装表面540上的内部连接器543。

与第一实施方式类似,如上所述的第四实施方式包括壳体构件20、光学组件30、和粘合剂39。因此,第四实施方式也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优点相同的操作优点。

第五实施方式

如在图21中示出的,第五实施方式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修改。

第五实施方式的支架组件5010通过将安装衬垫5012和安装垫5013组合至支架主体5011来构造,支架主体5011具有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支架主体的结构。

支架主体5011包括由例如具有减震功能的弹性体制成的安装衬垫5012。支架主体5011包括安装槽5110,安装槽5110延伸穿过支架主体5011的两侧。安装垫5013设置成与安装槽5110单独对应。安装垫5013是通过例如将具有减震功能的粘合片材附接至比如塑料的基材而形成的。每个安装垫5013的基材牢固地装配至相应的安装槽5110以便由支架主体5011保持。安装垫5013的粘合片材牢固地附接至前挡风玻璃3的内表面3a。因此,在车辆2中,支架组件5010可拆卸地安装在挡风玻璃3上,其中安装衬垫5012夹在支架组件5010与前挡风玻璃3之间。安装垫5013可以是例如由例如具有减震功能的弹性体制成的吸收垫。

在第五实施方式的光学组件5030中,透镜单元5033的透镜保持器5035包括前保持器5035a和后保持器5035b。

前保持器5035a由例如比如说塑料的相对容易模制的硬质材料形成为阶梯式圆筒。前保持器5035a的镜筒535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镜筒350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没有设置平坦表面350a。

后保持器5035b由例如比如说塑料的相对容易模制的硬质材料形成为阶梯式圆筒。后保持器5035b的前端部分通过粘合剂5038同轴地接合至前保持器5035a的后端部分。被后保持器5035b围绕的光路空间5037与被前保持器5035a处的镜筒5350围绕的光路空间37连通。后保持器5035b的后端部分通过粘合剂512接合至成像基板51,以便从后侧封闭成像器34所在的光路空间5037。如上所述,从外部环境5穿过前挡风玻璃3的光学图像通过包括成像透镜36的透镜单元5033被顺序地引导穿过光路空间37和5037并且形成在成像器34上。

第一实施方式的平坦表面350a在第五实施方式中位于后保持器5035b上。后保持器5035b包括定位部段351和接合突出部352,定位部段351形成组件基准表面351a,接合突出部352限定了接合突出部352与镜筒5350之间的以每侧一个的方式横向对称且一体的空间352a。因此,左右两侧上的组件基准表面351a由与左右两侧上的接合突出部352的构件相同的构件构成,但是由与镜筒5350的构件不同的构件构成。

在如上所述的第五实施方式中,除了组件基准表面351a和接合突出部352之外还包括如上所述的镜筒5350的光学组件5030与壳体构件20和粘合剂39设置在一起,如同第一实施方式一样。因此,第五实施方式也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优点相同的操作优点。

修改

尽管已经结合上述实施方式描述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多种实施方式和组合。在以下描述中,图22至图27典型地示出了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的修改。

更具体地,在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一修改中,如在图22中示出的,壳体基准表面213a可以呈现为与假想平面p对准。在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二修改中,组件基准表面351a可以通过定位部段351的呈现在假想平面p上的前表面形成。在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三修改中,假想平面p可以呈现为与光轴al以锐角或钝角相交。

在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的第四修改中,接合部段s(s1、s2)可以定位成在竖向上相对于光轴al对称。在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五修改中,接合部段s(s1、s2)可以在光轴al周围连续地形成,使得接合部段s(s1、s2)定位在相对于光轴al横向对称和竖向对称的位置处。在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的第六修改中,接合突出部352可以仅位于光轴al的一侧。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七修改中,第二部段s2可以在与光轴方向dl相交的方向中的除正交方向dd之外的方向上形成。

在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的第八修改中,如在图23中示出的,空间352a不一定必须设置在接合突出部352与镜筒350之间。在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九修改中,如在图24中示出的,接合突出部352不一定必须进入曝光窗口219内。在第九修改中,如在图24和图25中示出的,弯曲壁部分211可以包括位于内壁表面21a的面向接合突出部352的组件粘合表面352b的位置处的边沿部分211a,其中在边沿部分211a与组件粘合表面352b之间形成接合间隙352c。边沿部分211a和接合突出部352可以通过粘合剂39和3039接合。在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的第十修改中,组件基准表面351a和接合突出部352可以形成在不同的构件上。

在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的第十一修改中,如在图24中示出的,镜筒350或5350进入透镜窗口216的内部,但不一定必须突出到窗口216外部。在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的第十二修改中,如在图26中示出的,接合突出部352可以进入曝光窗口219内部,并且可以进一步突出到窗口219外部。

在第一和第三至第五实施方式的第十三修改中,如在图27中示出的,连通窗口218不一定必须比透镜窗口216和曝光窗口219窄,并且窗口218、216和219可以一起形成为大致矩形的形状。在第三至第五实施方式的第十四修改中,连通窗口218不一定必须设置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中的那样。在第二、第四和第五实施方式的第十五修改中,沿着光轴方向dl的第一部段s1和沿着相交方向比如正交方向dd的第二部段s2可以包括在如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接合部段s中。在第一、第二、第四和第五实施方式的第十六修改中,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通过紫外线照射实施的暂时固化过程和通过加热实施的热固化过程可以在大致仅沿光轴方向dl定位的接合部段s上执行。

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的第十七修改的表面219a可以形成为大致平行于光轴al并且不一定必须倾斜。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的第十八修改的表面216a可以形成为大致平行于光轴al并且不一定必须倾斜。在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的第十九修改中,弯曲壁部分211的围绕连通窗口218的部段可以倾斜成朝向前侧、即朝向相机壳体20外部与窗口218的竖向中间部分进一步分开。

在第一、第二、第四和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二十修改的放置过程中,在将组件基准表面315a固定至夹具60并且将壳体基准表面213a固定至夹具60之前或之后,粘合剂39可以施加至组件粘合表面352b或曝光表面219a中的至少一者。在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十一修改的放置过程中,在将组件基准表面315a固定至夹具60并且将壳体基准表面213a固定至夹具60之前或之后,粘合剂3039可以施加至组件粘合表面352b或曝光表面219a中的至少一者和平坦表面350a或壁表面21a中的至少一者。

在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二十二修改中,使用夹具60的对准状态(即,基准表面213a和351a的固定状态)可以从固化过程或暂时固化过程的中间移除。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十三修改中,使用夹具60的对准状态(即,基准表面213a和351a的固定状态)可以在热固化过程之前移除。

在第二、第三和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二十四修改中,可以采用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电路单元4050。在第二至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二十五修改中,可以采用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支架组件5010和光学组件5030。除上述之外,在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二十六修改中,相机模块1可以安装在车辆2的后挡风玻璃的内侧。在这种情况下,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关系与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中的位置关系相反。

除了上述之外,根据本发明的修改,安装在车辆2上的相机模块1包括光学组件30、5030和相机壳体20、2020。光学组件30、5030包括成像透镜36、组件基准表面351a、以及具有比组件基准表面的表面精度低的表面精度的组件粘合表面352b、350a。相机壳体20、2020包括壳体基准表面213a和具有比壳体基准表面的表面精度低的表面精度的壳体粘合表面219a、21a,并且相机壳体20、2020容纳光学组件。当组件基准表面相对于壳体基准表面的位置调节成使得成像透镜的光轴al定向成朝向待成像的预定区域410时,将粘合剂39、3039放置在形成于组件粘合表面与壳体粘合表面之间的接合间隙352c、3350c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修改,安装在车辆2上的相机模块1包括光学组件30、5030、相机外壳20、2020和粘合剂39、3039。光学组件30、5030包括成像透镜36、组件基准表面351a、以及具有比组件基准表面的表面精度低的表面精度的组件粘合表面352b、350a。相机壳体20、2020包括壳体基准表面213a和具有比壳体基准表面的表面精度低的表面精度的壳体粘合表面219a、21a,并且相机壳体20、2020容纳光学组件。粘合剂39、3039位于组件粘合表面与壳体粘合表面之间的接合间隙352c、3350c中。接合间隙的尺寸由粘合剂的厚度确定,并且成像透镜的光轴al定向成朝向待成像的预定区域41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修改,安装在车辆2上的相机模块1包括光学组件30、5030、相机外壳20、2020和粘合剂39、3039。光学组件30、5030包括成像透镜36和组件粘合表面352b、350a。相机壳体20、2020包括壳体粘合表面219a、21a并且容纳光学组件。粘合剂39、3039位于组件粘合表面与壳体粘合表面之间的接合间隙352c、3350c中。接合间隙的尺寸由粘合剂的厚度确定,并且成像透镜的光轴al定向成朝向待成像的预定区域41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修改,安装在车辆2上的相机模块1包括光学组件30、5030和相机壳体20、2020。光学组件30、5030包括成像透镜36、组件基准表面351a、以及具有比组件基准表面的表面精度低的表面精度的组件粘合表面352b、350a。相机壳体20、2020包括壳体基准表面213a和具有比壳体基准表面的表面精度低的表面精度的壳体粘合表面219a、21a,并且相机壳体20、2020容纳光学组件。通过将组件基准表面固定至夹具60、将壳体基准表面固定至夹具、将粘合剂39、3039放置在组件粘合表面与壳体粘合表面之间、并确定光学组件相对于相机壳体的位置以使透镜的光轴a1定向成朝向待成像的预定区域410来制造相机模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