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多用户识别模块的多待机装置及方法和用户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20512017发布日期:2020-04-24 18:38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用于多用户识别模块的多待机装置及方法和用户设备与流程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主张在2018年10月17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出申请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8-0123929号的权利,所述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全文并入本申请供参考。

本公开大体来说涉及无线通信,且更具体来说涉及用于多用户识别模块(sim)无线通信的一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使用多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identifymodule,sim)的无线通信可使无线终端连接两种不同的网络服务。举例来说,终端可包括多个sim(例如,通过插入在终端中的多个sim卡),其中所述多个sim可分别对应于不同的用户和/或电话号码。终端可实施多个协议堆叠以驱动与所述多个sim对应的多个无线通信。当终端中的所述多个协议堆叠互斥地使用射频(radiofrequency,rf)资源时,由协议堆叠中的一些协议堆叠得出的无线通信可能不可避免地暂停。举例来说,在与第一sim相关联的声音或数据呼叫期间,可期望周期性地监听与第二sim相关联的传入寻呼(incomingpage)。然而,这常常使正在进行的呼叫变得周期性地暂停以处置所述寻呼,从而导致通信质量可能降低或导致信息丢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概念的实施例提供多用户识别模块(sim)无线通信中的同时接收的一种装置及一种方法。

根据本发明概念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多用户识别模块(sim)无线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建立用于至少在与第一用户识别模块相关联的第一无线通信的空闲状态中接收寻呼的窗口。基于所述窗口而预测所述寻呼与第二用户相关联的第二无线通信之间的碰撞或非碰撞。接着响应于碰撞预测而判断是否可能通过使用不同的相应的载波来同时接收所述寻呼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且如果是,则将相应的射频(rf)路径分配给所述寻呼及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其中所分配的所述射频路径对应于所述不同的相应的载波。

根据本发明概念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多用户识别模块(sim)无线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得关于载波聚合的配置和/或多连接的配置的射频(rf)资源信息;基于所述射频资源信息而判断是否可能同时接收与第一用户识别模块相关联的第一无线通信的寻呼和与第二用户识别模块相关联的第二无线通信;如果是,则将相应的射频路径分配给所述寻呼及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其中所分配的所述射频路径对应于不同的载波。

根据本发明概念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包括存储器以及至少一个处理器的多用户识别模块多待机(multi-simmulti-standby,msms)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通过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而实行以上总结的多用户识别模块(sim)无线通信方法中的一者。

根据本发明概念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支持多用户识别模块多待机装置的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包括:第一用户识别模块(sim)、第二用户识别模块、收发器以及多用户识别模块装置,所述收发器产生与多个载波对应的多个射频路径,所述多用户识别模块装置连接到所述收发器、所述第一用户识别模块及所述第二用户识别模块。所述多用户识别模块装置可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执行指令以判断是否可能通过使用所述载波中不同的相应的载波来同时接收与所述第一用户识别模块相关联的第一无线通信的第一寻呼和与所述第二用户识别模块相关联的第二无线通信;且响应于确定可能进行所述同时接收而将所述多个射频路径中的至少一个射频路径分配给所述第一寻呼及所述第二无线通信中的每一者。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阅读以下详细说明,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概念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字符表示相同的元件、特征或操作,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概念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方块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概念示例性实施例的协议堆叠系统的方块图。

图3a、图3b及图3c是分别示出根据比较例的多用户识别模块(sim)无线通信中可能出现的碰撞的实例的时序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概念示例性实施例的多sim无线通信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a及图5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概念示例性实施例的同时接收的实例的时序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概念示例性实施例的图4所示设定窗口的操作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7a及图7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概念示例性实施例的窗口的实例的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概念示例性实施例的图4所示确定碰撞或非碰撞的操作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9a及图9b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概念示例性实施例的所预测碰撞的实例。

图10是示出图4所示判断是否可能进行同时接收的操作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11是阐述根据本发明概念示例性实施例的判断是否同时接收到无线通信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2a及图12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概念示例性实施例的同时接收的相应的实例的时序图。

图13是阐述根据本发明概念示例性实施例的多sim无线通信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概念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所示多sim装置的实例的方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用语“寻呼(paging)”在用作名词时是指寻呼信号,例如寻呼消息或寻呼信标(pagingbeacon)。

在本文中,用语“发送(transmit)”及“接收(receive)”可分别用作形容词以意指发送及接收。举例来说,“接收信号(receivesignal)”是指“接收信号(receptionsignal)”;短语“接收路径(receivepath)”意指处置接收信号的路径;等等。

在本文中,用语“小区(cell)”与“基站(basestation,bs)”可同义地使用。

在本文中,除非上下文另外指明,否则用语“载波(carrier)”是指“载波(carrierwave)”。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概念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0的方块图。如图1所示,无线通信系统10可包括第一网络210、第二网络220及用户设备100。第一网络210及第二网络220可分别包括第一基站(bs)211及第二基站221。

作为无线通信装置的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100可为通过实行与基站(例如,bs211/221)之间的无线通信而发送/接收数据和/或控制信息的固定的或移动的装置。举例来说,ue100可被称为终端、终端设备、移动站(mobile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terminal,mt)、用户终端(userterminal,ut)、用户站(subscriberstation,ss)、无线装置、手持式装置等。如图1所示,ue100可包括天线阵列110、收发器120、多sim装置130、第一sim141及第二sim142。

基站211/221可为与ue100和/或其他基站通信的固定站或移动站且可通过与ue100和/或所述其他基站之间的通信来交换数据及控制信息。举例来说,基站211或221可被称为或被配置成节点b、演进节点b(evolvednodeb,enb)、下一代节点b(generationnodeb,gnb)、扇区(sector)、站点、基站收发器系统(basetransceiversystem,bts)、存取点(accesspoint,ap)、中继节点(relaynode)、远程无线电头(remoteradiohead,rrh)、无线电单元(radiounit,ru)、“小区”、小小区等。在本文中,一般来说可使用用语“基站”或“小区”来表示由码分多址(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cdma)中的基站控制器(basestationcontroller,bsc)、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cdma,wcdma)中的节点b、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中的enb、第五代(5thgeneration,5g)新无线电(newradio,nr)中的gnb或扇区(站点)覆盖的区或功能的一部分,且可包括各种覆盖区域,例如巨型小区(megacell)、宏小区(macrocell)、微型小区(microcell)、微微型小区(picocell)、毫微微型小区(femtocell)、中继节点、rrh、ru及小小区通信范围。

ue100可通过第一基站211连接到第一网络210以形成第一无线通信11,其中用语“无线通信”在本文中可被互换地称为无线连接、通信链路、订阅等。ue100也可通过第二基站221连接到第二网络220以形成第二无线通信12。ue100可根据合适的无线电存取技术(radioaccesstechnology,rat)来与第一网络210及第二网络220进行通信。举例来说,作为非限制性实例,ue100可根据第五代(5g)系统、5g新无线电(5gnr)系统、长期演进(lte)系统、码分多址(cdma)系统、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gsm)、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areanetwork,wlan)系统或其他合适的rat来与第一网络210及第二网络220进行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ue100可根据相同的rat来和第一网络210与第二网络220进行通信;作为另外一种选择,在其他实施例中,ue100可根据不同的rat来和第一网络210与第二网络220进行通信。

ue100可支持多sim无线通信。举例来说,如图1所示,ue100可利用第一bs211来发送/接收与第一sim141相关联的第一无线通信11且利用第二bs221来发送/接收与第二sim142相关联的第二无线通信12。更具体来说,当处置与上述两个sim141及142相关联的两个无线通信时,ue100可被称为双sim装置。第一无线通信11及第二无线通信12可分别被称为第一连接及第二连接,或作为另外一种选择,被称为第一订阅及第二订阅。另外,将主要参照双sim无线通信(即,上述两个sim141及142)来阐述本发明概念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理解,本发明概念的示例性实施例也可适用于包括至少三个sim的多sim无线通信。此处还应注意,第一无线通信11及第二无线通信12作为另外一种选择可建立在ue100与同一基站之间。这在图1中由与无线通信11链接到相同的bs210的无线通信12'表示,且无线通信12'可取代第二无线通信12。

ue100可支持多sim多待机(msms)。利用msms,ue100中的射频(rf)资源(例如,收发器120或收发器120的一部分)可由第一sim141与第二sim142共享。因此,如稍后将参照图3a到图3c阐述,在利用传统的msms系统的ue中,当第一无线通信11与第二无线通信12互斥地使用收发器时,第一无线通信11及第二无线通信12中的一者可暂停。举例来说,当第一无线通信11处于空闲状态时,第一基站211可周期性地发送与无线通信11相关联的寻呼(“第一寻呼”)。与移动终止的(mobileterminated,mt)呼叫相关的这种寻呼可具有高的优先级。如随后将例证,如果预测到在具有高的优先级的信号的第一通信与具有较低的优先级的信号的第二通信之间出现碰撞,且如果未提供用于同时接收第一通信与第二通信的机制,则在碰撞期间可允许进行第一通信而可允许暂停第二通信。

在下文中,将分别使用用语“第一寻呼”及“第二寻呼”来表示第一无线通信11及第二无线通信12的寻呼。在与第一网络210或第二网络220进行通信的传统的ue中,为高效地接收并处理第一寻呼,暂停ue中的第二无线通信,从而使ue与第二网络222之间的通信效率降低。另外,第二网络220(或第二基站)可考虑到第二无线通信的暂停是因第二无线通信的不令人满意的信道状态而发生的。因此,ue与第二网络220之间的通信效率可明显降低。另外,当第二无线通信也处于空闲状态时,可高效地接收从第二基站211接收的第一寻呼与第二寻呼之间的寻呼中的仅一者。根据本发明概念实施例的ue100可避免这些缺陷,如在下文中所述,ue100可使得能够同时接收第一无线通信11与第二无线通信12而无需另外的硬件,即,无需利用另外的硬件来修改收发器120以避免通信的这种暂停。因此,来自第一网络210及第二网络220的信令(signaling)将不会丢失,且同时,可提高与第一网络210及第二网络220二者的通信效率。

天线阵列110可为用于从第一基站211及第二基站221接收射频信号的天线。天线阵列110也可用作发送天线以将射频信号发送到第一基站211及第二基站221。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阵列110可包括用于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multi-output,mimo)的多个天线。

作为与天线阵列110及多sim装置130耦合的硬件的收发器120可为无线通信提供射频资源。举例来说,收发器120可通过对从天线阵列110接收的射频信号进行处理来将接收信号rx作为基带信号提供到多sim装置130,或者通过将发送信号tx作为基带信号进行处理来将射频信号提供到天线阵列110。收发器120可由多sim装置130控制,且作为非限制性实例可包括开关、匹配电路、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收发器120可支持其中使用多个载波的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ca)。举例来说,通过同时使用分别被称为分量载波(componentcarrier,cc)的至少两个载波,ue100可将数据发送到第一基站211和/或第二基站221。收发器120可形成与在ca中使用的分量载波对应的射频路径122-1到122-n并对通过射频路径发送及接收的信号进行处理。举例来说,收发器120可包括分别与第一分量载波到第n分量载波对应的“n”个接收路径122-1到122-n,其中n是为二或大于二的整数。接收路径122-1到122-n中的每一者可包括低噪声放大器及其他组件。接收路径122-1到122-n中的每一者可专用于接收在以其对应的接收用分量载波为中心的频带中相关联的信号。相似地,收发器可包括n个发送路径124-1到124-n,所述n个发送路径124-1到124-n分别对应于相应的发送用分量载波。应注意,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路径中的一些或全部可共享电路及部分路径。举例来说,第一接收路径122-1与第二接收路径122-n可利用相同的低噪声放大器,但可具有用于带通滤波器的相应的子路径以将与所述路径的对应的分量载波相关联的频带外的频率过滤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收发器120可支持多连接(multi-connectivity,mc),从而形成彼此互相独立的多个射频路径。在本文中,mc是指可使与ue进行的通信的数据可在不同的基站和/或网络之间聚合的技术。举例来说,使用mc,可与第一基站交换通信的数据的第一部分(例如声音或数据呼叫),且可与第二基站交换所述通信的数据的第二部分,其中数据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可包括或可不包括交叠的数据。ue可接着对从所述两个基站接收的数据进行组合。利用mc,用于与第一基站传送数据的第一频带可明显不同于用于与第二基站传送数据的第二频带。在实例中,第一基站可使用低于6ghz的频带来传送通信会议的第一部分的数据,而第二基站可使用毫米波范围(例如,高于30ghz)中的频带来传送数据的第二部分。一般来说,由第二基站使用的频带可为由第一基站使用的频带的至少三倍高以传送公共通信的数据。在mc的上下文中,当收发器120形成彼此独立的仅两个射频路径时,收发器120可被视为支持双连接(dualconnectivity,dc)。如上所述,收发器120可提供射频路径(例如,接收用的路径122-1到122-n)作为射频资源。

多sim装置130可使用基带信号rx及tx来与收发器120进行通信且可耦合到第一sim141及第二sim142。第一sim141可包含用于通过第一无线通信11来连接第一网络210的信息且第二sim142可包含用于通过第二无线通信12来连接第二网络220的信息。如将参照图2阐述,多sim装置130可具有用于处理与第一sim141相关联的连接的结构及与第二sim142相关联的连接的结构。另外,如将参照图4等阐述,多sim装置130可基于硬件配置(即,由收发器120提供的射频资源)而判断是否可同时接收第一无线通信11与第二无线通信12。当确定可能进行同时接收时,多sim装置130可通过控制收发器120来将至少一个射频路径分配给第一无线通信11及第二无线通信12中的每一者。举例来说,可将第一射频路径122-1分配给第一无线通信11且可将第二射频路径122-n分配给第二无线通信12(其中n可等于2)。在一些实施例中,多sim装置130可包括:硬件块,通过逻辑综合而设计;处理单元,包括包含一系列指令的软件块以及执行所述指令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或其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多sim装置130也可被称为调制解调器、通信处理器或基带处理器。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概念示例性实施例的协议堆叠系统20的方块图。更具体来说,图2示出协议堆叠系统20中所包括的第一协议堆叠21及第二协议堆叠22的控制平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图2所示协议堆叠系统20可在图1所示多sim装置130中实施且多sim装置130可使用图2所示协议堆叠系统20来实行用于无线通信的操作。图2所示块中的至少一些块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被实施为硬件逻辑,且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块中的一些块可由执行软件模块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实施。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来阐述图2。

协议堆叠系统20可包括分别与第一sim141及第二sim142相关的第一协议堆叠21及第二协议堆叠22。如以上参照图1所述,第一协议堆叠21及第二协议堆叠22可分别支持适当的无线电存取技术(rat)。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协议堆叠21及第二协议堆叠22可与共享上部层(例如,应用层)交互作用,且上部层可获得与第一无线通信11及第二无线通信12相关的信息或者为提供命令的程序提供接口。上部层可在多sim装置130中实施或者在与多sim装置130分开的另一装置中实施。另外,协议堆叠系统20可包括由第一协议堆叠21与第二协议堆叠22共享的硬件接口24。硬件接口24可为硬件(即,图1所示收发器120)提供接口,且第一协议堆叠21及第二协议堆叠22可通过硬件接口24向收发器120提供信号和/或从收发器120获得信号。应注意硬件接口24可被称为收发器120的驱动器。

第一协议堆叠21及第二协议堆叠22中的每一者可为形成控制平面而包括多个层。如图2所示,第一协议堆叠21可包括第一层l1、第二层l2及第三层l3。第一层l1、第二层l2及第三层l3可对应于开放系统互连(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osi)模型的三个下部层。举例来说,在lte或5gnr中,在第一层l1中可包括物理(physical,phy)层,在第二层l2中可包括介质存取控制(mediumaccesscontrol,mac)层、无线电链路控制(radiolinkcontrol,rlc)层及分组数据收敛协议(packetdataconvergenceprotocol,pdcp)层,且在第三层l3中可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层及非接入层(non-accessstratum,nas)层。相似于第一协议堆叠21,第二协议堆叠22也可包括第一层l1、第二层l2及第三层l3。

在对以下的论述中,被阐述为由涉及rrc层及rrc空闲状态的ue100实行的操作可由msmd130(其可包括执行从存储器读取的指令以施行所述指令的处理器)实行。ue100的rrc层可被理解为msmd130的rrc层。第三层l3中的rrc层可控制无线电资源并与基站211/221中的rrc层交换rrc消息。当在ue100的rrc层与基站211/221的rrc层之间建立rrc连接时,ue100可切换到rrc连接状态(或“rrc连接模式”)。另一方面,当释放rrc连接时,ue100可切换到rrc空闲状态(或“rrc空闲模式”)。在本文中,rrc连接状态可被称为无线通信的连接状态,且rrc空闲状态可被称为无线通信的空闲状态。举例来说,当rrc连接状态由第一协议堆叠21中所包括的rrc层维持时,第一无线通信11可被称为处于连接状态;另一方面,当rrc空闲状态由第一协议堆叠21中所包括的rrc层维持时,第一无线通信11可被称为处于空闲状态。相似地,第二无线通信12也可被称为通过第二协议堆叠22中所包括的rrc层处于连接状态或空闲状态。

在rrc空闲状态中,基站211/221(即,第一基站211和/或第二基站221)可周期性地发送寻呼。对于ue100,基站可将关于发送寻呼的时间点(即,寻呼时段(pagingoccasion))的信息提供到ue100。ue100可通过对寻呼进行监测来检查是否接收到包含ue100的识别符的寻呼。为减少在rrc空闲状态中消耗的功率,ue100可仅在与寻呼时段对应的周期中接收并处理分组(packet)。如以上参照图1所述,在rcc空闲状态中接收的寻呼可具有高的优先级。在下文中,参照图3a到图3c,将阐述其中在多sim无线通信中在与一个sim相关联的寻呼和与另一sim相关联的无线通信之间发生碰撞的实例。

冲突处置器23可预测由第一协议堆叠21进行的第一无线通信11与由第二协议堆叠22进行的第二无线通信12之间的碰撞,且当预测到碰撞时,判断是否可同时接收第一无线通信11与第二无线通信12。举例来说,冲突处置器23可基于从第一协议堆叠21的第一层l1及第二协议堆叠22的第二层l2提供的信息而预测第一无线通信11与第二无线通信12之间的碰撞。当预测到碰撞时,冲突处置器23可基于从硬件接口24提供的信息而判断是否可同时接收第一无线通信11与第二无线通信12。另外,当确定可能进行同时接收时,冲突处置器23可通过硬件接口24对硬件(即,收发器120)进行设定以实现第一无线通信11与第二无线通信12的同时接收。如将参照图14针对一些实施例所阐述,冲突处置器23的指令可作为软件模块存储在存储器中,并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在一些实施例中,冲突处置器23也可为通过逻辑综合设计的硬件模块。

图3a到图3c是示出在由传统的多simue处置的多sim无线通信中可能出现的碰撞的相应的实例的时序图。图3a到图3c还示出在用于寻呼或其他通信的指定时隙(slot)(例如,连接非连续接收(connecteddiscontinuousrx,cdrx)的导通周期)之前、期间及之后的时间段,所述时间段可在本发明概念的实施例中计算/获得。这些时间段可用于设定用于预测碰撞的窗口以用于避免通信的暂停(如在现有技术中所发生的一样)。举例来说,图3a示出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一无线通信与第二无线通信之间的碰撞的实例。图3b示出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一无线通信与处于连接状态的第二无线通信之间的碰撞的实例。图3c示出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一无线通信与处于连接非连续接收(cdrx)状态的第二无线通信之间的碰撞的实例。在图3a到图3c中,假设第一无线通信及第二无线通信分别是图1所示第一无线通信11及第二无线通信12,且将参照图1来阐述图3a到图3c。在图3a到图3c的说明中,将省略与图1的说明重复的说明。

在多sim无线通信中,分别对应于不同的sim的无线通信之间的碰撞可指其中当射频资源互相排斥地被无线通信占据时,至少两个无线通信尝试在相同时间点处占据射频资源的情况。举例来说,在msms或双sim双待机(dualsimdualstandby,dsds)中,与一个sim相关联的无线通信可占据射频资源,且射频资源可根据将由与sim对应的协议堆叠实行的进程的优先级而被首先分配给对应的协议堆叠。因此,当具有高优先级的操作(例如,第一无线通信11的第一寻呼)与另一无线通信(例如,第二无线通信12)碰撞时,在接收并处理第一寻呼的同时可暂停第二无线通信12的接收操作。

参照图3a,当第一无线通信11与第二无线通信12二者均处于空闲状态时,第一无线通信11的第一寻呼与第二无线通信12的第二寻呼可彼此冲突。如在图3a的上部部分中所示,在接收到第一寻呼之前,可将硬件(如同收发器120和/或多sim装置130)设定周期(tpre1)以接收第一寻呼。举例来说,收发器120可形成至少一个射频路径以接收第一寻呼达周期tprei和/或多sim装置130可实行设定(例如,用于处理从收发器120接收的接收信号rx的参数)的操作。接下来,可在周期tpg1期间接收第一寻呼,且可在周期tpost1期间实行对所接收到的第一寻呼的处理,例如,对rrc层中的寻呼消息进行的调制、解码、处理等。因此,为从ue100接收第一寻呼并对第一寻呼进行处理而消耗的周期可对应于tpre1+tpg1+tpost1。相似地,接收并处理第二无线通信12的第二寻呼的周期可对应于tpre2+tpg2+tpost2。

在本文中,用于接收并处理寻呼的周期可被称为寻呼窗口,用于接收并处理第一寻呼的周期可被称为第一寻呼窗口,且用于接收并处理第二寻呼的周期可被称为第二寻呼窗口。另外,在从寻呼窗口接收寻呼之前分配的周期(如同周期tpre1)可被称为预处理周期,用于接收寻呼的周期(如同周期tpg1)可被称为寻呼接收周期或接收周期,且在接收寻呼之后所需要的周期(如同周期tpost1)可被称为后处理周期。因此,寻呼窗口可包括预处理周期、接收周期及后处理周期。

当第一寻呼窗口与第二寻呼窗口在时间上彼此交叠时,可出现第一寻呼与第二寻呼之间的碰撞。当第一寻呼窗口与第二寻呼窗口彼此交叠时,可高效地接收并处理第一寻呼及第二寻呼中的仅一者。因此,如图3a所示,可首先接收并处理第一寻呼,且接下来,可接收并处理第二寻呼。因此,第一寻呼或第二寻呼的一些数据可能丢失。

参照图3b,当第一无线通信11处于空闲状态且第二无线通信12处于连接状态时,第一无线通信11的第一寻呼与第二无线通信12的数据接收可彼此冲突。换句话说,当在通过第二无线通信12接收数据的同时进行第一寻呼时,在第一无线通信11与第二无线通信12之间可出现碰撞。如图3b所示,由于第一寻呼的高优先级,在用于接收并处理第一寻呼的周期(即,第一寻呼窗口)中通过第二无线通信12接收数据可被推迟或甚至丢失。在关闭第一寻呼窗口之后可恢复通过第二无线通信12进行的数据接收。因此,第二无线通信12的数据吞吐量可减小。另外如果基站(例如,第二基站221)确定信道状况欠佳(sub-par),则由于例如基站221未接收到预期的响应消息,因此基站可对其数据发送进行调整以减缓数据速率等,且数据吞吐量可另外减小。

参照图3c,当第一无线通信11处于空闲状态且第二无线通信12处于cdrx状态时,第一无线通信11的第一寻呼与第二无线通信12的导通持续时间可彼此冲突。在cdrx状态中,ue100可在维持连接状态的同时根据从基站(例如,第一基站211和/或第二基站221)提供的cdrx信息而降低功耗。举例来说,对于cdrx来说,基站可提供与ue100接收数据的周期对应的导通持续时间的时序及持续时间作为cdrx信息。如在图3c的下部部分处所示,为在导通持续时间之前接收数据,可在周期tpre2期间对硬件(例如,收发器120和/或多sim装置130)进行设定。接下来,在周期ton2期间可维持导通持续时间,且在周期tpost2期间可对在导通持续时间期间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因此,为使ue100在第二无线通信12的导通持续时间期间接收并处理数据而分配的周期可对应于tpre2+ton2+tpost2。图3c所示周期tpre2及周期tpost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分别相同于图3a所示周期tpre2及周期tpost2,且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不同于图3a所示相应的周期tpre2、tpost2。

在本文中,用于在cdrx状态中在导通持续时间中接收并处理数据的总周期可被称为cdrx窗口。另外,与第一无线通信11相关联的窗口(即,第一寻呼窗口及第一cdrx窗口)可被统称为第一窗口;且与第二无线通信12相关联的窗口(即,第二寻呼窗口及第二cdrx窗口)可被统称为第二窗口。

当第一寻呼窗口与第二cdrx窗口在时间上彼此交叠时,在第一寻呼与第二导通持续时间之间可出现碰撞。当第一寻呼窗口与第二cdrx窗口彼此交叠时,可高效地处理第一寻呼及第二无线通信12的导通持续时间中的仅一者。因此,如图3c所示,可首先接收并处理第一寻呼,且接下来,在第二无线通信12的导通持续时间期间可接收并处理数据。因此,第一寻呼的一些数据或者第二无线通信12的导通持续时间信号可能丢失。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概念示例性实施例的多sim无线通信的方法的流程图。举例来说,可使用图1所示多sim装置130(或图2所示冲突处置器23)来实行图4所示方法,且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来阐述图4。

在操作s100中,可实行设定窗口的操作。如以上参照图3a到图3c所述,窗口可指用于接收并处理寻呼的寻呼窗口或者用于在空闲状态中在导通持续时间中接收并处理数据的cdrx窗口。除了用于接收寻呼或数据的周期之外,窗口可包括预处理周期及后处理周期。举例来说,多sim装置130可将第一寻呼窗口及第一cdrx窗口设定为与第一sim141相关的第一无线通信11的第一窗口并将第二寻呼窗口及第二cdrx窗口设定为与第二sim142相关的第二无线通信12的第二窗口。

此处应注意,在一些实施例中,多sim装置130可具有并行处理能力,以使得可能够同时对来自两个或更多个通信的数据进行后处理。在这种情形中,当虑及窗口的交叠时,可将后处理时间有效地减少到非常短的持续时间或者甚至不再考虑后处理时间。换句话说,利用由多sim装置130进行的有效的并行处理,所设定的窗口的持续时间可基于预处理周期(例如,tpre1)与接收周期(例如,tpg1)之和而定。

在操作s300中可实行预测第一无线通信11与第二无线通信12之间的碰撞或非碰撞的操作(即,如果未实施同时接收,则确定因所述两个通信的寻呼信号/数据帧的相应的时序而将出现碰撞或非碰撞)。举例来说,多sim装置130可基于在操作s100中为第一无线通信11建立的窗口以及用于第二无线通信12的将接收数据的时序信息而预测碰撞或非碰撞。当第一无线通信11的第一窗口与第二无线通信12的第二窗口彼此交叠时,多sim装置130可预测碰撞,且否则可预测非碰撞。另外,当第一窗口与第二无线通信12的数据接收周期交叠或者第二窗口与第一无线通信11的数据接收周期交叠时,多sim装置130可预测碰撞。如图4所示,当预测到将出现碰撞时,此后可实行操作s500;另一方面,当预测到将不会出现碰撞时,图4所示方法可结束。在下文中将参照图8来阐述操作s300的实例。

在操作s500中可实行判断是否可能进行第一无线通信11与第二无线通信12的同时接收的操作。不同于在操作s300中确定非碰撞时,当在操作s300中预测到碰撞时,可判断是否可能进行第一无线通信11与第二无线通信12的同时接收。举例来说,多sim装置130可基于硬件配置(例如,由收发器120提供的射频(rf)资源)而判断是否可能进行同时接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基于收发器120是否提供ca和/或mc、由收发器120当前提供的ca的配置和/或mc的配置等而判断是否可能进行同时接收。如图4所示,当确定可能进行同时接收时,此后可实行操作s700,且当确定不可能进行同时接收时,接着可实行操作s900。稍后将参照图10来阐述操作s500的实例。

在操作s700中可实行分配射频路径的操作。当在操作s500中确定可能进行同时接收时,可实行将射频路径分配给无线通信以实现同时接收的操作。举例来说,当收发器120提供ca时,多sim装置130可将至少一个分量载波分别分配给第一无线通信11及第二无线通信12。因此,可由收发器120通过由所述至少一个分量载波形成的射频路径来处理第一无线通信11及第二无线通信12中的每一者,且可将所处理的信号高效地提供到多sim装置130。另外,当收发器120提供mc时,多sim装置130可将两个不同的连接分别分配给第一无线通信11及第二无线通信12。

在操作s900中可实行暂停一些无线通信的操作。当在操作s500中确定不可能进行同时接收时,可实行暂停具有相对较低的优先级的无线通信(举例来说,参照图3b阐述的第二无线通信)的操作。在具有相对较高的优先级的无线通信中完成接收及处理的操作之后可恢复所暂停的无线通信。

图5a及图5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概念示例性实施例的同时接收的实例的时序图。更具体来说,图5a示出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一无线通信11与第二无线通信12的同时接收,且图5b示出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一无线通信11与处于cdrx状态或连接状态的第二无线通信12的同时接收。与以上参照图3a到图3c所述情况相比,第一无线通信11与第二无线通信12可根据图4所述方法同时接收,且因此,可改善多sim通信中的通信效率。在图5a及图5b中,假设第一通信及第二通信是图1所示第一无线通信11及第二无线通信12,且将参照图1来阐述图5a及图5b。在图5a及图5b的说明中,将省略与图1的说明重复的说明。

参照图5a,当第一无线通信11与第二无线通信12二者均处于空闲状态时,可同时接收第一无线通信11的第一寻呼与第二无线通信12的第二寻呼。举例来说,当接收第一寻呼的周期tpg1与接收第二寻呼的周期tpg2彼此交叠时,如图5a所示,可高效地接收并处理第一寻呼及第二寻呼。另外,不同于图5a所示,当第一寻呼的预处理周期和/或后处理周期与第二寻呼的预处理周期和/或后处理周期交叠时,可高效地接收并处理第一寻呼及第二寻呼。

参照图5b,当第一无线通信11处于空闲状态且第二无线通信12处于cdrx状态或连接状态时,可同时接收第一寻呼与通过第二无线通信12发送的数据。举例来说,如图5b所示,当接收第一寻呼的周期tpg1与接收通过第二无线通信12发送的数据的周期交叠时,可同时接收第一寻呼与通过第二无线通信12发送的数据。另外,不同于图5b所示,当第一寻呼的预处理周期和/或后处理周期与用于接收并处理通过第二无线通信12发送的数据的预处理周期、接收周期和/或后处理周期交叠时,可同时接收第一寻呼与通过第二无线通信12发送的数据。

图6是示出图4所示操作s100的实例的流程图,且图7a及图7b是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概念的窗口的实例的图。如以上参照图4所述,在图6所示操作s100'中可实行建立窗口的操作。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及图4来阐述图6、图7a及图7b。

参照图6,操作s100'可包括操作s120、s140及s160。在操作s120中可实行获得持续时间信息的操作。持续时间信息可包括关于预处理周期、接收周期及后处理周期的信息。举例来说,多sim装置130可获得关于根据收发器120的特性而定的预处理周期的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多sim装置130可从收发器120接收关于预处理周期的信息;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多sim装置130可从存储信息的存储器读取关于预处理周期的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多sim装置130可对存储关于分别与多个收发器对应的预处理周期的信息的存储器(例如,图14所示存储器134)进行存取,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多sim装置130可根据从收发器120提供的收发器120的识别符而从存储器读取关于预处理周期中的一者的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多sim装置130可独立于收发器120使用预处理周期作为包括一些裕度(margin)的固定值。

多sim装置130可获得关于由rat定义的寻呼的接收周期的信息。举例来说,在lte、5gnr等中,可采用子帧来发送寻呼,且因此,寻呼的接收周期可近似地对应于1毫秒(ms)。

多sim装置130可获得关于根据收发器120的特性和/或协议堆叠20的容量而定的后处理周期的信息。在接收周期期间接收到的寻呼或信号可由收发器120来处理,且多sim装置130可对从收发器120提供的接收信号rx进行处理。举例来说,当接收到寻呼时,最终可在第三层l3中所包括的rrc层中对寻呼消息进行处理,且因此,为从下部层到rrc层对寻呼消息进行处理而消耗的时间段可包括在后处理周期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多sim装置130可获得关于根据接收目标而定的后处理周期的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多sim装置130也可从存储多个后处理周期的存储器读取关于一个后处理周期的信息。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多sim装置130也可使用接收周期作为包括一些裕度的固定值。

在操作s140中可实行获得时序信息的操作。时序信息可包括关于产生窗口的时间点的信息。举例来说,基站(例如,第一基站211及第二基站221)可将寻呼帧(pagingframe,pf)及寻呼偏移(pagingoffset,po)作为关于寻呼时段的信息提供到ue100。举例来说,在lte、5gnr等中,帧可具有约10ms的长度且包括分别具有约1ms的长度的10个子帧,且寻呼机会可被限制到一个子帧(即,1ms周期)。pf可表示与寻呼时段对应的帧,且po可表示寻呼是通过帧中所包括的所述十个子帧中的哪一子帧来发送的。多sim装置130可获得pf及po作为窗口的时序信息,且因此,可确定产生窗口的时间点。

在操作s160中可实行定义窗口的操作。窗口可基于在操作s120中获得的持续时间信息以及在操作s140中获得的时序信息而定义。举例来说,如图7a所示,接收寻呼的寻呼窗口可基于持续时间信息而被定义为具有包括预处理周期tpre、寻呼的接收周期tpg及后处理周期tpost的长度,且可基于时序信息而被定义为在时间点tpg处起始。另外,如图7b所示,在cdrx状态中在导通持续时间中接收并处理数据的cdrx窗口可被定义为具有包括预处理周期tpre、与导通持续时间对应的接收周期ton以及后处理周期tpost的长度,且可基于时序信息而被定义为在时间点ton处起始。在一些实施例中,图7a中的预处理周期tpre的长度与图7b中预处理周期tpre的长度可彼此相同,且后处理周期tpost的长度与后处理周期tpost的长度可彼此相同。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概念示例性实施例的图4所示操作s300的实例的流程图;图9a及图9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概念示例性实施例的所预测碰撞的实例的图。如以上参照图4所述,在图8所示操作s300'中可实行确定多sim无线通信中的无线通信之间的碰撞或非碰撞的操作。更具体来说,图8中的操作s300'指示确定分别与图1所示第一sim141及第二sim142对应的第一无线通信11与第二无线通信12之间的碰撞或非碰撞的操作,且在图8中,假设第一无线通信11处于空闲状态。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及图4来阐述图8、图9a及图9b。

参照图8,操作s300'可包括多个操作s310、s330、s350、s370及s390。在操作s310中可实行确定与第二sim142对应的第二无线通信12的状态的操作。如图8所示,当第二无线通信12处于空闲状态或cdrx状态时,此后可实行操作s330;另一方面,当第二无线通信12处于连接状态时,接着可实行操作s350。

在操作s330中可实行判断第一窗口与第二窗口是否彼此交叠的操作。当第一无线通信11处于空闲状态时,第一窗口可对应于第一寻呼窗口;同时,当第二无线通信12处于空闲状态时,第二窗口可为第二寻呼窗口,且当第二无线通信12处于cdrx状态时,第二窗口可为第二cdrx窗口。举例来说,参照图9a,第一窗口win1与第二窗口win2可或可不在时间标度上交叠。当第一窗口与第二窗口彼此交叠时,在操作s370中可确定碰撞;当第一窗口与第二窗口不彼此交叠时,在操作s390中可确定非碰撞。如上所述,多sim装置130可通过判断在图4所示操作s100中建立的第一窗口win1与第二窗口win2是否在时间标度上彼此交叠来确定第一无线通信11与第二无线通信12之间的碰撞或非碰撞。

在操作s350中可实行判断第一窗口与第二sim142的接收周期是否彼此交叠的操作。第二sim142的接收周期可指与第二sim142相关联的第二无线通信12在连接状态中接收数据的周期。举例来说,参照图9b,第二无线通信12在连接状态中接收数据的接收周期与第一窗口在时间标度上可彼此交叠。如图8所示,当第一窗口与第二sim142的接收周期彼此交叠时,在操作s370中可确定碰撞;当第一窗口与第二sim142的接收周期不彼此交叠时,在操作s390中可确定非碰撞。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概念示例性实施例的图4所示操作s500的实例的流程图。如以上参照图4所述,当在图4中的操作s300中预测到碰撞时,在图10所示所示操作s500'中可实行判断是否可能进行同时接收的操作。如图10所示,操作s500'可包括操作s520、s540、s560及s580,且此后,将参照图1及图4来阐述图10。

在操作s520中可实行计算帧边界之间的时间间隙的操作。帧边界可对应于在分别与所述多个sim相关联的无线通信期间发送的帧的时序,且可使用帧边界之间的时间间隙作为判断是否可能进行同时接收的基础。举例来说,当第一无线通信11的帧边界与第二无线通信12的帧边界之间的时间间隙相对高时,可能无法容易地实行使用ca进行的第一无线通信11与第二无线通信12的同时接收。换句话说,可同时处理在相同的时序点处近似接收的帧;且未在相同的时序点处接收的帧可受限制而无法同时处理。因此,在操作s520中,可计算与不同的无线通信对应的帧边界之间的时间间隙,且可使用所述时间间隙来判断是否可能进行同时接收。

在操作s540中可实行将时间间隙与阈值thr1进行比较的操作。如图10所示,当在操作s520中计算的时间间隙大于第一阈值thr1时,此后可实行操作s560;且当时间间隙小于第一阈值thr1时,接着可实行操作s580。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于图10中,当时间间隙小于第一阈值thr1时,此后也可实行操作s560;且当时间间隙大于第一阈值thr1时,此后也可实行操作s580。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基于循环前缀(cyclicprefix,cp)来定义第一阈值thr1。举例来说,帧可包括多个子帧,子帧可包括多个时隙,且时隙可包括多个符号(例如,多个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ofdm)符号)。时隙中所包括的ofdm符号可根据cp的配置而异,且cp可包括“扩展cp(extendedcp)”及“正常cp(normalcp)”。举例来说,在正常cp中,时隙可包括七个ofdm符号;在扩展cp中,时隙可包括六个ofdm符号。当无线通信的信道状态不稳定时,如同当ue100在运输途中时,可使用扩展cp来减少符号间干扰(inter-symbolinterference,isi)。在一些实施例中,正常cp可具有约5.1微秒(μs)的长度,扩展cp可具有约16.7μs的长度。在本文中,cp的长度可被简要地称为cp。当帧边界之间的时间间隙大于cp时,可能无法容易地实行使用ca进行的同时接收,且因此,可基于cp来确定第一阈值thr1。

在操作s560中可实行基于mc的配置而判断是否可能进行同时接收的操作。在操作s540中,当确定时间间隙大于第一阈值thr1时,可能无法容易地实行使用ca进行的同时接收。因此,多sim装置130可依据射频资源根据收发器120是否提供mc以及在收发器120的当前状态中是否可添加由于mc而形成的射频路径来判断是否可能进行同时接收。换句话说,当收发器120提供mc时,多sim装置130可基于收发器120的当前状态而判断是否可能进行同时接收,而不论在操作s520中计算的时间间隙如何。

在操作s580中可实行基于ca的配置及mc的配置而判断是否可能进行同时接收的操作。当确定时间间隙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thr1时,可实行使用ca进行的同时接收。因此,多sim装置130可依据射频资源基于mc的配置及ca的配置而判断是否可能进行同时接收。举例来说,多sim装置130可基于收发器120是否提供ca以及是否存在在收发器的当前状态中可使用的分量载波来判断是否可能进行同时接收。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收发器120不提供mc而是提供ca时,多sim装置130可基于ca的配置而判断是否可进行同时接收。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收发器120提供ca及mc二者时,多sim装置130可基于ca的配置及mc的配置而判断是否可进行同时接收。

图11是阐述根据本发明概念示例性实施例的判断是否可能进行同时接收的方法的流程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图4所示操作s500中可包括图11所示操作s510,且操作s510可在图10所示操作s520之前实行。如图11所示,操作s510可包括多个操作s512、s514及s516,且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图4及图5来阐述图11。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基于无线通信的信道状态而判断是否可能进行分别与所述多个sim相关联的无线通信的同时接收。举例来说,可使用用于在无线通信中接收信号的放大增益之间的间隙(即,放大增益之差)来判断是否可能使用ca进行同时接收。当用于从第一无线通信11接收信号的第一放大增益与用于从第二无线通信12接收信号的第二放大增益之间存在宽的间隙时,可能无法容易地实行使用ca进行的第一无线通信11与第二无线通信12的同时接收。换句话说,当第一放大增益显著大于第二放大增益且从第二无线通信12接收的信号是基于第一放大增益放大时,可将从第二无线通信12接收的噪声放大,或者高效信号的范围可超过放大器的动态范围。因此,可使用无线通信的放大增益之间的增益间隙来判断是否可同时接收无线通信。应注意,在一些情形中,增益间隙可为同时接收确定中的若干因素中的一者。举例来说,为基于信道状态而判断是否可能进行同时接收,可使用放大增益以及与放大增益相似的因素(例如,调制次序等),且当令人满意的信道与不令人满意的信道之间的间隙宽时,可提前确定不可能进行同时接收。

在操作s512中可实行计算无线通信的放大增益之间的增益间隙的操作。举例来说,多sim装置130可建立用于将通过天线阵列110从收发器120接收的射频信号放大的放大增益。因此,多sim装置130可获得与第一无线通信11对应的第一放大增益以及与第二无线通信12对应的第二放大增益,且可计算第一放大增益与第二放大增益之间的增益间隙。

在操作s514中可实行将放大增益之间的增益间隙与第二阈值thr2进行比较的操作。如图11所示,当在操作s512中计算的放大增益的增益间隙大于第二阈值thr2时,此后可实行操作s516;当放大增益的增益间隙小于第二阈值thr2时,接着可实行图10中的操作s520。

在操作s516中可实行确定不可能进行同时接收的操作。在操作s514中,当确定放大增益之间的增益间隙大于第二阈值thr2时,可提前确定不可能进行同时接收,且可不再实行其中基于帧边界之间的时间间隙而判断是否可能进行同时接收的图10所示操作(s520、s540及s560)。

图12a及图12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概念示例性实施例的同时接收的实例的时序图。更具体来说,图12a及图12b示出使用ca同时接收图1所示第一无线通信11与第二无线通信12的实例。举例来说,在图4所示操作s700中,可将射频路径分配给第一无线通信11及第二无线通信12,如图12a及图12b所示。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来阐述图12a及图12b。

参照图12a的左侧部分,第二无线通信12可使用包括第一分量载波cc1、第二分量载波cc2及第三分量载波cc3的ca。应注意,在本文中“分量载波”可指且被例示为带宽以载波(图12a及图12b所示包络(envelop)的峰值)为中心的经调制载波,其中所述带宽归因于调制。在图12a中,第一分量载波cc1、第二分量载波cc2及第三分量载波cc3被例示为彼此相邻(或连续)。由于图中示出没有载波将被分配给第一无线通信11,因此这可对应于其中与第一无线通信11对应的sim被禁用(例如,通过用户通过用户接口或者默认设定将sim禁用)的情景。作为另外一种选择,图12a可对应于其中与第一无线通信11对应的sim从ue100断开连接的情景。

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b所示,第二无线通信12也可使用包括彼此间隔开(或彼此非连续)的分量载波的ca。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无线通信12可使用包括一个频带内的分量载波的带内ca或包括至少两个频带内的分量载波的带间ca。第二无线通信12也可使用包括少于或多于三个分量载波的ca。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在图4所示操作s300中确定第一无线通信11与第二无线通信12彼此冲突且在操作s500中确定可同时接收无线通信时,在操作s700中,可实行从被分配给第二无线通信12的所述多个射频路径释放至少一个射频路径(例如,图1所示路径122-1至122-n中的至少一者)并将所述至少一个所释放的射频路径分配给第一无线通信11的操作。举例来说,如图12a的右侧部分所示,可从第二无线通信12释放第三分量载波cc3,且当第一无线通信11处于空闲状态时,可将第三分量载波cc3分配给第一寻呼。因此,可使用ca同时接收从第一无线通信11(或第一寻呼)与第二无线通信12接收的数据。

参照图12b的左侧部分,第二无线通信12可使用包括第一分量载波cc1及第三分量载波cc3的ca。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在图4所示操作s300中确定第一无线通信11与第二无线通信12彼此冲突且在操作s500中确定可同时接收无线通信时,在操作s700中可实行添加与被分配给第二无线通信12的至少一个射频路径不同的至少一个射频路径以及将所添加的至少一个射频路径分配给无线通信11的操作。举例来说,如图12所示右侧部分所示,将第一分量载波cc1及第三分量载波cc3分配给第二无线通信12,且当第一无线通信11处于空闲状态时,可将第二分量载波cc2分配给第一无线通信11,例如分配给第一寻呼。因此,相似于图12a,可使用ca同时接收从第一无线通信11(或第一寻呼)与第二无线通信12接收的数据。

图13是阐述根据本发明概念示例性实施例的实行多sim无线通信的方法的流程图。更具体来说,相较于参照图4所述方法,可从参照图13所述的方法省略确定分别与所述多个sim相关联的所述多个无线通信之间的碰撞或非碰撞的操作。举例来说,可使用图1所示多sim装置130来实行图13所述方法,且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来阐述图13。在图13的说明中,将省略与图4的说明交叠的说明。

在操作s20中可实行获得射频资源信息的操作。射频资源信息可包括关于射频资源(即,由收发器120提供的射频路径)的信息,且可举例来说包括关于ca的配置和/或mc的配置的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关于射频路径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些信息从收发器120提供到多sim装置130,存储在多sim装置130的内部存储中或者存储在多sim装置130的外部存储中。

在操作s40中,可实行判断是否可同时接收无线通信的操作。举例来说,多sim装置130可基于在操作s20中获得的射频路径信息而判断是否可同时接收无线通信。不同于图4所述实施例,多sim装置130可判断是否可同时实行无线通信,而不论第一无线通信11与第二无线通信12之间的碰撞如何。当可将至少一个射频路径分配给第一无线通信11及第二无线通信12时,可确定可同时接收无线通信,且在操作s60中,接着可实行将射频路径分配给第一无线通信11及第二无线通信12的操作。另一方面,当不可将所述至少一个射频路径分配给第一无线通信11及第二无线通信12中的一者时,可确定不可同时接收无线通信,且此后在操作s80中可实行保留一些无线通信的操作。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概念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所示多sim装置的实例的方块图。如图14所示,多sim装置130'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32及存储器134,且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32与存储器134可通信连接到彼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32可为至少一个处理电路(例如,集成电路),所述至少一个处理电路可通过执行包括指令的程序代码来实行目标操作。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32可指以硬件方式实施的数据处理器,所述以硬件方式实施的数据处理器包括被表达为程序中所包括的代码和/或指令的操作或者包括实体结构的电路以执行目标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作为非限制性实例,以硬件方式实施的数据处理器可包括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处理器核心、多核心处理器、多处理器、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processor,ap)、通信处理器(communicationprocessor,cp)、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及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存储器134可由至少一个处理器132存取且可如图14所示存储冲突处置器134_2及硬件配置134_1。

作为非限制性实例,存储器134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32可存取的任何合适类型的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tape)、磁盘(magneticdisc)、光盘(opticaldisc)、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及其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冲突处置器134_2及硬件配置134_1可分别存储在单独的存储器装置中。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32可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34中的冲突处置器134_2来实行以上参照附图阐述的多sim装置130'的操作中的至少一些操作。举例来说,通过执行冲突处置器134_2,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32可建立与无线通信对应的窗口并基于所建立的窗口而预测无线通信之间的碰撞。

尽管已参照本发明概念的实施例具体示出并阐述了本发明概念,然而应理解,在不背离以上权利要求的精神及范围的条件下,可在本文中作出形式及细节上的各种改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