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i通信控制控制方法、装置、发送端以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23797773发布日期:2021-02-02 11:10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LiFi通信控制控制方法、装置、发送端以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lifi通信控制控制方法、装置、发送端以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ifi通信控制方法、装置、发送端以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网络信息使用人数和信息量的极速增加,信息传递方式对于人类而言越来越重要。对于移动终端而言,常见的无线传输技术为蓝牙技术和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简称wifi)技术,但是wifi信号不稳定、上网速度慢等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人们,原因为,作为无线数据传输的最主要技术,wifi利用了射频信号,然而,无线电波在整个电磁频谱中仅占很小的一部分,而随着用户对无线互联网需求的增长,可用的射频频谱正越来越少。
[0003]
目前高保真(light fidelity,简称lifi)技术,是一种利用可见光波谱(如灯泡发出的光)进行数据传输的全新无线传输技术,可以利用电信号控制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发出肉眼看不到的高速闪烁信号来传输信息。由于可见光频谱的宽度达到射频频谱的1万倍,因此可见光通信能带来更高的带宽,带来高达几gbps的数据传输速度。
[0004]
然而,lifi技术本身具有其局限性,例如可见光无法穿透物体,如果lifi接收器被阻挡,则光信号将被切断,再例如,由于光信号传递必须按照光路来传输,因此当移动终端中内置lifi模块后,想要实现lifi通信,必须使得两部移动终端的lifi发射器和lifi接收器相互对准,若未对准,则可能无法传输数据。因此,为了保证两部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质量,从而保证数据传输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6]
本申请提出一种lifi通信控制方法、装置、发送端以及移动终端,通以实现根据两个终端之间的距离,自动调整发送端多个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和/或发射方向,以保证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0007]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发送端,包括:
[0008]
多个可控转轴;
[0009]
多个光保真lifi发射器,所述多个lifi发射器用于发射第一光信号;其中,所述多个lifi发射器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多个可控转轴上;
[0010]
多个驱动组件,所述多个驱动组件分别用于驱动所述多个可控转轴转动;
[0011]
距离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
[0012]
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距离,确定所述多个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和/或发射方向,并控制所述多个lifi发射器以对应的发射角度进行发射,和/或,控制所述多个驱动组件分别驱动对应的可控转轴转动,以调整多个lifi发射器的发射方向。
[0013]
本申请实施例的发送端,通过检测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确定多个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和/或发射方向,最后,控制多个lifi发射器以对应的发射角度进行发射,和/或,控制多个lifi发射器调整至对应的发射方向进行发射。由此,可以根据两个终端之间的距离,自动调整发送端多个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和/或发射方向,以保证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0014]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lifi通信控制方法,包括:
[0015]
建立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连接,其中,所述发送端具有多个lifi发射器;
[0016]
检测所述发送端和所述接收端之间的距离;
[0017]
根据所述发送端和所述接收端之间的距离,确定所述多个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和/或发射方向;
[0018]
控制所述多个lifi发射器以对应的发射角度进行发射,和/或,控制所述多个lifi发射器调整至对应的发射方向进行发射。
[0019]
本申请实施例的lifi通信控制方法,通过建立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连接,其中,发送端具有多个lifi发射器,之后,检测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接着,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确定多个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和/或发射方向,最后,控制多个lifi发射器以对应的发射角度进行发射,和/或,控制多个lifi发射器调整至对应的发射方向进行发射。由此,可以根据两个终端之间的距离,自动调整发送端多个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和/或发射方向,以保证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0020]
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lifi通信控制装置,包括:
[0021]
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连接,其中,所述发送端具有多个lifi发射器;
[0022]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发送端和所述接收端之间的距离;
[0023]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送端和所述接收端之间的距离,确定所述多个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和/或发射方向;
[0024]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多个lifi发射器以对应的发射角度进行发射,和/或,控制所述多个lifi发射器调整至对应的发射方向进行发射。
[0025]
本申请实施例的lifi通信控制装置,通过建立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连接,其中,发送端具有多个lifi发射器,之后,检测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接着,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确定多个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和/或发射方向,最后,控制多个lifi发射器以对应的发射角度进行发射,和/或,控制多个lifi发射器调整至对应的发射方向进行发射。由此,可以根据两个终端之间的距离,自动调整发送端多个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和/或发射方向,以保证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0026]
本申请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lifi通信控制方法。
[0027]
本申请第五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lifi通信控制方法。
[0028]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
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9]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30]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发送端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光信号的接收范围示意图;
[0032]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所提供的lifi通信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3]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端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所提供的lifi通信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5]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所提供的lifi通信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所提供的lifi通信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38]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lifi通信控制方法、装置、发送端以及移动终端。
[0039]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发送端的结构示意图。
[0040]
本申请实施例的发送端,是指信息的发送方,该发送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穿戴式设备等具有各种操作系统、触摸屏和/或显示屏的硬件设备。
[0041]
如图1所示,该发送端可以包括:多个可控转轴(图1中未示出);多个光保真lifi发射器110,多个lifi发射器110用于发射第一光信号;其中,多个lifi发射器110分别固定设置在多个可控转轴上;多个驱动组件120,多个驱动组件120分别用于驱动多个可控转轴转动;距离检测组件130,用于检测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控制器140,用于根据距离,确定多个lifi发射器110的发射角度和/或发射方向,并控制多个lifi发射器110以对应的发射角度进行发射,和/或,控制多个驱动组件120分别驱动对应的可控转轴转动,以调整多个lifi发射器110的发射方向。
[0042]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端为信息的接收方,其中,接收端的个数为至少一个,例如,当接收端的个数为一个时,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为一对一通信,当接收端的个数为至少两个时,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为一对多通信。
[0043]
本申请实施例中,距离检测组件130可以为红外测距传感器、接近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等,或者,距离检测组件130还可以为采用飞行时间(time of flight,简称tof)测距技术的组件,或者,距离检测组件130还可以为采用结构光测距技术的组件,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制。
[0044]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发送端还可以包括lifi接收器,距离检测组件130可以包括tof控制器,其中,tof控制器用于控制lifi发射器发射检测光线,当检测光线遇到接收端时发生反射,lifi接收器接收检测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进而tof控制器根据反射光线进
行距离检测,生成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具体地,tof控制器根据检测光线和反射光线之间的相位差或时间差,通过运算和转换得到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
[0045]
需要说明的是,tof测距技术是目前比较成熟的测距技术,现有的tof测距方法都适用于本申请,本申请对tof测距技术不再进行具体描述。
[0046]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由于光线强度与距离成反比,距离增大可导致光线强度降低。因此,本申请中,可以通过发送端的lifi接收器接收,接收端发射的第二光信号,从而距离检测组件130可以根据第二光信号的光线强度,生成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其中,可以预先设置距离与光线强度之间的映射关系,在确定光线强度后,可以查询上述映射关系,确定对应的距离,操作简单且易于实现。
[0047]
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通过发送端向接收端发射光信号,接收端可以根据发送端发射的光信号的光线强度,生成发送端和接收之间的距离,之后,接收端可以将检测到的距离发送至发送端,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制。
[0048]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发送端和接收端可以具有多个lifi发射器,若通过多个lifi发射器同时向外发射光信号,由于多束光线可能存在重叠区域,从而导致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不高。因此,在发送端或者接收端向外发射光信号时,可以仅控制其中一个lifi发射器向外发射光信号,即仅向外发射一束光线,以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0049]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距离检测组件130确定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后,可以由控制器140根据上述距离,确定发送端中多个lifi发射器110的发射角度和/或发射方向,之后,可以根据确定的各lifi发射器110的发射角度和/或发射方向,控制相应lifi发射器110以对应的发射角度进行发射,和/或,控制多个驱动组件120分别驱动对应的可控转轴转动,以调整多个lifi发射器110的发射方向。
[0050]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控制器140可以根据距离,确定多个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并控制多个lifi发射器110以对应的发射角度进行发射。
[0051]
作为一种示例,可以预先建立不同距离与各lifi发射器110的发射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本申请中,在确定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后,可以根据距离查询上述对应关系,确定对应的各lifi发射器110的发射角度。
[0052]
举例而言,当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为1米时,为了保证较大的信号接收范围,各lifi发射器110的发射角度可以为5
°
,当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为5米时,对于同样的信号接收范围,可以设置较小的发射角度,比如各lifi发射器110的发射角度可以为3
°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以各lifi发射器110的发射角度相同进行示例,在设置上述对应关系时,各lifi发射器110的发射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对此并不做限制。
[0053]
作为另一种示例,可以预先在查找表中设置不同的距离,以及每个距离对应的各lifi发射器110的发射角度,从而本申请中,在确定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后,可以通过查询查找表,确定对应的各lifi发射器110的发射角度。
[0054]
可以理解的是,当各lifi发射器110的发射角度不变时,通过调整lifi发射器的发射方向,同样可以改变信号的接收范围。例如,参见图2,以lifi发射器110的个数为两个示例,其中,每个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均为2θ,对于同样的距离d而言,若两个可控转轴同时向外转动,且在d范围内,两束光线不重叠,则信号的最大接收范围为y=4*d*tanθ,若两个可控转轴同时向内转动,且在d范围内,两束光线完全重叠,则信号的最小接收范围为y=2*
d*tanθ。也就是说,通过驱动组件120驱动可控转轴转动,可以调整lifi发射器110的发射方向,从而改变信号的接收范围,以保证接收端接收的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0055]
因此,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控制器140可以根据距离,确定多个lifi发射器的发射方向,并控制多个驱动组件120分别驱动对应的可控转轴转动,以调整多个lifi发射器110的发射方向。
[0056]
作为一种示例,可以预先建立不同距离与各lifi发射器110的发射方向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本申请中,在确定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后,可以根据距离查询上述对应关系,确定对应的各lifi发射器110的发射方向。
[0057]
仍以图2示例,当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为1米时,为了保证较大的信号接收范围,可以通过驱动组件120驱动可控转轴同时向外转动,以调整多个lifi发射器的发射方向,当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为5米时,对于同样的信号接收范围,可以通过驱动组件120驱动可控转轴同时向内转动,以调整多个lifi发射器的发射方向。
[0058]
也就是说,可以预先设置不同距离、各可控转轴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与各可控转轴对应的lifi发射器110发射方向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本申请中,在确定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后,可以根据距离查询上述对应关系,确定对应的各可控转轴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与各可控转轴对应的lifi发射器110发射方向,从而可以通过驱动组件120向对应的转动方向,驱动可控转轴转动至对应的角度,以调整lifi发射器110的发射方向。
[0059]
作为另一种示例,可以预先在查找表中设置不同的距离,以及每个距离对应的各lifi发射器110的发射方向,从而本申请中,在确定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后,可以通过查询查找表,确定对应的各lifi发射器110的发射方向。
[0060]
作为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还可以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确定发送端中多个lifi发射器110的发射角度和发射方向,之后,可以根据确定的各lifi发射器110的发射角度和发射方向,控制相应lifi发射器110以对应的发射角度进行发射,以及,控制多个驱动组件120分别驱动对应的可控转轴转动,以调整多个lifi发射器110的发射方向,即控制多个lifi发射器110调整至对应的发射方向,以对应的发射角度进行发射。
[0061]
本申请实施例的发送端,通过检测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确定多个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和/或发射方向,最后,控制多个lifi发射器以对应的发射角度进行发射,和/或,控制多个lifi发射器调整至对应的发射方向进行发射。由此,可以根据两个终端之间的距离,自动调整发送端多个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和/或发射方向,以保证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0062]
可以理解的是,当接收端的个数为一个时,即当一对一通信时,为了防止发送端发射的光信号被周围其他设备获取,需要尽量减小多个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和/或,参见图2,可以同时驱动两个可控转轴向内转动,以调整lifi发射器的发射方向,保证连接的唯一性;当一对一通信,且长时间建立连接时,为了保证接收端有效接收到光信号,需要尽量增大多个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和/或,参见图2,可以同时驱动两个可控转轴向外转动,以调整lifi发射器的发射方向,以增大信号的接收范围;当接收端的个数为多个时,即当一对多通信时,由于需要保证多个终端的相互连接,保证多个接收端均接收到光信号,同样需要尽量增大多个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和/或,参见图2,可以同时驱动两个可控转轴向外转动,以调整lifi发射器的发射方向,以增大信号的接收范围。
[0063]
因此,可以将lifi连接的两种功能简单的归为两类:定向通信和范围通信,其中,定向通信最重要的就是通信的选择性,即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或lifi接收器的接收角度尽量小,以保证连接的唯一性;范围通信,往往意味着连接的多元化,需要尽量多的终端相互连接。而要同时实现上述这两种类型的通信,则意味着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发射方向或lifi接收器的接收角度、接收方向能够自动调节。因此,本申请中,能够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自动调整发送端中多个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和/或发射方向,以保证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0064]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定向通信和范围通信对发射角度和发射方向的要求不同,因此,本申请中,为了提升发射角度和发射方向确定的准确性,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对准之后,可以由发送端选择发送模式,其中,发送模式是根据接收端的数量和/或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确定的,可以包括定向通信模式和范围通信模式。例如,当一对一通信,且短时间建立连接时,可以选择定向通信模式,当一对多通信时,可以选择范围通信模式,当一对一通信,且长时间建立连接时,可以选择范围通信模式。在发送端确定发送模式后,控制器140可以获取用户选择的发送模式,根据距离和发送模式,确定发送端中多个lifi发射器110的发射角度和/或发射方向,并控制相应lifi发射器110以对应的发射角度进行发射,和/或,控制多个驱动组件120分别驱动对应的可控转轴转动,以调整多个lifi发射器110的发射方向。由此,可以使得lifi通信在定向通信和范围通信两者之间的灵活切换。
[0065]
其中,上述仅以发射模式包括两种模式进行示例,实际应用时,还可以将发射模式进行细粒度化地划分,比如,可以将范围通信模式划分为范围通信模式1、范围通信模式2、范围通信模式3等等,同样地,还可以将定向通信模式划分为定向通信模式1、定向通信模式2、定向通信模式3等等,本申请对此并在不作限制,每种发送模式具有对应的初始角度和/或初始方向,本申请可以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对初始角度和/或初始方向进行调整,以匹配于具体的应用场景,提升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0066]
可选地,可以预先建立不同发送模式、距离,与各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和/或发射方向之间的对应关系,在确定发送模式以及距离后,可以根据发送模式和距离,查询上述对应关系,确定对应的各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和/或发射方向。
[0067]
举例而言,当发送模式为定向通信模式时,当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为1米时,为了防止发送端发射的光信号被周围其他设备获取,各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可以为3
°
。当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为5米时,各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可以为1
°
。而当发送模式为范围通信模式时,当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为1米时,为了保证较大的信号接收范围,各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可以为5
°
,当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为5米时,对于同样的信号接收范围,可以设置较小的发射角度,比如各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可以为3
°

[0068]
或者,当接收端的个数为一个时,参见图2,即当发送模式为定向通信模式时,当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为1米时,为了防止发送端发射的光信号被周围其他设备获取,可以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可控转轴同时向内转动,以缩小信号接收范围。当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为5米时,可以再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可控转轴同时向内转动,再缩小信号接收范围。而当发送模式为范围通信模式时,可以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可控转轴同时向外转动,以增大信号接收范围。
[0069]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发送端仅包括两个lifi发射器时,此时,发送端可以
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其中,第一底座用于承载第一可控转轴;第一可控转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一lifi发射器,第一可控转轴在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进行转动;第二底座用于承载第二可控转轴;其中,第二可控转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二lifi发射器,第二可控转轴在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进行转动。
[0070]
例如,参见图2,每个可控转轴21上固定设置有lifi发射器22,通过驱动组件(图2中未示出)驱动可控转轴21转动,可以改变lifi发射器的发射方向。
[0071]
需要说明的是,发送端具有两个lifi发射器,如果同时开启第一lifi发射器和第二lifi发射器发射光信号,则在距离检测时,两束光线可能存在重叠区域,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本申请中,首先可以仅控制其中一个lifi发射器开启,在计算出距离后,可以先控制该lifi发射器调整发射角度和/或发射方向,之后,再控制另一个lifi发射器开启,并进行发射角度和/或发射方向调整。
[0072]
具体地,控制器140,具体用于:根据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确定第一lifi发射器的第一发射角度和第二lifi发射器的第二发射角度,和/或,第一lifi发射器的第一发射方向和第二lifi发射器的第二发射方向;控制第一lifi发射器以第一发射角度进行发射,以及启动第二lifi发射器,并控制第二lifi发射器以第二发射角度进行发射,和/或,控制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第一驱动转轴转动,以调整第一lifi发射器至第一发射方向进行发射,以及启动第二lifi发射器,并控制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第二驱动转轴转动,以调整第二lifi发射器至第二发射方向进行发射。
[0073]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lifi通信控制方法。
[0074]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所提供的lifi通信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75]
如图3所示,该lifi通信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0076]
步骤101,建立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连接,其中,发送端具有多个lifi发射器。
[0077]
本申请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发送端,该发送端为信息的发送方,发送端与接收端进行通信,接收端为信息的接收方,其中,接收端的个数为至少一个,例如,当接收端的个数为一个时,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为一对一通信,当接收端的个数为至少两个时,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为一对多通信。
[0078]
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端和接收端可以同时具有多个lifi发射器和lifi接收器,lifi发射器和lifi接收器可以设置在发送端和接收端的顶部,当发送端的顶部与接收端的顶部对准后,即可建立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连接。
[0079]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80]
步骤102,检测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
[0081]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基于相关技术中的距离检测算法,检测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制。
[0082]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发送端还可以具有飞行时间测距(time of flight,简称tof)控制器,其中,tof控制器用于控制lifi发射器发射检测光线,当检测光线遇到接收端时发生反射,lifi接收器接收检测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进而tof控制器根据反射光线进
行距离检测,生成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具体地,tof控制器根据检测光线和反射光线之间的相位差或时间差,通过运算和转换得到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
[0083]
需要说明的是,tof测距技术是目前比较成熟的测距技术,现有的tof测距方法都适用于本申请,本申请对tof测距技术不再进行具体描述。
[0084]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由于光线强度与距离成反比,距离增大可导致光线强度降低。因此,本申请中,可以通过发送端接收接收端发射的光信号,根据接收端发射的光信号的光线强度,生成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其中,可以预先设置距离与光线强度之间的映射关系,在确定光线强度后,可以查询上述映射关系,确定对应的距离,操作简单且易于实现。
[0085]
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通过发送端向接收端发射光信号,接收端可以根据发送端发射的光信号的光线强度,生成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之后,接收端可以将检测到的距离发送至发送端,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制。
[0086]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发送端和接收端可以具有多个lifi发射器,若通过多个lifi发射器同时向外发射光信号,由于多束光线可能存在重叠区域,可能导致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不高。因此,在发送端或者接收端在向外发射光信号时,可以仅控制其中一个lifi发射器向外发射光信号,即仅向外发射一束光线,以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0087]
步骤103,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确定多个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和/或发射方向。
[0088]
步骤104,控制多个lifi发射器以对应的发射角度进行发射,和/或,控制多个lifi发射器调整至对应的发射方向进行发射。
[0089]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后,可以根据上述距离,确定发送端中多个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和/或发射方向,之后,可以根据确定的各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和/或发射方向,控制相应lifi发射器以对应的发射角度进行发射,和/或,控制多个lifi发射器调整至对应的发射方向进行发射。
[0090]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根据距离,确定多个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并控制多个lifi发射器以对应的发射角度进行发射。
[0091]
作为一种示例,可以预先建立不同距离与各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本申请中,在确定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后,可以根据距离查询上述对应关系,确定对应的各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
[0092]
举例而言,当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为1米时,为了保证较大的信号接收范围,各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可以为5
°
,当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为5米时,对于同样的信号接收范围,可以设置较小的发射角度,比如各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可以为3
°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以各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相同进行示例,在设置上述对应关系时,各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对此并不做限制。
[0093]
作为另一种示例,可以预先在查找表中设置不同的距离,以及每个距离对应的各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从而本申请中,在确定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后,可以通过查询查找表,确定对应的各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
[0094]
可以理解的是,当各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不变时,通过调整lifi发射器的发射方向,同样可以改变信号的接收范围。例如,参见图2,以lifi发射器的个数为两个示例,其
中,每个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均为2θ,对于同样的距离d而言,若两个可控转轴同时向外转动,且在d范围内,两束光线不重叠,则信号的最大接收范围为y=4*d*tanθ,若两个可控转轴同时向内转动,且在d范围内,两束光线完全重叠,则信号的最小接收范围为y=2*d*tanθ。也就是说,通过调整lifi发射器的发射方向,可以改变信号的接收范围,以保证接收端接收的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0095]
因此,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还可以根据距离,确定多个lifi发射器的发射方向,并控制多个lifi发射器调整至对应的发射方向进行发射。
[0096]
作为一种示例,可以预先建立不同距离与各lifi发射器的发射方向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本申请中,在确定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后,可以根据距离查询上述对应关系,确定对应的各lifi发射器的发射方向。
[0097]
仍以图2示例,当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为1米时,为了保证较大的信号接收范围,可以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可控转轴同时向外转动,以调整多个lifi发射器的发射方向,当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为5米时,对于同样的信号接收范围,可以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可控转轴同时向外转动,以调整多个lifi发射器的发射方向。
[0098]
也就是说,可以预先设置不同距离、各可控转轴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与各可控转轴对应的lifi发射器发射方向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本申请中,在确定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后,可以根据距离查询上述对应关系,确定对应的各可控转轴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与各可控转轴对应的lifi发射器发射方向,从而可以通过驱动组件向对应的转动方向,驱动可控转轴转动至对应的角度,以调整lifi发射器的发射方向。
[0099]
作为另一种示例,可以预先在查找表中设置不同的距离,以及每个距离对应的各lifi发射器的发射方向,从而本申请中,在确定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后,可以通过查询查找表,确定对应的各lifi发射器的发射方向。
[0100]
作为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还可以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确定发送端中多个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和发射方向,之后,可以根据确定的各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和发射方向,控制相应lifi发射器以对应的发射角度进行发射,以及,控制多个lifi发射器调整至对应的发射方向进行发射。
[0101]
本申请实施例的lifi通信控制方法,通过建立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连接,其中,发送端具有多个lifi发射器,之后,检测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接着,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确定多个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和/或发射方向,最后,控制多个lifi发射器以对应的发射角度进行发射,和/或,控制多个lifi发射器调整至对应的发射方向进行发射。由此,可以根据两个终端之间的距离,自动调整发送端多个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和/或发射方向,以保证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0102]
可以理解的是,当接收端的个数为一个时,即当一对一通信时,为了防止发送端发射的光信号被周围其他设备获取,需要尽量减小多个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和/或,参见图2,可以同时驱动两个可控转轴向内转动,以调整lifi发射器的发射方向,保证连接的唯一性;当一对一通信,且长时间建立连接时,为了保证接收端有效接收到光信号,需要尽量增大多个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和/或,参见图2,可以同时驱动两个可控转轴向外转动,以调整lifi发射器的发射方向,以增大信号的接收范围;当接收端的个数为多个时,即当一对多通信时,由于需要保证多个终端的相互连接,保证多个接收端均接收到光信号,同样需
要尽量增大多个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和/或,参见图2,可以同时驱动两个可控转轴向外转动,以调整lifi发射器的发射方向,以增大信号的接收范围。
[0103]
因此,可以将lifi连接的两种功能简单的归为两类:定向通信和范围通信,其中,定向通信最重要的就是通信的选择性,即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或lifi接收器的接收角度尽量小,以保证连接的唯一性;范围通信,往往意味着连接的多元化,需要尽量多的终端相互连接。而要同时实现上述这两种类型的通信,则意味着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发射方向或lifi接收器的接收角度、接收方向能够自动调节。因此,本申请中,能够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自动调整发送端中多个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和/或发射方向,以保证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0104]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定向通信和范围通信对发射角度的要求不同,因此,本申请中,为了提升发射角度和发射方向确定的准确性,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对准之后,可以由发送端选择发送模式,其中,发送模式是根据接收端的数量和/或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确定的,可以包括定向通信模式和范围通信模式。例如,当一对一通信,且短时间建立连接时,可以选择定向通信模式,当一对多通信时,可以选择范围通信模式,当一对一通信,且长时间建立连接时,可以选择范围通信模式。在发送端确定发送模式后,可以获取用户选择的发送模式,根据距离和发送模式,确定发送端中多个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和/或发射方向,并控制多个lifi发射器以对应的发射角度进行发射,和/或,控制多个lifi发射器调整至对应的发射方向进行发射。由此,可以使得lifi通信在定向通信和范围通信两者之间的灵活切换。
[0105]
其中,上述仅以发射模式包括两种模式进行示例,实际应用时,还可以将发射模式进行细粒度化地划分,比如,可以将范围通信模式划分为范围通信模式1、范围通信模式2、范围通信模式3等等,同样地,还可以将定向通信模式划分为定向通信模式1、定向通信模式2、定向通信模式3等等,本申请对此并在不作限制,每种发送模式具有对应的初始角度和/或初始方向,本申请可以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对初始角度和/或初始方向进行调整,以匹配于具体的应用场景,提升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0106]
可选地,可以预先建立不同发送模式、距离,与各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和/或发射方向之间的对应关系,在确定发送模式以及距离后,可以根据发送模式和距离,查询上述对应关系,确定对应的各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和/或发射方向。
[0107]
举例而言,当发送模式为定向通信模式时,当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为1米时,为了防止发送端发射的光信号被周围其他设备获取,各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可以为3
°
。当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为5米时,各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可以为1
°
。而当发送模式为范围通信模式时,当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为1米时,为了保证较大的信号接收范围,各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可以为5
°
,当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为5米时,对于同样的信号接收范围,可以设置较小的发射角度,比如各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可以为3
°

[0108]
或者,当接收端的个数为一个时,参见图2,即当发送模式为定向通信模式时,当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为1米时,为了防止发送端发射的光信号被周围其他设备获取,可以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可控转轴同时向内转动,以缩小信号接收范围。当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为5米时,可以再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可控转轴同时向内转动,再缩小信号接收范围。而当发送模式为范围通信模式时,可以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可控转轴同时向外转动,以增
大信号接收范围。
[0109]
作为一种示例,参见图4,lifi模块可以内置于发送端或接收端内部,lifi发射器和lifi接收器可以设置于发送端或接收端顶部,发射角度例如可以处于[-5
°
,+5
°
]之间,当发送端和接收端顶部对准后,即可实现lifi通信。
[0110]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发送端包括两个lifi发射器时,分别为第一lifi发射器和第二lifi发射器,则参见图5,该lifi通信控制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0111]
步骤201,控制发送端中的第一lifi发射器以初始角度和/或初始方向与接收端建立连接。
[0112]
本申请实施例中,初始角度和初始方向为预先设置的,例如,初始角度和初始方向可以为发送端的内置程序预先设置的,或者,初始角度还可以由用户进行设置,本申请对此并不作限制,比如初始角度可以为2
°
、3
°
、4
°
、5
°
等等,初始方向可以为a1、a2、a3等等。
[0113]
需要说明的是,发送端具有两个lifi发射器,如果同时开启第一lifi发射器和第二lifi发射器发射光线,则在距离检测时,两束光线存在重叠区域,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建立通信连接时,可以仅控制其中一个lifi接收器发射光线。
[0114]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发送端的顶部对准接收端的顶部后,发送端可以控制第一发射器以初始角度与接收端建立连接。
[0115]
步骤202,检测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
[0116]
步骤202的执行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步骤102的执行过程,在此不做赘述。
[0117]
步骤203,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确定第一lifi发射器的第一发射角度和第二lifi发射器的第二发射角度,和/或,第一lifi发射器的第一发射方向和第二lifi发射器的第二发射方向。
[0118]
参见步骤103的执行过程,可以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查询距离与各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lifi发射器的第一发射角度和第二lifi发射器的第二发射角度。或者,还可以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查询查找表,确定第一lifi发射器的第一发射角度和第二lifi发射器的第二发射角度。或者,还可以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以及发送端当前的发送模式,查询发送模式、距离与各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lifi发射器的第一发射角度和第二lifi发射器的第二发射角度。
[0119]
同样地,可以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查询距离与各lifi发射器的发射方向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lifi发射器的第一发射方向和第二lifi发射器的第二发射方向。或者,还可以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查询查找表,确定第一lifi发射器的第一发射方向和第二lifi发射器的第二发射方向。或者,还可以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以及发送端当前的发送模式,查询发送模式、距离与各lifi发射器的发射方向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lifi发射器的第一发射方向和第二lifi发射器的第二发射方向。
[0120]
同样地,可以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查询距离与各lifi发射器的发射方向和发射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lifi发射器的第一发射方向和第一发射角度,以及第二lifi发射器的第二发射方向和第二发射角度。或者,还可以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查询查找表,确定第一lifi发射器的第一发射方向和第一发射角度,以及第二lifi发射器的第二发射方向和第二发射角度。或者,还可以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
离以及发送端当前的发送模式,查询发送模式、距离与各lifi发射器的发射方向和发射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lifi发射器的第一发射方向和第一发射角度,以及第二lifi发射器的第二发射方向和第二发射角度。
[0121]
步骤204,控制第一lifi发射器以第一发射角度进行发射,以及启动第二lifi发射器,并控制第二lifi发射器以第二发射角度进行发射,和/或,控制第一lifi发射器调整至第一发射方向进行发射,以及启动第二lifi发射器,并控制第二lifi发射器调整至第二发射方向进行发射。
[0122]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一lifi发射器的第一发射角度和第二lifi发射器的第二发射角度,和/或,第一lifi发射器的第一发射方向和第二lifi发射器的第二发射方向后,可以首先控制第一发射器以第一发射角度进行发射,之后启动第二发射器,并控制第二lifi发射器以第二发射角度进行发射,或者,可以首先控制第一lifi发射器调整至第一发射方向进行发射,之后启动第二lifi发射器,并控制第二lifi发射器调整至第二发射方向进行发射,或者,可以首先控制第一lifi发射器调整至第一发射方向,以第一发射角度进行发射,之后,启动第二发射器,并控制第二lifi发射器调整至第二发射方向,以第二发射角度进行发射。
[0123]
例如,在调整每个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时,每个lifi发射器可以包括led阵列和控制led阵列深度的驱动器,在确定各lifi发射器对应的发射角度后,可以通过驱动器控制led阵列在lifi发射器中的深度,以实现发射角度的调节。同时,参见图4,还可以通过驱动可控转轴的转动,来lifi接收器的发射方向,从而改变信号的接收范围。不难理解,led阵列距离lifi发射器的出光口越近,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越大,反之,led阵列距离lifi发射器的出光口越远,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越小。
[0124]
需要说明的是,在lifi通信过程中,考虑到发送端和/或接收端可能存在位移、旋转等情况,从而导致通信受阻或者通信速率下降,此时,也可以通过调整发送端中的各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或者,调整接收端中lifi接收器的接收角度,来解决上述问题,提升lifi通信质量。
[0125]
本申请实施例的lifi通信控制方法,可以实现自动调整发送端中第一lifi发射器和第二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和/或发射方向,从而可以提升信号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0126]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lifi通信控制装置。
[0127]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所提供的lifi通信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128]
如图6所示,该lifi通信控制装置可以包括:建立模块110、检测模块120以及调整模块130。
[0129]
其中,建立模块110,用于建立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连接,其中,发送端具有多个lifi发射器。
[0130]
检测模块120,用于检测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
[0131]
确定模块130,用于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确定多个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和/或发射方向。
[0132]
控制模块140,用于控制多个lifi发射器以对应的发射角度进行发射,和/或,控制多个lifi发射器调整至对应的发射方向进行发射。
[0133]
进一步地,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参见图7,在图6所示实施例
的基础上,该lifi通信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
[0134]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检测模块120,具体用于:获取接收端发送的光信号的光线强度;以及根据光信号的光线强度,确定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
[0135]
获取模块150,用于获取发送模式,发送模式是根据接收端的数量和/或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确定的。
[0136]
确定模块130,具体用于:根据距离和发送模式,确定多个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和/或发射方向。
[0137]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发送端包括第一lifi发射器和第二lifi发射器。
[0138]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建立模块110,具体用于:控制发送端中的第一lifi发射器以初始角度和/或初始方向与接收端建立连接。
[0139]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确定模块130,具体用于: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确定第一lifi发射器的第一发射角度和第二lifi发射器的第二发射角度,和/或,第一lifi发射器的第一发射方向和第二lifi发射器的第二发射方向。
[0140]
控制模块140,具体用于:控制第一lifi发射器以第一发射角度进行发射,以及启动第二lifi发射器,并控制第二lifi发射器以第二发射角度进行发射,和/或,控制第一lifi发射器调整至第一发射方向进行发射,以及启动第二lifi发射器,并控制第二lifi发射器调整至第二发射方向进行发射。
[0141]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lifi通信控制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lifi通信控制装置,其实现原理类似,此处不做赘述。
[0142]
本申请实施例的lifi通信控制装置,通过建立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连接,其中,发送端具有多个lifi发射器,之后,检测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接着,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确定多个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和/或发射方向,最后,控制多个lifi发射器以对应的发射角度进行发射,和/或,控制多个lifi发射器调整至对应的发射方向进行发射。由此,可以根据两个终端之间的距离,自动调整发送端多个lifi发射器的发射角度和/或发射方向,以保证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0143]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申请前述实施例提出的lifi通信控制方法
[0144]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所述的lifi通信控制方法。
[0145]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0146]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
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0147]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0148]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0149]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0150]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0151]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