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9427757发布日期:2019-12-17 15:51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网络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各种符合不同标准和制式的设备组成的数据网络称为异构网络,异构网络中的数据传输链路称为异构链路。在异构链路中的各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需要对不同制式的数据进行转换。目前异构链路的数据接入方式一般采用数据集中器,各种异构链路的设备均接入数据集中器,由数据集中器对数据进行转换后将数据传输到其他设备。

但是异构链路中的所有数据都输入数据集中器进行转换,会增加数据传输的时延,数据集中器的数据负荷也会随着接入设备的数量而大大增加,不便于设备的扩充和数据的扩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提高了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的扩展能力。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方法,包括:

接收异构链路中第一设备发送的原始数据;

根据原始数据查询异构链路路由表,以获取第一设备所要连接的第二设备的路由信息和数据协议信息;

将原始数据转译为符合第二设备的数据协议信息的待分发数据;

根据第二设备的路由信息向第二设备发送待分发数据。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二设备的路由信息向第二设备发送待分发数据之前,还包括:

根据异构链路权重表格计算第二设备对应的发送等待时间;

根据第二设备的路由信息向第二设备发送待分发数据,包括:

根据第二设备的路由信息和对应的发送等待时间,向第二设备发送待分发数据。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异构链路权重表格计算第二设备对应的发送等待时间,包括:

从异构链路权重表格中获取第二设备对应的数据链路的权重参数;其中数据链路的权重参数包括:数据链路通道空闲时间需要的等待时间和数据链路的权重;

根据公式计算第二设备对应的发送等待时间,其中tw为第二设备对应的发送等待时间,tb为第二设备对应的数据链路通道空闲时间需要的等待时间,w为第二设备对应的数据链路的权重,p为单位时间内第二设备对应的数据链路的数据包数,δ为系统通信常数。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对异构链路中的每个数据链路进行流量统计,并根据流量统计结果对各数据链路进行控制。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流量统计结果对各数据链路进行控制包括:

对于流量小于等于流量阈值的数据链路,结合路由表配置信息,对各个链路实行不同阈值的流量管控;

对于流量超过流量阈值的数据链路发出预警信息,并进行切断或等待恢复操作。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通过动态库在异构链路路由表中加载新增设备的路由信息和数据协议信息;

或者通过进程通信方式在异构链路路由表中实时添加新增设备的路由信息和数据协议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系统,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异构链路中第一设备发送的原始数据;

查询模块,用于根据原始数据查询异构链路路由表,以获取第一设备所要连接的第二设备的路由信息和数据协议信息;

转译模块,用于将原始数据转译为符合第二设备的数据协议信息的待分发数据;

分发模块,用于根据第二设备的路由信息向第二设备发送待分发数据。

在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查询模块,还用于根据异构链路权重表格计算第二设备对应的发送等待时间;

分发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二设备的路由信息和对应的发送等待时间,向第二设备发送待分发数据。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

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种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在接收异构链路中第一设备发送的原始数据后,根据原始数据查询异构链路路由表,获取第一设备所要连接的第二设备的路由信息和数据协议信息,将原始数据转译为符合第二设备的数据协议信息的待分发数据后,根据第二设备的路由信息向第二设备发送待分发数据,实现了异构链路中的数据转译和分发,由于采用异构链路路由表的形式实现数据转译和分发,使得异构链路中的数据转译和分发功能可以被很容易的扩展,适用于系统集成度越来越高的数据传输系统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方法包括:

步骤s101,接收异构链路中第一设备发送的原始数据。

随着系统集成化程度的提高,各种不同标准和制式的设备都具有互联互通的需求,但不同标准和制式的设备所传输的数据均是符合不同标准和制式的数据,由于数据结构不同,无法将不同标准和制式的设备直接连接在一起,而是需要通过中间的协议转换设备进行连接后,将数据进行协议转换才能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但为每对不同标准和制式的设备分别开发对应的协议转换设备成本很高,且不适用于目前集成了多种标准和制式的集成化设备中。因此目前主要采用数据集中器作为各种标准和制式的设备之间的数据转换设备。但数据集中器首先需要将接收到的不同标准和制式的设备发送的数据缓存下载,再通过预存的不同数据协议之间的数据转换方法对数据进行转换后完成数据的转发,一方面无法应对并发的多个数据的转换需求,另一方面也不便于设备的扩充。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一种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方法,首先接收异构链路中第一设备发送的原始数据,原始数据是由第一设备发出的,符合第一设备对应的第一数据协议。原始数据的目的地址为异构链路中连接的第二设备,第二设备的数据协议与第一数据不同,那么将无法直接把原始数据发送至第二设备,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其中异构链路是由符合多种数据协议的设备相互连接所组成的数据传输系统,多种数据协议例如包括常见的板内通信总线,例如串行外设接口(serialperipheralinterface,spi)、集成电路总线(inter-integratedcircuit,iic)等;板间通信总线,例如安全数字输入输出(securedigitalinputandoutput,sdio)、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usb)等;工业通信总线,例如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asynchronous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areanetwork,can)等;以及无线通信方式,例如wifi、蓝牙、zigbee等。至少两种符合不同的数据协议的设备连接所组成的数据传输链路就称为异构链路。

本实施例提供的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方法由专用的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系统实现数据的转译和分发。

步骤s102,根据原始数据查询异构链路路由表,以获取第一设备所要连接的第二设备的路由信息和数据协议信息。

为了实现异构链路中的数据转发,本实施例中提出在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系统中建立异构链路路由表,异构链路路由表中保存有异构链路中所连接设备的路由信息和数据协议信息,异构链路路由表是单独保存于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系统中的,可以随时进行更新。异构链路中的每个设备在路由表中都有对应的路由信息和数据协议信息,在异构链路中接入新的设备时,都需要更新异构链路路由表,在异构链路路由表中添加与新接入的设备对应的路由信息和数据协议信息。

异构链路路由表中每个设备对应的路由信息和数据协议信息例如可以为表1所示的形式。

表1

在表1中,设备描述可以为设备名称、设备编号等设备的专有属性,主设备号用来区分不同种类的设备,例如云台的主分类号就是相同的,次设备号用来区分同一个类型的多个云台,例如不同云台的次设备号不同。设备属性是用来表征不同类型的设备的专有属性。介质访问控制(mediaaccesscontroladdress,mac)地址、(internetprotocol,ip)地址和端口都是设备的路由信息,通过一个或多个路由信息可以确定设备在数据网络中的位置,用于进行数据转发。数据协议类型用来表示该设备对应的数据协议类型。

那么当接收到异构链路中第一设备发送的原始数据后,对原始数据进行解析后,可以得到原始数据的目的地址,通过查询异构链路路由表中的路由信息,可以确定第二设备在异构链路路由表中对应的信息,同时从原始数据中还可以获取源地址,通过查询异构链路路由表中的路由信息,可以确定第一设备在异构链路路由表中对应的信息。那么就可以通过查询异构链路路由表获知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所分别对应的数据协议类型。

步骤s103,将原始数据转译为符合第二设备的数据协议信息的待分发数据。

在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系统中还保存有各数据协议之间的协议解析代码,在确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所对应的数据协议类型后,查询到与第一设备到第二设备进行数据转换对应的协议解析代码,然后即可将原始数据通过该协议解析代码转译为符合第二设备的数据协议类型对应的待分发数据。

步骤s104,根据第二设备的路由信息向第二设备发送待分发数据。

在将原始数据转译为待分发数据后,根据异构链路路由表查询得到的第二额设备的路由信息,可以将待分发数据分发给第二设备,从而实现了异构链路中数据的转译和分发。

在本实施例中,仅示出了异构链路中第一设备发送的原始数据到第二设备的数据转译和分发方法,但在异构链路中,各设备之间的其他数据转译和分发方法同样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并且在异构链路中的数据转译和分发可以是并发进行的,也就是可以同时有多个设备之间的数据转译和分发流程同时进行。并且异构链路中的数据可以是一对一发送的,也可以是一对多发送的,也可以是多对多发送的。但无论哪种数据转译和分发需求,都是通过对待发送的原始数据进行解析后,查询异构链路路由表,然后匹配对应的协议解析代码,实现数据的协议转换后,再根据异构链路路由表实现数据的分发。

由于在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系统中,异构链路表是独立存储的,因此当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系统中接入新的设备,只需要更新异构链路表,即可实现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系统的扩展。另外,由于异构链路路由表的存在,数据的转移和分发可以是并行进行的,设备的增加不会为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系统增加太多的负荷。当然,在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系统中除了异构链路路由表以外,还需要存储各协议之间的协议解析代码。

本实施例提供的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方法,在接收异构链路中第一设备发送的原始数据后,根据原始数据查询异构链路路由表,获取第一设备所要连接的第二设备的路由信息和数据协议信息,将原始数据转译为符合第二设备的数据协议信息的待分发数据后,根据第二设备的路由信息向第二设备发送待分发数据,实现了异构链路中的数据转译和分发,由于采用异构链路路由表的形式实现数据转译和分发,使得异构链路中的数据转译和分发功能可以被很容易的扩展,适用于系统集成度越来越高的数据传输系统中。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方法包括:

步骤s201,接收异构链路中第一设备发送的原始数据。

步骤s202,根据原始数据查询异构链路路由表,以获取第一设备所要连接的第二设备的路由信息和数据协议信息。

步骤s203,将所述原始数据转译为符合所述第二设备的数据协议信息的待分发数据。

步骤s201~步骤s203中具体的内容可对应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步骤s103,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s204,根据异构链路权重表格计算第二设备对应的发送等待时间。

由于链路传输带宽的限制,在异构链路中,随着设备数量的增加,并发的数据转译和分发需求很多时,可能导致数据分发出现瓶颈,影响数据转发。因此需要采用一定的机制对数据的分发进行优化处理。在对异构链路中各种数据协议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出各种数据协议所需的传输环境是不同的,对带宽和时延等传输参数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针对异构链路中各种不同链路的特点,建立与各链路的通信速度所对应的权重表格。那么在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原始数据后,需要根据权重表格计算第二设备对应的发送等待时间。第二设备对应的发送等待时间表示第一设备发送的原始数据到第二设备接收待分发数据之间可以容忍的发送等待时间。例如spi、iic等板内通信总线所需的发送等待时间就较短,而uart、can等工业通信总线所需的发送等待时间就可以较长。这样就可以在完成从原始数据到待分发数据的转译后,并不立即分发待分发数据,而是根据权重表格计算出第二设备对应的发送等待时间后,在到达发送等待时间时再进行发送。这样就避免了异构链路中大量并发数据同时出现时,链路带宽无法及时完成数据分发的问题。对数据传输时间要求较高的数据协议设置的权重可以较高,而对数据传输时间要求较低的数据协议设置的权重可以较高。另外,可以对个别需要提高为当前系统最高响应速度的传输链路,可以单独设置等待时间。

具体地,根据异构链路权重表格计算第二设备对应的发送等待时间,包括:从异构链路权重表格中获取第二设备对应的数据链路的权重参数;其中数据链路的权重参数包括:数据链路通道空闲时间需要的等待时间和数据链路的权重。可以根据公式计算第二设备对应的发送等待时间。其中tw为第二设备对应的发送等待时间,单位为ms。δ为系统通信常数,tb为第二设备对应的数据链路通道空闲时间需要的等待时间,单位为ms,w为第二设备对应的数据链路的权重。异构链路中各链路的权重可以根据不同链路的可等待时间为基础,结合业务的比例换算得到。p为单位时间内第二设备对应链路的通信包数,通信的包数越多,需要等待的时间越短。上述公式提供搞得等待时间的调度算法,主要在实现了各个通讯链路数据获取、转译的同时,兼顾分发的时间限制。对不同的运用场景和情况,给予动态的通讯调节,在降低cpu占有率的同时,实现分发的时效性。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发送等待时间的计算,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系统还可以在异构链路中对每个链路上接收和发送的数据字节数、数据包数、数据的最近接收发送时间、数据的单位时间发送数量等信息进行统计。数据统计功能是调度算法实现的数据来源,也是对转译和分发系统的性能检测。

步骤s205,根据第二设备的路由信息和对应的发送等待时间,向第二设备发送待分发数据。

在计算出第二设备对应的发送等待时间后,可以根据该等待时间,有计划地向第二设备发送待分发数据。这样可以缓解异构链路中大量并发数据出现时对于系统的数据传输压力,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系统的数据转译和分发能力。

在对本申请提供的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方法进行实际测试后,得出异构链路中数据转发耗时小于1ms,比进程间通信的dbus协议所需的5ms要快五倍。

进一步地,由于异构链路中多种设备的存在,在数据转译和分发需求越来越高时,仍然可能出现传输瓶颈,因此为了解决异构链路中的数据转译和分发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异构链路中的数据传输协议。在异构链路中的各设备都应用该数据传输协议时,可以无需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协议的转换,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异构链路中的数据传输速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协议的数据跨度如表2所示。

表2

在表2所示的数据传输协议设计中,考虑到以下几个要素:

1、采用固定一个字节作为报头,可以在保证快速的甄别有效报文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报头字节本身的数据bit位变化,来保证数据链路层受电磁干扰的信息的快速剔除。在一定层面上,给予了强电磁干扰环境电路的信息稳定保证。

2、采用循环冗余校验(cyclicredundancycheck,crc)16的报头检验,可以避免特定链路的误码。

3、借鉴ip协议的ping包,用于协议转发测速。

4、借鉴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tcp)的收发序号,用于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时效性。

5、借鉴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electrotechnicalcommissio,iec)61850协议的建模,构建设备模型。

6、借鉴电网协议iec104协议的k/w机制,制定超时机制和数据窗口。

7、借鉴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essagequeuingtelemetrytransport,mqtt)协议的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qos)机制,制定重发机制。

8、借鉴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datagramprotocol,udp)的广播机制,制定广播功能。

9、借鉴ip的分包功能,制定分包要求。

10、借鉴tcp的收发应答,制定应答机制。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方法还包括:

步骤s206,对异构链路中的每个数据链路进行流量统计,并根据流量统计结果对各数据链路进行控制。流量统计包括:异构链路中各数据链路上接收和发送的数据字节数和数据包数、数据的最新接收发送时间等。

进一步地,对异构链路中每个数据链路进行流量统计之后,还可以根据流量统计结果对各数据链路进行控制。其中,所述根据流量统计结果对各数据链路进行控制包括:对于流量小于等于流量阈值的数据链路,结合路由表配置信息,对各个数据链路实行不同阈值的流量管控;对于流量超过流量阈值的数据链路发出预警信息,并进行切断或等待恢复操作。从而可以实现异构链路中对各种数据链路的统计、监控等操作。

其中,流量统计区别于在进行数据分发时的分发策略进行的流量统计,这里的流量统计,基于各个数据链路的流量数据,服务于对各个数据链路的流量控制,包括但不限于:对各个链路总净输入流量/总净输出流量、特定的数据报文、总的输出失败报文条数/输入失败报文条数、总的超时条数等链路信息进行统计。

根据流量统计信息,结合路由表配置信息,对各个数据链路实行不同阈值的流量管控。对超过流量阈值的数据链路发出预警信息,并进行切断或等待恢复操作;发现即将超过流量阈值的链路,通过流量统计信息的上报和预警通知的方式告知对应的设备;对于已经发生超过流量阈值的链路,进行自动切断,不再传输对应的报文信息,或者是等待恢复操作,即先暂停数据传输,间隔一定时间后,再恢复对应的数据链路通讯;本实施例通过对流量超过流量阈值的数据链路进行切断或等待恢复操作可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发出预警信息的方式可以是通过特定的报文进行通知或日志存储。

用户可以对流量阈值和故障隔离方式(故障隔离方式即是直接切断还是等待恢复(即等待一段时间后再恢复数据传送))的设置;对于有人机界面的系统,也可以实时查阅和修改对应的配置信息,做到系统的热加载。系统的热加载在这里是指通过实时备份当前系统的信息,通过加载实时配置到内存中,替换原本旧版配置信息的方式,来实现系统不用断电或者是关机的方式,来实现“零耗时”的切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方法还包括:通过动态库在异构链路路由表中加载新增设备的路由信息和数据协议信息;或者通过进程通信方式在异构链路路由表中实时添加新增设备的路由信息和数据协议信息。

由于网络中的各种协议可能随时进行更新,因此异构链路路由表页需要采用一定的方式进行更新处理。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方法,是采用linux特有的netlink通讯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将转发系统和不同协议解析模块独立为独立的程序模块。可以实现新增协议的热加载,从而实现新增新协议模块时,系统的热加载。该模块的实现方式有两种,分别为:

通过动态库在异构链路路由表中加载新增设备的路由信息和数据协议信息,也就是通过在动态库中根据预先实现函数简单实体实现异构链路路由表的热更新。或者通过进程通信方式在异构链路路由表中实时添加新增设备的路由信息和数据协议信息,也就是实时添加协议解析模块的进程;通过这两种方式更新异构链路路由表能达到更新无需重启系统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方法通过根据异构链路权重表格计算第二设备对应的发送等待时间,并根据第二设备的路由信息和对应的发送等待时间向第二设备发送待分发数据,在实现了各数据链路数据获取、转译的同时,兼顾了数据分发的时间限制,对不同的运用场景和情况给予动态的通讯调节,在降低cpu占有率的同时实现了分发的时效性;而且根据流量统计结果对各数据链路进行控制,包括对于流量小于等于流量阈值的数据链路,结合路由表配置信息,对各个数据链路实行不同阈值的流量管控;对于流量超过流量阈值的数据链路发出预警信息,并进行切断或等待恢复操作,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系统包括:

接收模块31,用于接收异构链路中第一设备发送的原始数据。

查询模块32,用于根据原始数据查询异构链路路由表,以获取第一设备所要连接的第二设备的路由信息和数据协议信息。

转译模块33,用于将原始数据转译为符合第二设备的数据协议信息的待分发数据。

分发模块34,用于根据第二设备的路由信息向第二设备发送待分发数据。

本实施例提供的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系统用于实现图1所示的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在图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查询模块32,还用于根据异构链路权重表格计算第二设备对应的发送等待时间;分发模块33,具体用于根据第二设备的路由信息和对应的发送等待时间,向第二设备发送待分发数据。

进一步地,在图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查询模块32,开头拍卖会从异构链路权重表格中获取第二设备对应的数据链路的权重参数;其中数据链路的权重参数包括:数据链路通道空闲时间需要的等待时间和数据链路的权重;根据公式计算第二设备对应的发送等待时间,其中tw为第二设备对应的发送等待时间,tb为第二设备对应的数据链路通道空闲时间需要的等待时间,w为第二设备对应的数据链路的权重,p为单位时间内第二设备对应的数据链路的数据包数,δ为系统通信常数。

本实施例提供的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系统,包括用于接收异构链路中第一设备发送的原始数据的接收模块、用于根据原始数据查询异构链路路由表,以获取第一设备所要连接的第二设备的路由信息和数据协议信息的查询模块32、用于将原始数据转译为符合第二设备的数据协议信息的待分发数据的转译模块、用于根据第二设备的路由信息向第二设备发送待分发数据的分发模块,实现了异构链路中的数据转译和分发,由于采用异构链路路由表的形式实现数据转译和分发,使得异构链路中的数据转译和分发功能可以被很容易的扩展,适用于系统集成度越来越高的数据传输系统中。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系统在图3的基础上还包括:统计控制模块41,用于对异构链路中的每个数据链路进行流量统计,并根据流量统计结果对各数据链路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在图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统计控制模块41,具体用于对于流量小于等于流量阈值的数据链路,结合路由表配置信息,对各个数据链路实行不同阈值的流量管控;对于流量超过流量阈值的数据链路发出预警信息,并进行切断或等待恢复操作。

进一步地,在图3或图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更新模块,用于通过动态库在异构链路路由表中加载新增设备的路由信息和数据协议信息;或者通过进程通信方式在异构链路路由表中实时添加新增设备的路由信息和数据协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系统通过根据异构链路权重表格计算第二设备对应的发送等待时间,并根据第二设备的路由信息和对应的发送等待时间向第二设备发送待分发数据,在实现了各数据链路数据获取、转译的同时,兼顾了数据分发的时间限制,对不同的运用场景和情况给予动态的通讯调节,在降低cpu占有率的同时实现了分发的时效性;而且根据流量统计结果对各数据链路进行控制,包括对于流量小于等于流量阈值的数据链路,结合路由表配置信息,对各个数据链路实行不同阈值的流量管控;对于流量超过流量阈值的数据链路发出预警信息,并进行切断或等待恢复操作,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设备包括处理器51、存储器52、接收器53和发送器54;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设备中处理器5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5中以一个处理器51为例;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设备中的处理器51、存储器52、接收器53和发送器54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5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52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图1实施例中的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设备中的接收模块31、查询模块32、转译模块33、分发模块34)。处理器5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52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应用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设备的各种功能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方法。

存储器5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5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接收器53为任一种或多种具有数据接收能力的器件或模块的组合,发送器54为任一种或多种具有数据发送能力的器件或模块的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异构链路中第一设备发送的原始数据;

根据原始数据查询异构链路路由表,以获取第一设备所要连接的第二设备的路由信息和数据协议信息;

将原始数据转译为符合第二设备的数据协议信息的待分发数据;

根据第二设备的路由信息向第二设备发送待分发数据。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的方法操作,还可以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通过以上关于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及必需的通用硬件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闪存(flash)、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异构链路数据转译和分发设备的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和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