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无线电力的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81800发布日期:2020-10-20 17:05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利用无线电力的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无线电力的扬声器(speakerusingwirelesspower),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无线电力等无线信号来接收电源及音频信号并工作的扬声器。



背景技术:

通常,就蓝牙扬声器而言,先通过蓝牙配对与外部终端进行无线连接后,从电源获得供电并通过扬声器输出音频信号,其中,所述电源是以有线方式提供的外部电源或者是内置电源。

然而,这种蓝牙扬声器存在当内置电源电力不足或无法获得外部电源或者外部终端或扬声器的蓝牙功能出现故障时无法使用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实用新型第20-2009-0000629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无线电力而非使用有线电源或内部电源的扬声器。

另外,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不使用蓝牙配对的利用无线电力的扬声器。

根据用于解决如上问题的本发明的一方式,提供一种利用无线电力的扬声器。所述利用无线电力的扬声器包括:无线电力接收部,包括用于生成感应电流的线圈,以接收由外部终端提供的无线电力;音频信号提取部,包括一个或两个感应线圈对,用于提取所述外部终端所提供的作为音频信号的低频信号;音频信号放大部,放大所提取的所述音频信号;以及音频输出部,将放大后的所述音频信号转换成听觉信息输出至外部。

所述无线电力接收部还可包括用于以规定品质供给所述无线电力的辅助电容器。

所述利用无线电力的扬声器还可包括:本体和支撑架,所述无线电力接收部、所述音频信号提取部、所述音频信号放大部及所述音频输出部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内部,从而受到保护而免受外力,在所述本体的外部具有用于放置所述外部终端的放置架,所述本体与地面保持规定角度,以便放置所述外部终端;所述支撑架以所述放置架与地面保持规定角度的方式支撑所述本体。

在所述放置架上形成有所述无线电力接收部且所述外部终端放置在所述放置架的情况下,所述无线电力接收部可从所述外部终端接收所述无线电力。

可在所述放置架的两侧形成有至少两个所述音频输出部。

在所述放置架的下部还可包括电源确认部,其在所述无线电力接收部接收所述无线电力时发光。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无线电力的扬声器,无需使用内部电源,从而具有不要求内部电源管理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无线电力的扬声器,不使用蓝牙连接,从而省略了配对过程,具有更便于大多数用户使用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无线电力的扬声器,通过将外部终端放置在扬声器上,具有能够防止外部终端丢失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无线电力的扬声器,不要求来自外部的有线供电,因此具有能够在户外活动等中使用自如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无线电力的扬声器的图。

图1b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放置有外部终端的利用无线电力的扬声器的图。

图2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利用无线电力的扬声器的侧视图。

图2b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利用无线电力的扬声器的主视图。

图3是概略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利用无线电力的扬声器电路的透视图。

图4是概略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利用无线电力的扬声器电路方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利用无线电力的扬声器

110:外部终端

210:本体

211:放置架

213:音频输出部

215:电源确认部

230:支撑架

310:无线电力接收部

311:辅助电容器

330:音频信号处理部

331:音频信号提取部

333:音频信号放大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实施。本发明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实现,不限于这里所说明的实施例。为了明确地说明本发明,附图中省略了与说明无关的部分,在整个说明书中,对相同或类似的结构要素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a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无线电力的扬声器的图,图1b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放置有外部终端的利用无线电力的扬声器的图;图2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无线电力的扬声器的侧视图,图2b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无线电力的扬声器的主视图;图3是概略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无线电力的扬声器的电路的透视图,图4是是概略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无线电力的扬声器的电路的方框图。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无线电力的扬声器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无线电力的扬声器100,与地面呈规定角度倾斜形成,如图1b所示,可在所述扬声器100上放置外部终端110。此时,在用于放置外部终端110的位置的两侧设置有音频输出部,由此能够输出外部终端110的音频信号。

为此,如图2a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无线电力的扬声器100包括本体210及支撑架230。

在本体210上放置外部终端110的情况下,从外部终端110无线接收电力及音频信号,从而输出音频,通过与地面呈规定角度形成,从而在用户将外部终端110放置于利用无线电力的扬声器100的情况下,容易确认外部终端110的画面。

为此,本体210包括放置架211及音频输出部213。

设置放置架211,以便在本体210上放置外部终端110。此时,为了防止所放置的外部终端110脱离,放置架211可形成为除上面之外的其他三面围堵的形状。作为一例,可在放置架211的下部形成突出的托板,以防止外部端子110滑脱,音频输出部213可在两侧部以规定高度突出形成。

并且,在放置架211与外部终端110接触的面上涂覆硅等摩擦力高的物质,从而能够防止外部终端110容易从放置架211脱离。

另外,为了应对放置比放置架211的长度更长的外部终端110的情况,还可在放置架211的上部具备能够延伸放置架211长度的长度延伸构件(未图示)。

音频输出部213从后述的无线电力接收部310接收电力,从音频信号处理部330接收音频信号,将音频信号转换成听觉信息,并向外部的用户输出。

为此,如图3及图4所示,由于无线电力接收部310、音频信号处理部330及音频输出部213设置在本体210的内部,因此能够保护无线电力接收部310、音频信号处理部330及音频输出部213免受外力。

参照图4,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无线电力的扬声器100通过无线电力接收部310从外部终端110以无线方式接收电力,并通过内部电路将所接收的电源传递至音频信号处理部330及音频输出部213,从而使各结构工作。

无线电力接收部310用于从外部终端110以无线方式接收电力。为此,作为一例,无线电力接收部310可以以无线充电板形式形成,更确切而言,可由用于生成感应电流的感应线圈形成。

此时,考虑到随着终端的不同其无线电力发送板的形成位置也会不同,因此,使无线电力接收部310能够进行滑动,以能够改变无线电力接收部310在扬声器100外部上的位置,或者使所述托板能够进行滑动,以使托板能够进行上下移动而位于能够使无线电力接收部分310和无线电力传输板叠置的位置。

这是因为,无线电力的发送及接收通常被设计为在无线电力接收板与无线电力发信板叠置时提供效率达到最大,因此,在本发明中为获得最大的无线电力的发送及接收效率采用了上述结构。

一方面,为了保持电源的稳定性,本发明的利用无线电力的扬声器100还可以在无线电力接收部310侧面设置有辅助电容器311。

辅助电容器311用于存储规定大小的电源。当无线电力接收部310开始接收电力时,辅助电容器311首先充满电容器的容量后,将电力供给到音频信号处理部330及音频输出部213。这是为了在通过无线电力接收部310接收的电力因某种作用而变得不稳定时,将不稳定的供电能够保持在规定水平,当发生不稳定供电时,辅助电容器311释放已存储的电力,从而能够以规定品质稳定地向音频信号处理部330及音频输出部213供电。

这里,作为一例,辅助电容器311可以为超级电容器。

音频信号处理部330从外部终端110提取音频信号,放大被提取的音频信号并传递至音频输出部213,所述音频信号处理部330包括用于提取音频信号的音频信号提取部331和用于放大音频信号的音频信号放大部333。

音频信号提取部331用于从外部终端110提取音频信号。为此,音频信号提取部331可以以感应线圈形式形成,也可使用一个或两个感应线圈对。

由于这种音频信号提取部331是目前通常使用的技术,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无线电力的扬声器100,通过音频信号提取部331来提取外部终端110上形成的音频芯片所产生的作为音频信号的低频信号,因此,即使不采用无线连接,例如与外部终端110通过蓝牙连接,也能够获得外部终端110的音频信号。

音频信号放大部333用于放大通过音频信号提取部331获得的音频信号,作为一例,可以为通常使用的放大器(amplifier)。

之后,被音频信号处理部330获取并放大的音频信号,通过上述音频输出部213输出给用户。

一方面,为了将本体210以能够与地面呈规定角度地进行支撑和固定,支撑架230可以与地面平行地形成在本体210的下部,此时,为了防止本发明的利用无线电力的扬声器100因外力而发生滑动或移动,可在支撑架230的与地面接触的面上形成摩擦力高的橡胶或硅等。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无线电力的扬声器100还可在本体210的下部具备能够判断是否正常工作的电源确认部215。

作为一例,电源确认部215可由如led等的发光体形成,在利用无线电力的扬声器100从外部终端110正常接收电力时,所述电源确认部215亮灯,在无法接收无线电力时,所述电源确认部215灭灯,从而用户能够容易地确认当前利用无线电力的扬声器100是否被正常供电。

以上,对本发明一实施例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的思想不限于本说明说中所公开的实施例,理解本发明的思想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相同的思想范围内,通过构成要素的附加、变更、删除、追加等可容易地提出其他实施例,这也应属于本发明的思想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