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用执法记录仪的方法、控制装置及控制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0020175发布日期:2020-02-25 11:29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调用执法记录仪的方法、控制装置及控制系统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事件应急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用执法记录仪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有技术的发展,执法记录仪在执法人员、消防人员、医疗人员等专业人士的群体中较为普及,在专业人士对应急事件进行处理的过程,执法记录仪能够较好地记录事件的处理过程。但是,不同职业的专业人士之间缺乏相互交流,并无法对情况复杂的事件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调用执法记录仪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控制系统,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调用执法记录仪的方法,应用于云服务器,云服务器与多个执法记录仪通信连接,该方法包括:收到警报信号时,获取触发警报信号的地理位置信息;根据地理位置信息确定预设区域,并确定位于预设区域内的执法记录仪为待调用执法记录仪;根据报警信号确定需求指令;根据需求指令,确定至少一个待调用执法记录仪为匹配设备;以及根据地理位置信息以及需求指令确定调用指令,并将调用指令发送至匹配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调用执法记录仪的控制装置,应用于云服务器,云服务器与多个执法记录仪通信连接,该装置包括警报获取模块、执法记录仪获取模块、需求确定模块、匹配模块和指令模块。警报获取模块用于收到警报信号时,获取触发警报的地理位置信息;执法记录仪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地理位置信息确定预设区域,并确定位于预设区域内的执法记录仪为待调用执法记录仪;需求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警报信号确定需求指令;匹配模块用于根据需求指令,确定至少一个待调用执法记录仪为匹配设备;指令模块用于根据地理信息以及需求指令确定调用指令,并将调用指令发送至匹配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调用执法记录仪的控制系统,包括多个执法记录仪和云服务器。云服务器与多个执法记录仪通信连接,云服务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上述调用执法记录仪的控制方法。

在本申请提供的调用执法记录仪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控制系统,应用于云服务器,云服务器与多个执法记录仪通信连接,该方法通过获取触发警报信号的地理位置信息和需求指令,再确定位于预设区域内的执法记录仪为待调用执法记录仪,并确定至少一个待调用执法记录仪为匹配设备,最后将确定的调用指令发送至匹配设备。由此,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对执法记录仪进行调用,可以合理地调用人员对触发警报信号的事件进行处理,进而快速解决触发警报的事件,进而减少事件造成的损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用执法记录仪的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用执法记录仪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调用执法记录仪的控制方法的步骤s103的另一种方式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调用执法记录仪的控制方法的步骤s107的另一种方式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用执法记录仪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用执法记录仪的控制系统10,控制系统10包括执法记录仪100以及云服务器20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执法记录仪100为多个,多个执法记录仪100与云服务器200通信连接,以实现多个执法记录仪100与云服务器200之间的信息传输。其中,执法记录仪100为便携式移动设备,其具有数码摄像、对讲送话等功能,以在执法过程中进行动态、静态的现场情况数字化记录。

云服务器2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10、存储器230和一个或多个程序250。其中,一个或多个程序250在存储器230中被配置为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10执行,以运行调用执法记录仪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对执法记录仪进行调用,可以便捷合理地调用人员对触发警报信号的事件进行处理,能够快速解决触发警报的事件,进而减少事件造成的损害。

具体地,请参阅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调用执法记录仪的控制方法,可应用于云服务器,所述云服务器与多个执法记录仪通信连接。当云服务器接收到警报信号后,云服务器可以根据警报的详细信息对多个执法记录仪进行调用,以快速解决触发警报的事件,进而减少事件造成的损害。具体地,该调用执法记录仪的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01~s109。

步骤s101:收到警报信号时,获取触发警报信号的地理位置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事件发生时会触发警报信号,该警报信号发送至云服务器。可选地,警报信号可以由人为主动触发,也可以由设备被动触发。其中,人为主动触发为人员向云服务器进行通讯发送的警报信号,如交通事故发生时,路人进行的报警操作。设备被动触发为设置于某区域的设备自主触发的警报,如烟雾传感器检测到烟雾时向云服务器触发警报信号,该警报信号代表此时有火灾等情况发生。

进一步地,云服务器接收到警报信号的时候,可以获取触发警报的地理位置信息和需求指令,例如,可以通过解析警报信号所携带的信息,获取触发警报的地理位置信息。其中,地理位置信息为事件发生的位置,例如,以火灾警报为例,如烟雾传感器检测到烟雾时向云服务器触发的警报信号,该警报信号包括了烟雾传感器的所在位置,则云服务器可以通过解析警报信号所携带的信息可以得知触发该警报的地理位置信息为某地的居民楼。

步骤s103:根据地理位置信息确定预设区域,并确定位于预设区域内的执法记录仪为待调用执法记录仪。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执法记录仪与事件发生位置之间的距离为优先筛选规则,以保证执法记录仪的持有者到达事件发生位置所需时间尽量少,从而保证事件发生时对事件处理的时效性,进而减少事件造成的损失。

可选地,请参阅图3,步骤s103还包括步骤s1031~1033。

步骤s1031:获取所有执法记录仪的位置信息,生成执法记录仪的位置分布图。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执法记录仪是指所有与云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的执法记录仪。由于执法记录仪与云服务器进行通信连接,云服务器可以根据需要或者实时地获取执法记录仪的位置信息。可选地,也可以是执法记录仪请求与云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时,执法记录仪将位置信息实时上传至云服务器,以更新执法记录仪的位置信息。进一步地,根据所有执法记录仪的位置信息生成执法记录仪的位置分布图,以便于筛选满足解决紧急事件所要求的执法记录仪。

步骤s1033:根据地理位置信息确定预设区域,在位置分布图中确定位于预设区域内的执法记录仪为待调用执法记录仪。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警报信号的地理位置为中心,预设距离为半径确定预设区域,也即,围绕事件的发生位置确定一个圆形的预设区域,进而较便捷地对事件发生位置周围的执法记录仪进行获取。可选地,预设距离可以为1km、2.5km等长度距离,以确保预设区域中具有足够的待调用执法记录仪以满足处理事件的需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预设区域也可以为方形区域、多边形区域等,在此不作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待调用执法记录仪为位于预设区域内的所有执法记录仪,以优先对预设区域内的执法记录仪进行调用,从而保证对事件进行处理的时效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预设区域可以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以扩大预设区域的面积,从而获取较多的执法记录仪便于调用。

例如,云服务器可以根据多个警报信号对应的事件的严重程度等对多个警报信号对应的事件进行分级。可选地,警报信号所携带的信息还可以包括事件的严重程度,则云服务器能够在解析警报信号后,将警报信号对应的事件分为:普通事件、中等事件、大事件、特大事件等,其中,解决对应事件调用的人员的需求依次增多。解决特大事件调用的人员数量和职业种类较普通事件调用的人员数量和职业种类更多,因此,特大事件的预设区域范围较普通事件的预设区域范围大,以获取较多的待调用执法记录仪,进而满足人员调用的需求。

步骤s105:根据警报信号确定需求指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云服务器接收警报信号后,会对触发警报信号的事件的分析,以确定解决该事件需要调用的人员需求。换而言之,云服务器能够根据警报信号确定解决该事件需要调用的人员需求,并生成需求指令。例如,触发警报信号的事件为火灾时,确定解决该事件需要调用的人员需求会包括消防人员、医疗人员等,其生成的需求指令中会包括消防人员、医疗人员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发现事件的人员根据对事件的了解在发送警报信号的同时,一并提出对需要调用的人员需求。此时,需求指令随警报信号一同上传到云服务器。例如,运载易爆品的火车发生交通事故时,路人进行报警的同时,报警接线员根据警报情况上传对处理易爆品的人员需求,以避免当成普通交通事故而未配置适当人员,造成不良影响。

步骤s107:根据需求指令,确定至少一个待调用执法记录仪为匹配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需求指令携带有用于表现调用需求的匹配信息,其可以包括调用人员的职业信息、调用人员的身份信息等信息,在此不做限定,仅举例说明。相应地,待调用执法记录仪具有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包括持有者的职业信息、持有者的身份信息等。通过将匹配信息与标识信息进行比对,云服务器可以确定至少一个待调用执法记录仪确定匹配设备。需要说明的是,可调用的人员数量用于标识该执法记录仪所能调用的人员数量,职业信息用于标识交警、消防人员、医务人员等信息,身份信息用于标识工作年限、排班时间等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获取待调用执法记录仪的标识信息可以由持有者通过执法记录仪向云服务器发送验证信息,云服务器获取待调用执法记录仪的标识信息,以便云服务器将该执法记录仪与标识信息相对应。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同一执法记录仪由不同持有者持有时,通过输入不同的验证信息,可以获取不同的标识信息,以提高执法记录仪的使用效率。可选地,在执行步骤s107时,若执法记录仪的持有者不唯一,每个持有者具有对应的验证信息,则获取待调用执法记录仪的标识信息时,根据云服务器收到的验证信息,可以确定执法记录仪对应的标识信息,从而区分执法记录仪的不同持有者。其中,验证信息可以由持有者在开始使用设备时输入,也可以执法记录仪收到云服务器下发的获取指令时由持有者输入。例如,同一台执法记录仪由交警和协警共同持有,当持有者为交警时,发送到云服务器的验证信息对应的标识信息为与交警相关的信息。当持有者为协警时,发送到云服务器的验证信息对应的标识信息为与协警相关的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匹配信息与标识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待调用执法记录仪为匹配设备时,可以计算每个待调用执法记录仪的标识信息和匹配信息的对应程度,再根据该对应程度选择待调用执法记录仪为匹配设备。可选地,计算标识信息和匹配信息的对应程度,可以是将调用人员的职业信息和持有者的职业信息进行对比,和/或将调用人员的身份信息和持有者的身份信息进行对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计算标识信息和匹配信息的对应程度时,可以综合考虑待调用执法记录仪与事件发生位置之间的距离。例如,以综合考虑待调用执法记录仪与事件发生位置的距离和持有者的工作年限为例,可以分别计算待调用执法记录仪与预设距离的差值,再获取该差值和预设距离之间的比值,以及持有者的工作年限与调用人员的工作年限的比值,通过两个比值相加后得出的数值为该待调用执法记录仪的标识信息和匹配信息的对应程度。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计算标识信息和匹配信息的对应程度时,可以根据处理事件的需求合理调整多项因素的权重,进而得出较为符合事件需求的待调用执法记录仪为匹配设备。例如,该事件为严重的交通事故,会侧重资深(工作年限高)医疗人员的需求,因此适当调高待调用执法记录仪中标识信息中工作年限的信息所占的权重,以在兼顾处理事件的时效性的同时,也能使患者得到较好的治疗。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对应程度为考虑多项因素所做的权衡,以合理调用执法记录仪。

进一步地,计算每个待调用执法记录仪的标识信息和匹配信息的对应程度之后,再将所有待调用执法记录仪按照该对应程度从高到低排序,并根据排序从高到低依次获取预定数量的待调用执法记录仪为匹配设备。其中,预定数量为根据需求指令确定的匹配设备的数量,也是确定的匹配设备的数量。

请参阅图4,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根据需求指令确定的待调用执法记录仪的数量,也即,根据需求指令确定匹配设备的数量,步骤s107还包括步骤s1071~s1075。

s1071:根据需求指令,确定所需调用人员的数量。

根据触发警报信号的案件的不同,其所需调用人员的数量也不同。所以,云服务器需要根据需求指令,确定所需调用人员的数量,以较好地对人员进行调用。例如,同样为火灾事件,大型火灾需要调用的消防人员和医护人员的数量多于小型火灾需要调用的消防人员和医护人员的数量。

s1073:确定所有的待调用执法记录仪对应的可调用人员数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待调用执法记录仪对应的可调用人员数量可能为一个,也可能为多个。例如,若持有者单独持有待调用执法记录仪,云服务器对该待调用执法记录仪进行调用时,实际只调用该持有者前往处理事件,换而言之,待调用执法记录仪可调用人员数量为一个。若持有者为团队共用的待调用执法记录仪的持有者时,云服务器对该待调用执法记录仪进行调用时,实际调用一个团队前往处理事件,换而言之,待调用执法记录仪可调用人员数量为多个。

s1075:根据所需调用人员数量和可调用人员数量,确定所需的匹配设备的数量,并确定符合该数量的待调用执法记录仪为匹配设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若所有待调用执法记录仪中每个待调用执法记录仪所对应的可调用人员数量均为一个时,匹配设备的数量与所需调用人员数量相同。例如,所需调用人员的数量为三个时,云服务器确定所需的匹配设备为三个,并确定三个待调用执法记录仪为匹配设备,也即,确定待调用执法记录仪为匹配设备的数量为三个。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若所有待调用执法记录仪中至少一个待调用执法记录仪对应的可调用人员数量为多个时,匹配设备的数量小于或等于所需调用人员数量。例如,所需调用人员的数量为三个时,云服务器确定所需的匹配设备为两个,并确定两个待调用执法记录仪为匹配设备。其中,一个待调用执法记录仪可调用人员数量为一个,另一个待调用执法记录仪可调用人员数量为两个,此时,确定待调用执法记录仪为匹配设备的数量为两个。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所需调用人员数量和可调用人员数量确定匹配设备的数量时,需要保证确定为匹配设备的待调用执法记录仪对应的可调用人员数量大于或等于所需调用人员数量,以满足处理事件的需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若同时接收多个警报信号时,云服务器根据多个警报信号对应的事件的紧急程度等对多个警报信号对应的需求指令进行分级。例如,将警报信号对应的事件分为:一级事件、二级事件、三级事件等,其中,事件的紧急程度依次递增。在计算标识信息和匹配信息的对应程度时,综合考虑事件的紧急程度,以更合理地分配资源。例如,若出现同一待调用执法记录仪同时为一级事件和二级事件的匹配设备,可以优先将该待调用执法记录仪作为二级事件的匹配设备,以优先解决二级事件。

步骤s109:根据地理位置信息以及需求指令确定调用指令,并将调用指令发送至匹配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调用指令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触发警报信号的地理位置信息,触发警报信号的事件情况描述,处理事件需要携带的工具。因此,收到该调用指令的匹配设备的持有者能够对事件有大概认识,并携带正确的工具前往事件发生的位置处理事件。例如,当发生持械抢劫事件时,调用指令中提示需要携带警棍等武器以确保警察的安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匹配设备接收到调用指令后向云服务器发送反馈信息,例如,该反馈信息可以包括“是”和“否”两个信息。当反馈信息为“是”时,表示匹配设备处于可调用状态,匹配设备的持有者接收该调用指令并赶往事件发生的位置。当反馈信息为“否”时,表示匹配设备处于不可调用状态,持有者无法赶往该事件发生的位置。可选地,待调用执法记录仪包括匹配设备和候补设备,根据排序从高到低依次获取预定数量的待调用执法记录仪为匹配设备,并确定其余的待调用执法记录仪为候补设备。进一步地,当反馈信息为“否”时,云服务器在候补设备中根据标识信息和匹配信息的对应程度的排序重新确定匹配设备,以确保能够有人员对事件进行处理。

请参阅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用执法记录仪的控制装置300,运行于云服务器,控制装置300包括警报获取模块310,执法记录仪获取模块330,需求确定模块350,匹配模块370和指令模块390。

警报获取模块310,用于收到警报信号时,获取触发警报的地理位置信息和需求指令。

执法记录仪获取模块330,用于根据地理位置信息确定预设区域,并确定位于预设区域内执法记录仪为待调用执法记录仪。

需求确定模块350,用于根据警报信号确定需求指令。

匹配模块370,用于根据需求指令,确定至少一个待调用执法记录仪为匹配设备。

指令模块390,用于根据地理信息以及需求指令确定调用指令,并将调用指令发送至匹配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装置实施例与前述方法实施例是相互对应的,装置实施例中具体的原理可以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调用执法记录仪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控制系统,应用于云服务器,云服务器与多个执法记录仪通信连接,该方法通过获取触发警报信号的地理位置信息和需求指令,再确定位于预设区域内执法记录仪的待调用执法记录仪,并确定至少一个待调用执法记录仪为匹配设备,最后将确定的调用指令发送至匹配设备。由此,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对执法记录仪进行调用,可以合理地调用人员对触发警报信号的事件进行处理,进而快速解决触发警报的事件,进而减少事件造成的损害。

作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switchedtelephonenetwork,pstn)、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subscriberline,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areanetworks,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以及/或“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ersonalcommunicationsservice,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