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及主通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45987发布日期:2020-06-02 19:52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基站及主通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基站及主通信装置。具体而言,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能选择性地决定复制路径的基站及主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采用新无线电(newradio;nr)作为无线接入技术,其特性之一是用户装置(userequipment;ue)可建立多条传输路径(transmissionpaths或legs)。概要而言,用户装置先附接(attach)至一主通信装置(可为一基站或一基站端的硬件设备,例如:集中单元(centralizedunit;cu)),主通信装置再于数据传输阶段为用户装置重新配置(reconfiguration),让用户装置能同时通过多条传输路径收发数据。

尽管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新无线电让一用户装置可建立多条传输路径,但对于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且又不增加通信协定堆叠下层的调变及编码压力,目前的标准规格仅针对一用户装置具有二条传输路径的态样提供解决机制。该解决机制是先在通信协定堆叠的上层将一封包复制为二份(亦即,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复制(packetdataconvergenceprotocolduplication;pdcpduplication)),再通过所有的(亦即,二条)传输路径传输该多个复制封包。若将该解决机制直接地应用于一用户装置具有多于二条传输路径的态样,则所有的封包将会被复制为多份(复制的份数取决于传输路径的数目)且于所有的传输路径上传输,造成系统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对于一用户装置具有多于二条传输路径的态样,目前仍欠缺一种能在不浪费系统资源且不增加通信协定堆叠下层调变及编码压力的情况下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的解决方案。

有一些产业对数据传输有高规格的要求(例如:工业物联网(industrialinternetofthings;iiot)要求数据传输需优于超可靠度与低延迟通信(ultra-reliableandlowlatencycommunications;urllc)),若仅通过二条传输路径传送复制封包,无法达到这样的高规格要求。因此,针对用户装置具有多于二条传输路径的态样,如何在避免浪费系统资源且不增加通信协定堆叠下层的调变及编码压力的情况下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为刻不容缓的议题。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目前的标准规格还有其他不足之处。关于通信协定堆叠下层的资源分配,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目前的标准规格提供配置授权(configuredgrant)及动态授权(dynamicgrant)二种方式。配置授权是周期性地分配资源予用户装置,而动态授权则是在有数据需传送时才配置资源予用户装置。若采用配置授权,则可能发生在有资源分配的时间点没有封包需要传送,造成下层的资源浪费。若同时采用配置授权及动态授权二种技术,则可能发生动态授权的资源分配与配置授权的资源分配产生冲突。

综上所述,针对一用户装置具有多于二条传输路径的态样,如何在避免浪费系统资源且不增加通信协定堆叠下层的调变及编码压力的情况下达到超可靠度和低延迟通信的高规格要求,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需积极解决的技术问题。此外,如何减少通信协定堆叠下层的资源浪费及资源冲突亦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需积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通信装置,且该主通信装置属于一移动通信系统。该移动通信系统包含多个数据传输装置,其中,各该数据传输装置个别地与一用户装置间具有一传输路径,且各该传输路径具有一优先等级。该主通信装置包含一收发接口及一处理器,且二者彼此电性连接。该处理器选取该多个传输路径其中之一作为一主要路径,且针对多个服务质量等级的每一个执行:根据一第一参数组及一第二参数组的至少其中之一选取该多个传输路径的一集合作为该服务质量等级的至少一复制路径,其中该第一参数组包含该多个优先等级,且该第二参数组包含各该数据传输装置的一通信服务状态。该处理器还设定一媒体存取控制(mediumaccesscontrol;mac)逻辑频道参数及至少一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packetdataconvergenceprotocol;pdcp)参数。该收发接口传送该至少一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参数及该媒体存取控制逻辑频道参数至该用户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基站,且该基站包含一主通信装置及多个数据传输装置。各该数据传输装置个别地与一用户装置间具有一传输路径,且各该传输路径具有一优先等级。该主通信装置选取该多个传输路径其中之一作为一主要路径,且针对多个服务质量等级的每一个执行:根据一第一参数组及一第二参数组的至少其中之一选取该多个传输路径的一集合作为该服务质量等级的至少一复制路径,其中该第一参数组包含该多个优先等级,且该第二参数组包含各该数据传输装置的一通信服务状态。该主通信装置还设定一媒体存取控制逻辑频道参数,设定至少一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参数,且传送该媒体存取控制逻辑频道参数及该至少一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参数至该用户装置。

针对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中的一用户装置具有多于二条传输路径的态样,本发明的主通信装置会选择其中之一作为主要路径,且会针对不同的服务质量等级个别地选取该多个传输路径的一集合作为至少一复制路径。在主通信装置为用户装置决定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复制路径后,本发明的主通信装置还可进一步地决定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复制路径有哪些要被启用(可全部被启用,亦可只有部分被启用)。当有一数据流的封包需要被传送至用户装置,本发明的主通信装置还会根据数据流的服务质量等级,从被启用的复制路径决定实际要采用的复制路径(可选取全部被启用的复制路径作为实际要采用的复制路径,亦可选取一部分被启用的复制路径作为实际要采用的复制路径)。数据流中需要被传送的各封包便会被复制为多份,由主要路径(若其即时服务状态许可)与实际采用的复制路径分别传送至用户装置。

由于本发明的主通信装置并非选取配置予用户装置的所有的传输路径作为实际采用的复制路径,因此能在不浪费系统资源的情况下达到超可靠度和低延迟通信的高规格要求。此外,本发明的主通信装置是针对不同的服务质量等级个别地决定复制路径以及该多个复制路径后续的启用与采用。由于不同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复制路径不完全相同,且后续被启用或采用的情况亦不完全相同,因而能够减少通信协定堆叠下层的资源浪费及资源冲突。再者,由于本发明的主通信装置是于通信协定堆叠的上层将一封包复制为多份,再通过主数据路径及复制路径传输该多个封包,因此不会增加通信协定堆叠下层的调变及编码压力。

以下结合附图阐述本发明的详细技术及实施方式,俾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理解所请求保护的发明的技术特征。

【附图说明】

图1a描绘移动通信系统1的部分架构示意图;

图1b描绘移动通信系统1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示意图;

图1c描绘移动通信系统1所执行的数据通信协定堆叠;

图1d描绘不同服务质量等级以及对应的复制路径与启用复制路径的具体范例;

图2a描绘移动通信系统2的部分架构示意图;

图2b描绘集中单元21的架构示意图;

图2c描绘移动通信系统2所执行的数据通信协定堆叠;

图3a描绘移动通信系统3的部分架构示意图;

图3b描绘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31的架构示意图;

图3c描绘移动通信系统3所执行的数据通信协定堆叠;

图4a描绘移动通信系统4的部分架构示意图;

图4b描绘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41a的架构示意图;

图5a描绘移动通信系统5的部分架构示意图;以及

图5b描绘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51的架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移动通信系统

11、13a、13b、……、13c:数据传输装置

15:用户装置

17:核心网络

111:处理器

113、115、117:收发接口

10、12a、12b、……、12c:通信量测信息

14a、14b:数据通信协定堆叠

16:数据流

18:媒体存取控制逻辑频道参数

19: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参数

q1、q2、q3、q4、q5:服务质量等级

l1、l2、l3、l4、l5、l6、l7:传输路径

2:移动通信系统

20:基站

21:集中单元

25a、25b、……、25c:分布单元

211:处理器

215、217:收发接口

22a、22b、……、22c:通信量测信息

24a、24b:通信协定堆叠

28:媒体存取控制逻辑频道参数

29: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参数

3:移动通信系统

30:基站

31: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

33:集中单元用户平面装置

35a、35b、……、35c:分布单元

311:处理器

315、317、319:收发接口

32a、32b、……、32c:通信量测信息

34a、34b、34c:通信协定堆叠

38:媒体存取控制逻辑频道参数

39: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参数

4:移动通信系统

40:基站

41a、41b、……、41c: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

43:集中单元用户平面装置

45a、45b、……、45c:分布单元

411:处理器

415、417、419:收发接口

42a、42b、……、42c:通信量测信息

48:媒体存取控制逻辑频道参数

49a、……、49b: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参数

5:移动通信系统

50:基站

51: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

53a、53b、……、53c:集中单元用户平面装置

55a、55b、……、55c:分布单元

511:处理器

515、517、519:收发接口

52a、52b、……、52c:通信量测信息

58:媒体存取控制逻辑频道参数

59a、……、59b: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参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通过实施方式来解释本发明所提供的基站及主通信装置。然而,该多个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需在如该多个实施方式所述的任何环境、应用或方式方能实施。因此,关于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仅在于阐释本发明的目的,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应理解,在以下实施方式及附图中,与本发明非直接相关的元件已省略而未绘示,且附图中各元件的尺寸以及元件间的尺寸比例仅为便于绘示及说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例如:第一实施方式)中,移动通信系统包含多个属于基站端的数据传输装置,且该多个数据传输装置其中之一会作为主通信装置。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例如:第二至第五实施方式)中,移动通信系统包含多个属于基站端的数据传输装置及另一亦属于基站端的主通信装置。

若一用户装置(userequipment;ue)欲加入移动通信系统,用户装置先附接(attach)至主通信装置,主通信装置再为用户装置重新配置(reconfigure),因此用户装置与各数据传输装置之间个别地具有一传输路径。各传输路径具有一优先等级,且该多个优先等级是基于用户装置所量测到的通信量测信息或/及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服务质量指针(5gqosindicator;5qi)中的默认优先等级(defaultprioritylevel)所决定的。需说明者,通信量测信息可为任何能由用户装置所量测且能反应传输路径的通信质量的信息。举例而言,通信量测信息可包含接收信号强度指标(receivedsignalstrengthindication;rssi)、参考符号接收功率(referencesymbolreceivedpower;rsrp)或/及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signalreceivingquality;rsrq),但不以此为限。

此外,需说明者,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是由主通信装置决定各传输路径的优先等级,而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则是由核心网络决定各传输路径的优先等级,再由核心网络通知主通信装置其决定结果。本发明未限制主通信装置/核心网络如何依据通信量测信息来决定传输路径的优先等级。举例而言,主通信装置/核心网络可根据通信量测信息,将通信质量较佳的传输路径的优先等级设定为较高(亦即,设定为较优先)。

主通信装置会为用户装置选取该多个传输路径其中之一作为主要路径,且会为用户装置决定不同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qos)等级所对应的至少一复制路径。该多个服务质量等级可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服务质量指针中的5qi值(5qivalues),但不以此为限。具体而言,针对各个服务质量等级,主通信装置根据一第一参数组或/及一第二参数组选取该多个传输路径(排除主要路径的其他传输路径)的一集合(例如:该多个传输路径全部或该多个传输路径的一部分)作为该服务质量等级的至少一复制路径,其中第一参数组包含该多个传输路径的该多个优先等级,而第二参数组包含各该数据传输装置的一通信服务状态。一数据传输装置之通讯服务状态反映该数据传输装置的通信或/及服务状态,也相当于该数据传输装置所对应的复制路径的通信或/及服务状态。举例而言,一数据传输装置的通信服务状态可包含该数据传输装置的负载状态、无线联机状态、无线信道质量状态、缓冲区状态或/及所对应的传输路径的信息(例如:启动状态/非启动状态),但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针对服务质量等级较高者,主通信装置可选择优先等级较高(例如:通信质量较佳)的传输路径作为复制路径或/及选择较多条传输路径作为复制路径。

主通信装置会设定一媒体存取控制(mediumaccesscontrol;mac)逻辑频道参数,例如:一逻辑频道优先权限制(logicalchannelprioritizationrestriction;lcprestriction),但不以此为限。另外,主通信装置会设定至少一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packetdataconvergenceprotocol;pdcp)参数。需说明者,一复制路径的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参数可用以表示该复制路径所能传送的复制数据的类型,而类型可为控制信号或/及数据。举例而言,一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参数可用以指示欲针对信号无线载体(signalingradiobearer;srb)复制或/及欲针对数据无线载体(dataradiobearer;drb)复制。主通信装置会再直接或间接地传送媒体存取控制逻辑频道参数及该至少一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参数至用户装置。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主通信装置还会传送媒体存取控制逻辑频道参数,且会传送各该至少一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参数至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

在主通信装置为用户装置决定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至少一复制路径后,本发明还可进一步地决定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至少一复制路径有哪些要被启用。具体而言,由于各复制路径对应至一数据传输装置,因此本发明可根据一数据传输装置的优先等级与通信服务状态来决定是否启用该数据传输装置所对应的复制路径作为一启用复制路径。被启用的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包含被启用的无线链路控制实体(radiolinkcontrolentity;rlcentity)。需说明者,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是由主通信装置决定是否启用各复制路径,而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是由数据传输装置决定是否启用其所对应的复制路径。

之后,若有数据流的封包需要传送至用户装置,本发明会将封包复制为多份,其中,一份由主要路径(若其即时服务状态许可)传送,其他份则由某些或全部的启用复制路径传送。具体来说,本发明会根据该数据流所对应的服务质量等级确认对应的启用复制路径。针对该数据流所对应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各启用复制路径,本发明可再根据启用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的即时服务状态(例如:负载状态、无线连线状态、无线通道质量状态、缓冲区状态,但不以此为限),决定是否采用该启用复制路径来传送数据流的复制封包。被采用的启用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包含被启用的无线链路控制实体。需说明者,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是由主通信装置决定是否以一启用复制路径传送该数据流的复制封包,而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是由数据传输装置决定是否以一启用复制路径传送该数据流的封包。

需说明者,若有其他用户装置也要加入移动通信系统,本发明也会针对其他各用户装置执行前述运作,兹不赘言。应理解,本发明针对不同用户装置所作的决定可能相同,亦可能不同。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提供多种系统架构,以下将通过多个实施方式来解释本发明所提供的基站及主通信装置在不同系统架构下的运作方式。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为一移动通信系统1,其部分的架构示意图描绘于图1a。移动通信系统1符合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标准规格,且包含一主细胞群组(mastercellgroup;mcg)、多个辅细胞群组(secondarycellgroup;scg)及一核心网络17。主细胞群组与各辅细胞群组之间个别地具有一xn接口,且xn接口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标准规格中所定义的逻辑接口。

图1b描绘移动通信系统1所包含的多个数据传输装置11、13a、13b、……、13c,其中,数据传输装置11属于主细胞群组,而数据传输装置13a、13b、……、13c个别地属于该多个辅细胞群组其中之一。于本实施方式中,数据传输装置11作为一主通信装置。数据传输装置11(亦即,主通信装置)包含一处理器111及收发接口113、115、117,其中,处理器111电性连接至收发接口113、115、117。收发接口113可与一用户装置(例如:用户装置15)连线,收发接口115电性连接至核心网络17,且收发接口117电性连接至数据传输装置13a、13b、……、13c。

处理器111可为各种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unit;cpu)、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知的任何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计算装置。收发接口113可为任何能与一用户装置通信的无线收发接口(例如:天线),收发接口115可为任何能与核心网络通信的有线或无线接口,且收发接口117可为任何能与数据传输装置(亦即,辅细胞群组内的装置)通信的有线或无线接口。

数据传输装置11(亦即,主通信装置)与用户装置15之间具有一逻辑接口,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称其为uu接口。数据传输装置11(亦即,主通信装置)与核心网络17之间建立有一逻辑接口,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称其为新世代应用协定(newgenerationapplicationprotocol;ngap)接口。此外,数据传输装置11(亦即,主通信装置)与各数据传输装置间具有一逻辑接口,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称其为xn接口。

请参图1c,其描绘数据传输装置11(亦即,主通信装置)所执行的数据通信协定堆叠14a与其他数据传输装置13a、13b、……、13c各自执行的数据通信协定堆叠14b。数据通信协定堆叠14a、14b各自包含新无线电(newradio;nr)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层、新无线电无线链路控制层与新无线电媒体存取控制层(由上至下)。如图1c所示,数据传输装置11(亦即,主通信装置)与任一数据传输装置13a、13b、……、13c间的xn接口是建立于数据通信协定堆叠14a的新无线电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层与数据通信协定堆叠14b的新无线电无线链路控制层之间以及数据通信协定堆叠14b的新无线电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层与数据通信协定堆叠14a的新无线电无线链路控制层之间。

用户装置15通过收发接口113附接至数据传输装置11(亦即,主通信装置),因此用户装置15与数据传输装置11之间具有一传输路径(未绘示)。数据传输装置1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111再为用户装置15重新配置,让用户装置15与数据传输装置13a、13b、……、13c间也个别地具有一传输路径(未绘示)。

用户装置15量测自己分别与数据传输装置11、13a、13b、……、13c间的通信量测信息10、12a、12b、……、12c。用户装置15与一数据传输装置间的通信量测信息反映用户装置15与该数据传输装置间的该传输路径的通信质量。通信量测信息10、12a、12b、……、12c可为任何能由用户装置所量测且能反应传输路径的通信质量的信息。举例而言,通信量测信息10、12a、12b、……、12c各自可包括一接收信号强度指标、一参考符号接收功率或/及一参考信号接收质量,但不以此为限。用户装置15会将通信量测信息10、12a、12b、……、12c传送至数据传输装置11(亦即,主通信装置),而数据传输装置11(亦即,主通信装置)由收发接口113接收通信量测信息10、12a、12b、……、12c。

于本实施方式中,数据传输装置11(亦即,主通信装置)由处理器111根据通信量测信息10、12a、12b、……、12c决定各传输路径的优先等级(未绘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11则可根据通信量测信息10、12a、12b、……、12c或/及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服务质量指针的默认优先等级决定各传输路径的优先等级。

数据传输装置1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111选取该多个传输路径其中之一作为用户装置15的一主要路径(未绘示)。此外,针对移动通信系统1所定义的多个服务质量等级(未绘示),数据传输装置1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111会为用户装置15决定不同服务质量等级所分别要使用的至少一复制路径。该多个服务质量等级可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服务质量指针中的5qi值,但不以此为限。具体而言,针对各服务质量等级,数据传输装置1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111根据一第一参数组或/及一第二参数组为用户装置15选取该多个传输路径(排除主要路径的其他传输路径)的一第一集合作为该服务质量等级的至少一复制路径,其中该第一参数组包含该多个优先等级,且该第二参数组包含数据传输装置11、13a、13b、……、13c各自的一通信服务状态。需说明者,不同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第一集合(亦即,所对应的至少一复制路径)可不相同。

此外,关于前述通信服务状态,数据传输装置11、13a、13b、……、13c可通过xn接口彼此协调以取得彼此的通讯服务状态,或通过核心网络17取得彼此的通信服务状态。以数据传输装置11(亦即,主通信装置)为例,其可通过收发接口117接收数据传输装置13a、13b、……、13c各自的通信服务状态,或通过收发接口115自核心网络17接收该多个通信服务状态。一数据传输装置的通信服务状态反映该数据传输装置的通信或/及服务状态,也相当于该数据传输装置所对应的复制路径的通信或/及服务状态。举例而言,一数据传输装置的通信服务状态可包含该数据传输装置的负载状态、无线联机状态、无线信道质量状态、缓冲区状态或/及所对应的传输路径的信息(例如:启动状态/非启动状态),但不以此为限。

为便于理解,请参图1d所示的一具体范例,但该具体范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于该具体范例中,用户装置15在移动通信系统1中具有七条传输路径l1~l7。数据传输装置11(亦即,主通信装置)选取传输路径l1作为用户装置15的主要路径。针对服务质量等级q1~q5的每一个,数据传输装置11(亦即,主通信装置)根据传输路径l1~l7的优先等级或/及数据传输装置11、13a、13b、……、13c的通信服务状态,分别选取传输路径l1~l7的一第一集合作为该服务质量等级的至少一复制路径。举例而言,针对服务质量等级q1,数据传输装置11(亦即,主通信装置)为用户装置15所选取的第一集合包含传输路径l2、l3、l4,因此传输路径l2、l3、l4会作为服务质量等级q1的复制路径。再举例而言,针对服务质量等级q5,数据传输装置11(亦即,主通信装置)为用户装置15所选取的第一集合包含传输路径l3、l4、l5、l7,因此传输路径l3、l4、l5、l7会作为服务质量等级q5的复制路径。

之后,数据传输装置1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111设定一媒体存取控制逻辑频道参数18,例如:一逻辑频道优先权限制,但不以此为限。需说明者,若处理器111所执行的通信协议堆栈包含无线电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层,则处理器111是通过无线电资源控制层来设定媒体存取控制逻辑频道参数18。此外,数据传输装置1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111设定一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参数19。类似的,若处理器111所执行的通信协议堆栈包含无线电资源控制层,则处理器111系通过无线电资源控制层来设定封包数据汇聚通讯协议参数19。需说明者,一复制路径的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参数是用以表示该复制路径所能传送的复制数据的类型,而类型可为控制信号或/及数据。举例而言,一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参数可用以指示欲针对信号无线载体复制或/及欲针对数据无线载体复制。数据传输装置1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收发接口113会传送媒体存取控制逻辑频道参数18及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参数19至用户装置15。此外,封包数据汇聚通讯协议参数19可包含一主要路径参数,用以让用户装置15知道哪一条是主要路径。举例而言,主要路径参数可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中的logicalchannelidentity参数、cellgroupid参数,但不以此为限。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数据传输装置11(亦即,主通信装置)为用户装置15决定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至少一复制路径后,若收发接口115自核心网络17接收到要传送至用户装置15的一数据流16,数据流16的各封包会被复制为多份,其中,一份由主要路径传送(若主要路径的即时服务状态许可),其他份则由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复制路径传送。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若主要路径的即时服务状态不佳,则可只通过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复制路径传送数据流16的封包。需说明者,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与实际会传送该封包的传输路径的数目相同。换言之,若主要路径会传送封包,则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为主要路径的个数(亦即,1个)加上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复制路径的个数。若主要路径不会传送封包,则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为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复制路径的个数。

于本实施方式中,在数据传输装置11(亦即,主通信装置)为用户装置15决定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至少一复制路径后,数据传输装置11(亦即,主通信装置)还会进一步地决定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至少一复制路径有哪些要被启用。具体而言,数据传输装置1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111针对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第一集合执行以下运作:根据该第一集合所包含的各复制路径的优先等级及该第一集合所包含的各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的通信服务状态,选取该第一集合所包含的复制路径的一第二集合作为至少一启用复制路径,其中,第二集合可与第一集合相同也可为第一集合的子集。数据传输装置1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收发接口117再传送一启用通知消息(未绘示)至各启用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该多个启用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包含被启用的无线链路控制实体。

为便于理解,兹以图1d所示的具体范接续说明,但该具体范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以服务质量等级q1为例,其所对应的第一集合所包含的复制路径为传输路径l2、l3、l4。针对服务质量等级q1,数据传输装置11(亦即,主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集合所包含的各复制路径(亦即,各传输路径l2、l3、l4)的优先等级及第一集合所包含的各复制路径(亦即,各传输路径l2、l3、l4)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的通信服务状态,选取第一集合所包含的复制路径的一第二集合(例如:传输路径l2、l3)作为至少一启用复制路径。再以服务质量等级q5为例,其所对应的第一集合所包含的复制路径为传输路径l3、l4、l5、l7。针对服务质量等级q5,数据传输装置11(亦即,主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集合所包含的各复制路径(亦即,各传输路径l3、l4、l5、l7)的优先等级及第一集合所包含的各复制路径(亦即,各传输路径l3、l4、l5、l7)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的通信服务状态,选取第一集合所包含的复制路径的一第二集合(例如:传输路径l3、l4、l5、l7)作为至少一启用复制路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数据传输装置11(亦即,主通信装置)为用户装置15决定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至少一启用复制路径后,若收发接口115自核心网络17接收到要传送至用户装置15的一数据流16,数据流16的各封包会被复制为多份,其中,一份由主要路径传送(若主要路径的即时服务状态许可),其他份则由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启用复制路径传送。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若主要路径的即时服务状态不佳,则可只通过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启用复制路径传送数据流16的封包。需说明者,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与实际会传送该封包的传输路径的数目相同。换言之,若主要路径会传送封包,则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为主要路径的个数(亦即,1个)加上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启用复制路径的个数。若主要路径不会传送封包,则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为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启用复制路径的个数。

于本实施方式中,在数据传输装置11(亦即,主通信装置)为用户装置15决定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至少一启用复制路径后,数据传输装置11(亦即,主通信装置)还会在实际有封包需要传送时进一步地决定要由启用复制路径中的哪一(或那些)来传送。

兹假设收发接口115自核心网络17接收到要传送至用户装置15的一数据流16。此数据流16对应至移动通信系统1所定义的该多个服务质量等级其中之一。数据传输装置1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111会根据数据流16所对应的服务质量等级确认数据流16所对应的第二集合(亦即,确认有哪些启用复制路径)。数据传输装置1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收发接口117会接收第二集合所包含的各启用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的一即时服务状态。数据传输装置1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111再根据第二集合所包含的各启用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的即时服务状态(例如:负载状态、无线连线状态、无线通道质量状态、缓冲区状态,但不以此为限),指定第二集合所包含的启用复制路径的一第三集合作为至少一采用复制路径,其中,第三集合可与第二集合相同或为第二集合的子集。前述采用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包含被启用的无线链路控制实体。

之后,数据流16中要传送给用户装置15的各封包会被复制为多份,其中,一份由主要路径传送(若主要路径的即时服务状态许可),其他份则由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采用复制路径传送至用户装置1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若主要路径的即时服务状态不佳,则可只通过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采用复制路径传送数据流16的封包。需说明者,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与实际会传送该封包的传输路径的数目相同。换言之,若主要路径会传送封包,则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为主要路径的个数(亦即,1个)加上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采用复制路径的个数。若主要路径不会传送封包,则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为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采用复制路径的个数。

为便于理解,兹以图1d所示的具体范例延续说明,但该具体范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兹假设数据流16对应至服务质量等级q5。数据传输装置11(亦即,主通信装置)会根据数据流16所对应的服务质量等级q5,确认数据流16应对应至服务质量等级q5所对应的第二集合(亦即,包含传输路径l3、l4、l5、l7)。数据传输装置1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收发接口115会接收第二集合所包含的各启用复制路径(亦即,各传输路径l3、l4、l5、l7)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的一即时服务状态。数据传输装置1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111再根据第二集合所包含的各启用复制路径(亦即,各传输路径l3、l4、l5、l7)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的即时服务状态,指定第二集合所包含的启用复制路径(亦即,传输路径l3、l4、l5、l7)的一第三集合(例如:传输路径l4、l5、l7)作为采用复制路径。之后,数据流16中要传送给用户装置15的各封包会被复制为多份,再通过主要路径(亦即,传输路径l1)与采用复制路径(亦即,传输路径l4、l5、l7)传送至用户装置15。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为一移动通信系统2,其部分的架构示意图描绘于图2a。移动通信系统2符合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标准规格,且包含一基站(依据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标准规格,基站可被称为gnodeb或gnb)20及一核心网络17。基站20包含一集中单元(centralizedunit;cu)21及多个分布单元(distributedunit;du)25a、25b、……、25c。集中单元21与分布单元25a、25b、……、25c之间个别地具有一f1接口,且f1接口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标准规格中所定义的逻辑接口。于本实施方式中,集中单元21作为主通信装置,且分布单元25a、25b、……、25c各自作为一数据传输装置。

请参图2b,其描绘集中单元21的架构示意图。集中单元21(亦即,主通信装置)包含一处理器211及收发接口215、217,其中,处理器211电性连接至收发接口215、217,收发接口215电性连接至核心网络17,且收发接口217电性连接至所有的分布单元25a、25b、……、25c。处理器211可为各种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知的任何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计算装置。收发接口215可为任何能与核心网络通信的有线或无线接口,且收发接口217可为任何能与分布单元通信的有线或无线接口。

请参图2c,其描绘集中单元21所执行的通信协定堆叠24a与分布单元25a、25b、……、25c各自执行的通信协定堆叠24b。通信协定堆叠24a包含无线电资源控制层、服务数据适应协定(servicedataadaptationprotocol;sdap)层及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层,而通信协定堆叠24b包含无线电连结控制层、媒体存取控制层及实体(physical;phy)层(由上至下)。集中单元21与分布单元25a、25b、……、25c任一个间的f1接口是建立于通信协定堆叠24a的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层与通信协定堆叠24b的无线链路控制层之间。

于本实施方式中,用户装置15通过分布单元25a(亦即,数据传输装置)附接至集中单元21,因此用户装置15与分布单元25a之间具有一传输路径(未绘示)。集中单元2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211会再为用户装置15重新配置,让用户装置15与分布单元25b、……、25c之间也各自具有一传输路径。

用户装置15分别量测自己与分布单元25a、25b、……、25c间的通信量测信息22a、22b、……、22c。用户装置15与一分布单元间的通信量测信息反映用户装置15与该分布单元间的该传输路径的通信质量。通信量测信息22a、22b、……、22c可为任何能由用户装置所量测且能反应传输路径的通信质量的信息。举例而言,通信量测信息22a、22b、……、22c各自可包括一接收信号强度指标、一参考符号接收功率或/及一参考信号接收质量,但不以此为限。于本实施方式中,用户装置15通过分布单元25a将通信量测信息22a、22b、……、22c传送至集中单元21(亦即,主通信装置),而集中单元21(亦即,主通信装置)则由收发接口217间接地(亦即,通过分布单元25a)接收通信量测信息22a、22b、……、22c。

于本实施方式中,处理器211根据通信量测信息22a、22b、……、22c决定各传输路径的优先等级(未绘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处理器211则可根据通信量测信息22a、22b、……、22c或/及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服务质量指针的默认优先等级决定各传输路径的优先等级。

集中单元2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211选取该多个传输路径其中之一作为用户装置15的一主要路径(未绘示)。针对移动通信系统2所定义的多个服务质量等级(未绘示),集中单元2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211会为用户装置15决定不同服务质量等级所分别要使用的至少一复制路径。该多个服务质量等级可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服务质量指针中的5qi值,但不以此为限。具体而言,针对各服务质量等级,集中单元2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211根据一第一参数组或/及一第二参数组为用户装置15选取该多个传输路径(排除主要路径的其他传输路径)的一第一集合作为该服务质量等级的至少一复制路径,其中该第一参数组包含该多个优先等级,且该第二参数组包含分布单元25a、25b、……、25c(亦即,数据传输装置)各自的一通信服务状态。需说明者,不同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第一集合(亦即,所对应的至少一复制路径)可不相同。为便于理解,可再参考图1d所示的具体范例。

关于前述通信服务状态,分布单元25a、25b、……、25c(亦即,数据传输装置)可透過集中单元21(亦即,主通讯装置)彼此协调,再透过集中单元21(亦即,主通讯装置)取得彼此的通信服务状态。集中单元21(亦即,主通讯装置)则通过收发接口217接收分布单元25a、25b、……、25c(亦即,数据传输装置)各自的通信服务状态,或通过收发接口215自核心网络17接收该多个通信服务状态。一分布单元的通信服务状态反映该分布单元的通信或/及服务状态,也相当于该分布单元所对应的复制路径的通信或/及服务状态。举例而言,一分布单元的通信服务状态可包含该分布单元的负载状态、无线联机状态、无线信道质量状态、缓冲区状态或/及所对应的传输路径的信息(例如:启动状态/非启动状态),但不以此为限。

之后,集中单元2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211设定一媒体存取控制逻辑频道参数28,例如:一逻辑频道优先权限制,但不以此为限。需说明者,处理器211是通过无线电资源控制层来设定媒体存取控制逻辑频道参数28。此外,集中单元2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211设定一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参数29。类似的,处理器211是通过无线电资源控制层来设定封包数据汇聚通讯协议参数29。于本实施方式中,设定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参数29的目的以及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参数的内容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仿,故不赘言。集中单元2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收发接口217会间接地(亦即,通过分布单元25a)传送媒体存取控制逻辑频道参数28及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参数29至用户装置15。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集中单元21(亦即,主通信装置)为用户装置15决定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至少一复制路径后,若收发接口215自核心网络17接收到要传送至用户装置15的一数据流16,数据流16的各封包会被复制为多份,其中,一份由主要路径传送(若主要路径的即时服务状态许可),其他份则由数据流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复制路径传送。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若主要路径的即时服务状态不佳,则可只通过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复制路径传送数据流16的封包。需说明者,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与实际会传送该封包的传输路径的数目相同。换言之,若主要路径会传送封包,则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为主要路径的个数(亦即,1个)加上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复制路径的个数。若主要路径不会传送封包,则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为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复制路径的个数。

于本实施方式中,在集中单元21(亦即,主通信装置)为用户装置15决定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至少一复制路径后,集中单元21(亦即,主通信装置)还会进一步地决定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至少一复制路径有哪些要被启用。具体而言,集中单元2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211针对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第一集合执行以下运作:根据该第一集合所包含的各复制路径的优先等级及该第一集合所包含的各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的通信服务状态,选取该第一集合所包含的复制路径的一第二集合作为至少一启用复制路径,其中,第二集合可与第一集合相同也可为第一集合的子集。集中单元2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收发接口117再传送一启用通知消息(未绘示)至各启用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该多个启用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包含被启用的无线链路控制实体。为便于理解,可再参考图1d所示的具体范例。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第一集合所包含的任一复制路径是否会被启用是由该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根据自己的通信服务状态决定的。类似的,在该多个实施方式中,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第一集合所包含的复制路径的一第二集合为启用复制路径,其中,第二集合可与第一集合相同也可为第一集合的子集。该多个启用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包含被启用的无线链路控制实体。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集中单元21(亦即,主通信装置)为用户装置15决定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至少一启用复制路径后,若收发接口215自核心网络17接收到要传送至用户装置15的一数据流16,数据流的各封包会被复制为多份,其中,一份由主要路径传送(若主要路径的即时服务状态许可),其他份则由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启用复制路径传送。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若主要路径的即时服务状态不佳,则可只通过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启用复制路径传送数据流16的封包。需说明者,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与实际会传送该封包的传输路径的数目相同。换言之,若主要路径会传送封包,则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为主要路径的个数(亦即,1个)加上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启用复制路径的个数。若主要路径不会传送封包,则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为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启用复制路径的个数。

于本实施方式中,在集中单元21(亦即,主通信装置)为用户装置15决定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至少一启用复制路径后,集中单元21(亦即,主通信装置)还会在实际有封包需要传送时进一步地决定要由启用复制路径中的哪一(或那些)来传送。

兹假设收发接口215自核心网络17接收到要传送至用户装置15的一数据流16。此数据流16对应至移动通信系统2所定义的该多个服务质量等级其中之一。集中单元2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211会根据数据流16所对应的服务质量等级确认数据流16所对应的第二集合(亦即,确认有哪些启用复制路径)。集中单元2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收发接口217会接收第二集合所包含的各启用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的一即时服务状态(例如:负载状态、无线连线状态、无线通道质量状态、缓冲区状态,但不以此为限)。集中单元2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211再根据第二集合所包含的各启用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的即时服务状态,指定第二集合所包含的启用复制路径的一第三集合作为至少一采用复制路径,其中,第三集合可与第二集合相同或为第二集合的子集。前述采用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包含被启用的无线链路控制实体。

之后,数据流16中要传送给用户装置15的各封包会被复制为多份,其中,一份由主要路径传送(若主要路径的即时服务状态许可),其他份则由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采用复制路径传送至用户装置1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若主要路径的即时服务状态不佳,则可只通过采用复制路径传送数据流16的封包。需说明者,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与实际会传送该封包的传输路径的数目相同。换言之,若主要路径会传送封包,则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为主要路径的个数(亦即,1个)加上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采用复制路径的个数。若主要路径不会传送封包,则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为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采用复制路径的个数。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数据流16中要传送给用户装置15的各封包会被复制为多份,且该多个封包会被传送至数据流16所对应的第二集合所包含的各启用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接收到封包的各数据传输装置再根据自己的即时服务状态(例如:负载状态、无线连线状态、无线通道质量状态、缓冲区状态,但不以此为限),决定是否要将封包传送至用户装置15。换言之,接收到封包的那些数据传输装置的一集合会传送封包传送至用户装置15,而有传送封包至用户装置15的那些数据传输装置包含被启用的无线链路控制实体。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为一移动通信系统3,其部分的架构示意图描绘于图3a。移动通信系统3符合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标准规格,且包含一基站30及一核心网络17。基站30包含一集中单元控制平面(controlplane;cp)装置31、一集中单元用户平面(userplane;up)装置33及多个分布单元35a、35b、……、35c。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31及集中单元用户平面装置33间具有一e1接口,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31与分布单元35a、35b、……、35c间个别地具有一f1-c接口,且集中单元用户平面装置33与分布单元35a、35b、……、35c间个别地具有一f1-u接口。于本实施方式中,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31作为主通信装置,且分布单元35a、35b、……、35c各自作为一数据传输装置。

请参图3b,其描绘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31的架构示意图。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31(亦即,主通信装置)包含一处理器311及收发接口315、317、319,其中,处理器311电性连接至收发接口315、317、319。收发接口315电性连接至核心网络17,收发接口317电性连接至所有的分布单元35a、35b、……、35c,且收发接口319电性连接至集中单元用户平面装置33。处理器311可为各种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知的任何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计算装置。收发接口315可为任何能与核心网络通信的有线或无线接口,收发接口317可为任何能与分布单元通信的有线或无线接口,且收发接口319可为任何能与集中单元用户平面装置通信的有线或无线接口。

请参图3c,其描绘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31所执行的通信协定堆叠34a、集中单元用户平面装置33所执行的通信协定堆叠34b与分布单元35a、35b、……、35c各自执行的通信协定堆叠34c。通信协定堆叠34a包含无线电资源控制层及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层(由上至下),通信协定堆叠34b包含服务数据适应协定层及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层(由上至下),而通信协定堆叠34c包含无线电连结控制层、媒体存取控制层及实体层(由上至下)。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31(亦即,主通信装置)与集中单元用户平面装置33间的e1接口是建立于通信协定堆叠34a的无线电资源控制层与通信协定堆叠34b的服务数据适应协定层之间。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31(亦即,主通信装置)与分布单元35a、35b、……、35c任一个间的f1-c接口是建立于通信协定堆叠34a的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层与通信协定堆叠34c的无线链路控制层之间。集中单元用户平面装置33与分布单元35a、35b、……、35c任一个间的f1-u接口是建立于通信协定堆叠34b的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层与通信协定堆叠34c的无线链路控制层之间。

于本实施方式中,用户装置15通过分布单元35a附接至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31(亦即,主通信装置),因此用户装置15与分布单元35a之间具有一传输路径(未绘示)。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3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311会再为用户装置15重新配置,让用户装置15与其他的分布单元35b、……、35c之间也具有一传输路径。

用户装置15分别量测自己与分布单元35a、35b、……、35c间的通信量测信息32a、32b、……、32c。各通信量测信息的涵义与其内容,与前述各实施方式中所述者相仿,不再赘言。于本实施方式中,用户装置15通过分布单元35a将通信量测信息32a、32b、……、32c传送至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31(亦即,主通信装置),而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31(亦即,主通信装置)则由收发接口317间接地(亦即,通过分布单元35a)接收通信量测信息32a、32b、……、32c。于本实施方式中,处理器311根据通信量测信息32a、32b、……、32c决定各传输路径的优先等级(未绘示)。于其他实施方式中,处理器311则可根据通信量测信息32a、32b、……、32c或/及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服务质量指针的默认优先等级决定各传输路径的优先等级。

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3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311选取该多个传输路径其中之一作为用户装置15的一主要路径(未绘示)。针对移动通信系统3所定义的多个服务质量等级(未绘示),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3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311会为用户装置15决定不同服务质量等级所分别要使用的至少一复制路径。该多个服务质量等级可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服务质量指针中的5qi值,但不以此为限。具体而言,针对各服务质量等级,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3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311根据一第一参数组或/及一第二参数组为用户装置15选取该多个传输路径(排除主要路径的其他传输路径)的一第一集合作为该服务质量等级的至少一复制路径,其中该第一参数组包含该多个优先等级,且该第二参数组包含分布单元35a、35b、……、35c(亦即,数据传输装置)各自的一通信服务状态。需说明者,不同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第一集合(亦即,所对应的至少一复制路径)可不相同。为便于理解,可再参考图1d所示的具体范例。

关于前述通讯服务状态,分布单元35a、35b、……、35c(亦即,数据传输装置)可透过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31(亦即,主通讯装置)彼此协调,再从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31取得彼此的通讯服务状态。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31则透过收发接口317接收分布单元35a、35b、……、35c(亦即,数据传输装置)各自的通讯服务状态,或透过收发接口315自核心网络17接收该等通讯服务状态。一分布单元的通讯服务状态反映该分布单元的通讯或/及服务状态,也相当于该分布单元所对应的复制路径之通讯或/及服务状态。举例而言,一分布单元的通讯服务状态可包含该分布单元的负载状态、无线联机状态、无线信道质量状态、缓冲区状态或/及所对应的传输路径的信息(例如:启动状态/非启动状态),但不以此为限。

之后,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3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311设定一媒体存取控制逻辑频道参数38,例如:一逻辑频道优先权限制,但不以此为限。需说明者,处理器311是通过无线电资源控制层来设定媒体存取控制逻辑频道参数38。此外,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3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311设定一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参数39。类似的,处理器311是通过无线电资源控制层来设定封包数据汇聚通讯协议参数39。于本实施方式中,设定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参数39的目的以及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参数的内容皆与前述各实施方式相仿,不再赘言。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3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收发接口317会间接地(亦即,通过分布单元35a)传送媒体存取控制逻辑频道参数38及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参数39至用户装置15。此外,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3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收发接口319会传送媒体存取控制逻辑频道参数38至分布单元35a、35b、……、35c(亦即,数据传输装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31(亦即,主通信装置)为用户装置15决定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至少一复制路径后,若收发接口315自核心网络17接收到要传送至用户装置15的一数据流16,数据流16的各封包会被复制为多份,其中,一份由主要路径传送(若主要路径的即时服务状态许可),其他份则由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复制路径传送。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若主要路径的即时服务状态不佳,则可只通过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复制路径传送数据流16的封包。需说明者,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与实际会传送该封包的传输路径的数目相同。换言之,若主要路径会传送封包,则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为主要路径的个数(亦即,1个)加上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复制路径的个数。若主要路径不会传送封包,则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为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复制路径的个数。

于本实施方式中,在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31(亦即,主通信装置)为用户装置15决定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至少一复制路径后,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31还会进一步地决定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至少一复制路径有哪些要被启用。具体而言,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3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收发接口317会接收分布单元35a、35b、……、35c各自的一通信服务状态。各通信服务状态的涵义与其内容,与前述各实施方式中所述者相仿,不再赘言。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3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311再针对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第一集合执行以下运作:根据该第一集合所包含的各复制路径的优先等级及该第一集合所包含的各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的通信服务状态,选取该第一集合所包含的复制路径的一第二集合作为至少一启用复制路径,其中,第二集合可与第一集合相同也可为第一集合的子集。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3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收发接口117再传送一启用通知消息(未绘示)至各启用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该多个启用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包含被启用的无线链路控制实体。为便于理解,可再参考图1d所示的具体范例。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第一集合所包含的任一复制路径是否会被启用是由该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根据自己的通信服务状态决定的。类似的,在该多个实施方式中,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第一集合所包含的复制路径的一第二集合为启用复制路径,其中,第二集合可与第一集合相同也可为第一集合的子集。类似的,前述启用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包含被启用的无线链路控制实体。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31(亦即,主通信装置)为用户装置15决定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至少一启用复制路径后,若收发接口315自核心网络17接收到要传送至用户装置15的一数据流16,数据流16的各封包会被复制为多份,其中,一份由主要路径传送(若主要路径的即时服务状态许可),其他份则由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启用复制路径传送。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若主要路径的即时服务状态不佳,则可只通过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启用复制路径传送数据流16的封包。需说明者,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与实际会传送该封包的传输路径的数目相同。换言之,若主要路径会传送封包,则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为主要路径的个数(亦即,1个)加上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启用复制路径的个数。若主要路径不会传送封包,则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为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启用复制路径的个数。

于本实施方式中,在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31(亦即,主通信装置)为用户装置15决定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至少一启用复制路径后,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31还会在实际有封包需要传送时进一步地决定要由启用复制路径中的哪一(或那些)来传送。

兹假设收发接口315自核心网络17接收到要传送至用户装置15的一数据流16。此数据流16对应至移动通信系统3所定义的该多个服务质量等级其中之一。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3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311会根据数据流16所对应的服务质量等级确认数据流16所对应的第二集合(亦即,确认有哪些启用复制路径)。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3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收发接口317会接收第二集合所包含的各启用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的一即时服务状态(例如:负载状态、无线连线状态、无线通道质量状态、缓冲区状态,但不以此为限)。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3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311再根据第二集合所包含的各启用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的即时服务状态,指定第二集合所包含的启用复制路径的一第三集合作为至少一采用复制路径,其中,第三集合可与第二集合相同或为第二集合的子集。前述采用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包含被启用的无线链路控制实体。

之后,数据流16中要传送给用户装置15的各封包会被复制为多份,其中,一份由主要路径传送(若主要路径的即时服务状态许可)至用户装置15,其他份则由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采用复制路径传送至用户装置1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若主要路径的即时服务状态不佳,则可只通过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采用复制路径传送数据流16的封包。需说明者,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与实际会传送该封包的传输路径的数目相同。换言之,若主要路径会传送封包,则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为主要路径的个数(亦即,1个)加上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采用复制路径的个数。若主要路径不会传送封包,则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为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采用复制路径的个数。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数据流16中要传送给用户装置15的各封包会被复制为多份,且该多个封包会被传送至数据流16所对应的第二集合所包含的各启用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接收到封包的各数据传输装置再根据自己的即时服务状态,决定是否要将封包传送至用户装置15。换言之,接收到封包的那些数据传输装置的一集合会传送封包传送至用户装置15,而有传送封包至用户装置15的那些数据传输装置包含被启用的无线链路控制实体。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为一移动通信系统4,其部分的架构示意图描绘于图4a。移动通信系统4符合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标准规格,且包含一基站40及一核心网络17。基站40包含多个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41a、41b、……、41c、一集中单元用户平面装置43及多个分布单元45a、45b、……、45c。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41a、41b、……、41c个别地与集中单元用户平面装置43具有一e1接口,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41a、41b、……、41c分别地与对应的分布单元45a、45b、……、45c间具有一f1-c接口,且分布单元45a、45b、……、45c个别地与集中单元用户平面装置43间具有一f1-u接口。于本实施方式中,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41a作为主通信装置,且分布单元45a、45b、……、45c各自作为一数据传输装置。

请参图4b,其描绘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41a的架构示意图。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41a(亦即,主通信装置)包含一处理器411及收发接口415、417、419,其中,处理器411电性连接至收发接口415、417、419。收发接口415电性连接至核心网络17,收发接口417电性连接至分布单元45a,且收发接口419电性连接至集中单元用户平面装置43。处理器411可为各种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知的任何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计算装置。收发接口415可为任何能与核心网络通信的有线或无线接口,收发接口417可为任何能与分布单元通信的有线或无线接口,且收发接口419可为任何能与集中单元用户平面装置通信的有线或无线接口。

于本实施方式中,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41a、41b、……、41c任一个所执行的通信协定堆叠包含无线电资源控制层及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层(由上至下),集中单元用户平面装置43所执行的通信协定堆叠包含服务数据适应协定层及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层(由上至下),而分布单元45a、45b、……、45c任一个所执行的通信协定堆叠包含无线电连结控制层、媒体存取控制层及实体层(由上至下)。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41a、41b、……、41c任一个与集中单元用户平面装置43间的e1接口是建立于无线电资源控制层与服务数据适应协定层之间。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41a、41b、……、41c与相对应的分布单元45a、45b、……、45c间的f1-c接口是建立于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层与无线链路控制层之间。集中单元用户平面装置43与分布单元45a、45b、……、45c任一个间的f1-u接口是建立于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层与无线链路控制层之间。

于本实施方式中,用户装置15通过分布单元45a附接至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41a(亦即,主通信装置),因此用户装置15与分布单元45a之间具有一传输路径(未绘示)。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41a(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311会再为用户装置15重新配置,让用户装置15与其他的分布单元35b、……、35c之间也具有一传输路径。

用户装置15分别量测自己与分布单元45a、45b、……、45c间的通信量测信息42a、42b、……、42c。各通信量测信息的涵义与其内容,与前述各实施方式中所述者相仿,不再赘言。于本实施方式中,用户装置15通过分布单元45a将通信量测信息42a、42b、……、42c传送至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41a(亦即,主通信装置)。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41a(亦即,主通信装置)由收发接口417间接地(亦即,通过分布单元45a)接收通信量测信息42a、42b、……、42c,再由收发接口415a将通信量测信息42a、42b、……、42c传送至核心网络17。于本实施方式中,核心网络17根据通信量测信息42a、42b、……、42c决定各传输路径的优先等级(未绘示)。于其他实施方式中,核心网络17则可根据通信量测信息42a、42b、……、42c或/及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服务质量指针的默认优先等级决定各传输路径的优先等级。接着,核心网络17再将各传输路径的优先等级传送至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41a(亦即,主通信装置)。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41a(亦即,主通信装置)再由收发接口415接收各传输路径的优先等级。

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41a(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411选取该多个传输路径其中之一作为用户装置15的一主要路径(未绘示)。针对移动通信系统4所定义的多个服务质量等级(未绘示),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41a(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411会为用户装置15决定不同服务质量等级所分别要使用的至少一复制路径。该多个服务质量等级可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服务质量指针中的5qi值,但不以此为限。具体而言,针对各服务质量等级,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41a(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411根据一第一参数组或/及一第二参数组为用户装置15选取该多个传输路径(排除主要路径的其他传输路径)的一第一集合作为该服务质量等级的至少一复制路径,其中该第一参数组包含该多个优先等级,且该第二参数组包含分布单元45a、45b、……、45c(亦即,数据传输装置)各自的一通信服务状态。需说明者,不同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第一集合(亦即,所对应的至少一复制路径)可不相同。为便于理解,可再参考图1d所示的具体范例。

关于前述通信服务状态,分布单元45a、45b、……、45c可透过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41a、41b、……、41c彼此协调,再从对应的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41a、41b、……、41c取得彼此的通信服务状态。分布单元45a、45b、……、45c也可以透过核心网络17彼此协调,再从核心网络17取得彼此的通讯服务状态。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41a(亦即,主通信装置)会通过集中单元用户平面装置43接收分布单元45a、45b、……、45c各自的一通信服务状态,或通过收发接口415自核心网络17接收该多个通信服务状态。各通信服务状态的涵义与其内容,与前述各实施方式中所述者相仿,不再赘言。

之后,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41a(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411设定一媒体存取控制逻辑频道参数48,例如:一逻辑频道优先权限制,但不以此为限。需说明者,处理器411是通过无线电资源控制层来设定媒体存取控制逻辑频道参数48。此外,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41a(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411设定多个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参数49a、……、49b。类似的,处理器411是通过无线电资源控制层来设定封包数据汇聚通讯协议参数49a、……、49b。于本实施方式中,设定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参数的目的以及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参数的内容皆与前述各实施方式相仿,不再赘言。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41a(亦即,主通信装置)的收发接口417会间接地(亦即,通过分布单元45a)传送媒体存取控制逻辑频道参数48及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参数49a、……、49b至用户装置15。此外,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41a(亦即,主通信装置)的收发接口419会传送媒体存取控制逻辑频道参数48及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参数49a、……、49b至集中单元用户平面装置43。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41a(亦即,主通信装置)为用户装置15决定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至少一复制路径后,若收发接口415自核心网络17接收到要传送至用户装置15的一数据流16,数据流16的各封包会被复制为多份,其中,一份由主要路径传送(若主要路径的即时服务状态许可),其他份则由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复制路径传送。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若主要路径的即时服务状态不佳,则可只通过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复制路径传送数据流16的封包。需说明者,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与实际会传送该封包的传输路径的数目相同。换言之,若主要路径会传送封包,则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为主要路径的个数(亦即,1个)加上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复制路径的个数。若主要路径不会传送封包,则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为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复制路径的个数。

于本实施方式中,在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41a(亦即,主通信装置)为用户装置15决定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至少一复制路径后,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41a还会进一步地决定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至少一复制路径有哪些要被启用。具体而言,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41a(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411针对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第一集合执行以下运作:根据该第一集合所包含的各复制路径的优先等级及该第一集合所包含的各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的通信服务状态,选取该第一集合所包含的复制路径的一第二集合作为至少一启用复制路径,其中,第二集合可与第一集合相同也可为第一集合的子集。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41a再通过集中单元用户平面装置43传送一启用通知消息(未绘示)至各启用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该多个启用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包含被启用的无线链路控制实体。为便于理解,可再参考图1d所示的具体范例。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第一集合所包含的任一复制路径是否会被启用是由该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根据自己的通信服务状态决定的。类似的,在该多个实施方式中,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第一集合所包含的复制路径的一第二集合为启用复制路径,其中,第二集合可与第一集合相同也可为第一集合的子集。类似的,前述启用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包含被启用的无线链路控制实体。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41a(亦即,主通信装置)为用户装置15决定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至少一启用复制路径后,若收发接口415自核心网络17接收到要传送至用户装置15的一数据流16,数据流16的各封包会被复制为多份,其中,一份由主要路径传送(若主要路径的即时服务状态许可),其他份则由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启用复制路径传送。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若主要路径的即时服务状态不佳,则可只通过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启用复制路径传送数据流16的封包。需说明者,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与实际会传送该封包的传输路径的数目相同。换言之,若主要路径会传送封包,则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为主要路径的个数(亦即,1个)加上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启用复制路径的个数。若主要路径不会传送封包,则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为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启用复制路径的个数。

于本实施方式中,在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41a(亦即,主通信装置)为用户装置15决定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至少一启用复制路径后,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41a还会在实际有封包需要传送时进一步地决定要由启用复制路径中的哪一(或那些)来传送。

兹假设收发接口415自核心网络17接收到要传送至用户装置15的一数据流16。此数据流16对应至移动通信系统4所定义的该多个服务质量等级其中之一。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41a(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411会根据数据流16所对应的服务质量等级确认数据流16所对应的第二集合(亦即,确认有哪些启用复制路径)。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41a(亦即,主通信装置)会通过集中单元用户平面装置43接收第二集合所包含的各启用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的一即时服务状态。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41a(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411再根据第二集合所包含的各启用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的即时服务状态(例如:负载状态、无线连线状态、无线通道质量状态、缓冲区状态,但不以此为限),指定第二集合所包含的启用复制路径的一第三集合作为至少一采用复制路径,其中,第三集合可与第二集合相同或为第二集合的子集。前述采用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包含被启用的无线链路控制实体。

之后,数据流16中要传送给用户装置15的各封包会被复制为多份,其中,一份由主要路径传送(若主要路径的即时服务状态许可),其他份则由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采用复制路径传送。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若主要路径的即时服务状态不佳,则可只通过采用复制路径传送数据流16的封包。需说明者,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与实际会传送该封包的传输路径的数目相同。换言之,若主要路径会传送封包,则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为主要路径的个数(亦即,1个)加上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采用复制路径的个数。若主要路径不会传送封包,则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为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采用复制路径的个数。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数据流16中要传送给用户装置15的各封包会被复制为多份,且该多个封包会被传送至数据流16所对应的第二集合所包含的各启用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接收到封包的各数据传输装置再根据自己的即时服务状态,决定是否要将封包传送至用户装置15。换言之,接收到封包的那些数据传输装置的一集合会传送封包传送至用户装置15,而有传送封包至用户装置15的那些数据传输装置包含被启用的无线链路控制实体。

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为一移动通信系统5,其部分的架构示意图描绘于图5a。移动通信系统5符合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标准规格,且包含一基站50及一核心网络17。基站50包含一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51、多个集中单元用户平面装置53a、53b、……、53c及多个分布单元55a、55b、……、55c。集中单元用户平面装置53a、53b、……、53c个别地与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51间具有一e1接口,分布单元55a、55b、……、55c个别地与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51间具有一f1-c接口,且集中单元用户平面装置53a、53b、……、53c分别地与对应的分布单元55a、55b、……、55c间具有一f1-c接口。于本实施方式中,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51作为主通信装置,且分布单元55a、55b、……、55c作为多个数据传输装置。

请参图5b,其描绘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51的架构示意图。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51(亦即,主通信装置)包含一处理器511及收发接口515、517、519,其中,处理器511电性连接至收发接口515、517、519。收发接口515电性连接至核心网络17,收发接口517电性连接至所有的分布单元55a、55b、……、55c,且收发接口519电性连接至所有的集中单元用户平面装置53a、53b、……、53c。处理器511可为各种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知的任何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计算装置。收发接口515可为任何能与核心网络通信的有线或无线接口,收发接口517可为任何能与分布单元通信的有线或无线接口,且收发接口519可为任何能与集中单元用户平面装置通信的有线或无线接口。

于本实施方式中,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51所执行的通信协定堆叠包含无线电资源控制层及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层(由上至下),集中单元用户平面装置53a、53b、……、53c任一个所执行的通信协定堆叠包含服务数据适应协定层及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层(由上至下),而分布单元55a、55b、……、55c任一个所执行的通信协定堆叠包含无线电连结控制层、媒体存取控制层及实体层(由上至下)。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51与集中单元用户平面装置53a、53b、……、53c任一个间的e1接口是建立于无线电资源控制层与服务数据适应协定层之间。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51与分布单元55a、55b、……、55c间的f1-c接口是建立于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层与无线链路控制层之间。集中单元用户平面装置53a、53b、……、53c与相对应的分布单元55a、55b、……、55c间的f1-u接口是建立于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层与无线链路控制层之间。

于本实施方式中,用户装置15通过分布单元55a附接至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51(亦即,主通信装置),因此用户装置15与分布单元55a之间具有一传输路径(未绘示)。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5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511会再为用户装置15重新配置,让用户装置15与其他的分布单元55b、……、55c之间也具有一传输路径。

用户装置15分别量测自己与分布单元55a、55b、……、55c间的通信量测信息52a、52b、……、52c。各通信量测信息的涵义与其内容,与前述各实施方式中所述者相仿,不再赘言。于本实施方式中,用户装置15通过分布单元55a将通信量测信息52a、52b、……、52c传送至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51(亦即,主通信装置),而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51(亦即,主通信装置)则由收发接口517间接地(亦即,通过分布单元55a)接收通信量测信息52a、52b、……、52c。于本实施方式中,处理器511根据通信量测信息52a、52b、……、52c决定各传输路径的优先等级(未绘示)。于其他实施方式中,处理器511则可根据通信量测信息52a、52b、……、52c或/及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服务质量指针的默认优先等级决定各传输路径的优先等级。

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5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511选取该多个传输路径其中之一作为用户装置15的一主要路径。针对移动通信系统5所定义的多个服务质量等级(未绘示),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5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511会为用户装置15决定不同服务质量等级所分别要使用的至少一复制路径。该多个服务质量等级可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服务质量指针中的5qi值,但不以此为限。具体而言,针对各服务质量等级,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5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511根据一第一参数组或/及一第二参数组为用户装置15选取该多个传输路径(排除主要路径的其他传输路径)的一第一集合作为该服务质量等级的至少一复制路径,其中该第一参数组包含该多个优先等级,且该第二参数组包含分布单元55a、55b、……、55c(亦即,数据传输装置)各自的一通信服务状态。需说明者,不同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第一集合(亦即,所对应的至少一复制路径)可不相同。为便于理解,可再参考图1d所示的具体范例。

关于前述通信服务状态,分布单元55a、55b、……、55c(亦即,数据传输装置)可透过集中单元用户平面装置53a、53b、……、53c彼此协调,再从对应的集中单元用户平面装置53a、53b、……、53c取得彼此的通信服务状态。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51(亦即,主通信装置)则可通过收发接口517接收分布单元55a、55b、……、55c各自的通信服务状态,或通过收发接口515自核心网络17接收该多个通信服务状态。各通信服务状态的涵义与其内容,与前述各实施方式中所述者相仿,不再赘言。

之后,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5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511设定一媒体存取控制逻辑频道参数58,例如:一逻辑频道优先权限制,但不以此为限。需说明者,处理器511是通过无线电资源控制层来设定媒体存取控制逻辑频道参数58。此外,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5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511设定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参数59a、……、59b。类似的,处理器511是通过无线电资源控制层来设定封包数据汇聚通讯协议参数59a、……、59b。于本实施方式中,设定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参数的目的以及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参数之内容皆与前述各实施方式相仿,不再赘言。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5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收发接口517会间接地(亦即,通过分布单元55a)传送媒体存取控制逻辑频道参数58及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参数59a、……、59b至用户装置15。此外,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5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收发接口517会传送媒体存取控制逻辑频道参数58至分布单元55a、55b、……、55c(亦即,各数据传输装置),且收发接口519会传送封包数据汇聚通信协定参数59a、……、59b至集中单元用户平面装置53a、53b、……、53c。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51(亦即,主通信装置)为用户装置15决定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至少一复制路径后,若收发接口515自核心网络17接收到要传送至用户装置15的一数据流16,数据流16的各封包会被复制为多份(一个封包被复制的份数与复制路径的个数相同),其中,一份由主要路径传送(若主要路径的即时服务状态许可),其他份则由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复制路径传送。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若主要路径的即时服务状态不佳,则可只通过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复制路径传送数据流16的封包。需说明者,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与实际会传送该封包的传输路径的数目相同。换言之,若主要路径会传送封包,则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为主要路径的个数(亦即,1个)加上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复制路径的个数。若主要路径不会传送封包,则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为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复制路径的个数。

于本实施方式中,在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51(亦即,主通信装置)为用户装置15决定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至少一复制路径后,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51还会进一步地决定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至少一复制路径有哪些要被启用。具体而言,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5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511针对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第一集合执行以下运作:根据该第一集合所包含的各复制路径的优先等级及该第一集合所包含的各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的通信服务状态,选取该第一集合所包含的复制路径的一第二集合作为至少一启用复制路径,其中,第二集合可与第一集合相同也可为第一集合的子集。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51的收发接口519再传送一启用通知消息(未绘示)至各启用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该多个启用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包含被启用的无线链路控制实体。为便于理解,可参考图1d所示的一具体范例。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第一集合所包含的任一复制路径是否会被启用是由该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根据自己的通信服务状态决定的。类似的,在该多个实施方式中,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第一集合所包含的复制路径的一第二集合为启用复制路径,其中,第二集合可与第一集合相同也可为第一集合的子集。类似的,前述启用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包含被启用的无线链路控制实体。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51(亦即,主通信装置)为用户装置15决定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至少一启用复制路径后,若收发接口515自核心网络17接收到要传送至用户装置15的一数据流16,数据流16的各封包会被复制为多份,其中,一份由主要路径传送(若主要路径的即时服务状态许可),其他份则由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启用复制路径传送。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若主要路径的即时服务状态不佳,则可只通过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启用复制路径传送数据流16的封包。需说明者,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与实际会传送该封包的传输路径的数目相同。换言之,若主要路径会传送封包,则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为主要路径的个数(亦即,1个)加上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启用复制路径的个数。若主要路径不会传送封包,则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为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启用复制路径的个数。

于本实施方式中,在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51(亦即,主通信装置)为用户装置15决定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至少一启用复制路径后,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51还会在实际有封包需要传送时进一步地决定要由启用复制路径中的哪一(或那些)来传送。

兹假设收发接口515自核心网络17接收到要传送至用户装置15的一数据流16。此数据流16对应至移动通信系统5所定义的该多个服务质量等级其中之一。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5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511会根据数据流16所对应的服务质量等级确认数据流16所对应的第二集合(亦即,确认有哪些启用复制路径)。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5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收发接口517会接收第二集合所包含的各启用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的一即时服务状态(例如:负载状态、无线连线状态、无线通道质量状态、缓冲区状态,但不以此为限)。集中单元控制平面装置51(亦即,主通信装置)的处理器511再根据第二集合所包含的各启用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的即时服务状态,指定第二集合所包含的启用复制路径的一第三集合作为至少一采用复制路径,其中,第三集合可与第二集合相同或为第二集合的子集。前述采用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包含被启用的无线链路控制实体。

之后,数据流16中要传送给用户装置15的各封包会被复制为多份,其中,一份由主要路径传送(若主要路径的即时服务状态许可),其他份则由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采用复制路径传送。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若主要路径的即时服务状态不佳,则可只通过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采用复制路径传送数据流16的封包。需说明者,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与实际会传送该封包的传输路径的数目相同。换言之,若主要路径会传送封包,则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为主要路径的个数(亦即,1个)加上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采用复制路径的个数。若主要路径不会传送封包,则一个封包被复制后的份数为数据流16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采用复制路径的个数。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数据流16中要传送给用户装置15的各封包会被复制为多份,且该多个封包会被传送至数据流16所对应的第二集合所包含的各启用复制路径所对应的数据传输装置。接收到封包的各数据传输装置再根据自己的即时服务状态,决定是否要将封包传送至用户装置15。换言之,接收到封包的那些数据传输装置的一集合会传送封包传送至用户装置15,而有传送封包至用户装置15的那些数据传输装置包含被启用的无线链路控制实体。

由上述各实施方式的说明可知,当用户装置15在一移动通信系统中具有多于二条传输路径时,本发明的主通信装置会选择其中之一作为主要路径,且会针对不同的服务质量等级个别地选取该多个传输路径的一集合作为至少一复制路径。在主通信装置为用户装置15决定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复制路径后,本发明的主通信装置还可进一步地决定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复制路径有哪些要被启用。当有一数据流的封包需要被传送至用户装置15,本发明的主通信装置还会根据数据流的服务质量等级,从被启用的复制路径决定实际要采用的复制路径。数据流的封包便会被复制为多份,由主要路径与实际采用的复制路径分别传送至用户装置15。

由于本发明的主通信装置并非选取所有的传输路径作为实际采用的复制路径,因此能在不浪费系统资源的情况下达到超可靠度和低延迟通信的高规格要求。此外,本发明的主通信装置是针对不同的服务质量等级个别地决定复制路径以及该多个复制路径后续的启用与采用。由于不同的服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复制路径不完全相同,且后续被启用或采用的情况亦不完全相同,因而能够减少通信协定堆叠下层的资源浪费及资源冲突。再者,由于本发明的主通信装置是于通信协定堆叠的上层将一封包复制为多份,再通过主数据路径及复制路径传输该多个封包,因此不会增加通信协定堆叠下层的调变及编码压力。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态样,以及阐释本发明的技术特征,而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畴及范围。任何熟悉此技艺的人士可轻易完成的改变或均等性的安排均属于本发明所主张的范围,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