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试方法及近场通信装置、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0346012发布日期:2020-04-10 22:37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试方法及近场通信装置、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电子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试方法及近场通信装置、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场通信(nearfieldcommunication,nfc)felica技术标准为一种国际主流的nfc技术标准。在使用felica技术之前需要通过felica测试认证,该测试认证包含了多种nfcreader的兼容性测试。eg2是其中一款nfcreader,offset偏移量测试是一种针对eg2的测试,在进行offset测试的过程中,当出现的盲区的数量和位置不满足测试条件时,测试offset失败。

目前通过调整fo参数的方法来消除盲区,使得出现盲区的数量和位置满足测试条件,然而,当盲区位置在offset较远的位置时,fo参数对这些位置的改善较小,导致调试精度低和智能性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调试方法、近场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能够提高调试智能性和调试精度。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调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包含测量盲区的连续横向偏移点的个数满足第一预设数量时,以测试中心点为原点,从所述连续横向偏移点中,确定处于预设调试范围的第一横向偏移点,所述测量盲区为通信成功率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区域;

调整所述第一横向偏移点处的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以消除所述第一横向偏移点中包含的测量盲区;

当包含测量盲区的连续横向偏移点的个数满足第二预设数量时,完成调试的过程,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数量。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调整所述第一横向偏移点处的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包含测量盲区的连续横向偏移点的个数不满足第二预设数量时,按照预设移动步长,移动所述测试中心点,并以移动后的测试中心点为原点,从所述连续横向偏移点中,确定处于所述预设调试范围的第二横向偏移点,并调整所述第二横向偏移点处的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

直至包含测量盲区的连续横向偏移点的个数满足第二预设数量时,完成调试的过程。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调整所述第一横向偏移点处的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包括:

利用第一近场通信nfc寄存器,调整所述第一横向偏移点处的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

基于调整后的负载调制信号进行与读取器之间的近场通信,确定出在近场通信时、所述第一横向偏移点处的当前通信成功率;

当所述当前通信成功率满足所述预设标准时,表征消除了所述第一横向偏移点中包含的测量盲区。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以测试中心点为原点,从所述连续横向偏移点中,确定处于预设调试范围的第一横向偏移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测试中心点;

以所述测试中心点为原点,确定预设偏移点,所述预设偏移点之间的距离为预设步长,所述预设偏移点由横向偏移点和纵向偏移点共同组成;

在所述预设偏移点处,按照初始信号幅度的负载调制信号与读取器进行近场通信,计算所述预设偏移点处的测量盲区。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获取所述测试中心点,包括:

获取天线的几何中心或者场强最强的第一位置;

将所述几何中心或者所述第一位置确定为所述测试中心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近场通信装置,所述近场通信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当包含测量盲区的连续横向偏移点的个数满足第一预设数量时,以测试中心点为原点,从所述连续横向偏移点中,确定处于预设调试范围的第一横向偏移点,所述测量盲区为通信成功率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区域;

调整单元,用于调整所述第一横向偏移点处的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以消除所述第一横向偏移点中包含的测量盲区;当包含测量盲区的连续横向偏移点的个数满足第二预设数量时,完成调试的过程,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数量。

在上述装置中,所述装置包括:移动单元;

移动单元,用于当包含测量盲区的连续横向偏移点的个数不满足第二预设数量时,按照预设移动步长,移动所述测试中心点,并以移动后的测试中心点为原点,从所述连续横向偏移点中,确定处于所述预设调试范围的第二横向偏移点,并调整所述第二横向偏移点处的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直至包含测量盲区的连续横向偏移点的个数满足第二预设数量时,完成调试的过程。

在上述装置中,所述调整单元,还用于利用第一近场通信nfc寄存器,调整所述第一横向偏移点处的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基于调整后的负载调制信号进行与读取器之间的近场通信,确定出在近场通信时、所述第一横向偏移点处的当前通信成功率;当所述当前通信成功率满足所述预设标准时,表征消除了所述第一横向偏移点中包含的测量盲区。

在上述装置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获取单元和近场通信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测试中心点;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以所述测试中心点为原点,确定预设偏移点,所述预设偏移点之间的距离为预设步长,所述预设偏移点由横向偏移点和纵向偏移点共同组成;

所述近场通信单元,用于在所述预设偏移点处,按照初始信号幅度的负载调制信号与读取器进行近场通信,计算所述预设偏移点处的测量盲区。

在上述装置中,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天线的几何中心或者场强最强的第一位置;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将所述几何中心或者所述第一位置确定为所述测试中心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近场通信装置,所述近场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通信总线;所述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运行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应用于近场通信装置,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试方法及近场通信装置、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当包含测量盲区的连续横向偏移点的个数满足第一预设数量时,以测试中心点为原点,从连续横向偏移点中,确定处于预设调试范围的第一横向偏移点,测量盲区为通信成功率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区域;调整第一横向偏移点处的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以消除第一横向偏移点中包含的测量盲区;当包含测量盲区的连续横向偏移点的个数满足第二预设数量时,完成调试的过程,第二预设数量小于第一预设数量。采用上述方法实现方案,近场通信装置预设调试范围,并调整预设调试范围内的第一横向偏移点处的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当第一横向偏移点中包含的测量盲区被消除之后,近场通信装置判断包含测量盲区的连续横向偏移点的个数是否满足测试条件对应的第二预设数量,当包含测量盲区的连续横向偏移点的个数满足第二预设数量时,直接完成调试,能够提高调试精度和智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示例性的offset测试的测试失败示意图;

图2为一种示例性的offset测试的测试成功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近场通信装置测试出的盲区所处的横向偏移点的界面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调试成功的盲区所处的横向偏移点的界面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近场通信装置进行调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近场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近场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对于offset测试而言,其测试过程为:以近场通信装置标注的测试中心点为原点,固定eg2的位置,使得近场通信装置沿x方向的±70mm范围内移动,以10mm为步进,且在每沿x方向移动一次时,使得近场通信装置沿eg2的方向移动,并在每沿x方向或者eg2方向移动时,测试近场通信装置与eg2之间的通信成功率,当通信成功率不满足预设标准时,近场通信装置所述的位置即为盲区。

按照offset测试规则,在3*3的矩阵中不能出现沿x方向连续的三个盲区,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横坐标为offset(图1和图2中仅示出了40mm的offset,实际测试认证是70mm的offset),纵坐标为近场通信装置距离eg2的高度,其中,点状方块表示盲区,斜杠方块表示通过区域。在图1中框定的3*3矩阵中出现了沿x方向连续的3个盲区,判定为测试失败;在图2中框定的3*3矩阵中未出现沿x方向连续的3个盲区,判定为测试成功。

在判定为测试失败时,为了提高调试的精度和智能性,提出了一种调试方法及近场通信装置、存储介质,以下实施例具体说明。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调试方法,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101、当包含测量盲区的连续横向偏移点的个数满足第一预设数量时,以测试中心点为原点,从连续横向偏移点中,确定处于预设调试范围的第一横向偏移点,测量盲区为通信成功率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试方法适用于测试安装有nfc芯片的近场通信装置与读取器reader之间的近场通信的场景下。

本申请实施例中,近场通信装置上设置有nfc芯片,此时,近场通信装置才具有近场通信功能,此处的近场通信装置可以为任何具备近场通信和存储功能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设备,具体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的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近场通信装置启动nfc卡模拟功能时,近场通信装置与reader进行近场通信,此时,近场通信装置获取测试中心点;并以测试中心点为原点,确定预设偏移点,其中,预设偏移点之间的距离为预设步长,预设偏移点由横向偏移点和纵向偏移点共同组成;之后,近场通信装置在预设偏移点处,按照初始信号幅度的负载调制信号与读取器进行近场通信,计算预设偏移点处的测量盲区。

本申请实施例中,近场通信装置获取天线的几何中心或者场强最强的第一位置;之后,将几何中心或者第一位置确定为测试中心点,具体的测试中心点的获取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的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近场通信装置以测试中心点为原点,按照预设步长,沿x轴依次横向平移,再按照预设步长,依次沿纵向平移,在每平移一次之后,近场通信装置按照初始信号幅度与读取器进行近场通信,计算出通信成功率,并根据通信成功率判断出预设偏移点处是否为测量盲区,具体的,当通信成功率低于预设阈值时,近场通信装置判断出预设偏移点处为测量盲区。

需要说明的是,近场通信装置在预设偏移点与读取器进行多次近场通信,分别统计多次近场通信的通信成功数量和通信失败数量,并根据通信成功数量和通信失败数量计算通信成功率。

可选的,读取器可以为nfcreader或eg2等,具体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的限定。

示例性的,测试中心点为x,固定读取器的位置不变,近场通信装置沿x方向的±70mm范围内挪动,以10mm为步进移动,并在每沿x方向平移一次时,向读取器移动1mm。近场通信装置在每一个预设偏移点处与读取器进行近场通信,计算每一个预设偏移点处的通信成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近场通信装置统计是否存在包含测量盲区的连续横向偏移点,即近场通信装置框定预设数量的纵向偏移点,并观察其对应的横向偏移点是否存在连续的盲区,示例性的,近场通信装置确定3个纵向偏移点对应的统计区域,该统计区域由纵向偏移点和横向偏移点共同组成,之后,近场通信装置判断统计区域中的测量盲区是否在的横向连续。

本申请实施例中,近场通信装置统计包含测量盲区的连续横向偏移点的个数,当包含测量盲区的连续横向偏移点的个数满足第一预设数量时,表征测试失败,此时,近场通信装置需要进行调试,近场通信装置以测试中心点为原点,从连续横向偏移点中,确定出处于预设调试范围的第一横向偏移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调试范围满足调试精度高且调试范围广的条件,具体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的限定。

s102、调整第一横向偏移点处的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以消除第一横向偏移点中包含的测量盲区。

当近场通信装置以测试中心点为原点,从连续横向偏移点中,确定处于预设调试范围的第一横向偏移点之后,近场通信装置调整第一横向偏移点处的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并消除第一横向偏移点中包含的测量盲区。

本申请实施例中,近场通信装置利用第一近场通信nfc寄存器,调整第一横向偏移点处的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近场通信装置基于调整后的负载调制信号进行与读取器之间的近场通信,确定出在近场通信时、第一横向偏移点处的当前通信成功率;之后,近场通信装置判断当前通信成功率是否满足预设标准,当近场通信装置判断出当前通信成功率满足预设标准时,表征消除了第一横向偏移点中包含的测量盲区。

具体的,近场通信装置在接收到读取器的场强信息之后,近场通信装置在场强信息上叠加负载调制信号,该负载调制信号的幅度大小通过第一nfc寄存器进行调节,并将负载调制信号返回读取器,以实现与读取器之间的近场通信的功能,近场通信装置统计近场通信结果,即是否成功与读取器之间进行了近场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nfc寄存器包括coh(sonynfc芯片寄存器)等可以控制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的寄存器,具体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的限定。

进一步地,当近场通信装置判断出当前通信成功率不满足预设标准时,近场通信装置继续利用第一nfc寄存器,调整第一横向偏移点处的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直至第一横向偏移点处的当前通信成功率满足预设标准。

s103、当包含测量盲区的连续横向偏移点的个数满足第二预设数量时,完成调试的过程,第二预设数量小于第一预设数量。

当近场通信装置消除第一横向偏移点中包含的测量盲区之后,近场通信装置判断包含测量盲区的连续横向偏移点的个数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数量,当近场通信装置判断出包含测量盲区的连续横向偏移点的个数满足第二预设数量时,近场通信装置完成调试过程。

本申请实施例中,近场通信装置获取包含测量盲区的连续横向偏移点的个数,并将包含测量盲区的连续横向偏移点的个数与第二预设数量进行比较,当近场通信装置判断出包含测量盲区的连续横向偏移点的个数满足第二预设数量时,近场通信装置完成调试的过程。

进一步地,当近场通信装置判断出包含测量盲区的连续横向偏移点的个数不满足第二预设数量时,近场通信装置按照预设移动步长,移动测试中心点,并以移动后的测试中心点为原点,从连续横向偏移点中,确定处于预设调试范围的第二横向偏移点,并调整第二横向偏移点处的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直至包含测量盲区的连续横向偏移点的个数满足第二预设数量时,完成调试的过程。

示例性的,近场通信装置统计出在x+20,x+30,x+40,x+50,x+60,x+70这六个连续的横向偏移点都存在盲区,如图4所示,近场通信装置通过调整coh寄存器将x+20,x+30,x+40偏移点处的盲区消除掉,剩余x+50,x+60,x+70这三个偏移点处的盲区,再将测试中心点往x正方向挪动10mm,最终图5的结果,此时,连续横向偏移点的个数为2,小于预设的第二预设数量3,此时就可以通过测试。

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为近场通信装置进行调试的流程图,具体的:

1、近场通信装置获取测试中心点和初始coh参数;

2、近场通信装置基于测试中心点和初始coh参数进行测试,判断测试是否通过;

3、当测试未通过时,近场通信装置判断盲区是否大于3*3矩阵;

4、当近场通信装置判断出盲区大于3*3矩阵时,近场通信装置调整coh参数;

5、近场通信装置将测试中心点沿x方向平移,并调整coh参数,直至测试通过;

6、当近场通信装置判断出盲区小于3*3矩阵时,近场通信装置调整coh参数,直至测试通过。

可以理解的是,近场通信装置预设调试范围,并调整预设调试范围内的第一横向偏移点处的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当第一横向偏移点中包含的测量盲区被消除之后,近场通信装置判断包含测量盲区的连续横向偏移点的个数是否满足测试条件对应的第二预设数量,当包含测量盲区的连续横向偏移点的个数满足第二预设数量时,直接完成调试;当包含测量盲区的连续横向偏移点的个数不满足第二预设数量时,近场通信装置移动测量中心点,并继续框定处于预设调试范围的第二横向偏移点,调整其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直至包含测量盲区的连续横向偏移点的个数满足第二预设数量,由此,能够提高调试精度和智能性。

实施例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近场通信装置1,如图7所示,该近场通信装置1可以包括:

确定单元10,用于当包含测量盲区的连续横向偏移点的个数满足第一预设数量时,以测试中心点为原点,从所述连续横向偏移点中,确定处于预设调试范围的第一横向偏移点,所述测量盲区为通信成功率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区域;

调整单元11,用于调整所述第一横向偏移点处的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以消除所述第一横向偏移点中包含的测量盲区;当包含测量盲区的连续横向偏移点的个数满足第二预设数量时,完成调试的过程,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数量。

可选的,所述装置包括:移动单元;

移动单元,用于当包含测量盲区的连续横向偏移点的个数不满足第二预设数量时,按照预设移动步长,移动所述测试中心点,并以移动后的测试中心点为原点,从所述连续横向偏移点中,确定处于所述预设调试范围的第二横向偏移点,并调整所述第二横向偏移点处的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直至包含测量盲区的连续横向偏移点的个数满足第二预设数量时,完成调试的过程。

可选的,所述调整单元11,还用于利用第一近场通信nfc寄存器,调整所述第一横向偏移点处的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

所述确定单元10,还用于基于调整后的负载调制信号进行与读取器之间的近场通信,确定出在近场通信时、所述第一横向偏移点处的当前通信成功率;当所述当前通信成功率满足所述预设标准时,表征消除了所述第一横向偏移点中包含的测量盲区。

可选的,所述装置1还包括:获取单元和近场通信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测试中心点;

所述确定单元10,还用于以所述测试中心点为原点,确定预设偏移点,所述预设偏移点之间的距离为预设步长,所述预设偏移点由横向偏移点和纵向偏移点共同组成;

所述近场通信单元,用于在所述预设偏移点处,按照初始信号幅度的负载调制信号与读取器进行近场通信,计算所述预设偏移点处的测量盲区。

可选的,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天线的几何中心或者场强最强的第一位置;

所述确定单元10,还用于将所述几何中心或者所述第一位置确定为所述测试中心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近场通信装置,当包含测量盲区的连续横向偏移点的个数满足第一预设数量时,以测试中心点为原点,从连续横向偏移点中,确定处于预设调试范围的第一横向偏移点,测量盲区为通信成功率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区域;调整第一横向偏移点处的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以消除第一横向偏移点中包含的测量盲区;当包含测量盲区的连续横向偏移点的个数满足第二预设数量时,完成调试的过程,第二预设数量小于第一预设数量。由此可见,本实施例提出的近场通信装置,近场通信装置预设调试范围,并调整预设调试范围内的第一横向偏移点处的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当第一横向偏移点中包含的测量盲区被消除之后,近场通信装置判断包含测量盲区的连续横向偏移点的个数是否满足测试条件对应的第二预设数量,当包含测量盲区的连续横向偏移点的个数满足第二预设数量时,直接完成调试;当包含测量盲区的连续横向偏移点的个数不满足第二预设数量时,近场通信装置移动测量中心点,并继续框定处于预设调试范围的第二横向偏移点,调整其负载调制信号的信号幅度,直至包含测量盲区的连续横向偏移点的个数满足第二预设数量,由此,能够提高调试精度和智能性。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近场通信装置1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二,在实际应用中,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同一公开构思下,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近场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12、存储器13及通信总线14。

在具体的实施例的过程中,上述确定单元10、调整单元11、移动单元、获取单元和近场通信单元可由位于近场通信装置1上的处理器12实现,上述处理器12可以为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signal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图像分割装置(dspd,digitalsignalprocessingdevice)、可编程逻辑图像分割装置(pld,programmablelogic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中的至少一种。可以理解地,对于不同的设备,用于实现上述处理器功能的电子器件还可以为其它,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通信总线14用于实现处理器12和存储器13之间的连接通信;上述处理器12执行存储器13中存储的运行程序时实现如实施例一所述的调制方式选择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应用于近场通信装置中,该计算机程序实现如实施例一所述的调制方式选择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