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可网管交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6874发布日期:2019-07-17 05:23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可网管交换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换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便携式可网管交换机。



背景技术:

交换机(Switch)意为“开关”是一种用于电(光)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它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最常见的交换机是以太网交换机,其他常见的还有电话语音交换机、光纤交换机等。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网络交换机(授权公告号CN206461654U),该专利技术能够使人们在携带该网络交换机时更加的方便,有效的增加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减少了人们的工作时间,一方面增加机体的减震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该网络交换机能够随意的移动,但是,目前市场上的交换机在长时间的使用时外界的灰尘会通过散热口进入到交换机本体的内部,对交换机内部造成污染,而且交换机本体和交换机壳体安装拆卸不便,难以对交换机本体内部进行检修及维护,另外不能对交换机的信号输入接口和信号输出接口进行防护,很容易造成与信号输入接口和信号输出接口相连的信号线出现错乱的现象。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可网管交换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可网管交换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可网管交换机,包括交换机本体,所述交换机本体的一侧表面开设有散热口,且交换机本体的一侧表面对应散热口的外部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防尘组件,所述交换机本体的外部安装有交换机壳体,所述交换机壳体的形状为“U”形,所述交换机本体的前表面对应交换机壳体的后侧位置处开设有信号输入接口,且交换机本体的前表面远离信号输入接口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信号输出接口,所述信号输出接口的数量为六个,所述交换机壳体的前表面安装有防护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交换机壳体的前表面靠近信号输入接口的一侧位置处开设有限位孔,且交换机壳体的前表面靠近信号输入接口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限位插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交换机本体包括空缺部和凹槽,所述交换机本体的一端开设有空缺部,且交换机本体的内部靠近空缺部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靠近限位孔的后侧位置处安装有伸缩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固定套筒、弹簧和伸缩件,所述固定套筒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伸缩件,所述伸缩件的直径小于限位孔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尘组件包括安装框架、定位螺孔、定位螺栓和过滤网,所述安装框架的表面开设有定位螺孔,且安装框架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定位螺孔的内部嵌入安装有定位螺栓,所述安装框架为一种方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交换机本体的表面对应定位螺栓的一侧位置处开设有螺孔,螺孔与定位螺孔的直径相同,所述交换机本体与安装框架通过定位螺栓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组件包括防护罩、隔断部、信号线放置孔和限位插块,所述防护罩的表面对应信号输出接口的前侧位置处开设有隔断部,所述隔断部的底端连接有信号线放置孔,所述防护罩的后表面固定设置有限位插块,且防护罩与限位插块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防护罩为一种PC塑料材质的构件,所述限位插块与限位插槽通过卡合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防尘组件,能够对散热口的外部进行防污,避免了外界空气中携带的颗粒杂质通过散热口进入到交换机本体内部的现象,同时安装框架安装拆卸方便,便于对过滤网上的灰尘进行清洁;

2、通过设置了伸缩组件和限位孔,能够对交换机壳体和交换机本体进行快速拆卸,便于使用者对交换机本体内的电子元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安装简单,使用方便;

3、通过设置了防护组件和限位插槽,能够对交换机壳体的外部进行延伸防护,同时能够将与信号输入接口和信号输出接口相连的信号线进行规范化放置,避免了信号线出现绕线错位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便携式可网管交换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便携式可网管交换机中防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便携式可网管交换机中伸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便携式可网管交换机中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交换机本体;101、空缺部;102、凹槽;2、散热口;3、防尘组件;31、安装框架;32、定位螺孔;33、定位螺栓;34、过滤网;4、交换机壳体;5、限位孔;6、伸缩组件;61、固定套筒;62、弹簧;63、伸缩件;7、信号输入接口;8、限位插槽;9、信号输出接口;11、防护组件;111、防护罩;112、隔断部;113、信号线放置孔;114、限位插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便携式可网管交换机,包括交换机本体1,交换机本体1的一侧表面开设有散热口2,且交换机本体1的一侧表面对应散热口2的外部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防尘组件3,防尘组件3包括安装框架31、定位螺孔32、定位螺栓33和过滤网34,安装框架31的表面开设有定位螺孔32,且安装框架31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34,定位螺孔32的内部嵌入安装有定位螺栓33,安装框架31为一种方形结构,交换机本体1的表面对应定位螺栓33的一侧位置处开设有螺孔,螺孔与定位螺孔32的直径相同,交换机本体1与安装框架31通过定位螺栓33固定连接,在使用时将安装框架31上的定位螺孔32对准螺孔的位置,随后使用定位螺栓33对安装框架31进行固定,过滤网34便对散热口2进行防尘。

交换机本体1的外部安装有交换机壳体4,交换机壳体4的形状为“U”形,且交换机壳体4的前表面靠近信号输入接口7的一侧位置处开设有限位孔5,交换机本体1包括空缺部101和凹槽102,交换机本体1的一端开设有空缺部101,且交换机本体1的内部靠近空缺部101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凹槽102,凹槽102的内部靠近限位孔5的后侧位置处安装有伸缩组件6,伸缩组件6包括固定套筒61、弹簧62和伸缩件63,固定套筒6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弹簧62,弹簧6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伸缩件63,伸缩件63的直径小于限位孔5的直径,当使用者需要对交换机壳体4与交换机本体1进行拆卸分离时,按动着伸缩件63,伸缩件63受到外力的作用,挤压着弹簧62,这时伸缩件63便会进入到固定套筒61中,离开限位孔5的内部,交换机壳体4与交换机本体1便会实现分离。

交换机壳体4的前表面靠近信号输入接口7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限位插槽8,交换机本体1的前表面对应交换机壳体4的后侧位置处开设有信号输入接口7,且交换机本体1的前表面远离信号输入接口7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信号输出接口9,信号输出接口9的数量为六个,交换机壳体4的前表面安装有防护组件11,防护组件11包括防护罩111、隔断部112、信号线放置孔113和限位插块114,防护罩111的表面对应信号输出接口9的前侧位置处开设有隔断部112,隔断部112的底端连接有信号线放置孔113,防护罩111的后表面固定设置有限位插块114,且防护罩111与限位插块114为一体式结构,防护罩111为一种PC塑料材质的构件,限位插块114与限位插槽8通过卡合固定连接,当信号线插入到信号输入接口7和信号输出接口9中后,将限位插块114对住限位插槽8的位置,随后用力按住防护罩111,这时防护罩111便会与交换机壳体4固定连接,对交换机壳体4的前表面进行防护,根据根据信号线所处的位置将信号线放置在不同的信号线放置孔113中,实现对信号线的规范化放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当使用者需要使用交换机本体1时,将安装框架31上的定位螺孔32对准螺孔的位置,随后使用定位螺栓33对安装框架31进行固定,过滤网34便对散热口2进行防尘,避免了外界空气中携带的颗粒杂质通过散热口2进入到交换机本体1内部的现象,同时对安装框架31进行拆卸,方便使用者从一侧对过滤网34进行清洁,提高了过滤网34对灰尘的过滤效果,随后将信号线插入到信号输入接口7和信号输出接口9中,当信号线插入后,将限位插块114对住限位插槽8的位置,随后用力按住防护罩111,这时防护罩111便会与交换机壳体4固定连接,对交换机壳体4的前表面进行防护,根据信号线所处的位置将信号线放置在不同的信号线放置孔113中,实现对信号线的规范化放置,避免了信号线出现绕线错位的现象,当使用者需要对交换机壳体4与交换机本体1进行拆卸分离时,按动着伸缩件63,伸缩件63受到外力的作用,挤压着弹簧62,这时伸缩件63便会进入到固定套筒61中,离开限位孔5的内部,交换机壳体4与交换机本体1便会实现分离,便于使用者对交换机本体1内的电子元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保证了交换机本体1的正常工作。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