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翻译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95680发布日期:2019-08-09 22:09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式翻译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翻译耳机领域,具体是一种一体式翻译耳机。



背景技术:

在国际会议及跨国商务活动中,各国参与者之间的良好沟通离不开翻译耳机的辅助,目前市面上的翻译耳机在设计结构上使用起来不够方便,主要表现在用户在使用时需要经常按压按钮调整翻译语言种类,而按钮在设计上经常设计在耳机的外侧面或者其他不便于操作的位置,这给用户的使用带来诸多麻烦;其次多少翻译耳机体积较大,导致携带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一体式翻译耳机,其体积更加小巧,且能够更加方便用户在使用翻译耳机时的语言转换调节,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式翻译耳机,包括一主体,其内安装有麦克风、耳机听筒、音量增大按键、音量减小按键、电源、无线控制板和电源开关;所述麦克风、耳机听筒、音量增大按键、音量减小按键、电源和所述电源开关分别与所述无线控制板电性连接,所述麦克风接收外界语音后,所述无线控制板对语音进行处理,所述耳机听筒输出翻译后的语音,所述主体呈长方体结构,所述耳机听筒位于所述主体的内侧面的上部位置;所述音量增大按键和所述音量减小按键位于所述主体的后侧面,其位置与所述耳机听筒相齐平;所述电源开关位于所述主体的外侧面;用户佩戴翻译耳机时,所述主体贴放在用户的侧脸上,所述耳机听筒插在用户的耳朵内。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式翻译耳机中,所述主体的底面设计为倾斜面,当翻译耳机佩戴在用户耳朵上时,所述底面的方向正对用户的前方,在所述主体内部与所述底面相对应的位置设有所述麦克风。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式翻译耳机中,所述耳机听筒上套接有一耳帽,所述耳帽上设有环形耳廓固定,用户佩戴翻译耳机时,所述环形耳廓固定贴合在用户的耳廓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式翻译耳机中,所述主体的上部侧面上设有USB插口,其用于电源充电以及数据传输。

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式翻译耳机的有益效果为:目前的翻译耳机一方面体积较大穿戴不够方便;另一方面,其所有按键通常统一设置在耳机的统一侧面或者其他位置,操作时容易造成按键的相互错混;本实用新型将翻译耳机的所有部件集中设置在主体内,其体积更加小巧,便于携带;同时将电源开关和音量键分开设置,避免了用户使用时的错混问题,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音量增大和音量减小按钮设置在后侧面,用户调节音量时只需通过按压即可实现音量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式翻译耳机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式翻译耳机的前侧面方向呈现的立体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式翻译耳机的后侧面方向呈现的立体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式翻译耳机的主体内部结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见图1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一体式翻译耳机,包括一主体1,其内安装有麦克风11、耳机听筒12、音量增大按键13、音量减小按键14、电源15、无线控制板16和电源开关18;麦克风11、耳机听筒12、音量增大按键13、音量减小按键14、电源15和电源开关18分别与无线控制板16电性连接,麦克风11接收外界语音后,无线控制板16对语音进行处理,耳机听筒12输出翻译后的语音,主体1呈长方体结构,耳机听筒12位于主体1的内侧面101的上部位置;音量增大按键13和音量减小按键14位于主体1的后侧面103,其位置与耳机听筒12相齐平,该种设计位置便于用户佩戴耳机是进行快速方便的操作;电源开关18位于主体1的外侧面102,将电源开关18与音量增大按键13和音量减小按键14分开设置可以有效避免按键的相互错混,便于用户快速便捷的操作;用户佩戴翻译耳机时,主体1贴放在用户的侧脸上,耳机听筒12插在用户的耳朵内。

请参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主体1的底面104设计为倾斜面,当翻译耳机佩戴在用户耳朵上时,底面104的方向正对用户的前方,在主体1内部与底面104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麦克风11,底面104的方向正对用户的前方有利于翻译耳机对于外界语音的接收,同时也可放防止用户穿戴翻译耳机时戴错位置。

请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耳机听筒12上套接有一耳帽121,耳帽121上设有环形耳廓固定1211,用户佩戴翻译耳机时,环形耳廓固定1211贴合在用户的耳廓上,通过环形耳廓固定1211可以提高翻译耳机穿戴的稳定性,更不易掉落。

请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主体1的上部侧面105上设有USB插口17,其用于电源充电以及数据传输。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