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摔减震无线话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08514发布日期:2019-07-31 20:06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摔减震无线话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器材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摔减震无线话筒。



背景技术:

话筒又称传声器或麦克风,是一种电声器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声波作用到电声元件上产生电压,再转为电能。话筒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比如KTV、多媒体教学及会议庆典等场合。

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 207766451 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摔麦克风,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话筒、固定座、缓冲的保护壳,保护壳内开制有安装固定座的固定腔,固定腔的开口处设置有可透音的保护盖,保护盖的固定座卡接,固定座内设置固定话筒的安装腔,安装腔底部设置有弹力补偿组件,固定座在安装腔的开口处设置固定扣,话筒压紧在固定扣和弹力补偿组件之间。该现有防摔麦克风通过软质保护壳和保护盖组成全角度球状保护罩,通过保护壳的缓冲来保护话筒防止被摔坏。

上述现有技术方案将话筒安装于保护壳内,虽然具有一定程度的缓冲、减震、防摔作用,但只是保护了麦克风的话筒部位,若麦克风不慎摔落至地面时是尾部先触地,可能会导致麦克风尾部被损坏,麦克风尾部安装有电池等部件,从而影响麦克风的正常使用,因此上述现有方案对麦克风的保护不全面,防摔减震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方案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摔减震无线话筒,可以有效的缓冲话筒因不慎而摔落至地面时与地面的撞击,更好的保护话筒。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摔减震无线话筒,包括话筒本体,所述话筒本体包括话筒头和位于话筒头下方的握筒,所述握筒远离所述话筒头的一端设置有可以包裹握筒远离话筒头一端的弹性减震壳,所述弹性减震壳的外壁到所述握筒中心轴的距离大于所述话筒头的半径,所述握筒靠近所述话筒头的一端沿所述握筒圆周方向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卡嵌有半径大于所述凹槽深度且小于所述握筒半径的活页扣,所述活页扣上沿圆周方向穿设有可以包裹所述话筒头的弹性保护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减震壳可以保护握筒远离话筒头的一端,弹性保护罩可以保护话筒头。当话筒以话筒头在下、握筒在上的状态摔落至地面时,此时包裹在话筒头外面的弹性保护罩先与地面接触,避免话筒头与地面直接撞击,一定程度上缓冲地面对话筒头的撞击,可以防止话筒头被摔坏,并且弹性保护罩是穿设在活页扣上,可以轻松的将弹性保护罩从话筒头上取下或套上;当话筒以话筒头在上、握筒在下的状态摔落至地面时,此时套设于握筒上的弹性减震壳先触地,弹性减震壳可以有效减缓握筒落地时造成的震动,可以保护握筒不被摔坏;当话筒是侧面摔落至地面时,由于握筒在远离话筒头的一端设置的弹性减震壳的外壁到握筒中心轴的距离大于话筒头的半径,可以尽可能的让弹性减震壳先与地面接触,缓冲地面对话筒的撞击,从而上述技术方案可在多种情况下保护话筒,防摔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减震壳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可以让所述握筒远离话筒头的一端插入的槽孔,所述槽孔的大小与所述握筒远离话筒头一端的直径相匹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槽孔的大小与握筒远离话筒头一端的直径相匹配,握筒远离话筒头的一端插入槽孔时,握筒远离话筒头的一端可以充盈槽孔,使弹性减震壳牢固的套在握筒远离话筒头的一端,以防话筒摔落时弹性减震壳脱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减震壳沿平行于握筒中心轴的方向开设有至少一个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握筒插入弹性减震壳时,握筒会挤压弹性减震壳,两者间的摩擦力较大,握筒插入弹性减震壳时可能会受阻,而弹性减震壳沿平行于握筒中心轴的方向开设的缺口可以给弹性减震壳因受挤压而发生弹性形变留有一定的空间,方便握筒插入弹性减震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减震壳远离所述话筒头的一端设置有拉环,所述拉环与所述弹性减震壳一体形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想将弹性减震壳从握筒上拆卸下来,直接拉扯拉环即可将弹性减震壳拆卸下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减震壳远离所述话筒头的一端的中心位置嵌设有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尽可能的在话筒摔落时让握筒远离话筒头的一端先触地,再配合握筒远离话筒头的一端套设的弹性减震壳,防摔减震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握筒在所述弹性减震壳与所述凹槽之间靠近所述凹槽的部位设有弹性保护圈,所述弹性保护圈包括第一活动块和与第一活动块卡接的第二活动块,所述第一活动块和所述第二活动块呈半圆环形,所述第一活动块和所述第二活动块的外圆环的直径大于所述话筒头的最大外径,所述第一活动块和所述第二活动块的内圆环的直径与所述握筒的直径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保护圈由半圆环形的第一活动块与半圆环形的第二活动块卡接而成,方便弹性保护圈的拆卸和安装。并且第一活动块和第二活动块的外圆环直径大于话筒头的最大外径,可以在话筒摔落且侧面着地时防止话筒头与地面的接触,较好的保护了话筒头;第一活动块和第二活动块的内圆环的直径与握筒的直径相同,当第一活动块与第二活动块卡接好安装于握筒上时,可以紧贴握筒壁,以防弹性保护圈脱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保护圈的外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凸棱,所述凸棱远离所述握筒的端面呈方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话筒摔落至地面时,弹性保护圈上的凸棱可以防止话筒在地面上长距离的滚动,让话筒尽可能快的静止下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保护罩包括海绵层,所述海绵层内部包裹设置有多个气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海绵层不仅可以保护话筒头,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喷;当话筒摔落至地面时,海绵层内部包裹的多个气囊被压缩,可以有效的缓冲地面的冲击,防止话筒头内部的结构发生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握筒沿其圆周方向贴设有荧光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较昏暗的环境下使用话筒,若话筒掉落至地面,方便观察到话筒所在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握筒中间部位的侧面固接有一“7”字形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话筒使用者在使用话筒时,手放置于把手和握筒之间,并且把手是“7”字形,方便手握,若话筒有掉落趋势时,把手挡在了手的上面,可以防止话筒从手中摔落,因此设置有把手可以让话筒使用者更稳定的拿取话筒。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握筒上设置弹性减震壳、在话筒头上包裹弹性保护罩,当话筒以握筒在下、话筒头在上的状态或以握筒在上、话筒头在下的状态摔落触地时,均可缓冲地面对话筒的撞击,防止话筒摔坏;当话筒侧面摔落至地面时,由于握筒在远离话筒头的一端设置的弹性减震壳的外壁到握筒中心轴的距离大于话筒头的半径,可以尽可能的让弹性减震壳先与地面接触,减缓地面对话筒的撞击,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尽可能的在多种情况下保护话筒,防止话筒被摔坏。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弹性保护罩内设置有多个气囊,气囊在话筒头触地时被压缩,可以缓冲地面对话筒头的撞击,从而减缓话筒头受到的的震动,防止话筒头内部结构被损坏。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弹性减震壳上设置缺口和拉环孔,方便弹性减震壳在握筒上的安装和拆卸。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握筒中间部位的侧面固接一“7”字形把手,既方便话筒的拿取,又可以让话筒被拿取的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弹性保护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话筒头;2、握筒;21、弹性减震壳;211、缺口;212、拉环;213、槽孔;214、重块;22、弹性保护圈;220、第一活动块;221、第二活动块;222、卡梢;223、卡槽;224、凸棱;23、弹性保护罩;230、海绵层;231、活页扣;232、凹槽;233、气囊; 24、荧光贴;25、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防摔减震无线话筒,包括话筒本体,话筒本体包括话筒头1和位于话筒头1下方的握筒2,握筒2呈倒圆台状,握筒2沿其圆周方向贴设有荧光贴24,便于昏暗条件下观测话筒所在位置;握筒2中间部位的侧面固接有一“7”字形把手25,方便话筒的拿取,还可以让话筒被拿取的更稳定。

参照图1,握筒2远离话筒头1的一端设置有可以包裹握筒2远离话筒头1一端的弹性减震壳21,弹性减震壳2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可以让握筒22远离话筒头1的一端插入的槽孔213,槽孔213的大小与握筒22远离话筒头1的一端的直径相匹配,让弹性减震壳21与握筒2紧密接触,防止弹性减震壳21脱落;弹性减震壳21沿平行于握筒2中心轴的方向开设有一个缺口211,在握筒2插入弹性减震壳21时,缺口211可以给弹性减震壳21受到挤压而发生弹性形变预留一定空间,使握筒2方便插入弹性减震壳21;弹性减震壳21远离话筒头1的一端设置有拉环212,拉环212与弹性减震壳21一体形成,在拆卸弹性减震壳21时,只需拉拽拉环212,即可将弹性减震壳21拆卸下来;弹性减震壳21的外壁到握筒2中心轴的距离大于话筒头1的半径,当话筒摔落时,在侧面先触地的情况下可以尽可能的让弹性减震壳21先触地,从而可以更好的保护话筒头1;弹性减震壳21远离话筒头1的一端的中心位置嵌设有重块214,尽可能的在话筒摔落时让握筒2远离话筒头1的一端先触地,可与握筒2远离话筒头1的一端套设的弹性减震壳21配合,具有更好的防摔减震效果。

参照图1和图3,握筒2靠近话筒头1的一端沿握筒2圆周方向设有凹槽232,凹槽232内卡嵌有半径大于凹槽232深度且小于握筒2半径的活页扣231,活页扣231上沿圆周方向穿设有可以包裹话筒头1的弹性保护罩23,弹性保护罩23可以保护话筒头1,并且弹性保护罩23的底部穿设于活页扣231上,方便拆卸与安装;弹性保护罩23包括海绵层230,海绵层230内部包裹设置有多个气囊233,气囊233可以有效缓冲硬物对其的撞击,因此当话筒头1落地时,气囊233的缓冲作用可以有效保护话筒头1不被损坏。

参照图1和图2,握筒2在弹性减震壳21与凹槽232之间靠近凹槽232的部位设有弹性保护圈22,弹性保护圈22包括第一活动块220和与第一活动块220卡接的第二活动块221,第一活动块220与第二活动块221呈半圆环状,第一活动块220与第二活动块221连接处的一端设有两个卡槽223,另一端设有两个卡梢222,第一活动块220与第二活动块221的结构一样,将卡梢222插入卡槽223内,第一活动块220与第二活动块221通过卡梢221与卡槽223的配合实现卡接;第一活动块220和第二活动块221的外圆环的直径大于话筒头1的最大外径,第一活动块220和第二活动块221的内圆环的直径与所述握筒2的直径相同,当话筒侧面触地时,弹性保护圈22可以防止话筒头1触地,并且可以缓冲地面对话筒的震动,从而对话筒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并且弹性保护圈22可与握筒2紧密贴合;弹性保护圈22的外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凸棱224,凸棱224远离握筒2的端面呈方形,防止话筒摔落至地时在地面上较长距离的滚动,具有适当的止动作用,让话筒尽可能快的静止下来,尽可能减少地面撞击对话筒的伤害。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在使用话筒时,先将握筒2远离话筒头1的一端插入弹性减震壳21的槽孔213处,在拉环212处施加一向话筒头1方向的力,即可将握筒2插入弹性减震壳21内;再将穿设有可以包裹话筒头1的弹性保护罩23的活页扣231嵌入握筒2上设置的凹槽232处,即可一定程度上保护话筒头1不被硬物撞击;最后将弹性保护圈22的第一活动块220与第二活动块221卡接,即可将弹性保护圈22安装于握筒2上。通过设置的弹性减震壳21、弹性保护圈22和弹性保护罩23可以更全面的保护话筒不被摔坏。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