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共课多功能话筒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50164发布日期:2019-11-06 00:13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共课多功能话筒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话筒,特别涉及一种公共课多功能话筒夹。



背景技术:

公共课是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任何专业或部分同类专业的考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公共课的学生数量远远大于传统课程的学生数量,开设公共课时需要选择比较大的教室。在大教室上课时,为了使后排的学生也能听清,教师往往选择佩戴话筒扩大音量。

现有的话筒一般为手持式或耳挂式,手持式话筒大多是可卸性装在话筒夹定位固定,使用时需手持话筒夹,而手持话筒夹时往往会影响教师同时做其他事情,因此,更多的教师选择耳挂式话筒,使用时只需要讲话筒的固定线挂在脖子/耳朵上,双手可以自由的做其他事情。

但是,现有的耳挂式话筒大多通过固定圈、固定带等进行固定,教师佩戴起来比较占用空间而且不美观,对于一些年轻追求时尚的讲师来说不仅麻烦,还非常影响形象,因此,需要一种既美观又实用的话筒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公共课多功能话筒夹,其结构简单,方便推广。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公共课多功能话筒夹,包括壳体一及铰接在所述壳体一侧边的壳体二,所述壳体一与所述壳体二的另一侧通过卡扣相连,所述壳体一、所述壳体二的相接处分别设有配合使用的凹槽、凸起;所述凹槽上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壳体一之间设有U盘,所述壳体一的底部设有与所述U盘接口配合的开口一,所述壳体一的顶部设有固定圈,所述壳体一的外表面中部设有固定槽;所述壳体二的外表面粘贴有装饰物,所述壳体二的顶部设有开口二,所述开口二内活动连接有采声板,所述壳体二内活动连接有无线话筒。

作为优选的,所述隔板的中部设有操作孔。

作为优选的,所述开口一上活动连接有密封盖。

作为优选的,所述固定槽内设有别针。

作为优选的,所述固定圈有两个,所述开口二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圈的中线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采声板上设有通孔。

作为优选的,所述无线话筒的采声口正对所述采声板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计合理、外表美观、装饰性强,既可以作为话筒夹,还可以作为U盘使用,一物多用,使用、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壳体一、11-凹槽、12-开口一、13-密封盖、14-固定圈、15-固定槽、16-别针、2-壳体二、21-凸起、22-开口二、23-采声板、24-通孔、3-卡扣、4-隔板、41-操作孔、5-U盘、51-接口、6-无线话筒、61- 采声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公共课多功能话筒夹,包括壳体一1及铰接在壳体一1侧边的壳体二2,壳体一1与壳体二2的另一侧通过卡扣3相连,壳体一1、壳体二2的相接处分别设有配合使用的凹槽11、凸起21;凹槽11上设有隔板4,隔板4与壳体一1之间设有U盘5,隔板4的中部设有操作孔41;壳体一1 的底部设有开口一12,开口一12与U盘5的接口51配合使用,开口一12上活动连接有密封盖13;壳体一1的顶部设有固定圈14,固定圈14有两个;壳体一1的外表面中部设有固定槽15,固定槽15内设有别针16;壳体二2的外表面粘贴有装饰物,壳体二2的顶部设有开口二22,开口二22设置于两个固定圈 14的中线上,开口二22内活动连接有采声板23,采声板23上设有通孔24,壳体二2内活动连接有无线话筒6,无线话筒6的采声口61正对采声板23设置。

本实用新型作为话筒夹使用时,打开卡扣3使壳体一1、壳体二2分开,将无线话筒6安装于壳体一 1内并使其采声口61正对采声板,再将壳体一1、壳体二2合并,根据需要使用别针16将本实用新型插接在衣服上,或在固定圈14上穿上绳子挂在脖子上,由于壳体一1表面设有装饰物,因此本实用新型十分美观。

本实用新型作为U盘5使用时,打开卡扣3使壳体一1、壳体二2分开,打开密封盖13,通过操作孔 41转动内置于可以二的U盘5并使其接口51从出口一插出,合并壳体一1、壳体二2,将U盘5接口51 插于其他接口51上,即可作为U盘5使用。

本实用新型作为装饰品使用时,保持壳体一1、壳体二2合并的状态,既可以作为胸针使用,即直接将别针16插接在衣服上;还可以作为项链使用,即在固定圈14上穿上绳子并挂在脖子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计合理、外表美观、装饰性强,既可以作为话筒夹,还可以作为U盘使用,一物多用,使用、携带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专利,凡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