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播台机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1258发布日期:2019-10-19 03:37阅读:6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播台机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播台,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导播台机箱。



背景技术:

导播台是在拍摄现场用来监控拍摄情况、控制摄像头或者切换不同摄像通道的控制设备,一般的,其必须具有控制面板和显示器,同时通过线缆与摄像头连接,操作者在现场通过显示器监视拍摄情况,并据此操作控制面板以实现对摄像头的控制或者摄像通道的切换。但现有的导播台机箱一般体积较大,从而导致携带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播台机箱,以达到减小机箱整体体积,从而便于携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导播台机箱,包括底座和与底座上下转动连接的盖体,所述底座的操作面上设置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操作键安装区,所述盖体与操作面抵触时所述盖体封盖第一凹槽;所述操作面上还设置有供开关操作杆滑动的导向孔,所述盖体与操作面抵触时所述导向孔位于盖体侧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箱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从而使导播台整体体积较小,便于携带;开关操作杆避开盖体的运动轨迹,从而可以减小机箱整体的厚度,缩小机箱整体的体积,从而便于携带。

优选的,所述操作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推拉键安装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拉键安装区设置在第二凹槽中,从而防止推拉键对盖体与操作面的贴合造成阻碍。

优选的,所述操作面上设置有供四维操作杆伸出的安装孔,所述盖体与操作面抵触时所述安装孔位于盖体侧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维操作杆避开盖体的运动轨迹,从而可以减小机箱整体的厚度,缩小机箱整体的体积,从而便于携带。

优选的,所述操作面边沿设置有缺口,所述盖体与操作面抵触时所述缺口位于盖体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体转动封盖住第一凹槽后,通过缺口便于对盖体进行操作使其向上转动。

优选的,所述操作面上设置有可封盖第二凹槽的封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需要使用导播台时,可使用封板封盖住第二凹槽,防止灰尘脏物通过滑孔进入底座内的电路板上。

优选的,所述封板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中可拆卸连接有清洁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下封板后,可通过清洁件对操作面进行清理,防止灰尘附着在操作面上。

优选的,所述封板封盖住第二凹槽时所述容纳槽位于封板内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灰尘等脏物附着在清洁件上。

优选的,所述清洁件为清洁海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清洁作用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干燥吸收作用,水液沾附到导播台上时,可利用清洁海绵迅速清理干净,同时将清洁海绵卡嵌入容纳槽中时,即可将清洁海绵与封板连接,便于取用和收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机箱整体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从而使减小导播台整体体积,便于携带;

2、通过封板防止灰尘通过开口较大的滑孔进入底座内的电路板上,利用清洁件可对附着在操作面的灰尘进行清理,从而便于携带导播台的过程中对导播台进行清洁防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去除盖体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封板与第二凹槽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封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2、盖体;3、操作面;4、第一凹槽;5、操作键安装区;6、通孔;7、凸台;8、开关操作杆;9、导向孔;10、四维操作杆;11、安装孔;12、第二凹槽;13、推拉键安装区;14、滑孔;15、缺口;16、封板;17、容纳槽;18、清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导播台机箱,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中空的底座1和与底座1上下转动连接的盖体2;底座1的操作面3上设置第一凹槽4,第一凹槽4内设置有操作键安装区5,操作键安装区5设置有供操作键伸出底座1的通孔6,盖体2与操作面3抵触时盖体2封盖第一凹槽4。机箱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从而使导播台整体体积较小,携带方便。

底座1上设置有突出操作键安装区5以与操作键安装区5形成台阶的凸台7,盖体2与操作面3抵触时凸台7位于盖体2侧部且盖体2顶面与凸台7的台面齐平;凸台7的台面上设置有供开关操作杆8滑动的导向孔9以及供四维操作杆10伸出的安装孔11。开关操作杆8和四维操作杆10避开盖体2的运动轨迹,从而可以减小机箱整体的厚度,缩小机箱整体的体积,从而便于携带。

操作面3上还设置有第二凹槽12,第二凹槽12内设置有推拉键安装区13,推拉键安装区13设置有供推拉键滑动的滑孔14。

操作面3边沿设置有缺口15,盖体2与操作面3抵触时缺口15位于盖体2下方。盖体2转动封盖住第一凹槽4后,通过缺口15便于对盖体2进行操作使其向上转动。

如图3和图4所示,底座1上设置有可封盖第二凹槽12的封板16。不需要使用导播台时,可使用封板16封盖住第二凹槽12,防止灰尘脏物通过滑孔14进入底座1内的电路板上。

封板16上设置有容纳槽17,容纳槽17中可拆卸连接有清洁件18,封板16封盖住第二凹槽12时容纳槽17位于封板16内侧。取下封板16后,可通过清洁件18对操作面3进行清理,防止灰尘附着在操作面3上。

清洁件18为清洁海绵。起到清洁作用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干燥吸收作用,水液沾附到导播台上时,可利用清洁海绵迅速清理干净,同时将清洁海绵卡嵌入容纳槽17中时,即可将清洁海绵与封板16连接,便于取用和收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