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无线充电的红外线双向反馈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87762发布日期:2019-09-03 19:59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无线充电的红外线双向反馈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领域的控制装置,具体涉及适用于无线充电的红外线双向反馈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小功率无线充电产品,器原边和副边大多采用Qi标准PMA标准、A4WP标准等,这几种通讯协议进行交互控制。使得控制协议复杂,在针对高压大功率无线充电产品时难度系数高,需要使用定制的芯片,造成成本的增加。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适用于无线充电的红外线双向反馈机构,以达到降低控制协议的复杂度、降低生产成本和满足多功率产品充电的需求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无线充电的红外线双向反馈机构,包含由设置在移动端内的第一红外线数据传输模块和移动端单片机以及设置在固定端内的第二红外线数据传输模块和固定端单片机;

所述第一红外线数据传输模块和第二红外线数据传输模块相配合,所述第一红外线数据传输模块和第二红外线数据传输模块相对位置组成半双工数据传输环路;

所述移动端单片机用于控制移动端内各个充电组件的工作;所述固定端单片机检测所述固定端内充电组件的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红外线数据传输模块和第二红外线传输数据模块组成的半双工数据传输环路,避免充电器主功率变换器的电磁场带来的影响,保证了数据传输的稳定可靠,达到降低控制协议的复杂度、降低生产成本、满足多功率产品充电的需求和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可靠的目的。

作为优选的,所述移动端设置第一红外线传输数据模块的侧壁上设有第一窗口,所述固定端设置第二红外线数据传输模块的侧壁上设有第二窗口,所述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在无线充电过程中正对安放,所述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处设有光学滤波片。利用第一窗口、第二窗口以及两个窗口处的光学滤波片进一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红外线数据传输模块和第二红外数据传输模块均包含由串口接口、编码器、解码器、红外线驱动芯片和一对红外二极管;

所述串口接口与单片机连接;

所述串口接口、编码器、红外线驱动芯片和其中一个红外二极管形成数据发送路线;

所述串口接口、解码器、红外线驱动芯片和另外一个红外二极管形成数据接受路线。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红外线数据传输模块和第二红外线传输数据模块组成的半双工数据传输环路,避免充电器主功率变换器的电磁场带来的影响,保证了数据传输的稳定可靠,达到降低控制协议的复杂度、降低生产成本、满足多功率产品充电的需求和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可靠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窗口、第二窗口以及两个窗口处的光学滤波片进一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适用于无线充电的红外线双向反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适用于无线充电的红外线双向反馈机构中红外数据传输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第一红外线数据传输模块 2.移动端单片机 3.第二红外线数据传输模块

4,固定端单片机 5.串口接口 6.编码器 7.解码器 8.红外线驱动芯片

9.红外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适用于无线充电的红外线双向反馈机构,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第一红外线数据传输模块和第二红外线传输数据模块组成的半双工数据传输环路,避免充电器主功率变换器的电磁场带来的影响,保证了数据传输的稳定可靠,达到降低控制协议的复杂度、降低生产成本、满足多功率产品充电的需求和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可靠的目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适用于无线充电的红外线双向反馈机构,包含由设置在移动端内的第一红外线数据传输模块1和移动端单片机2以及设置在固定端内的第二红外线数据传输模块3和固定端单片机4;

所述第一红外线数据传输模块和第二红外线数据传输模块相配合,所述第一红外线数据传输模块和第二红外线数据传输模块相对位置组成半双工数据传输环路;

所述移动端单片机用于控制移动端内各个充电组件的工作;所述固定端单片机检测所述固定端内充电组件的工作状态。

所述移动端设置第一红外线传输数据模块的侧壁上设有第一窗口(未画出),所述固定端设置第二红外线数据传输模块的侧壁上设有第二窗口(未画出),所述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在无线充电过程中正对安放,所述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处设有光学滤波片(未画出)。

并且,所述第一红外线数据传输模块和第二红外数据传输模块均包含由串口接口5、编码器6、解码器7、红外线驱动芯片8和一对红外二极管9;

所述串口接口与单片机连接;

所述串口接口、编码器、红外线驱动芯片和其中一个红外二极管形成数据发送路线;

所述串口接口、解码器、红外线驱动芯片和另外一个红外二极管形成数据接受路线。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步骤如下:再如图1和图2所示,移动端(与外部电源连接)和固定端(设置在电动汽车内)接触开始充电后,移动端单片机2将移动端内各种数据通过导线、串口接口5传输给第一红外线数据传输模块1,由第一红外线数据传输模块1中的编码器6将电信号转换为红外光线信号,由其中一个红外二极管9发出,该光信号通过两个窗口的光学滤波片之后由第二红外线数据传输模块3的一个红外二极管接受后,第二红外线数据传输模块经解码器7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输给红外线驱动芯片8,并将该电信号传输给固定端单片机4,固定端单片机4接受到电信号后进行相应的处理后,对无线充电器车辆端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整,并与整车进行数据交换,同时将车辆端收集的数据及指令经导线传输给第二红外线传输模块3,第二红外线数据传输模块3中的编码器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并由第二红外线数据传输模块的另一个红外二极管发出,由第一红外线数据传输模块的另一个红外二极管9传输回第一红外线数据传输模块1中,由第一红外数据传输模块中的解码器转换为电信号后经导线将其发送之移动端单片机2。通过上述方式,实现无线充电过程中移动端和固定端之间配合的双向控制及信号的反馈。

通过以上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适用于无线充电的红外线双向反馈机构,通过第一红外线数据传输模块和第二红外线传输数据模块组成的半双工数据传输环路,避免充电器主功率变换器的电磁场带来的影响,保证了数据传输的稳定可靠,达到降低控制协议的复杂度、降低生产成本、满足多功率产品充电的需求和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可靠的目的。红外线数据传输这一技术比较成熟,成本低,工作可靠,并且两个相同的红外光数据传输模块配合工作,不产生电磁辐射及光污染。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适用于无线充电的红外线双向反馈机构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