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客椅及用于采集数据的客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0830发布日期:2019-10-19 03:35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客椅及用于采集数据的客椅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商品零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客椅及用于采集数据的客椅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市面上多数店面采用的座椅仅具有简单的供客户乘坐的功能,不能使座椅服务于店面的销售以及店铺的管理,功能单一,不能适应于当前快速化智能门店的硬件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客椅及用于采集数据的客椅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客椅,包括客椅本体、电子模块、ZigBee组网配置按键,所述电子模块设置在客椅本体内,所述ZigBee组网配置按键设置在客椅本体的上表面并与电子模块对应连接;所述电子模块包括第一微处理模块、第一ZigBee通讯模块、第一电源模块、第一复位模块,所述第一微处理模块分别与第一ZigBee通讯模块、第一电源模块、第一复位模块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微处理模块包括第一芯片U1、第一晶振电路、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三十三电阻R33、第五按键J5、第六按键J6,所述第一芯片U1的第5、6端接第一晶振电路,第7端接第一复位模块,第8、23、35、47端接地,第9、24、36、48端接第一电源模块,第10端依次经第五按键J5、第三十三电阻R33后接第一电源模块,第20端和第44端分别经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后共接地,第21、22、25、26接第一ZigBee通讯模块,第43端经第六按键J6后接地;所述第一晶振电路包括第一晶振器Y1、第十三电容C13、第十四电容C14、第四十二电阻R42,所述第一晶振器Y1的第1端接于第一芯片U1的第6端,第2端接地,第3端接于第一芯片U1的第5端,第4端接地,第十三电容C13的两端分别接于第一晶振器Y1的第1端和第4端,第十四电容C14的两端分别接于第一晶振器Y1的第2端和第3端、第四十二电阻R42的两端分别接于第一晶振器Y1的第1端和第3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ZigBee通讯模块包括第二芯片U2、第六电容C6,所述第二芯片U2的第2端的一路经第六电容C6后与第3端共接第一电源模块,另一路接地,第19、21、22、25端分别接于第一芯片U1的第25、22、21、26端,第26端接地。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包括并联的第一电池BAT1、第二电池BAT2,并联的第一电池BAT1、第二电池BAT2的一端输入3V电源,另一端接地。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复位模块包括第八按键J8、第七电容C7、第一电阻R1,所述第八按键J8的第1端接地,第2端的一路接于第一芯片U1的第7端,另一路经第一电阻R1接第一电源模块,第七电容C7的两端分别接于第八按键J8的第1端和第2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的一种用于采集数据的客椅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网关、多个路由、多个如上述方案中所述的一种智能客椅,每个所述网关连接多个所述路由,每个所述路由连接多个所述客椅;每个所述客椅用于通过感应客户是否使用客椅获得客户的进店信息,并将所述进店信息传送至相应的所述路由;每个所述路由用于将采集到的进店信息传送至对应的所述网关,每个所述网关将采集到的进店信息传送至云端数据库。

上述方案中,所述网关包括网关外壳、网关电子模块、网关按键模块、网络重置键、网关指示灯,所述网关电子模块设置在网关外壳内,所述网关按键模块、网络重置键、网关指示灯均设置在网关外壳上并与网关电子模块连接;所述网关电子模块包括第二微处理模块,以及与第二微处理模块电连接的第二ZigBee通讯模块、静态存储模块、无线网络模块、第二电源模块、第二复位模块。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微处理模块包括第三芯片U3、第二晶振电路、第五电阻R5、第三十二电阻R32、第五十一电阻R51、第三十八电阻R38、第九按键J9、第十按键J10、蓝灯LED_B、红灯LED_R、绿灯LED_G,所述第三芯片U3的第5、6端接第二晶振电路,第7端接第二复位模块,第8、23、35、47端接地,第9、24、36、48端接第二电源模块,第10端依次经蓝灯LED_B和第三十八电阻R38后、第11端依次经绿灯LED_G和第三十二电阻R32后、与串联的红灯LED_R和第五十一电阻R51的一端共接第二电源模块,串联的红灯LED_R和第五十一电阻R51的另一端接地,第12、13、38、39、40、41、42端接无线网络模块,第14、15、16、17端接静态存储模块,第20端经第五电阻R5接地,第21、22、25端接第二ZigBee通讯模块,第32端经第十按键J10接地,第43端经第九按键J9接地;所述第二晶振电路包括第二晶振器Y2、第四十一电容C41、第四十二电容C42、第五十电阻R50,所述第二晶振器Y2的第1端接于第三芯片U3的第6端,第2端接地,第3端接于第三芯片U3的第5端,第4端接地,第四十二电容C42的两端分别接于第二晶振器Y2的第1端和第4端,第四十一电容C41的两端分别接于第二晶振器Y2的第2端和第3端、第五十电阻R50的两端分别接于第二晶振器Y2的第1端和第3端。

上述方案中,所述路由包括路由外壳、路由电子模块、路由按键模块、路由指示灯,所述路由电子模块设置在路由外壳内,所述路由按键模块、路由指示灯均设置在路由外壳上并与路由电子模块连接;所述路由电子模块包括第三微处理模块,以及与第三微处理模块电连接的第三ZigBee通讯模块、第三电源模块、第三复位模块、无线网络模块。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三微处理模块包括第九芯片U9、第三晶振电路、第六十一电阻R61、第六电阻R6、第六十二电阻R62、第六十三电阻R63、第十二按键J12、红灯LED_R、绿灯LED_G,所述第九芯片U9的第5、6端接第三晶振电路,第7端接第三复位模块,第8、23、35、47端接地,第9、24、36、48端接第三电源模块,第11端依次经绿灯LED_G和第六十二电阻R62后、与串联的红灯LED_R和第六十三电阻R63的一端共接第三电源模块,串联的红灯LED_R和第六十三电阻R63的另一端接地,第20端经第六十一电阻R61后与第44端经第六电阻R6后共接地,第21、22、25端接第三ZigBee通讯模块,第38、39、40、41、42端接无线网络模块,第43端经第十二按键J12接地,第43端经第九按键J9接地;所述第三晶振电路包括第三晶振器Y3、第五十电容C50、第五十一电容C51、第六十电阻R60,所述第三晶振器Y3的第1端接于第九芯片U9的第6端,第2端接地,第3端接于第九芯片U9的第5端,第4端接地,第五十电容C50的两端分别接于第三晶振器Y3的第1端和第4端,第五十一电容C51的两端分别接于第三晶振器Y3的第2端和第3端、第六十电阻R60的两端分别接于第三晶振器Y3的第1端和第3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客椅及用于采集数据的客椅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客椅能够感应客户是否使用客椅,从而获得客户的进店信息,并将进店信息传送至相应的路由;每个路由用于将采集到的进店信息传送至对应的网关,每个网关将采集到的进店信息传送至云端数据库,从而实现对当天或当月的客户进店情况进行统计,商家能够根据客户的进店数、坐椅次数以及客户的分布密度来调整商品的摆放及更新,这样商家就可以实现智能化管理、调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智能客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智能客椅的连接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智能客椅中第一微处理模块的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智能客椅中第一ZigBee通讯模块的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智能客椅中第一电源模块的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智能客椅中第一复位模块的电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用于采集数据的客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用于采集数据的客椅系统中网关的连接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用于采集数据的客椅系统中网关的第二微处理模块的电路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用于采集数据的客椅系统中网关的第二ZigBee通讯模块的电路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用于采集数据的客椅系统中网关的静态存储模块的电路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用于采集数据的客椅系统中网关的无线网络模块的电路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用于采集数据的客椅系统中网关的第二电源模块的电路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用于采集数据的客椅系统中网关的第二复位模块的电路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用于采集数据的客椅系统中路由的连接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用于采集数据的客椅系统中路由的第三微处理模块的电路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用于采集数据的客椅系统中路由的第三ZigBee通讯模块的电路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用于采集数据的客椅系统中路由的第三电源模块的电路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用于采集数据的客椅系统中路由的第三复位模块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一种智能客椅,如图1和2所示,包括客椅本体11、电子模块12、ZigBee组网配置按键13,所述电子模块12设置在客椅本体11内,ZigBee组网配置按键13设置在客椅本体11的上表面并与电子模块12对应连接;电子模块12包括第一微处理模块121、第一ZigBee通讯模块122、第一电源模块123、第一复位模块124,所述第一微处理模块121分别与第一ZigBee通讯模块122、第一电源模块123、第一复位模块124连接。

如图3所示,第一微处理模块121包括第一芯片U1、第一晶振电路125、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三十三电阻R33、第五按键J5、第六按键J6;其中,第一芯片U1的型号为STM32F103CBT6;第一芯片U1的第5、6端接第一晶振电路125,第7端接第一复位模块124,第8、23、35、47端接地,第9、24、36、48端接第一电源模块123,第10端依次经第五按键J5、第三十三电阻R33后接第一电源模块123,第20端和第44端分别经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后共接地,第21、22、25、26接第一ZigBee通讯模块122,第43端经第六按键J6后接地。

第一晶振电路125包括第一晶振器Y1、第十三电容C13、第十四电容C14、第四十二电阻R42,第一晶振器Y1的第1端接于第一芯片U1的第6端,第2端接地,第3端接于第一芯片U1的第5端,第4端接地,第十三电容C13的两端分别接于第一晶振器Y1的第1端和第4端,第十四电容C14的两端分别接于第一晶振器Y1的第2端和第3端、第四十二电阻R42的两端分别接于第一晶振器Y1的第1端和第3端。

如图4所示,第一ZigBee通讯模块122包括第二芯片U2、第六电容C6,第二芯片U2的第2端的一路经第六电容C6后与第3端共接第一电源模块123,另一路接地,第19、21、22、25端分别接于第一芯片U1的第25、22、21、26端,第26端接地,其中,第二芯片U2的型号为RLCC2530A2。

如图5所示,第一电源模块123包括并联的第一电池BAT1、第二电池BAT2,并联的第一电池BAT1、第二电池BAT2的一端输入3V电源,另一端接地。

如图6所示,第一复位模块124包括第八按键J8、第七电容C7、第一电阻R1,第八按键J8的第1端接地,第2端的一路接于第一芯片U1的第7端,另一路经第一电阻R1接第一电源模块123,第七电容C7的两端分别接于第八按键J8的第1端和第2端。

客椅本体11具有人体识别功能,当客户使用客椅时,能够获取客户的触发时间,即开始使用客椅的时间,当客户离开客椅时,能够获取客户的触发时间,即结束使用客椅的时间,并通过第一ZigBee通讯模块122将该信息传送至路由,再通过路由传送至网关,网关将获得的信息打包后传送至云端数据库,使商家能够通过移动终端获得该信息,移动终端最终把相关客户的开始坐椅时间、结束坐椅时间、坐椅时长、客户密度等以动态图表的方式显示给商家,商家能更加直观了解当天或者当月的客户进店信息。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一种用于采集数据的客椅系统,如图7所示,包括至少一个网关3、多个路由2、多个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智能客椅1,每个网关3连接多个路由2,每个路由2连接多个客椅1;每个客椅1用于通过感应客户是否使用客椅获得客户的进店信息,并将进店信息传送至相应的路由2;每个路由2用于将采集到的进店信息传送至对应的网关3,每个网关3将采集到的进店信息传送至云端数据库。

如图8所示,网关3包括网关外壳、网关电子模块、网关按键模块31、网络重置键、网关指示灯32,所述网关电子模块设置在网关外壳内,网关按键模块31、网络重置键、网关指示灯32均设置在网关外壳上并与网关电子模块连接;网关电子模块包括第二微处理模块33,以及与第二微处理模块33电连接的第二ZigBee通讯模块34、静态存储模块35、无线网络模块36、第二电源模块37、第二复位模块38。

如图9所示,第二微处理模块33包括第三芯片U3、第二晶振电路331、第五电阻R5、第三十二电阻R32、第五十一电阻R51、第三十八电阻R38、第九按键J9、第十按键J10、蓝灯LED_B、红灯LED_R、绿灯LED_G,第三芯片U3的第5、6端接第二晶振电路331,第7端接第二复位模块38,第8、23、35、47端接地,第9、24、36、48端接第二电源模块37,第10端依次经蓝灯LED_B和第三十八电阻R38后、第11端依次经绿灯LED_G和第三十二电阻R32后、与串联的红灯LED_R和第五十一电阻R51的一端共接第二电源模块37,串联的红灯LED_R和第五十一电阻R51的另一端接地,第12、13、38、39、40、41、42端接无线网络模块36,第14、15、16、17端接静态存储模块35,第20端经第五电阻R5接地,第21、22、25端接第二ZigBee通讯模块34,第32端经第十按键J10接地,第43端经第九按键J9接地。

第二晶振电路331包括第二晶振器Y2、第四十一电容C41、第四十二电容C42、第五十电阻R50,第二晶振器Y2的第1端接于第三芯片U3的第6端,第2端接地,第3端接于第三芯片U3的第5端,第4端接地,第四十二电容C42的两端分别接于第二晶振器Y2的第1端和第4端,第四十一电容C41的两端分别接于第二晶振器Y2的第2端和第3端、第五十电阻R50的两端分别接于第二晶振器Y2的第1端和第3端。

如图10所示,第二ZigBee通讯模块34包括第四芯片U4,第四芯片U4的第2端的一路经第四十三电容C43后与第3端共接第二电源模块37,另一路接地,第21、22、25端分别接于第三芯片U3的第22、21、25端,第26端接地,其中,第四芯片U4的型号为RLCC2530A2。

如图11所示,静态存储模块35包括第五芯片U5,第五芯片U5的第1端经第三十五电阻R35后与第3端共接第二电源模块37,第2、5、6端分别接于第三芯片U3的第16、17、15端,第4端接地,第7、8端一路经第十电容C10后接地,另一路共接第二电源模块37,其中,第五芯片U5的型号为GDQ64BSIG。

如图12所示,无线网络模块36包括第六芯片U6,第六芯片U6的第8端一路经第十一电容C11、第三十九电容C39后与第9端共接地,另一路共接第二电源模块37,第1、3、10、11、12、15、16端分别接于第三芯片U3的第41、42、38、39、40、12、13端,其中,第六芯片U6的型号为ESP-12S。

如图13所示,第二电源模块37包括第八芯片U8,第八芯片U8的第1、3端合为一路、与第2端的一路经第二十二电容C22后共接5V输入电源,第2端的另一路与第4端经第三十五电容C35后合为一路再经第二十四电容C24后、与第5端共输入3V电源,第1、3端合为一路后还与第2端之间并联第七电容C7,第4端经第三十五电容C35后还与第5端之间并联第五电容C5。其中,第八芯片U8的型号为TPS79330DBVR_SOT23。

如图14所示,第二复位模块38包括第七芯片U7,第七芯片U7的第1端接地,第2端经第五十二电阻R52后接第三芯片U3的第7端,第3端接第二电源模块37,第1端和第2端之间还依次并联按键J11和第二十二电阻R22,其中,第七芯片U7的型号为IMP809TEURT。

如图15所示,路由2包括路由外壳、路由电子模块、路由按键模块21、路由指示灯22,路由电子模块设置在路由外壳内,路由按键模块21、路由指示灯22均设置在路由外壳上并与路由电子模块连接;路由电子模块包括第三微处理模块23,以及与第三微处理模块23电连接的第三ZigBee通讯模块24、第三电源模块25、第三复位模块26。

如图16所示,第三微处理模块23包括第九芯片U9、第三晶振电路231、第六十一电阻R61、第六电阻R6、第六十二电阻R62、第六十三电阻R63、第十二按键J12、红灯LED_R、绿灯LED_G,其中,第九芯片U9的第5、6端接第三晶振电路231,第7端接第三复位模块26,第8、23、35、47端接地,第9、24、36、48端接第三电源模块25,第11端依次经绿灯LED_G和第六十二电阻R62后、与串联的红灯LED_R和第六十三电阻R63的一端共接第三电源模块25,串联的红灯LED_R和第六十三电阻R63的另一端接地,第20端经第六十一电阻R61后与第44端经第六电阻R6后共接地,第21、22、25端接第三ZigBee通讯模块24,第38、39、40、41、42端接无线网络模块,第43端经第十二按键J12接地。

第三晶振电路231包括第三晶振器Y3、第五十电容C50、第五十一电容C51、第六十电阻R60,第三晶振器Y3的第1端接于第九芯片U9的第6端,第2端接地,第3端接于第九芯片U9的第5端,第4端接地,第五十电容C50的两端分别接于第三晶振器Y3的第1端和第4端,第五十一电容C51的两端分别接于第三晶振器Y3的第2端和第3端、第六十电阻R60的两端分别接于第三晶振器Y3的第1端和第3端

如图17所示,第三ZigBee通讯模块24包括第十芯片U10,第十芯片U10的第2端的一路经第五十二电容C52后与第3端共接第三电源模块25,另一路接地,第21、22、25端分别接于第九芯片U9的第22、21、25端,第26端接地,其中,第十芯片U10的型号为RLCC2530A2。

如图18所示,第三电源模块25包括第十一芯片U11,第十一芯片U11的第1、3端合为一路、与第2端的一路经第五十五电容C55后共接5V输入电源,第2端的另一路与第4端经第五十七电容C57后合为一路再经第五十六电容C56后、与第5端共输入3V电源,第1、3端合为一路后还与第2端之间并联第五十四电容C54,第4端经第五十七电容C57后还与第5端之间并联第五十三电容C53,其中,第十一芯片U11的型号为TPS79330DBVR_SOT23。

如图19所示,第三复位模块26包括第十二芯片U12,第十二芯片U12的第1端接地,第2端经第六十四电阻R64后接第九芯片U9的第7端,第3端接第三电源模块25,第1端和第2端之间还依次并联按键J13和第六十五电阻R65,其中,第十二芯片U12的型号为IMP809TEUR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一种用于采集数据的客椅系统的工作过程为,商家在一个区域拥有多个店面,一个区域内设置一个网关3,每个店面设置一个路由2和多个智能客椅1,另一种情况,一个店面也可以设置一个网关,多个路由,多个客椅;当客户使用客椅时,能够获取客户的触发时间,即开始使用客椅的时间,当客户离开客椅时,能够获取客户的触发时间,即结束使用客椅的时间,即客椅1通过感应客户是否使用客椅获得客户的进店信息,并通过第一ZigBee通讯模块将进店信息传送至该店面的路由2,该区域内的每个路由2用于将采集到的进店信息通过第二ZigBee通讯模块传送至对应的该区域的网关3,每个区域的网关3将采集到的进店信息通过第三ZigBee通讯模块传送至云端数据库,使商家能够通过移动终端获得该信息,移动终端最终把相关客户的开始坐椅时间、结束坐椅时间、坐椅时长、客户密度等以动态图表的方式显示给商家,商家能更加直观了解当天或者当月的客户进店信息。这样,这些设备通过内置的第一、第二、第三ZigBee通讯模块组成一张大网(mesh网络),任意的两个客椅之间都可以连通、通信,当任何一张客椅触发并产生数据时,它将会自动选择最佳的数据传输路径,把数据经过路由传送到网关,此方法避免了数据的拥堵,达到最优算法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