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喇叭网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1739发布日期:2019-10-19 03:39阅读:18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喇叭网罩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音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喇叭网罩结构。



背景技术:

喇叭网罩是设置在电视机、音响等电子设备的发音喇叭上的罩体,对喇叭具有防尘、保护等作用,喇叭网罩上形成有出音孔以让喇叭发出的声音传出。

现有技术中,为了方便与在电视机、音响等电子设备的箱体进行安装,会在喇叭网罩的外延装配一边框,通过该边框进行装配,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200920122827.4公开的一种音箱网罩。该结构具有如下不足之处:原有的金属网的外圈都是用注塑的塑料壳体包覆,体积大,占用的工时长,且要用到特殊工具(如超声波),开设一个注塑模具只能对应的用在一个相对应尺寸的网,成本较高,生产加工周期长;同时,占用网罩的外圈的位置大,使得网罩实际裸露出音孔的位置减少,喇叭的出音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喇叭网罩结构,改变现有技术中体积大的塑料边框的结构,降低成本;且不会覆盖住喇叭网罩的出音孔,进而不影响喇叭的出音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喇叭网罩结构,包括网罩和柔性包覆带,所述网罩包括开设有出音孔的网罩本体以及由该网罩本体的外延弯折延伸而成的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具有外侧面、端面和内侧面,所述柔性包覆带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柔性包覆带的第一表面一体包覆且固定于安装框的外侧面、端面和内侧面,所述柔性包覆带的第二表面外露。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包覆带与安装框之间涂覆有胶层,所述柔性包覆带通过该胶层一体包覆且粘贴固定于安装框的外侧面、端面和内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框为环形框体,所述柔性包覆带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相接形成一对应环形的安装框,所述柔性包覆带在其宽度方向上对折以分别对应安装框的外侧面、端面和内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包覆带为橡皮带。

进一步的,所述橡皮带的厚度为0.2mm-0.5mm。

进一步的,所述网罩本体与安装框之间平滑过渡。

进一步的,所述网罩本体与安装框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包覆于安装框的外侧面的柔性包覆带不凸出于所述网罩本体。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开设有出音孔的网罩本体的外延弯折延伸形成安装框,再通过柔性包覆带包覆,实现超窄边框且可任意成形,可制备成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网罩,如方形网罩、圆形网罩等等;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开模成本。安装时,直接通过柔性包覆带所包覆的安装框固定在设有喇叭的组件上,不占用网罩本体上的出音孔面积,使网罩本体的出音孔能够全部对应喇叭,不会影响喇叭的出音效果。柔性包覆带一体包覆且固定于安装框的外侧面、端面和内侧面,形成包边结构,对该安装框进行保护,防止安装框与喇叭的组件相互磨损,且柔性包覆带具有一定的弹性缓冲功能,能够填充安装框与喇叭的组件之间的间隙,相当于密封圈的作用,使装配结构更为稳固。该结构改变现有技术中体积大的塑料边框的结构,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喇叭网罩结构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另一实施例中喇叭网罩结构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1中喇叭网罩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图3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5所示为图3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6所示为图1中喇叭网罩结构的剖视图;

图7所示为图1中喇叭网罩结构的分解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8所示为图1中喇叭网罩结构在制备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图3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喇叭网罩结构,包括网罩10和柔性包覆带20,所述网罩10包括开设有出音孔111的网罩本体11以及由该网罩本体11的外延弯折延伸而成的安装框12,所述安装框12具有外侧面121、端面122和内侧面123,所述柔性包覆带20一体包覆且固定于安装框12的外侧面121、端面122和内侧面123。

在开设有出音孔111的网罩本体11的外延弯折延伸形成安装框12,再通过柔性包覆带20包覆,实现超窄边框且可任意成形,可制备成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网罩,如方形网罩、圆形网罩等等;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开模成本。安装时,直接通过柔性包覆带20所包覆的安装框12固定在设有喇叭的组件上,不占用网罩本体11上的出音孔111面积,使网罩本体11的出音孔111能够全部对应喇叭,不会影响喇叭的出音效果。柔性包覆带20一体包覆且固定于安装框12的外侧面121、端面122和内侧面123,形成包边结构,对该安装框12进行保护,防止安装框12与喇叭的组件相互磨损,且柔性包覆带20具有一定的弹性缓冲功能,能够填充安装框12与喇叭的组件之间的间隙,相当于密封圈的作用,使装配结构更为稳固。该结构改变现有技术中体积大的塑料边框的结构,降低成本。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包覆带20与安装框12之间涂覆有胶层(未示出),所述柔性包覆带20通过该胶层一体包覆且粘贴固定于安装框12的外侧面121、端面122和内侧面123。在包覆安装时,可先在安装框12或柔性包覆带20上涂覆胶层,然后再将柔性包覆带20折叠包覆住安装框12的外侧面121、端面122和内侧面123,通过胶层的粘结固定,使得固定结构更为简单、方便,且不会损伤柔性包覆带20和安装框12。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框12与柔性包覆带20的固定结构还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如铆接、扣接等。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网罩本体11为长方形的平板结构,出音孔111阵列排布于网罩本体11上。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网罩本体11也可以是圆形或其他形状的平板结构,又或者是立体结构等,如图2所示,为圆形的平板结构。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框12为环形框体,如图8所示,柔性包覆带20与安装框12进行装配时,所述柔性包覆带20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201、202相接形成一对应环形安装框的环形带,所述柔性包覆带20在其宽度方向上对折以分别对应安装框12的外侧面121、端面122和内侧面123。如此可采用一整段柔性包覆带20直接包覆,工艺简单、快捷,表面连续性好,橡皮条的包边可以任意延长后修短,搭配不同形状的不同大小的圆网或者方形网,进一步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多段柔性包覆带20相接而成。又或者是,安装框12是由多个呈间距的延伸部共同组合而成时,每个延伸部采用一个或多个柔性包覆带进行包覆。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包覆带20为橡皮带,橡皮带柔软且韧性好,不易破损,且对折后能够很好的保持当前结构。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材质的柔性包覆带20,如具有柔性的PET(涤纶树脂)、PVC(聚氯乙烯)等材质。再具体的,所述橡皮带的厚度为0.2mm-0.5mm,该厚度下的橡皮带的效果更好。当然的,橡皮带的厚度不限于此。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网罩本体11与安装框12之间平滑过渡,如图5和图6中的倒角112,去除折角处的锋利结构,不会伤手。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框12由该网罩本体11的外延弯折延伸而成,为一体成型结构,可通过模具一体浇注成型,制备简便。

再具体的,所述安装框12还开设有通孔,可减轻重量和节省材料成本。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框12也可以无需设置通孔。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包覆于安装框12的外侧面121的柔性包覆带20不凸出于所述网罩本体11。柔性包覆带20不凸出于所述网罩本体11能够避免因误触而导致带动柔性包覆带20脱离安装框12,降低风险。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