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耳式蓝牙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07224发布日期:2019-11-25 23:20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入耳式蓝牙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入耳式蓝牙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电子技术的发展,目前很多的耳机都采用蓝牙式无线耳机结构,为方便使用,蓝牙耳机一般设置有功能参数调节键,如声音按键;功能参数调节键设置于蓝牙耳机的壳体上,并与蓝牙耳机的控制电路板抵接;如申请号为:cn201520620494.3,发明名称为:一种蓝牙耳机;蓝牙耳机的调音键一般设置有增强键和减弱键,在调节音量时,需要分别对该两个调音键进行操作,一般需要来回多次操作该两个调音键,由于蓝牙耳机在使用时不可视,操作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入耳式蓝牙耳机,该蓝牙耳机采用旋转式调音结构,操作方便。

一种入耳式蓝牙耳机,其包括壳体,壳体的前端设有喇叭单元,壳体的内部设有pcb板,壳体的后端开设有圆形开口,圆形开口的内侧面连接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z形连接块,相邻的两个z形连接块之间形成缝隙,所述pcb板连接有调音单元,调音单元位于缝隙中,z形连接块外套设有环形的调节环且调节环能相对z形连接块活动,调节环的中部设有封盖,封盖与z形连接块的外端部连接;所述调节环的内侧面设有与调音单元相配合的凸齿,调节环旋转时,凸齿触发调音单元改变音量。

进一步地,调音单元包括两组调音组件,调音组件包括调音按键以及与调音按键相配合的调音杠杆,所述调音杠杆的中部铰接于pcb板且调音杠杆的中部连接有复位扭簧,调音杠杆的一端位于调音按键的一侧,调音杠杆的另一端伸入其中两个凸齿之间。

进一步地,调音单元包括两个调音按键以及与调音按键相配合的调音杠杆,所述调音杠杆的中部铰接于pcb板且调音杠杆的中部连接有复位扭簧,调音杠杆的一端位于两个调音按键的中部,调音杠杆的另一端伸入其中两个凸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调音单元包括连接于pcb板的齿轮,齿轮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于pcb板,所述调节环的凸齿形成内齿,调节环与齿轮啮合,所述pcb板还设有用于感应调节环旋转角度的感应单元,感应单元与齿轮的转轴连接。

进一步地,感应单元为角度感应器。

进一步地,所述z形连接块的端面连接有盖板,所述调节环的内侧面向内延伸有压环,所述盖板中部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封盖设有若干个卡块,所述封盖覆盖于压环和盖板,卡块穿过通孔并与盖板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固定连接的前壳和后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环和调音单元,使得在调节喇叭声音时,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一种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另一种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调音单元与调节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壳体;11——后壳;12——前壳;13——z形连接块;2——调节环;21——凸齿;3——封盖;31——卡块;4——pcb板;41——调音按键;42——调音杠杆;5——喇叭单元;6——盖板;61——通孔;7——感应单元;8——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

实施例:一种入耳式蓝牙耳机,其包括壳体1,壳体1的前端设有喇叭单元5,壳体1的内部设有pcb板4,壳体1的后端开设有圆形开口,圆形开口的内侧面连接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z形连接块13,相邻的两个z形连接块13之间形成缝隙,所述pcb板4连接有调音单元,调音单元位于缝隙中,z形连接块13外套设有环形的调节环2且调节环2能相对z形连接块13活动,调节环2的中部设有封盖3,封盖3与z形连接块13的外端部连接;所述调节环2的内侧面设有与调音单元相配合的凸齿21,调节环2旋转时,凸齿21触发调音单元改变音量。

本技术方案将传统的按键式调音结构改成旋转式;在调节音量时,通过旋转调节环2来触发调音单元,调节环2旋转时,凸齿21不断的作用在调音单元,从而实现调音。操作过程中,只需要旋转调节环2即可,不用来回切换按键,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调音单元包括两组调音组件,调音组件包括调音按键41以及与调音按键41相配合的调音杠杆42,所述调音杠杆42的中部铰接于pcb板4且调音杠杆42的中部连接有复位扭簧,调音杠杆42的一端位于调音按键41的一侧,调音杠杆42的另一端伸入其中两个凸齿21之间。

本技术方案在原有的按键操作结构上进行修改,将直接按压式变成旋转按压式。目前的蓝牙耳机是通过壳体1上的按钮对pcb板4上的调音按键41按压产生调音信号,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旋转调节环2,调节环2的凸齿21通过调音杠杆42对调音按键41进行按压产生调音信号;在调节时,当调节环2以顺时针旋转时,其中一个调音杠杆42在凸齿21的拨动下不断的按压对应的调音按键41,另一个调音杠杆42在凸齿21的拨动下不断的击空。当调节环2以逆时针旋转时,所述另一个调音杠杆42则不断的按压另一个调音按键41;所述其中一个调音杠杆42在凸齿21的拨动下不断的击空。复位扭簧在此过程中不断帮助调音杠杆42复位。

参见图3,调音单元包括两个调音按键41以及与调音按键41相配合的调音杠杆42,所述调音杠杆42的中部铰接于pcb板4且调音杠杆42的中部连接有复位扭簧,调音杠杆42的一端位于两个调音按键41的中部,调音杠杆42的另一端伸入其中两个凸齿21之间。

作为另外一种结构,将两个调音按键41设置于调音杠杆42之间,当调节环2以顺时针旋转时,调音杠杆42在凸齿21的带动下旋转并不断的按压其中一个调音按键41。当调节环2以逆时针旋转时,所述调音杠杆42则不断的按压另一个调音按键41。复位扭簧在此过程中不断帮助调音杠杆42复位。

参见图4,进一步地,所述调音单元包括连接于pcb板4的齿轮8,齿轮8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于pcb板4,所述调节环2的凸齿21形成内齿,调节环2与齿轮8啮合,所述pcb板4还设有用于感应调节环2旋转角度的感应单元7,感应单元7与齿轮8的转轴连接。

调节环2在旋转时将会带动齿轮8旋转,齿轮8转动时,感应单元7感应齿轮8转动的角度,进而得出调节环2旋转的角度;感应单元7将旋转角度信息传递给pcb板4,pcb板4通过该信息控制喇叭的发声大小。在计算旋转角度时,调节环2可以以初始的某一角度作为0度,旋转角度为:n=t+k360;k为整数,t为实际旋转角度,调节环223旋转的有效角度为n,0<=n<360;pcb板4通过n来控制喇叭单元5的发声大小。因此可以持续的控制声音大小,且调节环2的旋转角度不受限制;使用方便。喇叭单元5的音量最大为t,使用过程中喇叭单元5的音量为t=n*t/360。

进一步地,感应单元7为角度感应器。

可通过角度感应器来感应调节环2的旋转角度,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z形连接块13的端面连接有盖板6,所述调节环2的内侧面向内延伸有压环,所述盖板6中部设有若干个通孔61,所述封盖3设有若干个卡块31,所述封盖3覆盖于压环和盖板6,卡块31穿过通孔61并与盖板6卡接。

为方便将封盖3连接于壳体1的端部,本技术方案设置了盖板6,通过盖板6将封盖3连接,且封盖3通过覆盖压环将调节环2夹持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包括固定连接的前壳12和后壳11。

为方便安装和固定,壳体1设置为前壳12和后壳11。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