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轨复位式重力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40889发布日期:2019-11-27 19:09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轨复位式重力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等移动设备使用的支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滑轨复位式重力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手机等移动设备的不断普及,手机支架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现有的手机支架大多数需要手动夹紧固定,只有少数的是采用自动夹紧设计。目前,自动夹紧的手机支架,其一般是通过压力感应传感器检测是否放置手机,并由单片机或微控制器等根据所检测到的手机旋转状态而控制电机驱动以实现自动夹紧,然而,由于增加了电控部分,造成支架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耗电、易出故障、使用稳定性欠佳,且需要连接电源线,从而导致应用环境限制,即不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且适于广泛推广应用的滑轨复位式重力支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滑轨复位式重力支架,包括:

承托板,用于承载移动设备;

挂钩组件,用于夹持位于所述承托板上的移动设备,其包括呈“y”字型设置在承托板上三个不同部位的左挂钩、右挂钩和下挂钩,所述左挂钩与所述右挂钩沿所述下挂钩对称设置;

联动组件,用于当下挂钩受外力向下运动时,以联动的方式同步带动左、右挂钩向内夹紧运动,其包括左连杆、右连杆和滑轨板,所述左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左挂钩和滑轨板铰接,所述右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右挂钩和滑轨板铰接,所述滑轨板固定在下挂钩的上端,所述承托板上沿下挂钩运动方向设有与所述滑轨板配合的滑轨轨道;

复位弹簧,沿下挂钩运动方向设置,其一端与承托板连接,另一端与下挂钩或滑轨板连接,以用于在下挂钩所受外力消失时通过弹力将左挂钩、右挂钩和下挂钩复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轨板通过双面胶粘贴固定在下挂钩的上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挂钩的上端设有第一螺丝柱,所述滑轨板的中间设有套设在所述第一螺丝柱的定位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连杆的下端和所述右连杆的下端均套连在第一螺丝柱上,所述第一螺丝柱的顶端设有用于锁紧的第一螺丝。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挂钩的连接臂和右挂钩的连接臂分别设有第二螺丝柱,所述左连杆的上端和所述右连杆的上端分别套连在对应的第二螺丝柱上,所述第二螺丝柱的顶端设有用于锁紧的第二螺丝。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托板上沿左挂钩和右挂钩的运动方向分别设有导向槽,所述第二螺丝柱位于所述导向槽中,所述导向槽与滑轨轨道的夹角大于90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托板由上下扣合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所述左挂钩、右挂钩、下挂钩中分别与该联动组件的连接部,以及联动组件、复位弹簧均位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内部空间中,且所述滑轨轨道和所述导向槽分别位于上壳体或/和下壳体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壳体的表面设有装饰板,所述装饰板上设有面板,所述装饰板与所述上壳体的表面,以及所述面板与所述装饰板均通过双面胶粘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壳体连接有支架固定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挂钩、所述右挂钩和所述下挂钩的夹持部分别设有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的滑轨复位式重力支架,在使用过程中,其下挂钩受承载的移动设备的重力作用拉动滑轨板向下移位,而左连动杆、右连动杆则向内转动变形而拉动左挂钩和右挂钩同时向内移位以夹紧移动设备,并在取走移动设备后,在复位弹簧的作用力下,左挂钩、右挂钩和下挂钩同步复位,从而实现自动夹紧与复位,其中作为主要运动部件的滑动板通过与滑轨轨道配合,可解决支架移动部件容易犯卡的通病,与传统的自动夹紧手机支架相比,无需电动驱动器件,且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适合于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滑轨复位式重力支架提供的一实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滑轨复位式重力支架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滑轨复位式重力支架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滑轨复位式重力支架的夹紧状态示意图;

图5为滑轨复位式重力支架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中:1、滑轨板,2、左挂钩,3、左连杆,4、右挂钩,5、下挂钩,6、复位弹簧,7、上壳体,8、右连杆,9、面板,10、双面胶,11、装饰板,12、第三螺丝,13、下壳体,14、橡胶垫,15、第二螺丝,16、支架固定装置,17、第一螺丝。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较佳实施例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用语,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3所示,滑轨复位式重力支架包括:

承托板,用于承载移动设备,移动设备为手机,还可为其它与手机类似的电子产品;

挂钩组件,用于夹持位于所述承托板上的移动设备,其包括呈“y”字型设置在承托板上三个不同部位的左挂钩2、右挂钩4和下挂钩5,所述左挂钩2与所述右挂钩4沿所述下挂钩5对称设置,所述左挂钩2、所述右挂钩4和所述下挂钩5的夹持部分别设有橡胶垫14,橡胶垫14可有效的增加夹持移动设备的摩擦力;

联动组件,用于当下挂钩5受外力向下运动时,以联动的方式同步带动左、右挂钩4向内夹紧运动,从而实现自动夹紧,其包括左连杆3、右连杆8和滑轨板1,所述左连杆3的两端分别与左挂钩2和滑轨板1铰接,所述右连杆8的两端分别与右挂钩4和滑轨板1铰接,所述滑轨板1固定在下挂钩5的上端,所述承托板上沿下挂钩5运动方向设有与所述滑轨板1配合的滑轨轨道,使得滑轨板1可沿滑轨轨道上下滑动,使得下挂钩5在运动过程中不易卡堵;

复位弹簧6,沿下挂钩5运动方向设置,其一端与承托板连接,另一端与下挂钩5或滑轨板1连接,当下挂钩5受到外力时,复位弹簧6被压缩或被拉伸从而受力,另当下挂钩5所受外力消失时,通过复位弹簧6的弹力带动滑轨板1沿滑轨轨道复位,通过联动组件的作用,同时将左挂钩2、右挂钩4和下挂钩5复位,从而实现自动复位。

具体实施中,所述滑轨板1通过双面胶10粘贴固定在下挂钩5的上端,所述下挂钩5的上端设有第一螺丝柱,所述滑轨板1的中间设有套设在所述第一螺丝柱的定位孔。

具体实施中,所述左连杆3的下端和所述右连杆8的下端均套连在第一螺丝柱上,所述第一螺丝柱的顶端设有用于锁紧的第一螺丝17。

具体实施中,所述左挂钩2的连接臂和右挂钩4的连接臂分别设有第二螺丝柱,所述左连杆3的上端和所述右连杆8的上端分别套连在对应的第二螺丝柱上,所述第二螺丝柱的顶端设有用于锁紧的第二螺丝15。

具体实施中,所述承托板上沿左挂钩2和右挂钩4的运动方向分别设有导向槽,所述第二螺丝柱位于所述导向槽中,所述导向槽与滑轨轨道的夹角大于90度。

具体实施中,所述承托板由上下扣合连接的上壳体7和下壳体13组成,上壳体7和下壳体13通过第三螺丝12固定连接,所述左挂钩2、右挂钩4、下挂钩5中分别与该联动组件的连接部,以及联动组件、复位弹簧6均位于上壳体7和下壳体13之间的内部空间中,且所述滑轨轨道和所述导向槽分别位于上壳体7或/和下壳体13上。

具体实施中,所述上壳体7的表面设有装饰板11,所述装饰板11上设有面板9,所述装饰板11与所述上壳体7的表面,以及所述面板9与所述装饰板11均通过双面胶粘接。所述下壳体13连接有支架固定装置16,通过支架固定装置16可将该滑轨复位式重力支架固定在汽车的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滑轨复位式重力支架,在使用过程中,如图4所示,其下挂钩5受承载的移动设备的重力作用拉动滑轨板1向下移位,而左连动杆、右连动杆则向内转动变形而拉动左挂钩2和右挂钩4同时向内移位以夹紧移动设备,下挂钩5、左挂钩2和右挂钩4的运动方向如图4中箭头所示,由于下挂钩5的拉伸,使得复位弹簧6受力,此时复位弹簧6被压缩。当取走移动设备后,在复位弹簧6的弹力作用下,使下挂钩5向上移动,下挂钩5的运动通过联动组件,同时带动左挂钩2和右挂钩4运动,其运动方向与图4所示箭头方向相反,当复位完成,如图5所示,使其恢复为初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滑轨复位式重力支架不仅可实现自动夹紧与复位,无需电动驱动器件,而且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适合于广泛推广应用。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可以对本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