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3419发布日期:2019-11-09 00:10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线耳机发展较为迅速。无线耳机是通过射频传输音频信号,与传统的有线耳机相比,其不需要传输线,所以佩戴和收纳都很方便,对用户来说更加人性化,使得用户与设备之间不必再受到实体传输线带来的各种困扰。

然而,针对现有的无线耳机,其内部的空间利用不合理,限制了无线耳机的体积。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机,缓解耳机内部的空间利用不合理的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包括:壳体、主板、第一电池、喇叭,所述壳体形成一个第一腔体以及一个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呈一定角度连通,所述主板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喇叭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电池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主板分别与所述喇叭以及所述第一电池连接。相较于传统的耳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耳机的第一电池不再与喇叭共用一个腔体,而是将第一电池从第一腔体移动到了第二腔体,因此,可以降低第二腔体内的空间的浪费程度,从而可以有效、合理地利用耳机的内部空间,也可以使得耳机的体积尽可能小巧。

结合上述实施例,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耳机还包括第二电池,所述第二电池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且与所述主板连接。在增加了第二电池后,可以实现对耳机进行双电池供电,保证耳机的续航能力。

结合上述实施例,所述耳机还包括天线,所述天线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且贴合所述壳体的内壁,所述天线与所述主板连接。将天线与电池布置在同一个腔体内,可以有效节约耳机的堆叠空间,使得耳机的内部空间得到更为合理的利用。此外,将天线设置在靠近第一电池的位置,使得天线可以利用第一电池进行辐射,提高天线的传输效率。

结合上述实施例,所述天线为柔性天线。

结合上述实施例,所述耳机还包括降噪麦克风与通话麦克风,所述降噪麦克风与所述通话麦克风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板上,且均与所述主板连接。两个麦克风均设置在主板上,相较于其他方案,既可以减少柔性电路板,节约耳机的内部堆叠空间,又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让耳机内部堆叠变得简洁,极大程度上降低装机难度、提高装机的效率。

结合上述实施例,所述降噪麦克风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通话麦克风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

结合上述实施例,所述耳机还包括充电顶针,所述充电顶针位于所述主板上,且与所述主板连接。将充电顶针直接设置在主板上,既可以减少柔性电路板,节约耳机的内部堆叠空间,又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让耳机内部堆叠变得简洁,极大程度上降低装机难度、提高装机的效率。

结合上述实施例,所述耳机还包括按键,所述按键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且贴合所述壳体的内壁,所述按键与所述主板连接。通过按键可以实现对耳机进行控制。

结合上述实施例,所述耳机还包括用于检测是否靠近人体的佩戴检测模块,所述佩戴检测模块与所述主板连接;所述佩戴检测模块包括感应区,所述感应区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或者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的结合处。

结合上述实施例,所述耳机还包括耳挂,所述耳挂与所述壳体连接。当用户在佩戴耳机时,耳挂可以使得耳机的位置相对固定,不易脱离人耳。

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通过附图所示,本申请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申请的主旨。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5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6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图7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七。

图8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的结构示意图之八。

图9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的爆炸图。

图标:100-耳机;110-壳体;111-第一腔体;112-第二腔体;120-主板; 130-第一电池;140-喇叭;150-第二电池;160-天线;170-降噪麦克风;171- 通话麦克风;180-充电顶针;190-按键;200-佩戴检测模块;210-耳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同时,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诸如“第一”、“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再者,本申请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此外,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无线耳机所存在的缺陷,均是申请人在经过实践并仔细研究后得出的结果,因此,上述问题的发现过程以及下文中本申请实施例针对上述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都应该是申请人在本申请过程中对本申请做出的贡献。

为了解决上述无线耳机所存在的缺陷,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其能够解决无线耳机的空间利用不合理的问题。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将对耳机的结构进行介绍。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100,可以包括壳体110、主板120、第一电池130、喇叭140。

其中,壳体110内部形成有一个第一腔体111以及一个第二腔体112,第一腔体111与第二腔体112呈一定角度连通。

可选的,壳体110可以如图1所示的呈“L”状,相应的,第一腔体 111与第二腔体112分为位于“L”状的壳体110的两端。第一腔体111 与第二腔体112例如可以呈90°连通。当然,第一腔体111与第二腔体112 也可以以略微小于90°的角度连通或者以略微大于90°的角度连通,相应的,壳体110的形状需要对应的做出调整。

当然,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此处的壳体110的形状只是示意性的,可以理解,壳体110还可以呈其他形状。

主板120可以位于第一腔体111和/或第二腔体112内。可选的,当主板120同时位于第一腔体111和第二腔体112内时,可以如图1所示的,部分位于第一腔体111内,另一部分位于第二腔体112内,从而有效地利用耳机100的内部空间。

此外,喇叭140位于第一腔体111内,第一电池130位于第二腔体112 内,主板120分别与喇叭140以及第一电池130电连接。

传统耳机的第二腔体(对应于传统耳机的杆部)内的空间利用率较低。相较于传统的耳机,在本申请实施例的耳机100中,由于将第一电池130 的位置从第一腔体111移动到第二腔体112,因此,可以降低第二腔体112 内的空间的浪费程度,有效地利用耳机100的内部空间。

可选的,在传统的耳机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耳机100的整体体积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将第一电池130从第一腔体111内移出后,相较于传统的耳机,在本申请中的耳机100的第一腔体111内存在更多的剩余空间,因此,可以从提高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在第一腔体111内添加更多的结构来完善耳机100的功能。例如,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喇叭140可以采用动圈和动铁的组合方式,使得耳机100的音质更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传统的耳机的电池一般与喇叭140共用一个腔体,腔体的空间有限,导致电池体积小,电池电容量有限,导致传统耳机的续航能力较差。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腔体112的可用于容纳电池的体积大于第一腔体111的可用于容纳电池的体积。即,第二腔体112可可用于放置更大容量的电池,从而提升耳机100的整体续航能力。

此外,请参看图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保证耳机100的续航能力,耳机100还可以包括第二电池150。其中,第二电池150位于第一腔体111内,且与主板120电连接。在这种实施方式下,可以实现对耳机100 进行双电池供电,从而进一步提升耳机100的续航能力。其中,第二电池 150可以为体积较小的纽扣电池。

请参看图3,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池130与第二电池150 为可充电电池,耳机100还包括充电顶针180。其中,充电顶针180的一端位于所述主板120上,且与所述主板120电连接。充电顶针180的另一端穿设于第二腔体112所在的部分壳体110(例如杆部位置)上,并自该部分壳体110露出。

可选的,充电顶针18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充电顶针180在接触到外部电源(例如将耳机100放入适配的充电盒)后,可以对第一电池130以及第二电池150进行充电。此外,充电顶针180还可以信号连接耳机100 与充电盒,使得两者实现通信。由于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关于充电顶针180的外围电路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充电顶针180直接设置在主板120上,使得充电顶针180无需借助柔性电路板与主板120电连接,既可以减少柔性电路板,节约耳机100的内部堆叠空间,又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让耳机100 内部堆叠变得简洁,极大程度上降低装机难度、提高装机的效率。

可选的,请参看图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耳机100还可以包括天线 160,天线160与主板120电连接。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天线160可以采用柔性天线。其中,天线160位于第二腔体112内,且贴合壳体110 的内壁,位于第一电池130的表面与壳体110的内壁之间。天线160与第一电池130共用第二腔体112,有效节约耳机100的堆叠空间。此外,将天线160设置在靠近第一电池130的位置,使得天线160可以利用第一电池 130进行辐射,提高天线160的传输效率。

可选的,请参看图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耳机100还可以包括降噪麦克风170与通话麦克风171。降噪麦克风170与通话麦克风171均设置在主板120上,且均与所述主板120电连接。

两个麦克风均设置在主板120上,使得麦克风无需借助柔性电路板与主板120电连接,既可以减少柔性电路板,节约耳机100的内部堆叠空间,又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让耳机100内部堆叠变得简洁,极大程度上降低装机难度、提高装机的效率。

此外,两个麦克风组合使用时,用于实现ENC(Environmental Noise Cancellation)降噪功能。由于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关于两个麦克风组合使用实现ENC降噪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在这种实施方式下,降噪麦克风170位于第一腔体111内,保证用户的通话对象所能听到的声音的质量,通话麦克风171位于第二腔体112内,便于收集用户所发出的声音。

可选的,请参看图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耳机100还可以包括按键 190。其中,按键190可以是实体按键,也可以是虚拟按键。

可选的,当按键190为实体按键时,实体按键的一侧位于壳体110上,另一侧穿过壳体110与主板120电连接且被壳体110包裹在内部。可选的,按键190的另一侧可以位于第一腔体111内。

当按键190为虚拟按键时,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按键190可以为电容式触摸按键。用户可以通过触摸电容式触摸按键来控制实现播放/暂停音乐、接听/挂断电话、调节音量大小等操作。在这种实施方式下,相应的,按键190与主板120电连接且被壳体110包裹在内部。可选的,按键 190可以设置于第一腔体111内。其中,电容式触摸按键通过柔性线路板与主板120连接。

当按键190为电容式触摸按键时,在壳体110上与电容式触摸按键相对应的位置还设置有触摸感应区域,便于用户进行操作。在人体皮肤接触到该触摸感应区域时,触摸感应区域会发生电荷移动,从而导致触摸感应区域的电容量发生变化。该电容量的变化可以导致控制信号的生成,控制信号可以促使主板120对耳机100进行控制。值得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关于电容式触摸按键的外围电路以及具体控制原理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请参看图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耳机100还可以包括与主板 120电连接的佩戴检测模块200,用于检测耳机100的佩戴情况。

可选的,佩戴检测模块200可以通过红外线检测原理来检测耳机100 的佩戴情况。此时,佩戴检测模块200,例如,可以为红外线传感器。当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到有物体与自身的距离小于第一检测阈值(例如为5厘米) 时,判断用户正在佩戴耳机100,当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到有物体与自身的距离大于第二检测阈值(例如为8厘米)时,判断用户正在摘下耳机100。

可选的,佩戴检测模块200还可以通过电容感应原理来判断检测耳机 100的佩戴情况。此时,佩戴检测模块200可以包括电容感应区域。

电容感应区域在接触到人体时,电容感应区域会发生电荷移动,从而导致电容感应区域的电容量发生变化。该电容量的变化可以导致控制信号的生成,控制信号可以促使主板120对耳机100进行控制。例如当主板120 根据电容量变化判断用户摘下耳机100时,可以控制耳机100暂停播放音乐,当主板120根据电容量变化判断用户佩戴耳机100时,可以控制耳机 100开始播放音乐。

可选的,为了提高佩戴检测模块200的检测精确性,可以将电容感应区域设置在靠近人体的第一腔体111内或者设置在第一腔体111与第二腔体 112的结合处。

值得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关于电容式佩戴检测模块 200的外围电路以及具体控制原理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请结合图8以及图9,耳机100还可以包括与壳体110连接的耳挂210。当用户在佩戴耳机100时,耳挂210可以使得耳机100的位置相对固定,不易脱离人耳。

值得指出的是,上述所提及的部件,仅仅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耳机100所包括的主要部件,可以理解,耳机100还可以包括其他部件,例如包括出音网、耳套、适配的充电盒等,此处不再过多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100,包括壳体110、主板120、第一电池130、喇叭140。其中,壳体110形成一个第一腔体111以及一个第二腔体112,喇叭140位于第一腔体111内,第一电池130位于第二腔体 112内。相较于传统的耳机,耳机100的第一电池130不再与喇叭140共用一个腔体,而是将第一电池130从第一腔体111移动到了第二腔体112,因此,可以降低第二腔体112内的空间的浪费程度,从而可以有效、合理地利用耳机100的内部空间,也可以使得耳机100的体积尽可能小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