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酒吧主扩音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06083发布日期:2020-01-31 16:41阅读:8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酒吧主扩音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酒吧主扩音响。



背景技术:

音响指除了人的语言、音乐之外的其他声响,包括自然环境的声响、动物的声音、机器工具的音响、人的动作发出的各种声音等。音响大概包括功放、周边设备(包括压限器、效果器、均衡器、vcd、dvd等)、扬声器(音箱、喇叭)、调音台、麦克风、显示设备等等加起来一套。

目前,市面上的酒吧主扩音响大多数都是设置2个以上喇叭的,而这些喇叭之间大多数是处于同一出音腔体内,使得喇叭相互之间容易产生声干扰,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酒吧主扩音响,其音箱体分别设置在不同的出声腔体内,使得音箱体相互之间不会产生声干扰,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酒吧主扩音响,包括:收容框体,内设置有收容腔体,其中所述收容框体的侧面设有与所述收容腔体连通的出声开口;第一水平隔板,水平设置在所述收容腔体内,以将所述收容腔体分为第一收容腔体以及处于所述第一收容腔体下方的第二收容腔体;第一竖直隔板,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一收容腔体内,以将所述第一收容腔体分为第三收容腔体和与所述出声开口连通的第四收容腔体;第一倾斜板,与所述第一竖直隔板倾斜连接;第二倾斜板,与所述第一竖直隔板倾斜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倾斜板、所述第一竖直隔板和所述第二倾斜板形成出声腔体;第二竖直隔板,竖直设置在所述出声腔体内,以将所述出声腔体分成第一出声腔体和所述第二出声腔体;其中,所述第一竖直隔板间隔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出声腔体对应的第一开孔和与所述第二出声腔体对应的第二开孔,且所述第一竖直隔板处于所述第三收容腔体的一侧面间隔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开孔对应的第一喇叭和与所述第二开孔对应的第二喇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倾斜板和所述第二倾斜板形成第一夹角,其中所述第一夹角为锐角。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竖直隔板处于所述第三收容腔体的一侧面间隔设置有第三倾斜板和第四倾斜板,其中所述第一喇叭和所述第二喇叭设置在所述第三倾斜板、所述第一竖直板和所述第四倾斜板所形成的喇叭收容空间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倾斜板和所述第四倾斜板形成第二夹角,其中所述第二夹角为锐角。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相等。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三竖直板,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二收容腔体的底部内;第四竖直板,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三竖直板的上方;其中,所述第四竖直板中设置有第三喇叭。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竖直板设置有处于所述第三喇叭的出音腔体内的第一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竖直板的上方还设置有处于所述第三喇叭出音方向的前方的第二水平隔板,且所述第二水平隔板上设置有第二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平隔板设有使得所述第三收容腔体和所述第二收容腔体连通的第一通孔。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酒吧主扩音响包括:收容框体,内设置有收容腔体,其中所述收容框体的侧面设有与所述收容腔体连通的出声开口;第一水平隔板,水平设置在所述收容腔体内,以将所述收容腔体分为第一收容腔体以及处于所述第一收容腔体下方的第二收容腔体;第一竖直隔板,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一收容腔体内,以将所述第一收容腔体分为第三收容腔体和与所述出声开口连通的第四收容腔体;第一倾斜板,与所述第一竖直隔板倾斜连接;第二倾斜板,与所述第一竖直隔板倾斜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倾斜板、所述第一竖直隔板和所述第二倾斜板形成出声腔体;第二竖直隔板,竖直设置在所述出声腔体内,以将所述出声腔体分成第一出声腔体和所述第二出声腔体;其中,所述第一竖直隔板间隔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出声腔体对应的第一开孔和与所述第二出声腔体对应的第二开孔,且所述第一竖直隔板处于所述第三收容腔体的一侧面间隔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开孔对应的第一喇叭和与所述第二开孔对应的第二喇叭。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酒吧主扩音响的喇叭设置在不同的出声腔体内,使得喇叭之间不会产生声干扰,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酒吧主扩音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酒吧主扩音响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2,该酒吧主扩音响包括收容框体10、第一水平隔板11、第一竖直隔板12、第一倾斜板13、第二倾斜板14、第二竖直隔板15、第一喇叭16和第二喇叭17。

收容框体10内设置有收容腔体,其中收容框体10的侧面设有与收容腔体连通的出声开口。

第一水平隔板11水平设置在收容腔体内,以将收容腔体分为第一收容腔体以及处于第一收容腔体下方的第二收容腔体。

第一竖直隔板12竖直设置在第一收容腔体内,以将第一收容腔体分为第三收容腔体和与出声开口连通的第四收容腔体。

第一倾斜板13与第一竖直隔板12倾斜连接。具体的,第一倾斜板13的一端与第一竖直隔板12连接,第一倾斜板13的另一端与收容框体10的出声开口的顶端连接。

第二倾斜板14与第一竖直隔板12倾斜连接。具体的,第二倾斜板14的一端与第一竖直隔板12连接,第二倾斜板14的另一端与收容框体10的出声开口的顶端连接。

优选地,第一倾斜板13和第二倾斜板14形成第一夹角,其中第一夹角为锐角。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倾斜板13、第一竖直隔板13和第二倾斜板14形成出声腔体。

第二竖直隔板15竖直设置在出声腔体内,以将出声腔体分成第一出声腔体和第二出声腔体。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竖直隔板12间隔设置有与第一出声腔体对应的第一开孔121和与第二出声腔体对应的第二开孔122。也就是说,第一竖直隔板12间隔设置有与第一出声腔体连通的第一开孔121和与第二出声腔体连通的第二开孔12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竖直隔板12处于第三收容腔体的一侧面间隔设置有与第一开孔121对应的第一喇叭16和与第二开孔122对应的第二喇叭17。也就是说,第一喇叭16出声方向朝向第一开孔121,第二喇叭17的出声方向朝向第二开孔122。应理解,由于第一喇叭16出声方向朝向第一开孔121,第二喇叭17的出声方向朝向第二开孔122,使得第一喇叭16所产生的声音从第一出声腔体输出,第二喇叭17所产生的声音从第二出声腔体输出,使得第一喇叭16和第二喇叭17之间不会产生声干扰,消除双喇叭号角前室效应,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进一步的,第一竖直隔板12处于第三收容腔体的一侧面间隔设置有第三倾斜板123和第四倾斜板124,其中第一喇叭16和第二喇叭17设置在第三倾斜板123、第一竖直板12和第四倾斜板124所形成的喇叭收容空间内。

应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竖直隔板12处于第三收容腔体的一侧面还设置有隔板,第一喇叭16和第二喇叭17分别设置在隔板的两侧,即第一开孔121和第二开孔122分别设置在隔板的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倾斜板123和第四倾斜板124形成第二夹角,其中第二夹角为锐角。

优选地,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的角度相等。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该酒吧主扩音响还包括第三竖直板18、第四竖直板19和第三喇叭20。其中第三竖直板18竖直设置在第二收容腔体的底部内,第四竖直板19竖直设置在第三竖直板18的上方,且第四竖直板19中设置有第三喇叭20。应理解,第三喇叭20的出声方向朝向出声开口。

在本实施例中,第四竖直板19设置有处于第三喇叭20的出音腔体内的第一挡板22。应理解,第一挡板22收容在第三喇叭20的出音腔体内,能够防止第三喇叭20过度振动。

进一步的,第三竖直板18的上方还设置有处于第三喇叭20的出音方向的前方的第二水平隔板21,且第二水平隔板21上设置有第二挡板23。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水平隔板11设有使得第三收容腔体和第二收容腔体连通的第一通孔111。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酒吧主扩音响包括:收容框体,内设置有收容腔体,其中所述收容框体的侧面设有与所述收容腔体连通的出声开口;第一水平隔板,水平设置在所述收容腔体内,以将所述收容腔体分为第一收容腔体以及处于所述第一收容腔体下方的第二收容腔体;第一竖直隔板,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一收容腔体内,以将所述第一收容腔体分为第三收容腔体和与所述出声开口连通的第四收容腔体;第一倾斜板,与所述第一竖直隔板倾斜连接;第二倾斜板,与所述第一竖直隔板倾斜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倾斜板、所述第一竖直隔板和所述第二倾斜板形成出声腔体;第二竖直隔板,竖直设置在所述出声腔体内,以将所述出声腔体分成第一出声腔体和所述第二出声腔体;其中,所述第一竖直隔板间隔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出声腔体对应的第一开孔和与所述第二出声腔体对应的第二开孔,且所述第一竖直隔板处于所述第三收容腔体的一侧面间隔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开孔对应的第一喇叭和与所述第二开孔对应的第二喇叭。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酒吧主扩音响的喇叭设置在不同的出声腔体内,使得喇叭之间不会产生声干扰,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