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70831发布日期:2020-02-18 14:59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扬声器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转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箱。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设备的数量不断上升。而在众多移动设备之中,手机无疑是最常见、最便携的移动终端设备。目前,手机的功能极其多样,其中之一便是高品质的音乐功能,因此,用于播放声音的扬声器箱被大量应用到现在的智能移动设备之中。

相关技术的扬声器箱包括壳体、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膜,所述振膜与所述壳体间隔设置形成前声腔,所述前声腔与导声通道连通形成前腔。此种侧发声结构的扬声器箱多存在明显的高频谐振,由此导致失真及噪音明显被放大,从而影响器件的客观指标及主观音效。

然而,相关技术的扬声器箱在解决上述高频谐振问题时,往往采用在前腔填充吸声棉来吸收能量,或者通过增加前腔的空间来改善前腔气流,减小对噪声的放大。如此一来,一方面因吸声棉与前腔的一致性不够,增加了制作的难度;另一方面因吸声棉仅能填充于前腔的管道内,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减振效果一般。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扬声器箱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致性更好且更有利于抑制前腔对噪声的放大作用的扬声器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箱,包括壳体和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膜,所述振膜与所述壳体间隔设置形成前声腔,所述扬声器箱还包括连通所述前声腔与外界的导声通道,所述前声腔与所述导声通道共同构成所述扬声器箱的前腔,所述扬声器箱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对应所述前腔处的吸音层,所述吸音层为多微孔结构。

优选的,所述吸音层设置于所述导声通道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具导声通道的前盖及与所述前盖组配的后盖,所述振膜与所述前盖间隔设置形成前声腔,所述振膜包括中间的球顶部、自所述球顶部向外延伸的折环部及自所述折环部向外延伸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前盖固定连接,所述吸音层设置于所述前盖与所述折环部相对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具导声通道的前盖及与所述前盖组配的后盖,所述振膜与所述前盖间隔设置形成前声腔,所述振膜包括中间的球顶部、自所述球顶部向外延伸的折环部及自所述折环部向外延伸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前盖固定连接,所述吸音层设置于所述前盖与所述球顶部相对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具导声通道的前盖及与所述前盖组配的后盖,所述振膜与所述前盖间隔设置形成前声腔,所述振膜包括中间的球顶部、自所述球顶部向外延伸的折环部及自所述折环部向外延伸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前盖固定连接,所述吸音层设置于所述导声通道的内壁、所述前盖与所述折环部相对的位置及所述前盖与所述球顶部相对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吸音层为发泡塑料,且所述吸音层采用双色注塑或二次注塑的方法注塑成型于所述壳体。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箱,通过在在所述壳体对应所述前腔处设置多微孔结构的所述吸音层,同时限定所述吸音层与所述壳体通过注塑的方式固定连接,具有更好的一致性,实际操作更易控制;通过采用发泡塑料作为所述吸音层,使得所述吸音层的填充范围更大,且不局限于传统吸音棉仅能填充于所述前腔的管道内,填充位置更为灵活;同时,发泡塑料的阻尼和吸声效果相较于吸音棉更加明显,更有利于抑制所述前腔对噪声的放大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扬声器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扬声器箱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扬声器箱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扬声器箱沿iv-iv线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扬声器箱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扬声器箱的前盖及吸音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扬声器箱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扬声器箱的前盖及吸音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扬声器箱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扬声器箱的前盖及吸音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箱100,所述扬声器箱100包括壳体11、收容于所述壳体11内的扬声器单体13、导声通道15及吸音层17。

所述壳体11包括前盖111及与所述前盖111组配的后盖113。所述前盖111与所述后盖113共同围成收容所述扬声器单体13的收容空间。

所述扬声器单体13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膜131。所述振膜131包括中间的球顶部1311、自所述球顶部1311向外延伸的折环部1313及自所述折环部1313继续向外延伸的固定部1315。所述固定部1315与所述前盖111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振膜131与所述壳体11间隔设置形成前声腔101。具体的,所述振膜131与所述前盖111间隔设置形成所述前声腔101。

所述导声通道15用于连通所述前声腔101与外界。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声通道15成型于所述前盖111,所述导声通道15与所述前声腔101共同构成所述扬声器箱100的前腔102。

所述吸音层17设置于所述壳体11对应所述前腔102处。同时,所述吸音层17为多微孔结构且所述吸音层17采用注塑的方式与所述壳体11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音层17设置于所述导声通道15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吸音层17为发泡塑料,且所述吸音层17采用双色注塑或二次注塑的方法注塑成型于所述壳体11。

通过采用发泡塑料作为所述吸音层17的材料,因发泡塑料的阻尼和吸声效果更为明显,因此更有利于抑制所述前腔102对噪声的放大作用。同时,通过采用双色注塑或二次注塑的方法注塑成型所述吸音层17,使得所述吸音层与所述壳体之间的一致性更好,且实际操作更易于控制。且注塑的发泡材料的填充范围更大,相较于相关技术,并不局限于传统吸音棉仅能填充于所述前腔的管道内,位置设置更为灵活。

实施例二

请结合参阅图5和图6,本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箱200与实施例一提供的扬声器箱100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所述吸音层27设置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振膜231包括中间的球顶部2311、自所述球顶部2311向外延伸的折环部2313及自所述折环部2313继续向外延伸的固定部2315。所述吸音层27设置于所述前盖211与所述折环部2313相对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所述吸音层27填充于所述前盖211与所述折环部2313相对的位置,充分利用了所述扬声器箱200内的闲置空间进行吸声降噪,且不影响振动空间。

实施例三

请结合参阅图7和图8,本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箱300与实施例一提供的扬声器箱100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所述吸音层37设置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振膜331包括中间的球顶部3311、自所述球顶部3311向外延伸的折环部3313及自所述折环部3313继续向外延伸的固定部3315。所述吸音层37设置于所述前盖311与所述球顶部3311相对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所述吸音层37设置于所述前盖311与所述球顶部3311相对的位置,使得所述吸音层37的面积更大,从而具有明显的吸声降噪效果。

实施例四

请结合参阅图9和图10,本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箱400与实施例一提供的扬声器箱100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所述吸音层47设置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振膜431包括中间的球顶部4311、自所述球顶部4311向外延伸的折环部4313及自所述折环部4313继续向外延伸的固定部4315。

所述吸音层47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声通道45的内壁的第一部分471、设置于所述前盖411与所述折环部4313相对的位置的第二部分473及设置于所述前盖411与所述球顶部4311相对的位置的第三部分475。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所述吸音层47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前腔不同位置的第一部分471、第二部分473及第三部分475。使得所述扬声器箱400更容易满足不同产品的特定需求。更易于控制和调节吸声频段及幅度大小。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箱,通过在在所述壳体对应所述前腔处设置多微孔结构的所述吸音层,同时限定所述吸音层与所述壳体通过注塑的方式固定连接,具有更好的一致性,实际操作更易控制;通过采用发泡塑料作为所述吸音层,使得所述吸音层的填充范围更大,且不局限于传统吸音棉仅能填充于所述前腔的管道内,填充位置更为灵活;同时,发泡塑料的阻尼和吸声效果相较于吸音棉更加明显,更有利于抑制所述前腔对噪声的放大作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