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收起的互动吊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69771发布日期:2020-01-21 23:59阅读:1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收起的互动吊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收起的互动吊麦。



背景技术:

在多媒体教室或会议室中,一般都需要使用到吊麦,为了能够更好的交流,通常都是将吊麦悬挂在室内的顶部,一只吊麦悬挂于几米之外就能够轻松拾取多人甚至几十人的发声,然后进行扩音,使得互动感更强。

现有的吊麦长期暴露于外界中,且得不到及时清理,容易使其吸附灰尘,在收起的过程中也不能够对其进行除尘;此外,将吊麦收回至收纳槽后,灰尘也一起被带入收纳槽,长此以往,容易因灰尘积聚导致吊麦产生故障。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方便收起的互动吊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收起的互动吊麦,包括安装板、驱动电机和麦克风,所述安装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矩形管,所述矩形管顶部的两侧壁内均开设有换风口,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矩形管内的安装板上,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矩形管内滑动密封设有与螺纹杆螺纹套接的收纳机构,所述麦克风固定安装于收纳机构的下端,靠近所述矩形管底部的内壁上设有一层除尘刷,所述矩形管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底板,所述矩形管的侧壁内设有与底板固定连接的升降机构。

优选地,所述收纳机构包括滑动密封设置于矩形管内的活塞,所述活塞内固定套设有与螺纹杆螺纹连接的螺纹管,所述麦克风固定安装于螺纹管的底部,所述螺纹管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块。

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开设于矩形管侧壁内的t形滑槽,所述t形滑槽内设有与固定块处于同一平面的t形滑块,所述矩形管底部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所述t形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依次穿过第一滑轮底部和第二滑轮顶部的丝线,所述丝线的自由端与底板的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丝线为尼龙线。

优选地,所述换风口内固定安装有防尘网。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电机、螺纹杆、螺纹管、除尘刷和麦克风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除去麦克风表面灰尘的目的,进而避免了因灰尘的吸附,导致麦克风损坏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电机、螺纹杆、螺纹管、固定块、t形滑槽、t形滑块、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和丝线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防止灰尘进入矩形管2内的目的,进而避免吸附在麦克风上,通过设置换风口,实现对驱动电机微散热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方便收起的互动吊麦的t形滑块位于t形滑槽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方便收起的互动吊麦的t形滑块位于t形滑槽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安装板、2矩形管、3换风口、4驱动电机、5螺纹杆、6收纳机构、7除尘刷、8底板、9升降机构、10活塞、11螺纹管、12麦克风、13固定块、14t形滑槽、15t形滑块、16第一滑轮、17第二滑轮、18丝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方便收起的互动吊麦,包括安装板1、驱动电机4和麦克风12,需要说明的是,驱动电机4为伺服电机,安装板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矩形管2,其中,安装板1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具体的,通过安装板1两侧的螺纹孔将安装板1安装在室内的顶部,矩形管2顶部的两侧壁内均开设有换风口3,其中,换风口3内固定安装有防尘网,具体的,防尘网可以防止灰尘进入矩形管2内,驱动电机4固定安装于矩形管2内的安装板1上,驱动电机4的驱动轴固定连接有螺纹杆5,矩形管2内滑动密封设有与螺纹杆5螺纹套接的收纳机构6,麦克风12固定安装于收纳机构6的下端,靠近矩形管2底部的内壁上设有一层除尘刷7,矩形管2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底板8,矩形管2的侧壁内设有与底板8固定连接的升降机构9,其中,收纳机构6包括滑动密封设置于矩形管2内的活塞10,活塞10内固定套设有与螺纹杆5螺纹连接的螺纹管11,麦克风12固定安装于螺纹管11的底部,螺纹管11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3,具体的,由驱动电机4带动螺纹杆5转动,螺纹杆5则带动螺纹管11向上运动,螺纹管11则带动活塞10在矩形管2内向上滑动,同时带动矩形管2下方的麦克风12向上运动,麦克风12在进入矩形管2的过程中,通过除尘刷7除去吸附在麦克风12上的灰尘,进而延长麦克风12的使用寿命。

升降机构9包括开设于矩形管2侧壁内的t形滑槽14,t形滑槽14内设有与固定块13处于同一平面的t形滑块15,矩形管2底部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滑轮16和第二滑轮17,t形滑块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依次穿过第一滑轮16底部和第二滑轮17顶部的丝线18,其中,丝线18为尼龙线,丝线18的自由端与底板8的固定连接,具体的,在麦克风12运动至除尘刷7的上方时,固定块13向上挤压t形滑块15,t形滑块15则通过丝线18带动底板8向上运动,从而实现矩形管2底部的封口,防止灰尘进入矩形管2内,从而避免灰尘对麦克风12造成影响,在此过程中,由活塞10挤压矩形管2内的部分热空气,使其从换风口3吹出,达到对驱动电机4微散热的效果,进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在使用麦克风12时,启动驱动电机4,使得螺纹杆5反向转动,从而使得螺纹管11带动活塞10向下滑动,同时使得麦克风12向下运动,此时,t形滑块15受自身重力向下滑动,从而使得底板8因自身重力向下运动,最终打开矩形管2的底部,使得麦克风12伸出,在此过程中,由活塞10将外界的冷空气吸入,达到对驱动电机4微散热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工作时,在麦克风12使用完毕后,启动驱动电机4,需要说明的是,驱动电机4为伺服电机,由驱动电机4带动螺纹杆5转动,螺纹杆5则带动螺纹管11向上运动,螺纹管11则带动活塞10在矩形管2内向上滑动,同时带动矩形管2下方的麦克风12向上运动,麦克风12在进入矩形管2的过程中,通过除尘刷7除去吸附在麦克风12上的灰尘,在麦克风12运动至除尘刷7的上方时,固定块13向上挤压t形滑块15,t形滑块15则通过丝线18带动底板8向上运动,从而实现矩形管2底部的封口,在此过程中,由活塞10挤压矩形管2内的部分热空气,使其从换风口3吹出,在使用麦克风12时,启动驱动电机4,使得螺纹杆5反向转动,从而使得螺纹管11带动活塞10向下滑动,同时使得麦克风12向下运动,此时,t形滑块15受自身重力向下滑动,从而使得底板8因自身重力向下运动,最终打开矩形管2的底部,使得麦克风12伸出,在此过程中,由活塞10将外界的冷空气吸入,达到对驱动电机4微散热的效果,遵循上述操作,即可完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