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对讲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4250发布日期:2020-05-12 19:35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对讲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特殊行业采用的对讲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作为一种个人通讯工具,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大多数在工作环境使用的耳机通常包括头戴支架,以及设于头戴支架两端的用于接收声音信息的听筒组件,为了实现对讲功能,还需要在其中一侧的听筒组件上设置耳麦,也称为咪棒,实现送话功能;目前此类对讲耳机一般会将两个听筒区分为左侧听筒及右侧听筒,使用时也必须严格按照产品的设计方式佩戴,不然,耳麦的送话端将不能旋转到嘴部位置,不能实现对讲功能,在紧急使用时,佩戴耗时较长,使用时存在不便之处;其次,听筒组件降噪效果不佳,环境噪音会对使用者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咪棒组件旋转角度较大的新型对讲耳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对讲耳机,包括头戴支架,两套分别设于头戴支架两端的听筒组件,设于其中一套听筒组件上的咪棒组件;所述听筒组件包括耳罩,设于耳罩内的双腔隔板,与双腔隔板相连接且位于耳罩内侧的耳罩海绵;所述咪棒组件包括,与耳罩转动连接的旋转支架,设于耳罩内且与旋转支架相连接的旋转限位块及扇形垫片,一端与旋转支架相连接的麦克风软管,设于麦克风软管另一端的咪头组件。此处,所述旋转限位块与旋转支架固定连接,扇形垫片与耳罩固定连接;旋转支架无论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旋转限位块随之旋转,当旋转到一定角度时,旋转限位块与扇形垫片上的凸起部相接触,凸起部可限制旋转限位块继续旋转,进而限制旋转支架继续旋转,从而可确定旋转支架的最大旋转角度,一般情况下,咪棒组件可在270度范围内旋转,因此,佩戴耳机时,无需严格区分左耳听筒或右耳听筒,佩戴后,使用者直接旋转咪棒组件,都能使咪棒组件的咪头组件移动到嘴边,便于使用者使用。

优选地,所述咪头组件包括与麦克风软管另一端相连接的咪头前壳、咪头后壳,设于二者所形成的空间内的两块防尘网,设于两块防尘网之间的动圈,套设于咪头前壳、咪头后壳外部的咪棉。

优选地,所述旋转支架由连接盘、设于连接盘外表面上的连接部及与连接盘内表面垂直连接的连接螺柱一体成型而成,所述连接螺柱插设于耳罩内且可相对耳罩旋转,旋转限位块及扇形垫片套设于连接螺柱上。

为了取得更好的降噪效果,防止外界噪声干扰,在耳罩海绵内设有平板状吸音棉。

为了实现整个耳机的轻量化,而且不改变耳罩的强度,所述耳罩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

进一步,还包括凹型垫片、硅胶垫片;从外到内,凹型垫片、旋转限位块、硅胶垫片及扇形垫片依次套设在连接螺柱上;在连接螺柱的内端设有固定螺母。

所述凹型垫片与连接盘内表面相贴合;硅胶垫片位于旋转限位块与扇形垫片之间。

优选地,旋转限位块由设有中心孔的圆盘及设于圆盘其中一表面边缘处的限位板一体成型而成;扇形垫片由圆环体及设于圆环体外壁上的凸起部一体成型而成。

有益技术效果:咪棒组件可在270度范围内旋转,因此,佩戴耳机时,无需严格区分左耳听筒或右耳听筒,佩戴后,使用者直接旋转咪棒组件,都能使咪棒组件的咪头组件移动到嘴边,采用本实用新型,便于使用者使用,有利于在紧急状况时缩短耳机佩戴时间;与此同时,耳罩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有利于实现耳机的轻量化,从而佩戴舒适;在耳罩海绵内设有平板状吸音棉;便于取得更好的降噪效果,防止外界噪声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听筒组件局部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咪棒组件爆炸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同现有常用头戴耳机一样,本实用新型包括头戴支架1,两套分别设于头戴支架两端的听筒组件2,设于其中一套听筒组件上的咪棒组件3;所述听筒组件2包括耳罩201,设于耳罩内的双腔隔板202,与双腔隔板相连接且位于耳罩内侧的耳罩海绵203;本文为了节约篇幅,省略一些现有耳机上具有的且与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无关的常用结构。

咪棒组件3用于送话,也称为耳麦、麦克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咪棒组件3包括,与耳罩201转动连接的旋转支架301,用于实现咪棒组件相对耳罩201旋转;设于耳罩201内且与旋转支架301相连接的旋转限位块302及扇形垫片303,一端与旋转支架301相连接的麦克风软管304,设于麦克风软管另一端的咪头组件305。

所述咪头组件305采用以下结构,其包括与麦克风软管304另一端相连接的咪头前壳305a、咪头后壳305b,设于二者,即咪头前壳305a、咪头后壳305b所形成的空间内的两块防尘网305c,设于两块防尘网之间的动圈305d,套设于咪头前壳、咪头后壳外部的咪棉305e。

为了便于安装,所述旋转支架301由连接盘301a、设于连接盘外表面上的连接部301b及与连接盘内表面垂直连接的连接螺柱301c一体成型而成,所述连接螺柱301c插设于耳罩内且可相对耳罩201旋转,旋转限位块302及扇形垫片303套设于连接螺柱301c上。麦克风软管304与连接部301b固定连接。

具体地,旋转限位块302由设有中心孔的圆盘302a及设于圆盘其中一表面边缘处的限位板302b一体成型而成;扇形垫片303由圆环体303a及设于圆环体外壁上的凸起部303b一体成型而成。

同样为了方便安装,还包括凹型垫片4、硅胶垫片5;从外到内,凹型垫片4、旋转限位块302、硅胶垫片5及扇形垫片303依次套设在连接螺柱301c上;在连接螺柱的内端设有固定螺母6用于将连接螺柱301c与耳罩201固定连接。

凹型垫片4、硅胶垫片5、固定螺母6、旋转限位块302及扇形垫片303均位于耳罩201内。

具体装配方式为:凹型垫片4与连接盘301a内表面相贴合,旋转限位块302与凹型垫片4相贴合,硅胶垫片5与旋转限位块302相贴合,扇形垫片303与硅胶垫片5相贴合。

为了取得更好的降噪效果,防止外界噪声干扰,在耳罩海绵203内设有平板状吸音棉204。

为了实现整个耳机的轻量化,而且不改变耳罩201的强度,所述耳罩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

综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旋转限位块302与旋转支架301固定连接,扇形垫片303与耳罩201固定连接;旋转支架301无论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旋转限位块302随之旋转,当旋转到一定角度时,旋转限位块302的限位板302b与扇形垫片上的凸起部303b相接触,凸起部303b可限制旋转限位块302继续旋转,进而限制旋转支架301继续旋转,从而可确定旋转支架301的最大旋转角度,一般情况下,咪棒组件可在270度范围内旋转,因此,佩戴耳机时,无需严格区分左耳听筒或右耳听筒,佩戴后,使用者直接旋转咪棒组件,都能使咪棒组件的咪头组件移动到嘴边,便于使用者使用。

在以上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亦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实用新型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