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23120发布日期:2020-01-17 21:20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讲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对讲机。



背景技术:

对讲机的英文名称是twowayradio,它是一种双向移动通信工具,在不需要任何网络支持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话,没有话费产生,适用于相对固定且频繁通话的场合。

传统的对讲机,采用一体结构的电池,且不同型号对讲机采用不同型号尺寸规格的电池,造成电池更换成本很高。电池一旦损坏,很难寻找到合适的电池进行更换,大部分情况下,消费者不得不重新购买一台全新的对讲机。对讲机电池更换成本高的问题亟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讲机,其电池采用市面上常见的圆柱形电池,且圆柱形电池是可拆安装在电池盒内,电池更换成本低,消费者可轻松自行拆装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对讲机,包括外壳和对讲功能组件,外壳由包裹并支撑对讲功能组件的壳体、以及容纳电池的电池盒共同围闭而成,电池盒与壳体通过卡扣或紧固件可拆卸连接,电池盒内装有可拆卸的电池、将电池与对讲功能组件电性连接的供电电极。

优选的,壳体内部挖空有用于容纳对讲功能组件的壳内腔体,壳体背部设置有将壳内腔体与外界连通的开窗,电池盒包括完整填充开窗的盒后壳,壳内腔体通过壳体和盒后壳与外界封闭隔离。

优选的,电池盒还包括与盒后壳连接的盒前壳、以及由盒后壳和盒前壳共同围闭而成的盒内腔体,盒内腔体通过盒后壳和盒前壳与外界封闭隔离,电池设置在盒内腔体。

优选的,盒内腔体中还设置有承载充放电电路的电路板,电路板与电池电性连接,电路板通过供电电极将电池与对讲功能组件电性连接,供电电极设置在盒前壳并贯通盒前壳。

优选的,电路板通过充电电极与外部电力电性连接,充电电极设置在盒后壳并贯通盒后壳。

优选的,电池采用圆柱形电池,盒内腔体中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与圆柱形电池侧部曲面走势相同的弧形缺口。

优选的,盒后壳和盒前壳均为曲面,盒后壳中线处和盒前壳中线处的距离是盒后壳和盒前壳的最大间距。

优选的,电池盒上端设置有凸出的卡扣部,壳体上设置有供卡扣部插入的卡槽,壳体上设置有弹性扣件,电池盒上设置有供弹性扣件贯穿并扣合的开口。

优选的,弹性扣件上设置有凹槽,开口挖设在盒后壳上,开口为长方形且具有一可与凹槽镶嵌的长边,弹性扣件具有锁紧状态和释放状态;弹性扣件处在锁紧状态时,长边嵌入到凹槽中;弹性扣件处在释放状态时,长边脱离于凹槽。

优选的,盒前壳与盒后壳可拆卸卡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对讲机,其电池采用市面上常见的圆柱形电池,且圆柱形电池是可拆安装在电池盒内,电池更换成本低,消费者可轻松自行拆装电池,有效解决了采用一体结构电池的传统对讲机,电池一旦损坏,很难寻找到合适的电池进行更换的问题,使得消费者不再需要采取重新购买一台全新的对讲机的方式。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对讲机的整体三维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对讲机的后视图。

图3是图2中a-a的截面图。

图4是图2中b-b的截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壳体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池盒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池盒的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盒后壳的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去除盒后壳的对讲机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照图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对讲机,包括外壳和对讲功能组件,外壳由包裹并支撑对讲功能组件的壳体1、以及容纳电池2的电池盒3共同围闭而成,电池盒3与壳体1通过卡扣或紧固件可拆卸连接,电池盒3内装有可拆卸的电池2、将电池2与对讲功能组件电性连接的供电电极4。壳体1内部挖空有用于容纳对讲功能组件的壳内腔体5,壳体1背部设置有将壳内腔体5与外界连通的开窗6,电池盒3包括完整填充开窗6的盒后壳7,壳内腔体5通过壳体1和盒后壳7与外界封闭隔离。电池盒3还包括与盒后壳7连接的盒前壳8、以及由盒后壳7和盒前壳8共同围闭而成的盒内腔体9,盒内腔体9通过盒后壳7和盒前壳8与外界封闭隔离,电池2设置在盒内腔体9。

盒内腔体9中还设置有承载充放电电路的电路板10,电路板10与电池2电性连接,电路板10通过供电电极4将电池2与对讲功能组件电性连接,供电电极4设置在盒前壳8并贯通盒前壳8。电路板10通过充电电极11与外部电力电性连接,充电电极11设置在盒后壳7并贯通盒后壳7。电池2采用圆柱形电池2,盒内腔体9中设置有支撑板12,支撑板12上设置有与圆柱形电池2侧部曲面走势相同的弧形缺口13。

盒后壳7和盒前壳8均为曲面,盒后壳7中线处和盒前壳8中线处的距离是盒后壳7和盒前壳8的最大间距。电池盒3上端设置有凸出的卡扣部14,壳体1上设置有供卡扣部14插入的卡槽15,壳体1上设置有弹性扣件16,电池盒3上设置有供弹性扣件16贯穿并扣合的开口17。弹性扣件16上设置有凹槽18,开口17挖设在盒后壳7上,开口17为长方形且具有一可与凹槽18镶嵌的长边19,弹性扣件16具有锁紧状态和释放状态;弹性扣件16处在锁紧状态时,长边19嵌入到凹槽18中;弹性扣件16处在释放状态时,长边19脱离于凹槽18。盒前壳8与盒后壳7可拆卸卡扣连接。

工作原理如下,若需要拆下旧电池,将拨动弹性扣件,使得与长边相互扣合的凹槽上抬,凹槽上抬一段距离后与长边分离,此时对电池盒的下部施力向外掰,即可将电池盒取下,电池盒取下后,将盒前壳和盒后壳掰开分离,即可取出旧电池,将新电池装入后,将盒前壳和盒后壳重新卡扣连接,再通过弹性扣件锁紧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