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气头戴式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05108发布日期:2020-10-23 12:37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透气头戴式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头戴式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气头戴式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市场上的耳机多种多样,如蓝牙耳机、头戴式耳机以及入耳式耳机。入耳式耳机因采用耳机的出声孔正对着耳孔,故耳机发出的声音可以直接的全部传至耳孔,且入耳式耳机多采用耳机线,使得佩戴方便。而头戴式耳机为了实现相同的佩戴方便的效果,多具有伸缩功能,但是目前的伸缩式头戴式耳机在使用时需要多次调整伸缩位置才能调整至刚好适合使用者的头部大小,较为麻烦。此外,头戴式耳机为了实现与入耳式耳机相同的声音传播效果,多采用将耳麦设计成覆盖面积较大的形式,如此,用户在使用头戴式耳机时,耳麦将包裹住使用者的整个耳朵及耳朵的周边区域,随着使用者佩戴耳机时间的增长,由于耳朵完全被遮盖,导致易发生耳朵闷热的问题,从而极大的降低了使用者的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气头戴式耳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头戴式耳机时耳麦包裹整个耳朵给使用者带来耳朵闷热并因此导致降低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气头戴式耳机,包括头带、两伸缩杆和两耳麦,两所述伸缩杆的第一端分别伸入所述头带的两端,且两所述伸缩杆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头带的两端可抽动的连接,两所述耳麦分别与两所述伸缩杆的第二端连接;两所述耳麦均包括耳麦座,两所述耳麦座向相对的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一耳罩,所述第一耳罩与人耳相适配以至少遮盖人耳的耳孔,两所述耳麦座均向远离所述耳麦座的方向延伸并形成环围所述第一耳罩的第二耳罩,所述第二耳罩与所述第一耳罩之间形成多个镂空透气孔。

可选地,各所述镂空透气孔等间隔设置,且各所述镂空透气孔的镂空面积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耳罩和所述第二耳罩上均覆设一层竹炭纤维布。

可选地,所述第一耳罩上还设有多个传声孔,各所述传声孔等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一耳罩。

可选地,两所述伸缩杆相背离的一侧均设有调整标示标签,两所述调整标示标签均包括多个标示线,且各所述标示线的旁侧均对应设有标示字符。

可选地,各所述标示线等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伸缩杆包括耳麦连接部和标签设置部,所述耳麦连接部的端部与所述耳麦连接,所述标签设置部的端部伸入所述头带;所述标签设置部呈平面设置,所述调整标示标签设置于所述标签设置部。

可选地,所述调整标示标签刻设于所述标签设置部。

可选地,所述调整标示标签粘接于所述标签设置部。

可选地,所述标签设置部的端部设有卡接块,所述头带内固设有与所述卡接块相匹配的导向滑轨以使所述卡接块沿所述导向滑轨滑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透气头戴式耳机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两所述耳麦座相对的方向延伸设置第一耳罩,并使所述第一耳罩至少遮盖人耳的耳孔,如此使得声音能够传至人耳的耳孔内,同时通过设置所述第二耳罩并且使所述第二耳罩与所述第一耳罩之间形成多个镂空透气孔,使得用户在佩戴耳机时,能够通过所述镂空透气孔来散发人耳与耳机之间因长时间佩戴而产生的热量,从而提高了用户的用户体验,具有极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透气头戴式耳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透气头戴式耳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透气头戴式耳机的耳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另一视角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透气头戴式耳机的伸缩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另一视角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透气头戴式耳机的导向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头带100、导向滑轨110,卡槽120,伸缩杆200,耳麦连接部210,标签设置部220,卡接块230,卡接弹片240,耳麦300,耳麦座310,第一耳罩320,第二耳罩330,镂空透气孔340,竹炭纤维布350,传声孔360,调整标示标签400,标示线410,标示字符4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7所示,提供一种透气头戴式耳机,包括头带100、两伸缩杆200和两耳麦300,两所述伸缩杆200的第一端分别伸入所述头带100的两端,且两所述伸缩杆200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头带100的两端可抽动的连接,两所述耳麦300分别与两所述伸缩杆200的第二端连接。两所述耳麦300均包括耳麦座310,两所述耳麦座310向相对的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一耳罩320,所述第一耳罩320与人耳相适配以至少遮盖人耳的耳孔,两所述耳麦座310均向远离所述耳麦座310的方向延伸并形成环围所述第一耳罩302的第二耳罩330,所述第二耳罩330与所述第一耳罩310之间形成多个镂空透气孔340。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两所述耳麦座310相对的方向延伸设置第一耳罩320,并使所述第一耳罩320至少遮盖人耳的耳孔,如此使得声音能够传至人耳的耳孔内,同时通过设置所述第二耳罩330并且使所述第二耳罩330与所述第一耳罩320之间形成多个镂空透气孔340,使得用户在佩戴耳机时,能够通过所述镂空透气孔340来散发人耳与耳机之间因长时间佩戴而产生的热量,从而提高了用户的用户体验,具有极高的实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各所述镂空透气孔340等间隔设置,且各所述镂空透气孔340的镂空面积相同。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各个所述镂空透气孔340等间隔设置且使各所述镂空透气孔340的镂空面积相同,从而使得在透气时,使得使用者的耳朵四周均匀散热,提高用户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所述第一耳罩320和所述第二耳罩330上均覆设一层竹炭纤维布350。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竹炭纤维布350具有吸湿透气,冬暖夏凉的优点,故通过采用所述竹炭纤维布350,使得透气性能更好,更进一步地提高耳机的散热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耳罩320上还设有多个传声孔360,各所述传声孔360等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一耳罩320。具体地,通过设置所述传声孔360,方便了空气的流入和流出,平衡耳机的内部压力,让耳机的内置扬声器震动更加的自如和流畅,从而带来更好的听觉效果,让音质在耳中释放的更加悦耳动听,创造更好的音质和重低音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5-图6所示,两所述伸缩杆200相背离的一侧均设有调整标示标签400,两所述调整标示标签400均包括多个标示线410,且各所述标示线410的旁侧均对应设有标示字符420。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两所述伸缩杆200相背离的一侧设置调整标示标签400,并在所述调整标示标签400的各所述标示线410的旁侧对应设置标示字符420,使得使用者在再次使用耳机时,可以根据所述标示线410及所述标示字符420,快速的将所述伸缩杆200调整至适合自己头部的伸缩位置,从而避免了多次调整伸缩位置带来的麻烦,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有极高的实用性。

应理解,当使用者第一次使用所述易调整头戴式耳机时,不可避免的需要调整适当的伸缩位置,以使所述易调整头戴式耳机刚好适合使用者的头部大小。此时,所述伸缩杆200的伸缩位置为刚好适配该使用者的位置,同时,所述伸缩杆上的所述标示字符420刚好露出,当使用者再次使用所述易调整头戴式耳机时,只需要调整至与上一次所述标示字符420露出的位置一样即可实现快速调整至与自己头部相适配的伸缩位置,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所述标示字符为1、2、3...n,具体地数字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而设置。如,第一个使用者调整时所述标示字符为3的时候刚好适合,当该使用者第二次使用该耳机时,只需要直接将所述伸杆200从所述头带100中抽拉至所述标示字符为3时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各所述标示线410等间隔设置。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各个所述标示线410等间隔设置,提高了美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所述伸缩杆200包括耳麦连接部210和标签设置部220,所述耳麦连接部210的端部与所述耳麦300连接,所述标签设置部220的端部伸入所述头带100;所述标签设置部220呈平面设置,所述调整标示标签400设置于所述标签设置部220。应理解,所述将所述标签设置部220呈平面设置,即为所述标签设置部220呈一平面,如此,使得各所述标示线410和各所述标示字符420均展现于一平面上,使得更直观,更易使使用者辨别各所述标示线410及各所述标示字符420。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调整标示标签400刻设于所述标签设置部220。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各所述标示线410和各所述标示字符420均通过激光雕刻设置于所述标签设置部220上,激光雕刻的方式即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刻设的定义。如此使所述调整标示标签400设置于所述标签设置部220。因激光雕刻为现有技术中成熟且成型的工艺,故对其原理及如何雕刻,本实用新型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标示标签400粘接于所述标签设置部220。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标示标签400为一便利贴形式,各所述标示线410和各所述标示字符420通过印刷的方式设置于所述调整标示标签400,实际生产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所述调整标示标签400设置不同的背景颜色,以满足美观的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所述标签设置部220的端部设有卡接块230,所述头带100内固设有与所述卡接块230相匹配的导向滑轨110以使所述卡接块230沿所述导向滑轨110滑动。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相适配的卡接块230与导向滑轨110,从而实现使两所述伸缩杆200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头带100的两端可抽动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图7所示,所述卡接块230远离所述标签设置部220的一面凸设有卡接弹片240,所述导向滑轨110内设有多个与所述卡接弹片240相适配的卡槽120以使所述卡接弹片240活动卡接于各所述卡槽120内。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卡接弹片240和所述卡槽120,使得在抽拉所述伸缩杆200时,能够使所述卡接弹片240卡接于各所述卡槽120内,从而保证了所述伸缩杆200能够具有不同的伸缩位置,并具有不同的伸缩长度,进而适应不同的使用者,具有极高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